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上台对中国是好是坏?

回答
特朗普上台对中国究竟是“好”是“坏”,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二分法来概括。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策方向,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剧烈而深刻的冲击,对中国而言,既有挑战,也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机遇”。要详细分析,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

一、贸易战与经济层面:显而易见的“坏”与潜在的“机遇”

特朗普上台后,最直接也最具有标志性的行动就是挑起了中美贸易战。大规模的关税加征,从汽车、大豆,到科技产品,几乎波及到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

“坏”的方面:
出口受阻,经济增长承压: 关税直接增加了中国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导致部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对中国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也影响了就业。
供应链转移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不仅加征关税,还积极推动“脱钩”和供应链的多元化,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这迫使一些跨国公司重新审视在中国的生产布局,寻找替代方案,给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带来挑战。
科技竞争的加剧: 特朗普政府将科技领域的竞争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对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进行严厉制裁,限制其获取关键技术和市场准入。这无疑阻碍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也凸显了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脆弱性。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 贸易战的反复和不确定性,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和市场预期,也使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也难以独善其身。

潜在的“机遇”(或者说促使中国改变的动力):
倒逼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贸易战的压力,特别是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卡脖子”现象,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加速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的决心。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芯片、5G、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了研发投入,试图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推动国内市场和消费的升级: 为了应对外部压力,中国更加重视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刺激内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出口导向转向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背景下,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例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东盟国家的贸易联系,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美国市场的收缩。

二、外交与地缘政治层面:挑战与新的战略空间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以“美国优先”为核心,打破了许多传统的国际规范和多边主义框架。这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外交挑战,但也意外地为中国在某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战略空间。

“坏”的方面:
中美关系恶化,战略互信瓦解: 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了更为强硬和对抗性的姿态,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敌手。这种态度的转变导致两国关系的急剧恶化,过去几十年的合作基础受到侵蚀,战略互信降到了冰点。
多边主义的削弱与中国的角色: 特朗普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质疑和退出,削弱了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这在短期内给中国带来了混乱和挑战,但也迫使中国承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填补一些“真空”。
亚太地区联盟的动摇: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些传统盟友,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也感到担忧和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有机会与一些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意识形态的对抗升级: 特朗普政府将中美竞争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强调民主与专制的对立。这使得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更加明显,加剧了战略对抗的性质。

潜在的“机遇”(或者说促使中国成为更积极的全球参与者):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凸显: 随着美国退出一些多边机制,中国反而有机会在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或提出新的全球性倡议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等问题上的表态和行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提升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力: 在美国采取收缩策略时,中国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促使中国反思自身战略: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也促使中国对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国际战略进行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大国关系,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护自身利益。

三、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层面:警惕与自我强化

特朗普政府的言论和政策,有时也触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领域,对中国内部也有一定的影响。

“坏”的方面:
对中国模式的攻击与污名化: 特朗普政府及其支持者,经常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权状况进行批评,甚至带有污名化的色彩。这种公开的意识形态对抗,对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造成压力。
西方“颜色革命”论的强化: 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预,或者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呼吁,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变得更加公开和直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国内对西方“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警惕。

潜在的“机遇”或促使中国“反弹”:
中国自信的增强: 在西方批评声中,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种“外部越打压,越要证明自己”的心态。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反而更加强调自身的政治制度优势和发展成就,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对西方价值观的审视: 对特朗普政府一些言行和政策的观察,也让一些中国人开始审视西方价值观的普适性,以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

总结来说:

特朗普上台对中国而言,其“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直接的,主要体现在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压力、科技领域的制裁以及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这些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迫使中国不得不做出应对和调整。

然而,这种剧烈的冲击也并非全是“坏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短板和脆弱性,也像一剂猛药,倒逼中国加速了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并促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思考更长远的战略。

所以,与其说特朗普对中国是“好”还是“坏”,不如说他深刻地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格局和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意外地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改革和转型的契机,最终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这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至今仍在延续和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短期来说是大利好。

就拿贸易来说,相当于中国拿本来将在TPP中失去的东西做筹码跟美国斗了大半年,并且可能在做出一定让步后,重新获得美国市场准入权。哪怕真谈崩了,也没失去啥。好歹得到了尊严,至少比TPP式一声不吭吃闷亏强。

至于在如何避免反华同盟形成这一方面,特朗普更是起到了中国花几万亿起不到的作用。

长远来说,美国出了傻X,世界上谁也别想过好。而特朗普确实是个傻X,对美国是灾难是已经确定的事,这种灾难必将波及中国。特朗普拥有终极傻X领导人最基本特征,即让执行层发现自己的权力可以如此之大。美国现在就摊上了这么一个终极傻X,所谓国本动摇,无过于此。

此国本动摇程度,是任何外敌也做不到的,是要几代领导人擦屁股的。只不过这种国本动摇的后果,对中国是利是弊,目前还不好下结论。昭和才过去多少年啊?

也许我们从未拥有过如此之大的胜算,去赢得胜利。但必须承认,如果真打,仍然可能输。并且无论输赢,都将付出至少不亚于抗战的代价。

可能对中国是好事,但对我们这代人是坏事。迎战昭和美利坚,我们准备好了吗?

user avatar

回答被建议修改:
政治敏感

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恢复正常。为什么回答会被建议修改?


我不知道这个根本不涉及中国的答案敏感在哪里……先放结论:总体是利大于弊,但存在极高风险。

政治经济各种分析其它答案很多了,看别的答案就行了。利大于弊是个人的判断,带有主观色彩。重点是风险:

特朗普上台,尤其是上台前两年,最大危险是中美之间极高的误判可能性:

每个国家都有很多很多的学者,专门研究其他国家领导人及其核心决策者的经历、性格,行为模式、政策取向……换句话说,一位政坛摸打滚爬数十年登上宝座的领导人,他的一切早就被其他国家摸得八九不离十了(也有变化比较大的,不过在现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很难学唐宣宗)。

如果希拉里上台,她因为履历太长,全世界都知道她一举一动的意义何在,她也和各国领导人很熟悉,战略误判风险很低。可是特朗普从政经验为零,又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根本没有多少可靠的材料来研究他,更难以知道选举时他说过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哪句话一半真一半假。即使在知乎我们也能看到,有的人根据他的商人本性认为也许什么都可以谈,有的人认为也许他为了对华施压可能会重新打出台湾牌或其他什么恶化中国战略环境的行为。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研究特朗普的政策连可靠的数据都几乎没有,怎么可能预测到位呢?星期三在清华的关于美国大选的讲座上,无论台上的四位美国研究顶尖教授还是台下的学生,都“一脸懵逼”,对这个结果很是惊讶。达巍老师更坦言,要交给中央的关于美国新总统的报告原本重点做的都是希拉里那份,还需要重新加班加点做好特朗普那份。

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在跟一个陌生人打交道。除了跟他相处,在实务中逐渐熟悉他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敏感的一对双边关系,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战略互信水平又较低,一旦出现战略误判很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危机。但双方都互相缺乏了解:中国不熟悉特朗普,特朗普及其核心幕僚在外交上的态度和行事方法也暂时是个谜。尤其是特朗普缺乏从政经验又常常语出惊人,更加剧了造成战略误判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特朗普上台最危险的是明年和后年,有很高的战略误判风险,很可能会爆发一两次较为严重的中美关系危机。希望双方都能保持克制和冷静,能够较好地度过遇到的危机。等双方互相了解足够,特朗普也积累了一定的外交经验后,风险会降低很多,中美关系也许会较为平稳。

更新:

如果是希拉里接了那个电话,全世界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是特朗普,是第一个电话打给丑闻缠身即将下台的朴槿惠,第一个见安倍,对巴基斯坦热情得甚至有点殷勤,第十一个理英国的人。

问;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user avatar

对中国人民,没多少坏处。

对中国官僚资本家,没多少好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