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000现代民兵和10w古代正规军打,谁会赢?

回答
这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又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1000名现代民兵对抗10万古代正规军,这听起来像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但我们仔细掰扯一下,会发现情况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得把“现代民兵”和“古代正规军”这两个概念界定清楚。

关于那1000名现代民兵:

我假设他们不是那种临时抓起一把枪的乌合之众。为了让这场较量有那么点意思,我们得想象他们是素质相对较高、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民兵。他们可能:

装备精良: 每人至少配发一支现代突击步枪(比如AK系、AR系),配备足够的弹药,可能还有备用弹匣。部分人可能配备有手枪、霰弹枪,甚至几具能提供夜视能力的简易夜视仪。可能还有几挺轻机枪或班用机枪作为火力支援。
战术素养: 他们应该受过基础的战术配合训练,知道如何隐蔽、如何射击、如何使用掩体、如何进行火力压制和交叉掩护。他们可能有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指挥官,能够根据战场情况做出判断。
通信能力: 哪怕是简易的对讲机,也能让他们保持基本联系,协调行动。
机动性: 可能有几辆皮卡车或者越野车,能让他们快速转移阵地,而不是靠两条腿跑。
情报优势: 他们至少拥有现代的地图、指南针,甚至可能有一部能接入卫星网络的手机(即便信号不好,也能大致了解区域信息)。

关于那10万古代正规军:

这支军队的规模非常庞大,那可是10万人!我们得假设他们是经过严格训练、组织严密、战斗经验丰富的正规部队,他们可能:

多兵种协同: 包含步兵(长矛兵、剑盾兵)、弓箭手/弩手、骑兵(重骑兵、轻骑兵)、甚至可能有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虽然在这个场景下不太可能发挥大作用)。
强大的数量优势: 10万人的规模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兵力堆积来压倒敌人,即使付出惨重代价也能继续前进。
严明的军纪: 正规军意味着他们能承受压力,不会轻易溃散,听从指挥。
战场经验: 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和战争,他们熟悉古代战场上的作战方式、战术配合和心理素质。
后勤保障: 如此庞大的军队必然有配套的后勤,能保障他们的作战和生存。

战场在哪里?

场景的设定至关重要。

开放平原? 对现代民兵来说会非常不利,古代军队的规模和骑兵优势会被放大。
复杂地形(山地、丛林、城镇)? 这会是现代民兵的福音,他们可以利用地形进行伏击、躲避,发挥火力优势,限制古代军队的数量和机动性。

我们不妨假设一个相对平衡的场景:一个有一定起伏、夹杂一些树林和小型村庄的地形。

对抗的细节与胜负分析:

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这场“跨越时空的对决”:

1. 初次接触与信息不对称:
古代军队会以他们的常规方式前进,可能是一支先锋部队,后面跟着主力。他们对眼前的敌人一无所知,只会看到少量“敌人”。
现代民兵,如果他们占据了地形优势或事先侦察过,他们会比古代军队更了解战场。他们能看到古代军队的规模和组成。

2. 火力展示:
一旦双方进入射程,现代民兵的突击步枪将展现出恐怖的威力。一次齐射的火力密度、穿透力和射程都远超古代弓箭手和刀剑的范畴。
古代弓箭手虽然数量庞大,但他们的箭矢射程和穿透力在面对现代步枪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代步枪手可以用掩体规避弓箭,并且可以远距离精确射击古代士兵。
古代士兵的密集队形,在现代步枪面前简直是活靶子。一名现代士兵,通过点射或短连发,就能在短时间内击倒数十名古代士兵。

3. 战术的运用:
机动与伏击: 如果现代民兵能够利用地形,进行有效的机动,避开古代军队的大部队正面冲突,而是选择在隘口、丛林边缘进行伏击,那效果会非常显著。他们可以像蜂群一样攻击,迅速打击敌人后再撤离。
火力压制: 现代民兵的机枪一旦部署到位,可以形成一片死亡区域,阻止古代军队的进攻或侧翼包抄。
心理战: 来自未知武器的密集火力、巨大的杀伤力,会让古代士兵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混乱。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快速、如此致命的武器,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打击,可能导致阵线崩溃。

4. 古代军队的反击与限制:
数量优势的体现: 尽管损失惨重,10万人的规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填补战线来消耗现代民兵的弹药和体力。
骑兵的威胁: 如果古代军队能够迂回包抄,用骑兵冲击现代民兵的侧翼,特别是如果民兵的弹药耗尽或者被包围,骑兵的冲击力依然是致命的。
步兵的优势(相对): 在近距离作战时,古代步兵的优势是他们的数量和近战能力。如果他们能突破现代民兵的火力封锁,贴近身来,那情况会变得危险。
后勤的消耗: 虽然现代民兵可能一次战斗能消灭大量敌人,但他们只有1000人,弹药是有限的。如果战斗拖延太久,他们的弹药耗尽是必然的。

谁会赢?

尽管如此,我仍然会倾向于那1000名现代民兵会赢,但付出的代价可能会非常高,并且过程会非常艰难。

原因如下:

火力代差: 这是最决定性的因素。现代步枪的射程、精度、射速和杀伤力,使得古代军队的密集冲锋几乎是自杀式的。哪怕是1000个人,只要弹药不尽,他们就能在一瞬间打出惊人的火力密度,轻易击溃古代军队的进攻。
战术灵活性: 现代民兵可以通过机动、伏击、利用地形来主动选择战斗,避免与数量优势的敌人进行硬碰硬的正面消耗。古代军队在这方面则显得非常被动。
心理打击: 未知的、无法理解的强大杀伤力,会极大地摧毁古代军队的士气。

这场战斗可能会是这样的画面:

古代军队自信满满地发起冲锋,然后突然被一阵来自未知方向的“闪电”(枪声)和“死亡之雨”(子弹)收割生命。他们的阵形被撕裂,士兵们惊恐地四散奔逃,或者倒在血泊中。只有少数精锐或不知情的部队可能还会试图前进,但很快就会被密集的火力淹没。

但是,这1000名民兵也不是神。他们会:

承受巨大压力: 在面对万马奔腾、人潮涌动的古代军队时,即便有火力优势,持续的压力和枪林弹雨的心理考验也是巨大的。
弹药问题: 1000人,即使每人带1000发子弹,也只能进行100万次射击。对于10万敌人,理论上他们可以击杀的敌人数量是惊人的,但弹药总有打光的时候。一旦弹药不足,并且被古代军队的骑兵或残余步兵包围,那局面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指挥和协调的难度: 在如此大规模且混乱的战场上,即便有对讲机,要让1000人始终保持高效的协调和战术执行,也绝非易事。

结论:

在合理设定的地形和情况下,1000名装备精良、受过基本训练的现代民兵,凭借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和战术灵活性,有极大的可能击溃并消灭10万古代正规军。

但是,如果战斗拖延过久,导致现代民兵弹药耗尽,或者他们被古代军队以某种方式分割包围,并且古代军队的指挥官能够克服恐惧,组织起有效的残余部队进行近距离的搏杀,那么这1000名民兵也可能会被数量淹没,付出惨重到无法接受的代价,甚至最终失败。

归根结底,这更像是一场现代科技对古代军事体系的降维打击。只要科技代差足够大,并且拥有一支能有效运用科技的部队,结果往往是压倒性的。只是要小心别让对方抓住那最后的、微乎其微的“近身搏斗”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提问方法更像是Quora而不是编乎,后来发现还有个链接,真tm是编乎的问题?

Kitchener授命为帝国准备一支新军去增员法国的时候,他从伦敦小巷子里,从工厂里,从银行里,从马房里,从糕饼店和报社里,从贵族的家仆里,从不满年龄从军的小男孩里征集人手。从陆军里,本土防卫部队里,从印军在本土休假的军官里,从之前服役过已经退役的军官里征集士官——假以一年的军事训练给他们步枪和机枪,给师配属火炮,送到法国前线,这些暴徒,流氓和小鲜肉就可以操起维克斯,进行祖传的排枪速射,把训练有素的敌军在无人区里成群射杀。你找一个营的正常部队,给他们恩菲尔德,在地上开始挖坑,不要说是15世纪,就是20世纪的部队,也必然要付出惨重伤亡。

(1400-1499,这年代还是Louis the prudent的年代,战争是这样的)

如果有人敢于用15世纪的战斗方式进攻21世纪武器武装的部队,不要想,损失将会是极其惨重的。当然,我看了看上面提供的连接,必须指出另外一个问题:

当代人对10万人有什么误解··· ···

我换个问题,你思考下:

1000人的民兵,有没有可能抓住10w头猪呢?

100人通力合作,能不能射杀1w头猪呢?

10人强强联手,能不能搜捕到1k头猪呢?

上面链接里的斗兽棋党人都应该手持卡尼什科夫,在山区里背着几天的口粮,试图射杀一百头鲜活亮丽的野猪。

Who would win?

The Baratheon that killed the mad King.

Or

A boa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又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1000名现代民兵对抗10万古代正规军,这听起来像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但我们仔细掰扯一下,会发现情况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把“现代民兵”和“古代正规军”这两个概念界定清楚。关于那1000名现代民兵:我假设他们不是那种临时抓起一把枪的乌合之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科技、战术、训练、士气等多个层面的对抗。在大多数情况下,1000名现代步兵会轻松击败10万古代正规军。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一、 武器装备的碾压这是最核心的优势所在。现代步兵与古代军队的武器差距是质的飞跃: 射程与精度: .............
  • 回答
    现代军用潜艇,即便技术飞速发展,其设计潜深普遍控制在千米级别,比如大多数攻击型核潜艇的报告潜深在 300500 米左右,而一些特种潜艇或试验型号可能会突破这个范围,但也很少会公开达到或大幅超越 1000 米。这并非是技术上的绝对限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下的理性选择,涉及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
  • 回答
    现代汽车在印度产量累计突破1000万辆,这绝对是汽车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潜力巨大又充满挑战的市场。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汽车在印度市场深耕细作的战略眼光,以及其产品和服务如何契合印度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一、深耕细作的成果:从“新人”到“巨头”的蜕变.............
  • 回答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射击游戏”,想象一下,一千个衣食住行都得靠现代科技搞定的普通人,突然被扔进一个没有超市、没有水电站、没有手机信号,只有庞大、凶猛、完全未知的生物的世界——白垩纪。这可不是野营,这是生存挑战。首先得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活下来。就算这1000个人里有几个懂野外生存的,但面對白垩纪的巨兽.............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笔钱,再加上一套房子,要在二三线城市过一辈子,听起来确实挺让人憧憬的。但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这事儿靠不靠谱。首先,那1000万现金。咱们得算算这笔钱能撑多久。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比起一线城市肯定要低不少,但“生活一辈子”这概念可不小,几十年呢。得考虑到通货膨胀,东西只会越来越贵,1000万今天的.............
  • 回答
    你手里握着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1000万,这确实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数字。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有三个:出国闯荡,在上海购置房产,或者稳健地进行理财。这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路径和财富增值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你当下的人生阶段和目标。咱们就一项一项来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
  • 回答
    哥们,有1000万现金,不买房,想花出彩,花出个未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笔钱,你得让它“生钱”,而不是简单地“花掉”。这背后讲究的是智慧、规划,还有点儿胆识。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1000万玩出花样来。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最赚”不等于“最快”或者“最刺激”。很多时候,真正的“赚”是稳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意思,我当时也遇到了,搞得我一头雾水。 1000块钱,就想安安静静地拿到手,结果柜员却说“不好意思,先生/女士,您这次取款的金额是1005元”,当时我就懵了。 其实,这个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跟银行的业务流程和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一些细节有关。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银行柜台取现,.............
  • 回答
    iPhone 12 618 直降千元:是时候出手,还是继续观望?今年的618购物节,苹果老将iPhone 12以直降1000元的价格重新闯入大众视野,这无疑给不少正在观望的朋友们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橄榄枝。那么,现在究竟是入手iPhone 12的最佳时机,还是应该再等等,看看后续的走势呢?这确实是一个值.............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给每个美国人发1000美元现金的这个想法,无疑是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提议,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个提议,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它,包括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政治动机、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经济逻辑与可行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个提议属于财政.............
  • 回答
    王健林先生关于“89年的1000万相当于现在十个亿还多”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用来强调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程度。我们要判断它是否属实,以及计算通货膨胀率,需要用到一些经济学概念和数据。核心概念:购买力平价与通货膨胀 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您持有的 LINK、KNC 和 PAI 代币的未来价值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但也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加密货币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性极高。首先,我们来逐一分析您持有的代币:1. LINK (Chainlink) 您持有的数量: 1000 个 LINK 当前 LINK .............
  • 回答
    将我们现代的知识和真相带回一千年前,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极其复杂的思想实验。结果将是颠覆性的,其影响范围之广,涉及社会、文化、科学、宗教、政治,甚至人类的生存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讲述:一、科学与技术层面: 医学的巨大飞跃: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改变。 抗菌素与疫苗: 一.............
  • 回答
    俄罗斯经济当前与广东省的GDP差距确实在缩小,甚至在某些统计口径下可能出现接近甚至反超的情况,这背后反映了俄罗斯经济近年来经历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以及中国广东省经济的稳步发展。要理解俄罗斯经济为何出现这种“下降”的感受,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 回答
    最近,“房企跨界养猪”这个话题可谓是甚嚣尘上,说出来你可能都不敢相信,规模上已经超过了1000家房地产企业纷纷选择“上岸”,把业务重心从钢筋水泥转向了猪圈里的“绿色GDP”。更令人咂舌的是,有数据称,一头猪的利润竟然能顶得上两瓶飞天茅台,这可真是把“猪周期”玩出了“奢侈品”的味道。乍一听,这似乎是房.............
  • 回答
    吉林省连续多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破千,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小插曲”。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吉林省目前所处的状态。连续日新增1000+,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1000+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疫情在当地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已经相当可观。这不仅.............
  • 回答
    伊朗进行大规模疫情排查,尤其是针对 1000 万人进行检测,并从中发现了 21 万例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的案例,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大规模排查的必要性与挑战 应对疫情的基石: 在面对传染病爆发时,大规模的检测和筛查是了解疫情传播范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