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感叹一下孩子有这样的父母确实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我这种不合格父母根本就想象不到简历还能这么写,牛皮还能这么吹,这里不是讽刺,我认真的,这简历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的,有人觉得简单是因为你本来起点就高,在庶民的世界这种根本不是常态,想想那些吃鸡架拌面“营养餐”的河南孩子,就知道这种幸运儿真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我孩子上公立学校,虽说已经是片区比较好的学校了,我孩子同学家长连小学语文数学都无力辅导的大有人在,更别说这样的简历了。
对了,给大家看看现在小学的卷子。
虽说我们夫妻俩学历比这位复二代父母差不了太多,但见识着实差太远,没看到这份简历之前就是想象不到能把孩子的简历包装成这样,真的是视野问题。
毕竟这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有这样的父母打底,可以说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我觉得最后一张“网络点评”分析的挺细致:
1、夫妻二人住在郊区,而且是不好的地段
2、应该是外地人,申请的这所学校优先考虑XX小区,但他们买不起。
3、资金不是很雄厚,否则就不会玩免费的足球而是去耍高尔夫骑马之类了
4、家不是很大,否则会带照片
5、旅游只在亚洲
最后得出结论,这孩子不怎么样,这个学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然后呢
看完这么细致的分析,觉得所谓的“神简历”原来只是“just so so”,跟上实的差远了,大家的焦虑感消失了吗?
我是没有,
而且我脑子里并没有什么优越感,而是勾勒了这么一个场景:
一对外地夫妻,家庭条件大概不是很优秀,考上了国内一流学府,进了不错的单位,拼劲全力在郊区买了房子,每天辛勤工作之余,要抽出2.5小时的有效时间陪伴,对“垃圾时间”的应用也能看得出夫妻二人平时的生活习惯,不会浪费一分一秒,抖音王者荣耀什么的,他们肯定是不玩的,一心在工作和孩子上。
他们没有钱买高档小区的房子,但在金钱之外,他们给了孩子力所能及的所有东西。
他们明白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可没钱怎么办,只能增加孩子简历上的内容。
不觉得有一丝悲凉么?
他们明明已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最好了吧,可惜这些内容,可能比不上有钱人家的一个户口本,做了这么多之后呢,还要被网络各种高知们鄙视一番,什么仇什么怨。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公司一位领导给孩子报私立小学,他爱人是大学教师,两人都是硕士毕业,平时给孩子培养了不少业务爱好,学习成绩也不差,按理说履历已经很不错了。
一同去报名的还有一对夫妻,男的是XXX公司董事长,女方是XXX公司总经理,两人都是高中毕业,同事回来还调侃说,一看就是一皮包公司。
后来校方通知他,他的孩子没通过,那位董事长家的通过了。
同事无奈,
隔天去给负责办事的人员塞了5万块钱,
顺利通过。
是不是也有一丝悲凉?
--
可能我表达太不清楚了,并不是瞧不上高中学历的意思,
而是学校说是查看家长的履历,为孩子筛选更好的环境,最终还是为了吃拿卡要——学校这种中介人,介绍一个小学生入学少说六七万,一年光靠这种收入就赚翻了。我同事觉得自己条件不错,就没考虑这个事,结果人家打电话说你们家庭情况没通过,这意思还不理解么?
没送钱嘛。
于是托熟人,补交了5万块钱。
教书育人的地方都这种风气,悲不悲凉?
简历吹嘘的很过,代表真实水平的硬指标也就那样吧。这种档次在现在的一线城市是基本进不去一流幼儿园和小学的。
现在的趋势是,同时期的幼儿园竞争比小学激烈,小学比中学激烈,中学比大学激烈。
4年前我前辈的亲戚已经在初三时拿到几项发明和实用专利,两篇sci,一堆机器人大赛的获奖了。这些都是硬指标,比自己说自己2岁识字几千靠谱的多。至于现在的一线城市一流小学入学,家长不是董事长仅仅是个高管的话,也就刚刚上台面的水平,何况这个中层管理者的家长。能称得上优势的,必须是体制内实权家长,巨富或者有稀缺资源的。
所谓高级管理层的码农,和华为跳楼的那种也没啥区别,中年危机为辅,撕逼内斗为主。所以父母其实水平也就那样。并没有多少资源。
去过那些国家,也都是旅游为主。我周围很多人的孩子都是正儿八经的利用暑假在北美澳洲上夏季学期,10月份回国接着上本地的学。这才是小学哦。小破楼楼下拍球的小屁孩,英语跟老美一样6。
至于各位大呼小叫的知乎众,你们略屌丝了。
特别是 @立党 ,酸的无以复加。人家父母再不济也是脱离码畜晋升为管理层的人了,再给孩子倒回去学编程卖苦力?这心态和眼界也是low爆了,还大v呢,切。
当然,诚如邓公所言,教育投入确实不一定带来回报,甚至可以说是高风险投资,可能血本无归。我所说的也只是现实情况,并非代表我认为这么玩命投资就会带来回报。实际上,我认为今天的教育系统脱离实际,已经变成卖赎罪券一般的行为艺术和信念消费了: 花钱+努力做无用的事=盖小红花获得标签=心理慰藉和沉没成本认证。你投入巨大资源换来的学区房→好小学,上补习班学而思→好小学,出国留学→好小学,而好小学→好中学,好中学→好大学,整个过程积累的其实是一个个title和certificate,并没有真正帮助你认识世界,确立自己的立场和目标,甚至还扭曲了世界观。
回答里批判的多,而我看到的是这对复旦毕业的家长,实实在在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我敬佩!
小朋友就读的上海格林菲尔国际幼儿园距离家6.5公里,第一志愿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更远,在另外一个区。
舍近求远的家长都是有想法的,每天接送牺牲的是自己的时间,很具体了。
小朋友读了500本原版绘本,光买书就上万了,摆这些绘本得占多大地方,房价更贵!
关键这些绘本都是要家长伴读的。
上钢琴课,街舞课,画画课,围棋课,游泳课,每堂课都要钱,都要家长接送,还要课后辅导。
还有每周三篇英语日记,这又得费多少功夫,牺牲的都是父母宝贵的休息时间,很用心在培养了。
顺便一提。
小朋友上的私立幼儿园国际班和私立双语学校都不便宜,即使是在这两位在大企业上班的学霸父母也是不小的开支,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不仅贵,幼升小还很难考,几千个家长抢几百个名额那种。
家长这么拼,无非是期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前程,希望小朋友顺利被录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