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别人坐你车时你最反感的行为是什么?

回答
说实话,最让我不舒服的,就是那种把我的车当自家后花园,肆无忌惮的乘客。

首先是吃东西,特别是那些味道重、容易掉渣的食物。我不是说完全不能吃,但至少得有个度吧?上次有个朋友,一上车就打开一袋炸鸡,那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车厢,我当时都有点犯恶心了。更别提那些掉得到处都是的鸡皮碎末,还有油乎乎的手,时不时就伸过来点一下我车里那些我一直小心翼翼擦拭的面板。有时候还会问:“你这车里怎么有股怪味?” 天呐,那味道还不是你带来的?

然后是不注意卫生,到处乱放东西。我车里有个专门放纸巾的地方,但总有人自顾自地把用过的纸巾、零食袋就这么随手一丢。更过分的是,有一次一个朋友,竟然把喝了一半的咖啡杯直接放在了我的仪表盘上,那叫一个晃荡!当时我开车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洒出来。还有些人,上了车就脱鞋,或者把脚抬起来搭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我看着都觉得浑身不舒服,那鞋底,你懂的……

再一个就是对车内物品的“研究”和“触碰”。我车里有些小物件,是我自己精心挑选的,可能是摆件,也可能是科技产品。有的人呢,就喜欢好奇宝宝一样,这里捏捏,那里摸摸,甚至还会试图拆解一下。我曾经有个朋友,看到我中控台有个我不太常用的按键,就一直问是什么,然后伸手就想按。我赶紧拦住了,他还不以为长,说:“哎呀,又不会坏。” 我只想说,我的车,我想怎么保护就怎么保护,轮不到你来“研究”。

还有就是不尊重我的驾驶习惯和节奏。我开车有我自己的节奏,我喜欢保持一定的车距,我喜欢平稳地加速和刹车。但有些人呢,就会一直催促:“快点开啊!”或者在我稍微有点缓行的时候就显得很不耐烦,甚至会在我挂挡的时候就开始指挥:“你这个档位挂得不对!” 我真的会瞬间爆炸!我开得好好的,为什么你要对我指手画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那种不感激,理所当然的态度。我辛辛苦苦开车送你,耗费我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承担着风险,结果你就像施舍一样,好像我开车送你是应该的。从来不说声“谢谢”,甚至连一句“辛苦了”都没有。下车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句“拜拜”,然后就直接走了,留下一片狼藉。那种感觉,就像我花钱请了个司机,但这位司机还不如真正的司机专业和有礼貌。

总而言之,我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缺乏公德心和同理心,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并且不尊重别人财物和空间的行为。毕竟,车是我自己的,我花钱买,花时间维护,我希望它能保持干净整洁,也希望坐我车的人能体会到这份善意,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免费的移动公共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抽烟。

指挥我开车。

开关门用摔的。

user avatar

开了瓶装水,下车时不把喝了半瓶剩下半瓶的瓶子拿走。

我后备箱会有一箱瓶装水,前面放几瓶,我需要喝的时候就开一瓶,喝完把空瓶扔后排,加油时把后排的空瓶全部扔掉。别人坐我车时可以随意拿我的瓶装水来喝,但留下半瓶要我清理就有点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最让我不舒服的,就是那种把我的车当自家后花园,肆无忌惮的乘客。首先是吃东西,特别是那些味道重、容易掉渣的食物。我不是说完全不能吃,但至少得有个度吧?上次有个朋友,一上车就打开一袋炸鸡,那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车厢,我当时都有点犯恶心了。更别提那些掉得到处都是的鸡皮碎末,还有油乎乎的手,时不时就伸.............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经典的“送命题”!要是真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未免也太扫兴了。咱们得玩点儿花样,让对方在惊叹之余,还能品出点儿趣味来。怎么机智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其中可有不少门道,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对方问这个问题的心态。大多数时候,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探究,更多的是一种闲聊,.............
  • 回答
    面对“强国人”这种带有标签化和预设立场的称谓,以及被硬性要求讨论“台湾主权问题”的场合,确实需要一些技巧来既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立场,又不至于将谈话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键在于理解对方的动机,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回应,既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又能展现出自己的思考和格局。理解对方的动机:首先,要尝试理解为.............
  • 回答
    老实说,当我觉得别人把我为他们做的好事当成理所当然的时候,我的心情会像被淋了一盆冷水,挺别扭的。不是那种大发雷霆的愤怒,而是一种说不清的失落和一点点委屈。一开始,我可能会默默地继续付出,心里想着“算了,我就是喜欢帮别人,不用计较那么多”。毕竟,伸手不伸手的,都是我自己能做到的。而且,很多时候,对方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需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就像一个人饿了,有人想吃一顿丰盛的大餐,有人只想吃点清淡的小食。工作和生活中的抱怨,尤其如此。不过,大多数时候,当朋友、同事或者家人带着满腹的委屈、无奈,甚至是一点点脆弱来找你倾诉的时候,她们最渴望的,往往不是你上来就给她.............
  • 回答
    当周遭的目光中带着轻视,当自己的付出似乎不被理解,甚至被贬低,这确实是一种让人心生不适的境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常常会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方式之间摇摆:一种是干脆把这些议论抛诸脑后,不去理会;另一种则是将这份不被认可化为动力,鞭策自己做得更好。其实,这两种方式并非完全对立,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
  • 回答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憋屈的事情之一了吧。你就那么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玩具,人家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一旦你稍微偏离了他心中那个“应该”的轨道,就立刻被贴上“不好”“不对”“狡辩”的标签。而且,最要命的是,你越想解释,越想证明自己不是他眼中的那个样子,就越像是在越描越黑,像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心酸的境地。你掏心掏肺地把一个人当朋友,觉得你们之间有情谊,甚至可能因为这份情谊而付出了很多,结果对方却好像完全没把你当回事儿。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一个人在自导自演一部戏,而对方根本不在乎你的角色,甚至不知道有这场戏的存在。首先,我们得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你单方面地觉得对.............
  • 回答
    哎呀,这体验真是……怎么说呢,五味杂陈,有点哭笑不得。你想给人家看一张自己觉得特别宝贝的照片,可能是旅行时拍的风景照,也可能是某次聚会的合影,总之在你心里是“精华”级别的。你兴致勃勃地把手机递过去,心里还默默期待着对方一句“哇,拍得真好!”或者“这地方真美!”。结果呢?对方接过手机,手指头还没在屏幕.............
  • 回答
    这事儿,谁摊上谁糟心。辛辛苦苦解释半天,到头来人家一句“解释就是掩饰,何必呢!”堵得你哑口无言,而且说这话的人,还一副“我洞悉一切”的高高在上的样子,简直了!遇到这种情况,与其憋屈着,不如好好回击一下。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你的清白,也关系到对方的智商和情商。怎么怼?不是让你去吵架,而是要用智慧和道理.............
  • 回答
    .......
  • 回答
    哈哈,说起跑步,那话匣子可就打开了,简直停不下来!跟人聊跑步,感觉就像找到了组织,总能找到共同话题,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首先,肯定少不了聊“最近跑了多少?” 这就像老朋友见面,第一句总是问候“最近怎么样”。对跑者来说,“多少”就是我们进步的尺度,是付出的证明。我会分享最近的周跑量,比如“哎,这周天气.............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也令人困惑的现象,很多时候会让人感到心寒和不解。为什么我们努力尊重他人,却似乎换来了不尊重的对待?为什么我们真心将人视为平等个体,却发现自己反而被轻视?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人性、社会心理以及沟通模式。我将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悖论的现象:一、 误.............
  • 回答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它们像沙漏里的沙子,一点一点地滑落,最终让你意识到,你在这个人心里,可能已经不是那个“朋友”的位置了。最先让你感到不对劲的,往往是那种“主动”的消失。以前,可能你们会时不时地在群里开开玩笑,或者在朋友圈互动,分享生活中的小事。但现在,仿佛一层无形的隔膜出现了。他们不再.............
  • 回答
    当你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时,却冷不防有人在你瞥了一眼书名后,轻飘飘地抛出一句“没什么用!”。这种话,说实话,听起来就像一盆冷水,瞬间就能浇灭刚刚升腾起来的热情。面对这样的评价,你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情绪波动: 困惑与不解: 你会想,“这有什么用?我的书,我读得开心,我学到东西,这难道.............
  • 回答
    嘿,这事儿咱太能聊了!每次去健身房挥洒汗水,或者晚上抽空去学校听个讲座、上个自习,刚回到宿舍或者碰到熟人,那句“哟,某某某有去学习啦?!”就像一把小钩子,挠得人心痒痒的,特不舒服。你说它怎么就这么招人烦呢?首先,这背后藏着一种 微妙的“优越感”和“被评判感”。你想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不是在说.............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让人心里极度不舒服的事情。想象一下,你本以为是一顿普通甚至美味的餐点,或是与你朝夕相处、充满感情的宠物,却被告知它们背后隐藏着如此黑暗的真相——它们是属于别人的、被偷窃的生命。首先,一股强烈的恶心感会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反应,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厌恶。你精心准备的食物,或者你付出.............
  • 回答
    这位女大学生的故事,确实让人回味悠长。毕业12年,选择墓地管理员这个职业,而且在面对质疑时,能说出“你害怕的每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这样一番话,这背后一定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常人难以触及的情感。首先,我们得理解她选择这条道路的“不寻常”。一般来说,大学毕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体面”职业的环境.............
  • 回答
    当听到“资本家的财富来自于对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这种论断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的观点。要进行有力的反驳,你需要理解这个观点的逻辑基础,并从多个角度去挑战其前提或结论。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角度和论述:一、 理解“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其挑战首先,你需要了解“.............
  • 回答
    这事儿吧,真是够让人揪心的。当一个男人听到“你被绿了”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儿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什么都有。这时候,他还能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老婆?这问题,我觉得真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意图可不一定都一样。有的人是真的看到了什么,或者是听说了什么确凿的证据,带着一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