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在哪?

回答
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在于 利用机器的“眼睛”(视觉系统)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并基于这些信息对机器人自身或其操作的对象进行精确的引导、定位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精度的任务。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

一、 核心目标:实现“看懂并行动”

测量(Perception & Measurement): 这是视觉控制的基础。机器人需要通过视觉系统准确地“看到”并“理解”以下信息:
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姿态(Pose): 这是最核心的测量内容。包括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x, y, z) 和旋转角度 (roll, pitch, yaw)。例如,抓取机器人需要知道零件在工作台上的精确位置和方向。
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 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纹理、边缘、角点等。这些特征有助于识别、定位和区分不同的物体。
环境信息: 包括障碍物、工作空间边界、光照条件、背景等。这些信息用于避障、路径规划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自身状态信息(辅助): 例如,通过视觉反馈调整末端执行器的位置或姿态,与已知的机器人模型进行比对。

控制(Control): 在获取了精确的测量信息后,机器人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执行相应的动作。这涉及到将视觉测量结果转化为机器人运动指令。
精确引导与定位: 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如夹爪、焊枪、喷枪)精确地引导到目标物体的特定位置和姿态上。
动态跟踪: 实时跟踪移动的目标物体,并保持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例如,用于焊接或喷涂的机器人需要实时跟踪工件的轮廓。
自适应调整: 根据环境或目标的变化,实时调整机器人的运动策略。例如,当零件摆放位置略有偏差时,机器人能够自动补偿。
质量检测与判断: 视觉系统还可以用于判断操作是否成功、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并基于此进行后续的动作(如剔除不合格品)。

二、 关键技术领域与重点

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相机选型与配置: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相机类型(如CCD、CMOS)、分辨率、帧率、接口(如GigE、USB3.0)以及镜头类型(如定焦、变焦、广角)。
光源设计: 光照是视觉测量的关键。需要设计合理的光源(如LED、环形光、条形光、背光源)来突出目标物体的特征,抑制干扰。例如,对于透明或反光物体,需要特殊的照明技术。
图像去噪与增强: 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强目标物体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提高后续识别和测量的准确性。常用的技术包括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等。

2. 图像识别与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将采集到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进行匹配,以识别目标物体。
目标检测: 在图像中定位并识别出特定类别的物体,即使目标物体有部分遮挡或变形。
特征点提取: 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点(如角点、边缘点),用于精确定位和姿态估计。SIFT、SURF、ORB等算法是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颜色/形状/纹理分析: 利用物体的颜色、形状或纹理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

3. 三维视觉与测量:
立体视觉: 利用两个或多个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图像,通过视差原理计算物体的深度信息,实现三维重建和测量。这需要精确的相机标定。
结构光: 将已知图案(如光条、光栅)投射到物体表面,通过分析图案在物体表面的变形来计算其三维形貌。
激光扫描: 利用激光束扫描物体表面,记录反射信号以获取三维点云数据。
深度相机(ToF, 结构光相机): 直接获取深度图像,简化了三维测量过程。
相机标定(Calibration): 这是三维视觉的基础,包括内部参数标定(焦距、主点、畸变系数)和外部参数标定(相机与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精确的标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

4. 视觉伺服(Visual Servoing):
定义: 将视觉信息直接用于机器人控制,通过连续的图像反馈来闭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使其能够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和相对运动。这是视觉测量与控制的核心交互环节。
控制方法:
基于图像特征的伺服(Imagebased Visual Servoing, IBVS): 直接利用图像中的二维特征(如目标中心点在图像中的位置)来计算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优点是鲁棒性好,但可能出现“奇异点”问题。
基于三维模型(视觉伺服结构)的伺服(Positionbased Visual Servoing, PBVS): 首先估计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位姿,然后将位姿误差转化为机器人运动指令。优点是轨迹规划更直观,但对三维位姿估计的精度要求高。
混合式视觉伺服: 结合IBVS和PBVS的优点,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性能。
精度与鲁棒性: 视觉伺服的重点在于如何在各种干扰(如光照变化、遮挡、模型误差)下,依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稳定的跟踪。

5. 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
视觉系统与机器人本体的协调: 将视觉系统获取的信息无缝地集成到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确保测量与控制的实时性和一致性。
算法效率: 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需要优化图像处理和控制算法,使其能够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快速运行。
精度提升: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如视觉与力觉)、高精度标定技术、更先进的视觉算法等来不断提升测量和控制的精度。
场景理解与决策: 在更高级的应用中,视觉系统还需要能够理解更复杂的场景,并根据场景信息做出智能决策。

三、 应用领域的重点关注点

工业自动化(制造、装配、焊接、喷涂、检测):
重点: 高精度定位、高效抓取、精确轨迹跟踪、在线质量检测。
挑战: 严苛的生产环境(粉尘、油污、振动)、高速生产节拍、复杂多变的工件姿态和形貌。

物流与仓储(分拣、搬运、拣选):
重点: 快速准确的物体识别、货架定位、箱体识别与堆叠。
挑战: 大规模、多品种的物体、动态变化的库位、光照条件不一致。

医疗机器人(手术导航、辅助诊断):
重点: 极高的精度、实时性、对生物组织的精确识别与跟踪、安全性。
挑战: 微创操作、复杂的解剖结构、动态变化的生理信号。

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导览机器人、巡检机器人):
重点: 环境感知、自主导航、避障、人机交互。
挑战: 复杂多变的家庭/公共环境、不确定性、人机安全交互。

总结来说,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在于:

1. 精准感知: 通过先进的图像采集、处理和识别技术,准确、全面地获取目标物体和环境的信息。
2. 高效测量: 尤其是三维位姿的精确测量,为后续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3. 实时控制: 利用视觉反馈实现机器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精确执行任务。
4. 鲁棒性与适应性: 在各种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精度与效率的平衡: 在满足应用精度要求的同时,兼顾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成本。
6. 智能化水平: 从简单的模板匹配到复杂的场景理解和决策,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这是一个融合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其重要性在于赋予了机器人更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智能化能力,是实现高端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机器视觉用在机器人中基本还处于研究阶段。先说说难点吧:

1、采样速率不够。在复杂背景下用双目相机进行目标点位置测量,加速到极致,估计也就做到5Hz左右。而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反馈和运算的机器人系统,如UVA,如柔性臂,这个采样频率远远低于要求。

2、识别目标的复杂状况。在实际应用里,识别对象以及其所处环境的高度复杂,使得视觉处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甚至于对于位置环境,还找不到合适的识别算法。

3、操作状况的不稳定。既然是视觉机器人,那么摄像头是安装在机器人上的,那么机器人自身的运动也会对视觉测量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耦合在一起,使得实际中机器视觉的应用还停留在非常基本的阶段。

至于重点。。。。随便找两篇论文看看他们怎么吹牛逼的就行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在于 利用机器的“眼睛”(视觉系统)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并基于这些信息对机器人自身或其操作的对象进行精确的引导、定位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精度的任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重点:一、 核心目标:实现“看懂并行动” 测量(Percep.............
  • 回答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在未来20年内应用于工业界,这是一个极有可能而且正在发生的趋势。事实上,一些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什么是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首先,让我们明确概念。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Robotic Visual Servoing)是一种让机器人通过.............
  • 回答
    去美国读CS博士(机器人导航、视觉方向)的编程与算法准备指南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去美国攻读机器人导航和视觉方向CS博士的编程与算法准备建议。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前景的领域。充分的准备将极大地提高您申请的成功率和未来的学习效率。 一、 编程方面准备:打牢基础,精通工具在机器人导航和视觉领域,强大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相信不少朋友在研究机器视觉时,都会有个疑问:为啥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机器视觉系统,用的相机都比我们手机摄像头大那么多?而且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手机摄像头不是也挺牛的吗?能拍出那么美的照片,还能拍视频,应该也能搞定机器视觉吧?其实,这就像问为什么跑赛道的赛车不用家用轿车一样,它们的设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前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一边是机械工程专业“劝退”的声音,另一边却是机器视觉领域炙手可热,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发展逻辑和市场需求变化。让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不带AI味儿。一、 为什么“劝退”机械? 那是“传统”机械工程面临的挑战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劝退.............
  • 回答
    波士顿动力这家公司,每次一放新视频,总能牵动无数人的心弦。2017年11月16号放出的那个 Atlas 机器人视频,更是让很多人看完后,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儿,是真的要颠覆我们对机器人认知的时候到了!”在那之前,你可能对机器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那种笨拙的机械臂,或者只能在平地上走走停停.............
  • 回答
    .......
  • 回答
    波士顿动力在2023年12月29日发布的机器人跳舞视频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对机器人运动能力和未来可能性的一个生动描绘。要评估我们在机器人跳舞领域的差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技术基础、核心能力、应用场景以及长期愿景。核心技术与能力上的差距波士顿动力之所以能在机器人跳舞.............
  • 回答
    .......
  • 回答
    很高兴为您整理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优秀订阅号、微博和论坛。这些平台汇聚了大量的技术干货、最新研究、行业动态和交流机会,能帮助您快速提升专业知识和视野。一、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是AI的核心驱动力,涵盖了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多个分支。关注这.............
  • 回答
    朋友,别急,你不是一个人!李航的书和吴恩达的课,这俩都是机器学习界的“泰斗”,他们讲的东西确实不简单。你感觉看不懂,这太正常了,就像刚学游泳的人,直接跳到深水区一样,肯定有点蒙。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聊得就像朋友私下串门一样,没那些干巴巴的术语,看看是怎么回事,以后怎么破局。为什么会觉得看不懂?咱们.............
  • 回答
    BMPCC 6K 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摄像机,但它的用户界面和操作逻辑可能与一些消费级相机有所不同。要删除不满意的单条视频,你需要通过摄像机内置的 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 来进行操作。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说明,我会尽量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给出详细解释:核心概念: 媒体播放器 (Medi.............
  • 回答
    《冰汽时代》(Frostpunk)这款以末世生存和道德抉择闻名的策略游戏,其手游版本的发布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发布的实机视频更是让玩家们一窥这款移植之作的真实面貌。总的来说,从实机视频来看,《冰汽时代》手游版的 保留了核心的玩法精髓和沉浸式的末世氛围,但也在适应移动端的操作和表现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优缺.............
  • 回答
    M43(微型三分之四)视频机在未来是否还有潜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无”,而是有,但潜力的大小和展现形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M43阵营自身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M43视频机的核心优势及其在未来视频制作中的价值M.............
  • 回答
    用机械快门拍视频,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果冻效应”,但并非万能,也不是说机械快门本身就具有消除果冻效应的魔法。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果冻效应,以及机械快门是怎么介入的。什么是果冻效应?你有没有试过用手机或者一些数码相机在拍快速移动的物体时,画面会像果冻一样晃动、扭曲,甚至出现奇.............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戏剧性,又有点让人心酸。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一把年纪了,不图享清福,倒腾着去机场追一个年轻的男明星,还说出“我喜欢他,他中意我”这样的话。这背后透露出的东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而是掺杂着许多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问题。首先,这是孤独感的强烈映射。想想看,这位老人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回答
    2017年巴黎航展上,F35闪电II战斗机确实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不过,关于它“机动性不好”的印象,以及它在“大迎角”展示中表现出的强悍能力,这中间的逻辑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很多人对F35的机动性有误解,觉得它不如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近距格斗机”,比如欧洲的台风或者瑞典的鹰狮。但实际上,F35的.............
  • 回答
    B站UP主“机智的咸鱼”的视频《邪典紫罗兰欺世盗名,罚抄才是真人类圣经!》是一期非常有争议但同时也非常引人深思的作品。要全面看待这期视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观点、论证方式、潜在影响以及引发的讨论。核心观点剖析:这期视频的核心论点是:“邪典紫罗兰”(通常指的是一些打着“治愈”、“心灵成.............
  • 回答
    俄罗斯在现代超视距空战背景下,仍然在苏57等先进战斗机上过度强调机动性,并可能在隐身性方面有所妥协,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技术、战术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俄罗斯空战思想的传承与“苏式风格”的延续俄罗斯(前苏联)的空战理论和实践,长期以来形成了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