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得我有点懵……
如果说1000现代步兵拿着古代兵器跟十万大军打,还可以说一说。你这居然还允许使用热兵器,这是不是太侮辱工业化时代的战争了?
你觉得没了导弹、没了生化武器、没了坦克,现代军队就不能打了?
我随便说几个。
解放战争中,有一种武器叫“没良心炮”。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由废油桶制造的炸药包抛射器,能把几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几百米外。
而这种炸药包落到普通的地堡上,甚至可以将地堡内的人全部震死。
如果将没良心炮对准这10万大军,他们能挨得住多少公斤的炸药?
再比如,题主可能不知道,现代战争中有一种武器叫地雷。
现代地雷有压发、感应、遥控等多种引爆形式,还可以有如阔剑地雷、跳发雷等缺德带冒烟的地雷。
只要地雷管够,工兵加个班,两个营都足以应付十万大军了。
这里说的还只是直接用来杀伤敌人的兵器。如果是辅助的军事器械,那差别就更大了。
比如解放军的舟桥部队,半个小时就能架起1000多米长的浮桥。而在古代,这种宽度的河流,基本上可以说是天堑。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根本不用想过江的事。
再比如铁丝网,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在一战中曾经让几十万人倒在战场上。如果现代步兵在跟古代士兵作战时,预先架设几道铁丝网防线,然后趁着对方处理铁丝网的时候拿迫击炮开炸,十万大军也还不够打的。
我就坦率一点说吧,你能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军事的讨论和描述,包括论坛里和YY小说里,99.99%都是纯粹的扯犊子蛋。
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教育不是训练,军事训练多了去了,军训当兵都是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则是另一码事,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东西,全国你找不出100万人来。这就导致作者和受众的双向缺乏,专业的没人看也没人写。
其实原则非常简单:环境、编制、兵力、武器,就这四样东西,一样一样按照顺序整明白了就行了。
网上说军事的,都是直接跳过环境、编制、兵力开始扯武器,榴弹炮牛逼,航空母舰牛逼,核潜艇牛逼,特种兵牛逼,航母再牛逼你去把蒙古国海军、尼泊尔海军、阿富汗海军干翻我看看?脱离开环境、编制、兵力单独谈武器都是在扯犊子蛋,说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听的也不知道在听什么。
所以你要想整专业一点,首先你得谈环境。
环境,首要的是地形地貌。
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人脑子里是没有地形地貌敏感性的,看到山不知道是山,看到水不知道是水。比如这个问题,“地形是平原”,那地貌呢?是水网稻田呢,还是草原沙漠,还是热带雨林,还是戈壁滩?土壤是什么土壤,承载力极限是多少,植被都有些什么?
这是平原不?
这是不是平原?
这还是平原。
这些平原是一回事吗?热带雨林环境下都用不到10万军队,五万军队拉网式侦察搜索也能困死1000现代军队,密林环境下步枪射程跟弓箭射程差不多。
还“不考虑天气”,不考虑天气你说个寂寞啊?夜间浓雾天气下能见度不到20米,10万骑兵隐蔽接近1000二战水平的纯步兵,多方向、多波次发起集团冲锋,这1000个可怜的小兵焉有命在?踩也踩成肉泥了。
环境说完了说编制,这1000现代步兵是什么编制?清一色的步枪手,还是合成步兵营?让不让用无线电?让不让用侦察兵?让不让编配汽车兵工程兵?单兵装备是光杆儿步枪还是配夜视仪?
所以结论就是条件不足,没法说谁赢谁输。条件极其有利的情况下这10万古代正规军很快就会一起愉快的建设社会主义了,条件极其不利的情况下1000现代步兵变肉泥。
下面我们来设想一种对现代步兵极其有利的情况,对10万古代正规军极其有利的情况大家自己发挥。当然这里如题主说的,“不考虑后勤补给”,考虑后勤的话问题就过于复杂了,没有几万字说不清楚。我给这1000现代步兵设计一种稳赢不输的战术,大家看着玩儿。
一、环境:
开阔草原,有少量地表水,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难以出现视线受阻的情况。
这种环境下古代军队很难有发动偷袭的机会,大规模军队行动又很可能出现水源不够用的情况,现代步兵能够快速机动,战术更加灵活。
二、编制及兵力武器编成:
1000步兵刚好编成两个人数400人的合成营,另有200人组成直属队。
指挥机关:编团长1人、政治委员1人、副团长兼副政委1人,参谋长1人,副参谋长1人,作战参谋10人,通信员5人。
警通连:编制80人,编为一个侦察排、一个警卫排、一个指挥勤务排。其中侦察排编有一个测绘班、二个侦察班。测绘班装备地形测绘无人机两台,利用无线电测地雷达实施地形测绘;侦察班装备多光谱侦察无人机两台,轻型侦察车一台,配备多光谱侦察设备。指挥勤务排编有通信班两个,指挥所勤务班一个。通信班装备10瓦小功率战术电台5台、25瓦野战电台1台、集群通信设备一套。
汽车连:编制50人,编有5吨越野运输车30辆、8吨野战供水车4辆、另有野战电源车、指挥车若干。宣传车3台,配高音喇叭数套、数字式电影放映设备数套,这个很重要!
工程连:编制50人,编有轮式野战工程车10台、重型机械化桥1台、野战浮桥1套。
合成营编制:
营指挥所编成:营长1人、教导员1人、副营长兼副教导员1人,参谋长1人,作战参谋3人,通信员3人。
营属炮兵连X1:90人,编车载速射迫击炮10门;车载重机枪5挺。
步兵连X3:100人,连长1人、指导员1人、副连长兼副指导员1人、连部通信员2人、炊事班5人。步兵排3个,每排30人,编步兵班3个,每班10人。步兵班装备有:步枪10支,单兵火箭筒3具,班用机枪1挺。
就这个编制,开阔平原无不良天候,不考虑后勤保障,也就10天的样子吧,10万古代正规军就可以准备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了。
三、战术:
战术原则:快速机动、重点杀伤、围追堵截、有效威吓。
咱们这个编制一丁点浪费的都没有,一个防空、防化、装甲、电抗兵力都没有,也用不上。医疗兵也没有编制,反正伤亡一定是微乎其微,有点小毛病自己解决都够了。
把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画在一张决心图里面,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干过,但是无论如何看起来都非常的奇葩,希望懂行的人不要笑话。
古代军队配置:按照典型的“三才阵”配置,中军帐居中后方,前面两个步兵方阵,两翼各一个骑兵方阵,骑兵方阵后侧各一个弓箭兵方阵。阵型其实无所谓,一切阵型在现代军队、现代火力面前都是白给。古代军队阵型不可能有面对合成营的运转方法,它只要运转移动起来,一切就都结束了。
现代合成营配置:一个营加上直属队足够了,剩下一个准备绕后面堵住退路去吧。合成营配置如下:
一连:配置在阵地前方,配属直属工程连构筑堑壕、山墙、陷马坑等等野战工事,阻挡敌冲锋;
二连:配置在阵地右翼,成步兵队形展开,在三连发起进攻后担任主攻,乘车向中军帐方向发起进攻;
三连:配置在阵地左翼,成步兵队形展开,乘车担任佯攻,向敌右翼发起进攻,在吸引敌注意力以后原地转入防御并有序后撤;
炮兵连:分为两个机动阵地,一部随三连发动佯动进攻,火力支援三连进攻、防御、后撤。很多人不懂炮兵怎么用,炮兵是“战争之神”,用途多得很。进攻的时候可以用炮火先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防御的时候可以行拦阻射击,打乱敌进攻节奏;撤退的时候可以行火力掩护,掩护部队后撤。另一部炮兵随二连担任主攻,在二连进攻中提供火力支援,并在敌阵型散乱后对试图逃跑的敌人实施火力拦阻。
工程兵:配置在阵地后侧提供工程保障。
侦察兵:无人机站配置在阵地前沿附近,负责敌动向的空中侦察;侦察车配置在阵地后侧,适时前出侦察敌动向。
宣传车:二连主攻发起后前出到敌侧后翼,二连进攻得手后开动大喇叭宣传我军政策,优待俘虏啥啥的。
战斗经过:三连首先配属炮兵连一部发起佯攻,目的是迫使敌军阵型散乱,古代军队没有任何对战现代军队的经验,不可能判断出我方兵力火力数量有多少,也就搞不懂到底是佯攻还是主攻。敌方阵型必然重新部署,调整方向面对我方组织进攻或者防御,这就给二连主攻提供了重要机会。
二连配属炮兵行火力准备,对中军帐发动炮击,争取在第一轮炮火中彻底打掉中军帐。
中军帐打掉以后,二连展开队形发起冲锋,迫使敌阵型彻底崩溃成为散兵游勇,并在一连火力威慑下开始向后方逃跑。
这时候两个大喇叭车开始工作,告诉敌军不要跑,大馒头管饱,跑就是个死。同时炮兵连实施拦阻射击,谁跑轰谁,另一个合成营围追堵截,力求尽量多留下点人搞社会主义建设。
剩下的就归政委管了。
这就是符合题主条件、题主没有明确的条件采取对现代军队最优选择的情况下的结果,赢是最基本的,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手,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才是重点,两个合成营,不考虑后勤的话,打进京城夺了鸟位如探囊取物尔。
城墙?
咱有榴弹,穿甲弹破甲弹对付古代城墙反而不好使,榴弹轰城门简直不要太爽。迫击炮直射射程也有好几百米,火箭筒射程也是好几百米,弓箭射程200米顶天了,投石机、滚木礌石准头欠佳对火箭筒手、迫击炮兵威胁十分有限,打一发挪个位置就行了,再不行分一部分迫击炮打一打压制射击嘛。
城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就是火炮干的好事。
所以重点不是谁会赢,重点是阶级斗争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搞。
现在战争真正的战争之王是火炮,不是战士手里的枪。不要被影视剧洗脑了,10万古代军队行军集中,一次火炮覆盖就彻底打散了,运气不好的,死在炮下;剩下的吓破胆了,基本也再组织不起来了。
别说古代正规军了,连魔法军队都不一定能赢...
日本有名的沙雕动画片《GATE奇幻自卫队》里就出现过这个场景,抛开动画片本身的智障内容不说,在古典军队遇到现代军队那股可怜劲的描写上,还是有够栩栩如生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8644675065438208尤其在第三集直接起了一座大型星堡这种对古典军队来说是绝杀的东西。
军队这种东西一旦有代差,就是绝对的一边倒的碾压。
一个西班牙的文盲,带着200名破烂装备的文艺复兴时期士兵,灭亡了拥有600万人口的古典国家。
伊拉克战争,两个国家的战争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代差这种东西有一两代,还能靠人命填出点战果。
差了两代以上的话,压根就不叫战争了。
以上
“班长,看到了吗?”副班长沉闷的声音响起。
而班长,正拿着望远镜观察五公里外的敌军军阵。
步兵班九人,他们穿越到这个奇怪的世界来执行奇怪的任务。导演组告诉他们,现在的任务是,击败10万古代职业军队。
班长和副班长背后是一辆悍马军用越野车,他们在车前方三米处的一块大石旁商讨作战事宜,这块大石上铺着一张军事地图。
在场的只有一辆车,四个人,另外五人不知所踪。
副班长的意思,是使用游击战术。
利用现代军队在射程、机动性上的优势,远程射击消耗敌方。将弹药消耗大部分之后,再驱车到约100公里外的临时营地修整,第二天再来,如此循环。
反正有运输机空投给养,补给是无限的。
在副班长的剧本里,排成密集队形的古代军队,完全就是被自动步枪收割的韭菜。
他们只需要待在400米的安全距离外,躲在车门后猛射即可。
甚至都不需要使用班用机枪和迫击炮。
但战场总是瞬息万变。
“有点麻烦了。”班长放下望远镜,目光依旧眺望着远方,语气凝重道。
仿佛导演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嫌他们的难度不够高似的,古代军队被告知了一些现代军队的信息。
他们了解到,现代军队具有怎样恐怖的火力。
所以,他们今天一改以前的密集阵型,而以最大限度的分散阵型行军,在大平原上搜索着那几个现代人的踪迹。
“他们今天是分散阵型。估计导演组给他们透露了我方的情报,让他们防着我方火力。”
“这。。。”副班长有点无语了,如果是这样,古代军队就等于开挂了,官方报点。
但转念一想,其实是拉平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代人了解古代人,但古代人却不了解现代人。
如果是21世纪的军队和23世纪的军队作战,导演组也一样会告知21世纪的人,关于23世纪的信息。
看样子很棘手。
但是,对古代军队来说,分散阵型也有很大的隐患。
以古代军队低下的通讯条件,太分散的阵型会导致首尾不能相顾,给现代人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班长说过,他不要小胜,不要大胜,要完胜。
在一开始,他就否决了副班长的游击战计划。
游击战术最终会导致敌军崩溃四散,难以全歼。
班长严禁全班战士在200米以外开火,示敌以弱,不让敌方知晓我方的真实射程和火力。
实际上,他们班穿越到这个世界执行任务以来,就从来没有开过火。
一旦敌方斥候逼近到一公里左右,悍马强劲的动力就会立刻带着全班战士从平原上飞驰而过,跳出敌方的侦查范围。
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火力静默是徒劳的。
但是,经过了最初的一点点惊诧之后,全班战士不为所动,继续执行班长的计划。
因为班长,在下一盘大棋。
既然补给是无限的。
地雷自然也是无限的。
地雷同时也是无敌的。
穿越到这个奇怪的世界来之后,他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布雷。
另外五人传来消息,他们驾驶的布雷车,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布雷任务。
反步兵地雷组成的雷阵,在这个平原上围成了一个半圆,半圆的一侧,是一条宽广的大河。
古代军队已经被地雷包围了。
气象预报告知,今日,上游山区降下暴雨,大概傍晚时分,河水将暴涨。
那个时候,他们将发起总攻。
“夜视仪都调试好了吧?”
全班九人集合,河水见涨,日渐偏西。
夕阳的照耀下,悍马拉起的烟尘迅速向古代军队逼近。
但出乎步兵班九个人意料的是,古代军队七零八落,稀稀拉拉已经没有了阵型。
“这是怎么回事?”班长大奇。
他们一路驶来,古代军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可他们并没有开火。
平原上早已躺倒一片,剩下的也支撑不了多久,随着悍马的靠近,也就这样诡异地倒下去了。
班长怕敌方有诈,让副班长带两个战士下车,去确认情况。他却和其他战士在车上警戒。
副班长走到一个古代士兵跟前,只见他双目紧闭,面色潮红,显然是极端痛苦。
在他额头一摸,好家伙,那么烫,高烧怕是有四十度。
“班长,他们好像得了流感。”
副班长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向班长汇报情况。
“是我们传染的?”
“很有可能。”
。。。。。。
“现在我们需要救护车,而且需要增加人手,十万俘虏,我们九个人照顾不过来。”
这里有一段解放战争时期的记录。
解放军一个侦查连行军路上偶遇前方涌出了几千的红枪会要留下买路财。
文中原话
”可谁把他们当回事了,连长留下三挺机枪和一个排,部队继续前进。”
然后那一个排就彻底压制住了红枪会的几千人,外加击毙齐天大圣附身的大师兄,其余全部缴械投降。
古代部队别说战斗,连路障都算不上。
题主是不是对10万古代军队有什么误解, 别说后勤充沛的现代步兵。 就是有地利可守的精英同时代军队,灭掉十万也不是没有的事,比如 张巡守雎阳时,最少时只有三千兵最多不超过七千,对面尹子奇 叛军总人数十三万,还都是安史叛军中最能打的那一批。结果怎么样?要不是没后勤,连士兵基本活命的口粮都没有了,这十三万都是白给。
这还是守,心理士气是劣势,敌军不会崩溃,反过来说,哥舒翰出潼关,对面崔乾佑使用伏兵把他打崩了,才用了多长时间,十几二十万人 就崩溃没了,最后只剩下几千人。
我小时候看评话小说中写,兵贵精而不在多,当时年纪太小,还不理解。但实际古代军队就那样子。很多还不如 全战战锤里的鼠人,士气崩了过会还能回来。
有些人是不是对步兵的火力有什么误解?
12.7 重机
齐射
GIF警告
单凭机枪的交叉火力,古代的步兵骑兵正面来多少都是送,多不怕死都没用,物理意义上的无法靠近,和把他们往混凝土搅拌机里推没两样。真的,请不要再妄想骑兵猪突能突破这个火线了,前人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们都失败了。
炮兵
火力也就那样关键是打得准。
情报搜集,
能直接把坐标参数报给炮兵,把古代军队的攻城器一个个点名,反观古代军队连确认对方未知的能力都没用。(有很多小型无人机是带战斗部的,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电视制导导弹,狙击手狙杀都OUT了,无人机直接找出指挥系统斩首)
至于火力覆盖
试试看轻型牵引式火箭弹(现在的营销号真可恶,想找那个越战107火齐射的视频居然找不到了)
管你古代军队往什么地形里躲,不把你炸的出来投降算我输。
其实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现代步兵根本不需要抱团固守,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情报,火力,射程优势分成多个小队向古代军队主动进攻,穿插分割古代军队,逐个消灭,斩首指挥系统,瘫痪情报传递,切断补给线。
其实大多数人不就是像看一眼现代火力屠戮古代军队的场面么,我随便开个游戏模拟一下给诸位过个眼瘾。
随便写着玩的答案一觉醒来居然这么多赞,吓我一跳。看了一下评论有的盆友还是不太服气。其实现代军队和古代军队的的代差不是一代,而是好几代,一定不能小看人类200年来的对战争的发展。别说是武装到牙齿1000的现代化部队。
就是换成1W鸦片战争时期的英法联军,甚至晚清的北洋军,10w古代军队的赢面都远远小于输面。感兴趣的盆友推荐了解一下火枪是如何逐渐淘汰盔甲的,机枪是如何淘汰骑兵的,近代欧洲职业化军队军队是如何淘汰旧式编制并对其他文明进行殖民战争的。
这里给大家推荐看看262讲的2次鸦片战争
英国征印度
有差距不得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包括部队的作战思路。看一看近现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以及最新的信息化战争
说难听一些,古代军队被打到到全面溃败为止都不一定知道敌人到底在哪,长什么样子。也不要抱着什么肉身消耗对方武器装备这种天真的思路,你的人头数绝对不够火器的损耗来填的,类似的讨论里总能见到类似于什么这么多猪让部队杀也杀不完的理论,殊不知有句古话说兵败如山倒,有个成语叫做一触即溃,这套理论很像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的老佛爷,这么多义和团,就是10个打一个,用牙咬,也要把英国人咬死“。至于下场么···大家都是知道的,
至于你们能想到的那些”奇谋智策“在这200年间已经被诸多的反抗殖民国家尝试过了,但是多以失败告终。
OK, 一天过去,还是有很多盆友不服气,在回复和其他回答里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亲自带兵指挥就能如何如何。一看就是没有看我上面给的视频的。不过没关系,答主并不是随便丢几张图水答案的人。我可以逐条的集中给你们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些策略为什么行不通。
先是针对那些决定亲率大军的盆友。
在一些人的眼中,打仗是这样的。 然后部队指挥,那就是从上帝视角拉一拉鼠标的事情,什么骑兵在被射死的边缘试探骚扰啊,什么动态包围啊,就是把镜头拉过去,然后圈住自己的士兵往指定的方位拉就可以了。
实际上,在小兵的眼中战场是这样的。
在你自己眼中三军是这样的
好了,你可以上去指挥了,请。
所以你的骚扰骑兵部队,实际上该如何指挥,下达怎么样的指示?
看到这,有的盆友是不是很愤怒,你怎么能小看我们的军事指挥水平和古代军队的智慧呢。实际上在战场上拥有射程和火力就等于拥有了主动权,我上面的小剧场不是没有在现实世界里上演过,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并非发挥在近代军队和落后军队的古代军队时,而是发生在中世纪。
其中最著名的经典战例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狮心王对阵萨拉丁。
萨拉丁最擅长的就是派骑兵骚扰,然后诱敌深入将对手歼灭,最典型的战果是哈丁战役。
在狮星王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采用类似的战术来阻挠狮心王的行军。而狮心王采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阵型结阵行军。
我随手一画的图,不是特别准确,但是他的核心思路是把右翼贴着大海,下令三军不准主动进攻和追击敌人,只能结阵前行,骑兵部队和弓兵部队混编在阵中,周围用步兵方阵将整个行军队伍保护起来。
每当萨拉丁的骑兵前来骚扰,就会被射爆,然后整个部队前行节奏不受影响。骑兵部队无法轻易突破。
最后萨拉丁被迫放弃骚扰计划,集中兵力强行突破方阵后方薄弱处,并且以战败告终。
对这些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出了靠海贴近补给线行军这一条以外,狮心王的部队采用的是一种类似圆阵的阵型,因为骑兵无论是马弓手还是投枪,射程和火力都不如步弓手。是难靠近骚扰的。
圆阵虽然是很经典的防守阵型,但是弱点就是分散了兵力,所以容易被敌人集中优势兵力一点突破,实际上萨拉丁最后采用的也是这这样的战术,为什么狮心王的阵特别经典,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由于右翼靠海,所以可以少分兵力防守右翼,不会被完全包围,一但遭遇敌人主攻,整个部队只需要调转方向向敌,就完成了防御阵型的部署,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对地利的利用。
扯得有点远了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装备进步和军人素质的提高,一种利用马匹恐惧心理,的新阵型出现了。
这个比较出名,大家都知道,矮子失利战。骑兵在这附近机动只是徒增损耗罢了。
哦对了,忘记说了,以上这些比现代化的部队那还真是差远了。怎么骚扰,请问怎么骚扰?
你又该怎么切断补给?
至于什么具甲骑兵集中冲锋论,我得拿出这图。
这是步枪的 5.56 20mm打匀质钢(还不是绿头)
第二种就是心理崩溃论了,其实这套理论我不仅是这个回答中见过。我觉得有的盆友对职业军人的心理素质有误解。
上面那是战壕足,怎么来的? 就是一战的士兵天天蹲在战壕里,小腿以下经常和尸体,屎尿一起泡在泥浆,大炮会不间断的轰击阵地,冲击波能把掩体里的士兵震到吐血,而且对面排满了狙击手,日夜不间断,稍有不慎就是爆头。 更别提有时候会遭遇毒气攻击。即使如此仗照样得打下去。
不少美国大兵打完两伊战争倒是打出PTSD来了,咋来的,对队友死亡和遭到袭击的恐惧。暂时还没听说过因为杀太多敌人杀出PTSD的事例。有句话这么说的,在现代战争中你会像一只狗,毫无意义的死去。
在射手眼里你是这样没的。
在迫击炮手眼里你是这样没得(报2个读数,彭,从头到尾没见过敌人一面)
在UAV操作员手中这是你一生当中的最后一幕。
所以不要谈什么心理了,这个问题如果有任何外挂,那就是古代军队的士气,这才是真正的外挂。 我谈谈实际情况。
一些人的想象
还记得曹操的那句名言么
不是这个,上一句
欲借汝头,以压众心。
众心为什么辣么重要?
懂了吧。
4.18 更新了蛇与鼠DLC,交叉火力体验一下。
你以为的现代步兵:
实际上的现代步兵:
一个俄军摩托化步兵班组:
这是一个BTR摩步连
1000人大约2个营左右。(张辽:800就够了
俄军一个BTR摩步营包括三个摩步连外加
一个迫击炮连(听说你有反斜面?)
一个榴弹发射器排(装备有6具ags-17 "烈火")。
再加上其他一些部队(通信排,医疗排等),就算不上BTR,这火力你觉得古代军队能接近到100米以内?古代军队有什么手段远程反击呢?重力投石车?那东西射程300米顶天了,用短号和烈火打你太欺负人,这距离正好能给下挂榴弹和rpg当靶子练练手。
——————————————————————————
觉得五常欺负人,那咱搬个联合国还没成立的时候的老家伙出来
苏联在二战末期的步兵连编制如下
连指挥 + 一个医疗排
2个步枪排(法国导演:苏联其实应该没这么富裕)
1个冲锋枪排(法国导演:啊这...)
1个机枪班组(一挺马克沁1910)
1个迫击炮排(两门50mm迫击炮)
满编总计141人。
这DP和波波沙数量就离谱
而一个步兵营则包含了
1个营部
1个通信排
3个步兵连(上面那个)
1个机枪连(装备马克沁1910或SG-43)
1个反坦克枪排
1个反坦克炮排(装备M-42 45mm反坦克炮)
1个迫击炮连(装备M-37 82mm迫击炮)
1个医疗排
和上面的俄罗斯摩步营相比少了些轻型火力和反装甲火力,但是对面也没装甲啊。几十挺DP机枪和马克沁收割十万人还是挺累的,希望枪管没事
这问题成心欺负人。
没拉开距离,10万重甲骑兵全速冲锋,什么现代步兵都得跪。
现代步兵相对古代军队的压倒性核心优势,并不是火力,而是情报、通信、夜视、精确打击。
那也用不着1000个现代步兵,浪费了。两个排足够了。
搞得小众点儿,每人一把Vintorez好了,弹药无限。爆破性重武器一律不要。
然后坐等天黑。。。
用不了多久,别说10万人了,100万人也会认定是左慈再世的,分分钟就哗乱了。
这几十个人若回到古代,倒也不至于改变历史,毕竟治国还是需要具体的人参与。
但这几十个人的参与,足够彻底改变我们流传至今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传说了。
那个……首先我要给题主科普一下啊。
你可能认为,现代步兵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小口径步枪加轻重机枪,再加点火箭筒迫击炮什么的就到头了。
然而,真正的现代步兵,其实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也可以是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这种步兵部队,冷兵器部队拿头打啊……
碰上 蒋公的部队另说啊……
大家是不是都忘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
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1531年,皮扎诺带领了177人从巴拿马出发,去征服当时有600万人口的印加帝国。
1532年,这只远征队到达秘鲁海岸,开始向内陆挺进,穿过安第斯山脉直逼卡哈马卡。当时卡哈马卡有印加国王以及4万人的军队驻扎。在双方约定的谈判中,印加国王带领了5000士兵作为护卫。皮扎诺在谈判中下令偷袭印加国王的部队。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西班牙人没有任何伤亡(皮扎诺本人在活捉国王的过程中受了点轻伤)。
(吐槽:就是5000头猪你200号人半个小时也抓不完呐~)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皮扎诺这支177人的远征队,只有3只火绳枪与不到20支的十字弩。
1533年,皮扎诺占领了印加首都库斯科,征服了从厄瓜多尔到玻利维亚的秘鲁全境。可能大家对文字没什么概念,那就来看个图:
这是今天秘鲁全境。厄瓜多尔到玻利维亚1700多公里,取最短也差不多要1500公里。
另外,1536年皮扎诺扶植的印加傀儡王曾叛逃并组织起义军反攻。西班牙人一度被困在库斯科与利马(秘鲁首都)。但是1537年,西班牙人再次恢复了对秘鲁的控制。
(你要是给皮扎诺1000现代步兵,要是不考虑弹药消耗与补给问题,他能把整个南美北美全给你打下来)
除了印加帝国,西班牙人还虐过阿兹特克帝国。
这一回,他们的主角名字叫埃尔南·科尔特斯。
1519年,科尔特斯带了600多名西班牙人,其中100多名水手,508名士兵(32名弩手+13名火枪手),以及14门火炮。非常接近题主的配置,只不过“现代”的时间线要往前划500年整。
在前往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提特兰的途中,科尔特斯遭遇了3000特拉斯卡拉人的阻击。对方被轻松击破,选择撤退。其后,特拉斯卡拉人召集了所有部队,约有46000人。前期特拉斯卡拉人佯败,将西班牙人引入了一处峡谷内的包围圈。然而即使这样,西班牙人仍然坚持到了对方因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而撤退。同时,特拉斯卡拉人还在西班牙人的说服下,一起反抗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国王蒙特祖玛(对就是你们以为的那个蒙特祖玛)在进行活人祭祀后,决定让西班牙人进城,结果被科尔特斯用计活捉。之后科尔特斯便以蒙特祖玛的名义发号施令,开始统治阿兹特克帝国。
但不久后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内爆发了原住民与西班牙人的冲突。阿兹特克人借着特诺奇提特兰的独特地利,成功击败了西班牙人。科尔特斯损失了2/3的士兵后,突围出了特诺奇提特兰,逃到了先前的特拉斯卡拉部落。
在特拉斯卡拉,科尔特斯补给了武器装备,同时还造了十余艘桨帆船,准备从水面进攻特诺奇提特兰:
在有准备的西班牙人面前,战斗再次变成了屠杀。在占领了特诺奇提特兰之后,也标志着西班牙人对阿兹特克帝国的初步征服。
一言以蔽之,只要古代正规军不采用伏击、偷袭等战术,几乎不可能对近现代步兵造成损伤。而即使现代步兵在伏击等遭遇战中处于劣势并遭受一定程度上的伤亡,古代军队想要彻底赢下战斗也是极为困难的。
1000当代大头兵?
400人按机枪班编制带马克沁,400人按炮班编制带60迫,100人按步兵班编制混带轻机枪和带下挂的轻机枪,100个最骚的穿着草裙站在阵前跳夏威夷舞。
后勤给够了,这样的部队够你从连云港一路车到汉堡港的。
不不不,你不要妄想偷袭伏击。
1000人是营级的兵力,赶上历史情况,1000个大头兵的头头都能给团衔了。
这是有指挥层级指挥链的,能指挥这个级别的部队的,都是接受过正规的高等军事教育的,有军事学相应学位的比较资深的职业军官了。相比之下古代军官也就算是自学成才的高水平业余玩家。
虽然按照我给的那个4411架构,基本上就是营长副营长闲的无稽溜瘦的带头草裙舞去吧。
新鲜出炉的,ATGM扩散时期的对古代军队战术:
人控的那种老式反坦克导弹,换杀爆战斗部,蹲在战线后一公里,利用巨大的射程优势,挑对方最热闹的帐篷挨个发送光与热的关怀。
给你看点已经不先的武器。
你可以百度四境战争。
幕府集合了二十万大军,从四面合围长州。
长州刚刚经过政变,只有区区四千兵力,军心民心还不稳。
可这四千兵力是长州军事改革的精华,是准近代化的军队。
每一队700对五万。
你猜怎么样?
700一路,四面主动进攻,把各路的五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
三路溃败。
也就是不到2800人追着二十万大军打。
而这二十万大军,还有部分的军舰,大炮与步枪。
锅岛藩保护了幕府的几万大军。
其他的,只能叫一败涂地,惨不忍睹。
总指挥连夜乘坐军舰逃回大坂。
~
这种列阵排队枪毙的阵型,就足够把只知道武勇猪突,以冷兵器为主的冲锋,打成筛子。
有炮的话,估计死守都不可能。
开花炮打下去,过去石头做的固若金汤的城池,因为碎石乱飞,反而让炮弹威力更大。
所以为什么工兵才能构筑工事,为什么阵地那样玩,炮弹打出来是个什么数学轨道。
古人连字都不认识,你让他明白抛物线?
只会是屠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