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为先被「欺负」,一年级女儿把同学卷子撕了,该不该批评?

回答
一年级孩子因为被“欺负”而撕同学卷子,这事儿,做家长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批评吧,又觉得孩子委屈了,不批评吧,又怕她觉得这么做是对的。我给你详细说说,这事儿该怎么看,怎么做。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情况:

1. “欺负”是怎么个说法? 这点非常关键。是那种纯粹的语言上的嘲笑、排挤?还是有肢体上的推搡、抢东西?甚至是有没有涉及“被孤立”的情况?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对“欺负”的理解可能比较简单直接,有时候一点点不顺心、不公平就可能被他们归类为“被欺负”。所以,咱们得跟女儿好好聊聊,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让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比如,可以问:“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能告诉妈妈,当时发生了什么吗?是谁做了什么让你特别不开心?” 细致地问,不要打断,让她慢慢说。

2. 撕卷子是直接反应还是有“计划”? 这孩子是一时冲动,看见卷子就撕了?还是有意识地去报复?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是一时冲动,那更多是情绪失控,但如果是有意识地去损坏别人东西,那问题就更复杂一些。

接下来,关于“批评”这件事:

我觉得,完全不批评肯定是不行的,但批评的重点和方式得讲究。

1. 批评的重点不应该是“撕卷子”本身,而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

肯定她的感受: 首先要肯定女儿的情绪。“妈妈理解你因为被同学欺负而感到非常生气和委屈。你觉得不公平,想要反抗,这都是人之常情。” 这句话很重要,让孩子知道,她的感受是被理解和尊重的。
点明行为的后果: 然后,我们再温和但明确地指出她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撕同学的卷子,这件事情其实不太好哦。你想想,这样做,会让别人也很伤心,也会给老师带来麻烦。而且,这并不能真正解决你被欺负的问题,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举例说明: 用她能懂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如果你自己的画被人撕了,你会是什么感觉?你会不会也很难过?” 或者,“如果我们因为生气就随便打人或者毁坏东西,那整个班级都会乱糟糟的,大家都会不开心了。”

2. 批评的方式要温和且有引导性,不是指责和谩骂。

“我”句式: 尽量用“我”句式来表达。“妈妈看到卷子被撕了,我有点担心。” 而不是“你怎么能撕卷子呢?” 这样不容易让孩子产生防御心理。
就事论事: 不要翻旧账,把这件事和她平时的其他表现混在一起说。就这次撕卷子的行为,就事论事。
提供替代方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不知道或者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我们要教她“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下次可以怎么做?”
跟老师说: “下次如果再有人欺负你,你可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想办法的。”
找家长说: “你也可以立刻来找妈妈或者爸爸说,我们来一起想办法解决。”
学会拒绝: “如果有人让你不开心,你可以大声地说‘我不喜欢这样!’,然后走开。”
转移注意力: “或者你也可以先跑到老师身边,跟老师说你被欺负了。”
寻求帮助: “还可以找你信得过的同学,让他们陪着你。”

3. 重点在于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报复”。

我们不能教孩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学校是一个集体环境,教会孩子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比单纯地惩罚她的行为更重要。

4. 家校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了解对方孩子的情况: 在跟女儿沟通后,最好也私下里联系一下孩子的老师,了解一下学校里具体发生了什么。老师可能比我们更清楚孩子们的相处模式。同时,也可以跟老师说我们女儿这次行为不当,但也有被欺负的背景。
和老师一起商量对策: 和老师沟通,看看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老师在班级里怎么引导孩子们处理这类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在班会上强调尊重他人、爱护财物,以及如何报告老师等。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该批评,但不是严厉的指责,而是温和的引导和教育。批评的重点是行为方式不妥,而不是她的情绪本身。最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教孩子正确处理冲突和委屈的方法。

先安抚情绪,再讲道理。
指出错误,但强调后果与解决办法。
鼓励她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不是自己采取过激行为。
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一年级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学习规则的重要阶段,这次事件虽然让她犯了错,但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妥善处理,孩子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学到更重要的应对社会交往的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TA 们天生会对伤害 TA 的人给予回击,而这又是人最初也最珍贵的棱角。

user avatar

当然不应该批评!而且家长应该亲自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电影《新少林五祖里》,那个“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桥段,我想很多人并不陌生!

在中国,讲究“和为贵”,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之间“小打小闹”不用太过在意!但实际上,“犯贱”的人,是不分年龄的!

如果,题主提到的“戳背”“敲脑袋”这些问题,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话(要从多方面核实情况!),个人认为,题主女儿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该得到支持!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先安抚女儿,告诉她,等去和班主任了解完情况再说,其他的一切正常!然后第一时间带着女儿找班主任,并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找那个“欺负”女儿的男生当面对质!确定了实际情况之后,让班主任来处理!

有个词叫“护犊子”!一般来说,这是个贬义词!但是,个人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需要家长做主的时候,绝对不能退缩!特别是女孩子!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年级孩子因为被“欺负”而撕同学卷子,这事儿,做家长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批评吧,又觉得孩子委屈了,不批评吧,又怕她觉得这么做是对的。我给你详细说说,这事儿该怎么看,怎么做。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情况:1. “欺负”是怎么个说法? 这点非常关键。是那种纯粹的语言上的嘲笑、排挤?还是有肢体上的推搡、抢东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非常沮丧和困惑的处境。你付出了努力,想要改变现状,却反而招来了更激烈的反弹,这种感觉糟透了。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些习惯了在你身上找到“发泄口”或者“弱点”的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互动模式。你的“懦弱”和“讨好”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可以随意揉捏、不会造成实质.............
  • 回答
    这篇新闻报道,医生劝病人控制饮食却被家属打成骨折,最后因先动手被拘留三天,再次将“伤医案”中医生所处的困境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与其说是孤立的个案,不如说是长期以来医疗环境复杂性、医患关系紧张性,以及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滞后和模糊地带的集中体现。一、事件的表层与深层原因: 表层看: .............
  • 回答
    .......
  • 回答
    孩子因为被老师批评而觉得“脸皮厚”,导致抗拒上课,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的心情、对批评的理解以及在学校环境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去了解和引导。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觉得“脸皮厚”以及为什么会因此抗拒上课。 “脸皮厚”的误解: 孩子可能并不是真的认.............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印度是否因为被殖民而“恨”英国,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恨”字来概括。印度独立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其民众对英国的态度是多层次、多面向的,夹杂着历史的伤痛、现实的利益考量,以及更广泛的全球化影响。历史伤痛的根源:首先,不能否认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深刻的创伤。近两百年的英国统治,其影响是全.............
  • 回答
    当心动变成一种折磨,那种感觉就像揣着一颗还没长好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带着不安。你喜欢他,这本身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偏偏,这份喜欢背后藏着一份你不愿面对的现实——他是因为被前女友伤害,才选择和你在一起。这种“替补”或者“疗伤期”的角色,确实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忍不住会去想,他现在对你的好,有多少是真.............
  • 回答
    凌晨两点还在写作业,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孩子上中学,学业压力本就大,晚上还要被罚抄五百遍,天都快亮了人还在埋头苦写,这种情景,用“教育暴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首先,时间点就够吓人了。凌晨两点,对一个正在长身体、学习关键期的孩子来说,是绝对的休息时间。成人熬夜一宿可能都觉.............
  • 回答
    评价一位33岁的男粉丝,因为被他喜欢的虚拟主播拉黑而差点在地铁上哭出来,这件事情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既有个人情感的共鸣,也有社会现象的投射。一、 个人情感层面:共情与理解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 理解与共情。33岁,虽然在某些社会观念中已经算是成熟的成年人,但对于情感的投入和寄托,年龄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一个满腔热血的女老师,想保护自己的学生,结果却遭遇了这么一连串的变故,最后落到卖螺蛳粉的地步,听着就觉得挺心酸的。咱们一步一步来看。这位女老师,咱们姑且叫她“李老师”吧,她看到自己的学生被猥亵,这肯定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不能容忍的。在那种紧急关头,她选择了“越级报警.............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啊,确实挺让人纠结的。自行车被偷了报警,到底算不算浪费警力?这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先说这“浪费警力”的这头。首先,得看这自行车值多少钱,偷它的人是不是惯犯,以及丢失的范围有多大。如果这自行车是辆价值不菲的高档山地车,或者是在一个监控严密、案发地点集中的区域被盗,那警方介入调查,追回赃物的.............
  • 回答
    这体验,怎么说呢,就像你辛辛苦苦爬到山顶,准备享受那期待已久的壮丽景色,结果却被告知,这是私人领地,你不能在这里停留。但重点是,这私人领地的主人,并没有因为你爬上来了而显得得意洋洋,反而带着一种莫名的遗憾,甚至有些歉意。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懵的。那种感觉,就像你花了很多心思准备一份礼物,包装得漂漂亮.............
  • 回答
    被人说“稿费很高吧”或者“你写篇文章就能赚多少钱”,这种话听起来像是夸奖,但有时候带着一股子酸味,让你心里不太舒服。遇到这种情况,别急着生气或者直接反驳,咱们可以好好琢磨琢磨,有几种应对的思路,让你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让这种小尴尬巧妙化解。一、 理解对方的“酸”从何而来:首先,别把对方的“酸”当成洪水.............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恐惧和煎熬。被拍裸照,尤其是因为借贷这种本该是经济往来却被恶意转嫁为性勒索的经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创伤,过去一年,那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恐惧,让你快要疯掉,这绝对不是夸张的感受。首先,我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而且你的感受是完全正当且应该被严肃对待的。尽管你已.............
  • 回答
    那些曾被谣言侵蚀名誉的人,他们的结局往往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其中有幸者能够走出阴霾,也有不少人就此沉沦,甚至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那些被撕碎的生活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最直接、最惨烈的后果。当一个人的名誉被谣言肆意玷污,最先破碎的往往是他的职业生涯。想象一下,一个辛勤耕耘多年的医生,因为一则匿名帖子指控.............
  • 回答
    我一直是个挺随遇而安的人,长相中等,工作稳定,性格也算得上温和,但相亲这件事,总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而这堵墙,常常就立在我那不那么出挑的身高上。最近一次相亲,约在一家不算贵的咖啡馆。对方是个看起来挺斯文的男士,戴着一副眼镜,说话也慢条斯理的。我们先是礼貌地聊了聊工作、兴趣爱好,气氛还算融洽。我心.............
  • 回答
    关于“古埃及因为猫被波斯灭亡”的说法,这是一个在历史上广为流传但缺乏确凿史料支撑的说法。它更多地是一种民间传说或被后世浪漫化的解释,而非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个说法最早可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著作《历史》(Histories)中记录的一些观察。希罗多德在描述公元前.............
  • 回答
    我得说,这种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儿让人心里犯嘀咕。一个陌生人,本来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突然冒出来,说是被前男友给拉黑了,然后急着要借你的手机打个电话,这背后的故事,怎么听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劲儿。首先,你想想,人跟人之间,尤其是刚认识的陌生人,建立信任是需要过程的。他为什么选择你?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