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9 年苹果春季发布会发布的 Apple Card 是一种怎么样的服务?

回答
2019年苹果的春季发布会,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展示时间到了”(Show Time)的那个发布会,苹果确实发布了一个相当重量级的金融服务产品,叫做 Apple Card。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实体信用卡,而是一个深度集成在苹果生态系统里的数字信用卡服务。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苹果将金融服务能力延伸到了支付环节,而且做得非常“苹果化”,强调简洁、安全、透明和用户体验。

核心是什么?一张“看不见”的卡,但你可以“摸得着”它的体验。

Apple Card最直观的特点是它的虚拟卡。当你申请并获批后,这张卡就立即出现在你的iPhone上的“钱包”App里。所有交易信息、账单明细、返现等都直接在这里管理。这使得它非常便利,尤其是在iPhone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工具的当下。

但苹果也知道,总有需要实体卡的时候,所以它也提供了一张极简的实体卡。这张卡的设计非常有意思,它没有卡号、安全码、有效期等我们熟悉的实体信用卡信息。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信息都安全地存储在你的Apple ID中,并通过你的iPhone来验证。实体卡本身则是一张钛金属打造的卡片,表面刻着苹果Logo和你的名字,看起来很有质感,也显得非常低调和高端。用它支付时,只需要像其他信用卡一样刷卡或者插卡即可。

它的优势和特别之处在哪里?

1. 深度集成,无缝体验:
钱包App是中心: 所有的管理都在“钱包”App里。你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实时消费金额,甚至会以非常直观的方式显示(比如商家名称、类别),而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
Apple Pay优先: 在支持Apple Pay的地方,你可以直接用iPhone或Apple Watch进行感应支付,非常快捷安全。

2. 透明的账单和消费管理:
实时反馈: 苹果在“钱包”App里展示你的花费,并且会告诉你每天、每周、每月大概花了多少。这对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预算非常有帮助。
清晰的费用说明: 苹果非常强调“无隐藏费用”。没有年费、没有滞纳金(但有逾期利息,苹果会明确告诉你)、没有境外交易手续费等等。它会明确告诉你每月的利息是多少,而且利息计算方式也比较容易理解。
日历式账单: 你的交易记录会以日历的形式展示,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笔花费的时间和地点。

3. 返现机制(Daily Cash):
即时返现: 这是Apple Card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你的返现(叫做Daily Cash)不是等到账单周期结束才发放,而是每天都返到你的Apple Cash账户里。你可以立即使用这笔钱进行消费,或者转账给其他人。
分级返现:
使用Apple Pay支付时,返现比例最高,通常是2%。
使用Apple Card实体卡或在不支持Apple Pay的线上或线下商家使用时,返现比例是1%。
在苹果自己的商店(Apple Store、苹果官网、App Store等)消费,返现比例更高,通常是3%。
这种即时且多层次的返现机制,让用户能立刻感受到回报。

4. 安全与隐私:
设备唯一卡号: 每次你使用Apple Card进行支付时,都会生成一个设备唯一的卡号和动态安全码。这意味着即使你的iPhone数据被泄露,商户也不会获取到你的真实卡片信息。
Face ID/Touch ID验证: 所有交易都需要通过Face ID或Touch ID来授权,增加了安全性。
隐私保护: 苹果强调他们不会知道你买了什么,或者在哪里买了。这些信息只存储在你的设备上,只有苹果的合作伙伴(比如高盛作为发行银行)才能访问必要的支付数据。

5. 支付灵活性:
还款选项: 你可以一次性还清,也可以选择分期还款。而且,即使你选择只还最低还款额,苹果也会在你的账单上明确显示如果你按照计划还款需要支付多少利息,以及多久能还清。这种透明度鼓励用户更健康地管理债务。

它不是什么?

全球通用: Apple Card 最初只在美国推出,并且与苹果生态系统绑定非常紧密,比如需要一部iPhone来管理,并且需要通过Apple Cash来接收返现。它不像Visa或Mastercard那样可以在全球绝大多数地方通用。
独立于苹果生态的卡: 如果你不是苹果用户,或者不常使用Apple Pay,那么Apple Card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总的来说,Apple Card是苹果试图重新定义信用卡体验的一次尝试。它不再仅仅是一张支付工具,更是苹果生态系统在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延伸。通过深度集成、注重隐私、透明的费用和即时的返现,它旨在提供一个更简单、更安全、更具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它也标志着科技公司进军传统金融领域的又一个重要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苹果这张卡只能算是个很一般的卡。对于撸卡爱好者就不多说了,有无数更好的卡可申。

我觉得即使针对普通人,不想花时间研究卡只想无脑刷的,也不如去申请个 Citi Double Cash 信用卡。这卡无年费,所有消费2%返现,够无脑吧。如果肯接受小银行,还可以去申这个 Synchrony Paypal Cashback 信用卡。这卡除了无年费、所有消费2%返现之外,还没有 Foreign Transaction Fee。论返现程度的话,所有消费2%返现实在是属于baseline了,低于这个数字其实就是负收益。

个人认为,这张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卡面左上角的logo了。

user avatar

更新:这卡在卡圈里并没有掀起太多波澜,因为实在不咋地。doc提出了四张比Apple card更好的卡:

都是我提到过的卡。

---------

就是一张信用卡,对国内人没有什么意义。

对在美国的人来说,123的返现结构没有任何亮点。chase的cfu和shiti的dc都是好的多的选择。

可能就适合卡面集邮者吧。

---------

说明一下。

citi dc、fidelity visa这些everywhere 2%的无年费卡其实是划定了一条底线。任何卡的收益如果达不到这个2%的基线,那就没有价值。

而Apple card就没有达到这个基线。

Apple card只在Apple pay机具覆盖的地方有2%,没有开卡奖励,我看不出任何为它付出一个hp的理由。免年费的citi dc、fidelity visa、cfu,年费的usbank altitude、alliant,都是比它好的多的选择。

user avatar

2019年8月8日更新

早上收到Apple的先行申请邀请邮件,在手机上打开钱包,添加卡片里面便找到新增的Apple Card 选项:

选择添加后弹出标准的T&C,快速确认个人信息,SSN后便提交高盛,不到10秒申请完成,答主被慷慨的批了 $20,000 额度:


接下来提示加入数字卡到钱包并且邮寄出钛合金实体卡:

加入钱包的Apple Card:

自此整个申请完成,耗时不到3分钟,同时卡申请完即可用,Apple 和 Amex 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有意思的是这张卡在第一笔消费前卡面是白色的:

但是在消费之后会根据消费类别改变卡面颜色,同时消费类别占比也跟颜色面积相关:

在卡片详细设置中可以看到卡号,设置银行账户还款信息:

点击卡号可以获得一张Master 虚拟卡,可以用来进行不支持Apple Pay的网上消费:

设置还款信息非常方便,甚至如果你本身就给Apple Cash设置过银行账户,它会提示你直接关联此银行账户,进一步简化还款手续,苹果所说的返现第二天即可使用并非虚言,我上面两笔交易的 2% 返现已经出现在账户中,可以直接提现到银行:

今天收到 Apple Card 实体卡:

卡片本身比较轻,钛金属本来以轻为卖点之一成为航空材料,被用来做信用卡有点牛刀小试。正面是激光刻印的苹果Logo,姓名以及emv芯片,这个芯片造型倒是非常精致从没有在其他卡上看到过,不仅芯片本身,就连芯片上的金属触点的圆角幅度都跟卡片一致,强迫症患者会非常治愈。卡片背面是高盛的Logo和Master万事达卡的激光刻印,以及磁条?


但是当拿起来观察侧面就会发现卡片并没有抛光边缘,会有比较明显的边角触感,虽然不至于划到手,但是这个细节上确实不如一些高端金属卡,总的来说卡片印刷质量很好,但是卡片部分细节做工比预想的稍欠打磨。

卡片的激活应该是我见过最“苹果”的,手机靠近卡片底部就自动弹出激活按钮,比扫描卡号,甚至电话激活优雅太多。打个比方就像是配对 AirPods 一气呵成。

在卡片管理页面也能看到更多苹果的设计风,包括安装消费类别动态变化的卡片图案,转轮式的还款说明,及时到账的返现等都一一透露出苹果对这个产品倾注了大量心血。


原回答

看了一下这个回答下面已有的回答都或多或少的犯了一个错误:拿 Apple Card 返现去对比一众优秀返现卡的返现(Citi Double Cash,Chase Freedom U),又拿卡片工艺去对比丽思卡尔顿(Chase Ritz Carlton),Amex白金(Platinum)的质感,拿APR利息去对比一众18个月0利息的转钱卡(balance transfer)例如 Chase Slate,其实你这个比较本身就毫无意义。

你怎么不说 Double Cash 是消费给1% 返现,而必须等到还钱才给另外1% 返现,返现积累到$25才能兑换呢?

你怎么不说Chase 丽思卡尔顿$495的年费,Amex 白金 $550,US bank Altitude $400的年费呢?

你怎么不说 Chase Slate 没有任何返现呢?

你怎么不说上面所有无年费的卡都有3% 不等的 Foreign Transaction Fee 呢?

要评价一张卡的价值,是把以上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计算,而不是拿出几张卡的优点加起来比较 Apple Card的价值。

所以你首先要回答的是美国信用卡消费的现状是什么?以及苹果如何从这个产品/服务中赚钱。然后才能从中看出苹果和消费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那些优势和劣势是如何在Apple Card这个产品中体现的。

来自经济学人2016年的报告,信用卡公司收费的构成和收入:

美国信用卡交易中,大部分费用的利润来自于交易行为的抽成,例如你刷卡100块,有0.5-3块进了信用卡网络的腰包,而在上述Amex 的例子中,单单这部分交易费就占了收入的43%,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透支现金费用占了26%,年费占了12%,违约金占了12%。这还只是费用,不包括信用卡利息,而信用卡利息占了多少呢?

参考这里:valuepenguin.com/larges

整个美国信用卡债务是超万亿的规模,而考虑到信用卡平均APR利息率在16%,你可以想象这里面的油水有多丰厚,所以不光是收取各种费用,这几乎万亿的信用卡债务才是真正源远流长的利润。

现在我们再看Apple Card 本身做了什么:

  1. 大幅度消减看得见的苛捐杂费,0 年费,0 延期费,0 国际交易费,0透支现金费,如果拿第一张图来说,再考虑到Apple Card 实体卡使用的mastercard的网络比Amex 便宜,刷实体卡消费相当于一半多费用省掉了,所以苹果的收入来源就是两个:通过交易费来获得收益以及通过借出去的钱产生的利息来获得收益。

2. 简化的返现结构:苹果相关开支 3% 返现,通过 Apple Pay 任何消费 2% 返现,通过刷卡消费 1%,同时任何消费的返现及时可以使用,无需等待账单出来。这比前面所说的 Double Cash 必须要还钱后才能拿到返现,以及凑够$25 / 50 返现才能兑换的苛刻要求来说都方便的多。之所以 Apple Card 能提供 Apple Pay 2% 返现也是得益于走Apple 自己的支付通道而不是 Mastercard。而苹果今天同时发布的 Apple TV+ 服务,Arcade 服务, News+服务都是通过平的网络让用户花钱,自然无需走 Mastercard 的网络。

3. 基于苹果生态系统,无缝的交互体验,3年前 AirPods 发布时,引来无数的嘲讽,现在反而成为趋之若鹜的追捧,为什么?不就是因为AirPods 对苹果生态系统优秀的体验吗?独占的W芯片提供快速连接,快速切换设备,方便的快充,快速收纳,正如同苹果这个大的生态圈一样,只有苹果可以提供最底层的核心支持,在Apple Card上面当然也会开足后门,全面支持这个新产品,所以系统级别的还款提示,你再也不会意外忘记还款导致几十块的 Late payment fee:

直观的图表,用过 Apple watch 都知道苹果在数据呈现和交互上的巨大优势:

你不再需要打开不同银行的app,验证,切换页面,查询账单,支付跳转,直接在手机端钱包就能一目了然看见消费,返现,账单到期还款。

4. 真正意义上消除了对卡号的依耐,在国内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美国的信用卡市场有多么原始——即便是所有的新卡都使用了 emv 芯片来杜绝复制卡片盗刷,但是所有的卡片,都带有磁条以保持兼容性,因为很多POS机并没有升级,他们依然只能通过刷磁卡的方式来付账,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给自己手机加上了双重验证,FaceID,touchID,但是又把Pin码贴在手机后背一样愚蠢。哪怕是最新的的卡片,遇到想要盗取你信息的人只需要拿磁卡机一刷,再记下你的日期和CVV号码,你的卡就被盗用了。所以当我看到苹果的实体卡彻底取消了卡号和CVV,即便是不法商贩能盗取你的卡号,也没法快速进行大额恶意消费。同时利用如今快速和廉价的移动网络,24小时通过 iMessage 取得客户联系,可以极大的方便用户对拨打800电话,被机器人折磨的不适。

最后,回到这个卡本身,一张任何人都能快速申请的信用卡,利用如今廉价的高速网络让你充分享受快速返现,消费数据整合,消除遗留的各种苛捐杂费,并且承诺不保留你的任何消费数据在网上数据库,充分尊重你的隐私,我看不到任何理由它会失败。

至少在美国这个市场中,对于那些没有信用卡的年轻人群,点几下手机就能获得花呗这样的信用工具,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也是父母的噩梦),但是得年轻人者得天下,这是趋势,无可阻挡。

而对于苹果而言,它堆积如山的2千5百亿现金终于可以转换为贷款收取利息,还能通过优秀的支付体验获得最忠实的粉丝。当你跟一个公司有经济上联系的时候,你就不单单是他产品的用户了。苹果显然也看到了未来服务即为商品的的大趋势。当你进入了苹果的生态圈之后,不仅是App,你所看,所听,所用都会在苹果这个闭合生态圈完成,而支付将是完成这一步的最后拼图。通俗点说,苹果只是做了Q币一直想做,而又做不成的那些事情。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有着20亿真实用户设备的金融大鳄,拥有最大意愿花钱的用户,站在Visa/Master/银联和商家面前,似乎说话和议价的底气也更足了。

其实说到这里,国内用户可能要失望了,因为美国信用卡巨额收入来源于交易抽成,而国内银联的抽成率很低,支付宝/微信更低,所以苹果是不可能在中国负责Apple Card的核心返现能力,所以即便是推出了,受众除了收藏一张做工精美的卡片,于苹果的赚钱大业并没有多少帮助,所以可以遇见就像上述几大服务一样,这将很可能使得国内用户再次被遗忘。

最后补充一点的是:这张卡显然不是给各种北美羊毛党准备的,你们会为了一毛钱的返现差别从 CSR 换到 Gold,又从 Gold 换到 Prestige,会为了积分和里程做 mileage world run,会带着家里宠物猫的副卡买 money order 套现,为了开卡奖励可以同一张卡开卡关卡几十次,靠着七寸不烂之舌一辈子没付过Late payment fee,开卡从来不管APR, 所有这些行为从银行角度来说都是负资产,你们根本不是苹果的目标客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9年苹果的春季发布会,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展示时间到了”(Show Time)的那个发布会,苹果确实发布了一个相当重量级的金融服务产品,叫做 Apple Card。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实体信用卡,而是一个深度集成在苹果生态系统里的数字信用卡服务。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苹果将金融服务能力延伸到了支付环.............
  • 回答
    2019年3月25日的苹果春季发布会,在当时无疑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在大家普遍期待iPhone和MacBook等核心产品更新的背景下,苹果是否能带来“惊喜”,这成为了媒体和消费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回顾那场发布会,虽然没有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革新,但苹果确实在内容服务、新硬件以及已有产品线的优化上.............
  • 回答
    2019 年苹果发布会上宣布的 Apple TV+ 原生内容制作服务,是苹果进军流媒体内容领域的一次重磅尝试。这次发布会标志着苹果从一家硬件公司、软件服务公司向集内容制作、分发和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巨头转型的重要一步。为了更详细地理解 Apple TV+ 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 回答
    AirPower 的跳票与取消,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苹果当年让人跌破眼镜的一场“乌龙”。2017 年发布,当时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能同时充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而且摆放位置随心所欲,一股脑扔上去就行。那时候大家对它充满了期待,毕竟苹果在这方面一直玩得挺溜,无线充电这块儿,.............
  • 回答
    嘿,哥们,如果你现在(假设是2019年)正纠结是入手华为还是苹果,那咱就好好聊聊,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评测绕晕了。这俩牌子,说实话,都不是吃素的,各有各的绝活,也各有各的槽点。我给你掰扯掰扯,帮你看看哪个更对你的胃口。先说说华为,那时候的华为,那叫一个如日中天。优点方面: 拍照,绝对是杀手锏。 如.............
  • 回答
    3月18日晚,苹果这回真是给足了惊喜,悄悄地端出了两款升级后的iPad:iPad mini 5 和 iPad Air 3。这两款产品一亮相,立马就在科技圈儿炸开了锅,不少人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要的iPad”。我个人感觉,这次苹果的策略很清晰,也很对路子,主要就是两个字:精准打击。iPad mini 5.............
  • 回答
    2019年了,手机这玩意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几乎人手一部,通讯、娱乐、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可即便如此,你放眼四周,还是能看到不少人,不管是在咖啡馆里,还是在街头巷尾,亦或是公司会议上,那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苹果标志,依然是那么显眼。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复杂的,也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你想想.............
  • 回答
    要说苹果在 2019 年 9 月 10 日(当地时间)那场发布会,真是一场信息量十足的盛宴,尤其是对那些一直关注苹果产品和服务的各位来说,简直是“干货满满”。iPhone 11 系列:这次是“升级不加价”,主打影像和性能发布会的核心毫无疑问是新一代 iPhone。这次苹果带来的是 iPhone 11.............
  • 回答
    提到苹果的 AirPods(第二代),那还得说说 2019 年 3 月 20 日的这次发布。比起初代 AirPods 的横空出世,二代 AirPods 的感觉更像是“意料之中”的更新,没有那种颠覆性的惊喜,但它的出现确实让不少正在犹豫或者初代 AirPods 用户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升级方向。从产品本身.............
  • 回答
    看待2019年华为手机在国内市场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而小米和苹果却遭遇销量下滑,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华为的逆势增长,背后是硬核实力与战略眼光首先,华为能在2019年取得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35%的成绩,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这首先归功于其持续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
  • 回答
    2019年4月17日,高通和苹果这对曾经在法庭上杀得你死我活的科技巨头,突然宣布达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和解。这场长达数年的专利纠纷,几乎被誉为“世纪大战”,其结局不仅令业界跌破眼镜,更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和芯片供应格局产生了连锁反应。世纪大战的落幕:一场出乎意料的和解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要从苹果指控高通.............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库克那封信,以及它背后到底反映出了些啥。这事儿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报调整,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这事儿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当然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遭遇了瓶颈,甚至出现了下滑。库克在信里也点明了,“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未达预期”,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想想苹果在中国市场过去几年的风.............
  • 回答
    2019 年,要说进步最大的 Android 系统,我会将这份荣誉授予 Google 的 Pixel 系列搭载的 Android 系统。虽然其他厂商在 2019 年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 Android 手机和定制系统,例如三星的 One UI 1.5/2.0,OPPO 的 ColorOS 6/7,小米.............
  • 回答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精良的一次大阅兵,其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中国力量的展示。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时代印记与传承精神: “70”字样组成的受阅方阵: 这是阅兵式上最醒目的视觉元素之一。由受阅士兵组成的巨大的“7.............
  • 回答
    2019年的“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对罗永浩的事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打击,更多的是一次舆论上的考验和对他的“小野”(FLOW福禄)电子烟品牌的一次负面曝光。为了详细讲述,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背景和影响过程: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1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
  • 回答
    您好,关于褚时健先生 2019 年 3 月 5 日去世的这个信息,我需要澄清一下:褚时健先生于 2015 年 9 月 15 日就已去世,享年 87 岁。您提到的日期可能有所偏差。关于褚时健先生一生的经历是否值得肯定,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他的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引发了广泛的讨.............
  • 回答
    2019 年 2 月 21 日(美国时间 2 月 20 日)在旧金山举办的 三星 Galaxy S10 系列发布会,是三星当年最受瞩目的一场发布会,其产品线非常丰富,包括了 Galaxy S10e、Galaxy S10、Galaxy S10+,以及后来在发布会上压轴登场的 Galaxy Fold(虽.............
  • 回答
    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创下2000年以来新低,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这一趋势并非孤例,而是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挑战。持续的低出生率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复杂性和连锁反应是多层次的。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人口结构失衡与老龄化加速这是低出生率最.............
  • 回答
    2019年10月,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处境确实面临着多重挑战,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但并非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内部政治压力与民意分歧加剧: 曹国事件的持续发酵和政治分裂: 2019年9月,文在寅任命了他的亲信曹国为法务部长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曹国及其家人被指控涉及学.............
  • 回答
    2019年9月10日,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马云的离开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但阿里巴巴并非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阿里未来的发展:一、 马云卸任的背景与影响: 有序的接班计划: 马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