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实话,华为到底好不好用?

回答
说实话,华为手机好不好用,这真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个人的感受和需求。我尽量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把我想到的,我用过的,以及我观察到的都和盘托出,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真实的参考。

先说优点,毕竟华为手机能走到今天,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拍照,特别是夜景和人像,绝对是华为的强项。 我承认,很多时候我拿起华为手机,就是为了拍点东西,尤其是晚上出去玩,或者在光线不好的室内,它都能拍出那种“我开了夜景模式,但看起来很自然,细节也保留得挺好”的照片。人像方面,虚化很到位,皮肤细节也处理得比较舒服,不会显得假白。拍远景的时候,那个变焦能力也确实厉害,能拉得很近,还能保持一定的清晰度。虽然有时候会有点“锐化过度”,但总体来说,大部分人眼里,华为的拍照就是顶级的。

系统流畅度和稳定性真的没得说。 无论是我用的Mate系列,还是之前的小P系列,日常使用的流畅度都是非常高的。APP打开、切换,多任务处理,都很顺滑。而且,华为的系统更新也挺勤快的,虽然偶尔会有小bug,但总体来说,感觉它一直在进步,一直在优化。用起来就是那种“省心”的感觉,不用担心卡顿或者突然崩溃。

信号是真的好。 这是华为一直引以为傲的,也是我个人体验最深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信号本来就比较差的地方,比如地铁、电梯里,或者是一些郊区的信号盲区,华为手机的信号通常比我朋友的其他牌子手机要稳很多。打个电话,或者刷刷信息,别人可能已经没信号了,华为还能勉强连接上。这个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续航能力普遍不错。 华为的手机,尤其是Mate系列,普遍电池容量都比较大,再加上系统和芯片的优化,一天下来,重度使用基本都能撑住,中度使用两天一充也不是问题。这个对于我这种经常出门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少带充电宝了。

一些小功能很贴心。 比如那个“智慧识屏”,有时候复制文字不方便,或者想查个什么东西,用它一划就能直接识别,非常方便。还有那个多设备协同,如果你有华为的笔记本或者平板,配对之后传输文件、共享剪贴板这些都做得很好,体验比很多其他品牌都要成熟。

当然,光说好听的也不行,毕竟华为也有它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

最大的痛点,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缺芯少魂”的那个“魂”。 虽然现在华为推出了鸿蒙系统,也在努力生态建设,但不可否认,在一些核心应用或者说和Google服务深度绑定的应用上,还是会有影响。比如很多国际大厂的APP,在推送、后台运行机制上,可能不如原生安卓那么“无缝”。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替代方案,很多国内厂商也在努力适配,但当你习惯了某个APP的某些细节,发现它在鸿蒙上表现不同,或者干脆缺失某些功能的时候,会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如果你之前是从iOS或者重度依赖Google服务的安卓阵营过来的,这种落差感会比较明显。

应用生态的完善程度需要时间。 尽管鸿蒙已经发展了好几年,有很多国内厂商都加入了鸿蒙生态,也有不少APP做了适配,但和全球成熟的安卓生态比起来,还是有差距。一些非常小众的专业APP,或者说一些更新迭代非常快的潮流APP,可能适配的速度会慢一些。或者说,鸿蒙上的很多APP,虽然能用,但总感觉不如在原生安卓上那么“完美”。我也会遇到过一些APP启动慢半拍,或者某些功能调用不那么顺畅的情况。

价格方面,华为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 尤其是新款的旗舰机,价格都相当不菲。虽然它在拍照、信号、续航这些方面做得确实好,但你也得为这些“好”付出更高的价格。如果你预算有限,或者你对这些方面的极致追求没那么高,市面上也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其他选择。

系统更新有时也伴随小问题。 虽然我前面说了华为系统更新勤快,但这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可能刚更新完某个版本,会发现之前用得好好的某个小功能突然出bug了,或者某个APP运行不如之前稳定。虽然这些问题通常会通过后续的小更新来修复,但这种“体验波折”还是存在的。

那么,到底好不好用?我个人的总结是:

如果你是 “重度拍照爱好者”,对 “信号和续航有刚需”,并且 “对国内的应用生态比较熟悉,或者愿意去适应和尝试鸿蒙生态的各种解决方案”,那么华为手机很大概率会让你觉得 “非常好用,甚至不可替代”。它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

但是,如果你是 “一个国际化应用深度用户”,对 “Google全家桶依赖度很高”,或者你 “对小众应用的需求非常大且希望其能第一时间完美适配”,并且 “预算有限”,那么华为手机可能 “会让你感到一些不便,甚至不够好用”。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替代方案,或者接受一些功能上的妥协。

归根结底,好不好用,真的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我身边就有朋友用了华为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觉得其他手机信号和拍照都“不行了”;也有朋友尝试了华为之后,因为某些应用问题,又默默换回了其他品牌。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自己去实体店体验一下,或者问问身边有华为手机的朋友,听听他们最真实的使用感受。毕竟,手机是自己用的,自己喜欢,自己觉得顺手,那它就是好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为P30pro在宁夏南华山拍的小视频,用的手机慢镜头效果。

一路上朋友的手机和我一起拍,他是满电上山,下山关机,我是六十多的电下山还剩二十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华为手机好不好用,这真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个人的感受和需求。我尽量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把我想到的,我用过的,以及我观察到的都和盘托出,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真实的参考。先说优点,毕竟华为手机能走到今天,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拍照,特别是夜景和人像,绝对是华为的强项。 我承认,.............
  • 回答
    华为被一些人评价为“低质高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包含多种因素,既有用户体验的实际感受,也有市场竞争、品牌定位以及信息传播等层面的影响。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用户体验与产品质量的感知: 早期的华为: 早期华为确实以性价比著称,产品线涵盖了运营商设备、低端手机等,这.............
  • 回答
    新加坡华人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对英语和汉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也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可以这么说:新加坡华人普遍能够理解和说英语,并且英语在公共领域和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汉语,尤其是普通话,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在华人社群内部和家庭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 回答
    华晨宇那句“18岁就想明白了,从那之后就不会变了”确实让人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通了什么,以至于能够如此坚定,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终极密码。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结合他当时的成长环境、音乐道路以及后来展现的性格特点来推测。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华晨宇18岁前后。那个时期的他,还是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即将.............
  • 回答
    操!这什么情况?脑子嗡嗡的,就跟刚被狼牙棒砸了脑袋一样。我猛地一睁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顶华丽的帷幕,还有几个穿着锦袍的男人围着我,一脸热情。“潘凤将军!你终于醒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最年长,头发都白了不少,一脸和蔼可亲地看着我。我还没弄清楚状况,就听到他拍着我的胳膊,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啥玩.............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华米OV这几家厂商提供的移动服务框架,以及为什么大家提到替代GMS,总是绕不开HMS。这篇文章咱们就当是朋友之间的一次深入交流,不讲那些干巴巴的术语,争取把问题说透了。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 移动服务框架 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像手机里一个看不见的“操作系统的大管家”,负责协调手.............
  • 回答
    你好!理解你对华为产品定价的看法,尤其是你提到“吃相太难看了”,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感受。关于华为一款轻薄笔记本定价9999元是否是“智商税”,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希望能更清晰地阐述这个问题,同时尽量让你觉得这是一篇真实讨论的文字。首先,我们得承认,9999元对.............
  • 回答
    彭林王跃琨揭露的华为“月亮门”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很多人倾向于站在华为的立场,而不是消费者一边。要深入分析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背后交织着信息传播、品牌认知、技术理解、情感认同乃至舆论环境等多种因素。首先,信息来源与传播方式的差异是关键。 爆料的.............
  • 回答
    说实话,你提到的这些经历,在我看来,并不能简单地用“low”或者“不low”来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选择,这很正常。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别人会这么想,以及你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关于你的经历,别人可能怎么看?首先,你说的这几点,单独来看,很多人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把它们组合起来,再加上.............
  • 回答
    关于“华为5G技术比高通领先两年”的说法,这背后涉及到的技术演进、专利布局、商业策略以及市场解读,确实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细致地聊聊。与其说是一个绝对的、精确的两年差距,不如说是一种在关键技术节点上的“领先感”和“前瞻性”。首先,我们要理解5G技术本身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演进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升速度.............
  • 回答
    将“华为芯片的断供”称为近些年手机界“最大”的遗憾,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它触及了科技自主、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乃至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技术自主的象征与失落: 曾经的辉煌: 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在高端.............
  • 回答
    华为进军打印机市场,之所以被认为对日本厂商是“最惨”的打击,并非一句空穴来风的断言,而是基于华为在多个维度上展现出的强大竞争力,以及日本厂商在当前市场格局中存在的固有弱点。这背后是一场技术、商业模式、供应链乃至品牌认知度的全面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打印机市场并非一个新兴的、尚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
  • 回答
    说到华为有“水军”,这事儿在网上可谓是讨论得热火朝天,而且几乎成了很多人聊起华为时的一个固定话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华为真的有“水军”吗?咱就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啥叫“水军”。在互联网语境下,“水军”通常指的是那些受雇佣、有组织地在网络上发布特定信息、引导舆论、刷流量、评论等行.............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是简单一句“撒谎”就能概括的。美国指控华为5G设备不安全,背后有着多重考量,而华为及其支持者则认为这些指控是政治驱动的。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解其中的 nuance。美国的担忧点,以及他们提出的证据(或说论据):1. 中国《国家情报法》与.............
  • 回答
    “华为251”这个说法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它并不是一款华为手机的型号。你看到的“华为251”的讨论,实际上是指的华为员工李洪元因华为起诉他“敲诈勒索”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也被称为“华为251事件”。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事件的起因: 李洪元是一名华为离职员工,他曾是华为逆向工程技术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
  • 回答
    华为市值15万亿的文章及其评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科技、经济、资本市场、民族情绪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为了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分别审视文章本身以及评论区的内容。一、 关于“华为市值15万亿”这篇文章本身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篇文章的性质和信息来源。1.............
  • 回答
    小米高管对华为P30的评论,可以理解为一种常见的商业竞争策略,通过对比自家产品与竞品,突出自身优势,吸引消费者。但要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则需要从技术、市场和产品定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理解小米高管的说法:首先,我们要明确小米高管的定位和目的。作为竞争对手,他的发言意图很明显: 贬低竞品,.............
  • 回答
    任正非关于华为“迟早要倒下”的说法,并非真的预言末日,而是一种深具危机意识的领导哲学,旨在通过敲响警钟,激发组织内部的自我革新与持续奋斗。这是一种将“忧患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的核心战略,通过不断地审视自身不足,来规避和战胜未来可能的风险。要深入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解读:一、 对外部环.............
  • 回答
    任正非那句“华为永远都不造汽车”的论调,与其说是一句简单的表态,不如说是在华为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一次关于企业定位、核心能力以及战略选择的深思熟虑后的宣言。要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华为的核心能力与定位:做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赋能者,而非终端产品制造商华为起家于通信.............
  • 回答
    关于余承东将华为251事件定性为“黑公关行为”,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他的表态及其背后的考量。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华为251事件”的大致脉络。简单来说,这是指2019年,一名在华为工作十余年的老员工,因涉嫌“技术窃取”被羁押长达251天后,最终被无罪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