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的说法,这是一个需要非常审慎和详细解读的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广泛流传的“118倍”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直接的、简单的增长倍数,而是基于特定的统计方法和比较对象得出的结果,并且对此数字的解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分析:

1. 福岛核事故与甲状腺癌的潜在关联:

放射性碘的风险: 核事故,特别是像福岛核事故这样涉及核反应堆熔毁的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就包括放射性碘(Iodine131)。放射性碘的半衰期相对较短(约8天),但其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会被甲状腺吸收,因为甲状腺是身体唯一能够储存碘的器官。
DNA损伤与癌症: 放射性碘释放的β射线会攻击甲状腺细胞,造成DNA损伤。如果这些损伤未能得到有效修复,并且涉及到关键的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就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甲状腺细胞分裂更为活跃,对辐射的敏感性相对更高,因此是甲状腺癌的高风险人群。
潜伏期: 甲状腺癌的发生通常有较长的潜伏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显现。因此,核事故发生后,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显现。

2. “118倍”这个数字的来源与解释:

福岛县甲状腺癌筛查项目: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在福岛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甲状腺癌筛查项目(Fukushima Health Management Survey,简称FHMS)。这个项目的目的是监测核事故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特别是甲状腺健康。
筛查基线与发现率: 在核事故发生前,虽然也有甲状腺癌的病例,但大规模、系统性的筛查并不普遍。而事故后, FHMS项目通过超声波等手段,对大量的青少年进行了定期检查。
“118倍”的可能解读(争议点):
与“无核事故时代”的基线比较: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将筛查发现的甲状腺癌病例数,与假定的“没有发生核事故”情况下的预期发病率进行比较。如果之前的筛查数据不充分,或者比较的是非常低的背景发病率,那么新筛查项目发现大量病例就可能导致一个非常大的增长倍数。
“过诊断”(Overdiagnosis)的因素: 这是当前围绕“118倍”数字最主要的争议点之一。大规模、高频率的筛查,特别是使用灵敏度极高的超声波技术,可以发现许多非常微小、生长缓慢、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甲状腺结节或微小癌。这些在没有大规模筛查的情况下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被诊断为癌症。这种现象被称为“过诊断”。
统计方法的差异: 不同的研究或报告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算基础和时间跨度,这也会导致结果的差异。例如,是比较“确诊病例数”还是“筛查发现的病例数”,是计算“每10万人发病率”还是“总病例数增长”,都会影响倍数的呈现。
“118倍”并非单一、统一的数字: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福岛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具体倍数,不同的研究和报告可能会给出略有不同的数据。 “118倍”更像是一个被广泛引用但可能经过简化或特定角度解读的数字,而不是一个精确、唯一的官方结论。

3. 目前的科学界观点与争议:

存在筛查带来的“过诊断”: 绝大多数关注此事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都承认,大规模筛查项目确实可能导致“过诊断”。这是筛查项目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癌症早期筛查中。
核事故是否“直接导致”了如此高的增长? 这是一个关键的争议点。
支持“核事故影响”的观点: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即使考虑了过诊断,筛查发现的甲状腺癌病例数也可能高于预期,并且存在一些与辐射暴露相关的癌症类型(如PTCFVPTC,一种乳头状癌亚型)。他们认为,辐射暴露是导致甲状腺癌风险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过诊断”的观点: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强调,绝大多数发现的甲状腺癌都属于微小癌,其生长缓慢,死亡率极低。他们认为,福岛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大幅上升”主要归因于大规模、高频率的筛查,而非辐射直接导致的实际癌症病例的大量增加。他们倾向于认为,核事故对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实际影响可能被“过诊断”因素夸大了。
长期监测的重要性: 尽管存在争议,但所有人都同意,对福岛地区居民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评估辐射对甲状腺健康的影响,也是为了了解大规模筛查的长期效果和潜在问题。

4. 总结与我的看法:

“118倍”是一个需要谨慎解读的数字。 它很可能是在大规模筛查背景下,将筛查发现的大量(可能包含微小癌)病例与相对较低的“无筛查”基线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
“过诊断”是理解福岛甲状腺癌数据变化的关键。 大规模、高灵敏度的筛查,必然会发现更多过去未曾发现的病变,这会“推高”发病率的统计数字,但不一定意味着真正需要治疗的癌症病例就如此剧增。
核事故是否“直接导致”了癌症?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难以精确量化。辐射暴露无疑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但具体到福岛地区,有多少比例的癌症病例是直接由辐射引起的,有多少是筛查“过诊断”的结果,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和长期的追踪数据来判断。
关键在于区分“筛查发现率”与“实际发病率”。 筛查提高了发现率,但筛查发现的许多微小病灶,不一定代表了真正的“患病”或“致死”率的同步增长。
对受影响人群的关注是必要的。 无论原因如何,福岛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经历了核事故带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也承受了长期的健康监测和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健康和福祉的持续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看待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核事故直接导致了118倍的甲状腺癌患者数量的激增。它更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大规模筛查带来的“过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释维度。科学界对此仍在进行持续的研究和讨论,需要避免以偏概全的解读,而是关注更细致、更严谨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共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谈论的这件事是,2020年2月发布的居民健康调查中,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18倍,达到了每100万人中有236人患病的水准。

  • 上述发病率为千分之零点二三六,不到FGO一发呼符出五星概率的四分之一。

这是核污染事件后续发展的正常现象。青少年甲状腺癌本身的平均发病率在百万分之几,该癌症类型容易被辐射诱发,稍微增加一点发病率就可以谈论倍数了。广岛原子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等都造成过一段时期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

  • 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幸存儿童中,超过5000人患上甲状腺癌,5岁以下儿童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30倍——也就是说达到了百万分之数十的水准。

对家庭来说,这是十分严重的疾病。

对媒体来说,这简直太水了。没惨事,没新闻。2020年2月的事情,延迟到2020年11月底才开始炒,已经告诉你这事是多么没爆点了。

  • 编辑:趁着现在人们对福岛核污水恐核的机会,赶紧把这积压稿件发了。

一百万人中两百多个,够干啥的

你看到两百多个,然后按照曹哲先生的算法,将其乘以两千去开派对,才对得起大家聊天吹水时将福岛核污染捧到的高度。现在这样只是说明福岛核污染在完全正常地消退之中,预计30年后大部分地方完全无害。

2041年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也可以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地区那样开放旅游。

一些日本新闻媒体从2016年开始关注福岛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在核事故之前,福岛的癌症发病率低于青森、山梨。目前日本官方已经公开了2016~2017年全国癌症发病率调查数据,你可以看到福岛的胃癌发病率、甲状腺癌发病率、胆囊癌·胆管癌发病率相对日本全国水平的上升。

尽管如此,福岛的癌症发病率还是低于日本许多地区,以本新闻关注的甲状腺癌为例:

因此,“日本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事件属实,影响微弱,在国家层面可忽略,东电大抵也不会特意赔偿或鞠躬。此事不能用来证明核污染可怕,能用来证明恐核症不靠谱。

读者对福岛县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情况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福岛县官方发布的县民健康调查数据[1]。这pdf里有日文和英文的论文。


附: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为每100万人中有900人患病,是30岁以前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较为罕见,占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1.8%~5%,约占青少年全身恶性肿瘤的0.5%~3%,但统计显示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态势。

从年龄来看,10岁以下儿童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0到14岁人群中甲状腺癌发生率为每100万人0.5人到1.2人,15到19岁人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为每100万人4.4人到11.0人。

从性别来看,青春期前男女患病概率相似,进入青春期后,女性患病率可达男性的4倍,因此该种肿瘤的发生过程可能与激素变化相关。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样低发病率的东西,你抽查的样本数、筛查或普查的力度之类都可以大幅影响数据。例如你检查4000名中学生,1例报告患有甲状腺癌,你得到的发病率是千分之零点二五,这恐怕很难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没有普查的情况下,又可能有一些病例会被遗漏。

参考

  1. ^ http://www.pref.fukushima.lg.jp/uploaded/attachment/401323.pdf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的说法,这是一个需要非常审慎和详细解读的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广泛流传的“118倍”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直接的、简单的增长倍数,而是基于特定的统计方法和比较对象得出的结果,并且对此数字的解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
  • 回答
    日本福岛县政府确实有过计划,希望通过出资邀请中国和韩国的网络红人(网红)来推广当地的旅游业。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有必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下。为什么是福岛?为什么是网红?首先,福岛县作为一个地区,在经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后,其旅游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虽然多年过去,很多地.............
  •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被洪水冲走的事情,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涉及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厂区内确实存在大量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堆熔毁后泄露出的放射性物质,比如铯、锶等,它们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扩散,或者溶解在.............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揪心,也够让人琢磨的。日本福岛县那地方,经历了那么大的核事故,一直以来都是焦点,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说是台风把2600多袋辐射污染物冲进了河流,结果只找回了六袋,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首先,得说说这“辐射污染物”。这可不是普通的垃圾,是当初清理福岛核电站事故现场.............
  • 回答
    日本政府近期为宣传福岛核电站核处理水排海计划,推出了一款名为“理科君”的吉祥物,形象为一个拟人化的氚原子。这个吉祥物的出现,无疑在日本国内外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吉祥物的诞生背景与宣传意图首先,我们得明白,推出吉祥物在日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从.............
  • 回答
    日本福岛食材登上奥运会餐桌,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着信任、安全、政治博弈,还有最直接的——民众的健康担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日本的“自信”与“推介”首先,日本方面肯定是要给自家产品的。奥运会作为世界瞩目的盛会,无疑是展示国家形象和推介本国特色的绝佳平台。福岛食材,尤其是海产品,对于日本.............
  • 回答
    你提到的“钻石公主号”的情况,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日本政府为应对停靠在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大规模聚集性感染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当时,“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出现了大量确诊病例,船上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隔离措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关于将患者送往福岛隔离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
  • 回答
    美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态度,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可以说是矛盾。一边公开表示理解并支持日本的决定,另一边却对来自日本特定区域的产品实施进口禁令,这种“双标”式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难以让人信服其背后没有更复杂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支持”从何而来。这种支持.............
  • 回答
    关于日本出现两种新血型,以及它们是否与福岛核事故有关的说法,我们需要持审慎和科学的态度来分析。首先,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没有任何权威的科学研究或医学证据能够支持“日本出现两种新血型”的说法。 我们所熟知的血型系统,如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是经过长期、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大量人群普查确定.............
  • 回答
    在B站一个关于“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的新闻视频下,用户弹幕的呈现,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反馈,更像是一个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由无数个体情绪、认知和文化背景交织而成的“舆论场”。首先,你会看到大量的“哦”、“666”、“来了”这类简洁的、表达即时反应的弹.............
  • 回答
    R1SE 成员任豪关于福岛核电站的发言,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争议。这件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也得把背景和一些大家关心的点都讲清楚。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当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即将排海,这件事儿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高度关注,特别是日本的邻国。在这样的背景下,R1SE 成.............
  • 回答
    美国支持日本福岛核污水入海决定,并称“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这一表态背后涉及多方面考量,而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安全性问题,也存在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美国支持日本核污水入海决定的可能原因及如何看待这一表态美国对日本核污水入海决定的支持,可以从地缘政治、盟友关系、国际标准以及技术评.............
  • 回答
    看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官方声明表示欢迎日本处理福岛核电厂废水决定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简单地说,IAEA的欢迎声明是其职责所在,也是技术层面的一个重要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决策能完全消弭所有国际社会的疑虑。IAEA的职责与立场:技术官僚的客观性首先,理解.............
  • 回答
    格蕾塔·通贝里,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全球青年气候行动的代名词。她以其直率、激进的风格,以及毫不畏惧地挑战权威的姿态,在全球气候问题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然而,当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排放入海的决定时,公众却发现,这位以坚定立场著称的年轻活动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显得有些“模糊.............
  • 回答
    关于外媒指控日本以研修生名义,诱骗越南人到福岛清理核垃圾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劳工权益、环境安全、国际信任以及信息透明度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指控的核心内容与来源: 指控内容: 外媒的报道普遍指向日本政府或相关机构,在招募前往日本的.............
  • 回答
    关于日本政府提出的“搬到福岛核电站附近,一家奖200万日元”的吸引人口新政策,确实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批评,舆论场上的声音相当复杂,绝非一片叫好。首先,这项政策的初衷,从政府角度来看,是为了解决福岛地区因核事故长期以来面临的人口流失和地区经济衰退问题。福島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周边许多地区被划.............
  • 回答
    看待微博大V自称“中国记者团”赴日本东北灾区行,并赞赏福岛县食品,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是“中国记者团”这个称谓的解读。一个明确的“记者团”通常意味着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媒体代表团,其行程、采访内容、发布的信息都可能代表着一种官方立场或集体共识。当一个微博大V,尤.............
  • 回答
    日本福冈部分学校关于学生着装的规定,特别是要求学生只能穿白色内衣,且存在以成绩要挟学生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规定的背景与目的(官方或学校可能提出的理由):尽管这一规定极具争议,但学校或教育部门在制定此类规定.............
  • 回答
    看待日本从福建进口鳗鱼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很能聊出不少门道。要说区别嘛,那肯定是有区别的,不然为什么日本消费者对进口的鳗鱼还有个“国鳗”和“日鳗”的说法呢?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日本消费者说的“国鳗”,指的就是在日本国内养殖的鳗鱼。而从福建等地进口的,那就是“进口鳗鱼”或者说“外来鳗鱼”了。虽.............
  • 回答
    听到日本神奈川县残疾人福利设施发生的这起骇人听闻的持刀袭击事件,我的内心充满了沉重和难以置信。19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45人因此身心遭受重创,这绝非偶然,而是一场令人发指的悲剧。从媒体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嫌疑人是一名在该福利设施工作的男性。这本身就令人心寒,因为施暴者原本应该是守护这些弱势群体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