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汽车,轮胎租赁,每月1000元,送汽油。
五年后,轮胎和汽车归车主。
买不买?
就算按照大众ID的介绍来算。
原价16万现价10万,6万分成五年,每月还1000元。
等于这6万成了无息贷款。
你以为就这么简单?
没这么容易。
保养和保险,你逃不掉,只能在他们制定的地方买。
开纯电,一个月电费用得着这么多了,一两百绰绰有余了吧。
你直接说6万免息还更好听一点。
说电池租赁,反而会让人觉得这套路一点都不好。
这一对比,完全没有了购买欲望。
租赁5年总共60个月,每个月还1000,也就相当于5年免息的分期。
可是为什么不直接说5年免息呢?
我考虑了几个方面,琢磨后还是觉得,电池租赁这个说法有一定营销效果的。
首先是可以迅速提升热度,有话题性。
电池租赁这个说法在新能源领域由来已久,蔚来有Baas方案,小鹏和威马也都有电池租赁,虽然实际内容可能大相径庭,但是大众提出这个是可以迅速提升热度的。
从实际看,5年免息也算一个很有力度的促销,但是近几年免息泛滥,消费者已经有了心理预期,觉得免息是正常的,如果换一个新说法,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方案在对比燃油车的时候,有降维打击的效果。
用租赁的方式销售,把租电池的费用平摊到后期的用车成本中去,让用户感知上会觉得车价便宜,而电动车在购置税,每公里能耗和保养上的确是比燃油车有优势,这给了终端销售组合话术的空间。
比如就拿ID3举例子:
终端销售时,可以强调这车10万,而10万的燃油车能买到什么呢。
至于电池的租赁费用,可以算作用车成本,直接和燃油车对比:购置税省一万多,每年油费算省5000,5年就是25000,5年大小保养省下4000,这就4万回来了。
这个租赁方案,对于油电摇摆客户可能是有效果的,而大众的电动车客户,可能大多数都得从摇摆客户中获取。
至于是否能立竿见影,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