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土耳其在签订和平协议之后威胁要打破利比亚前线僵局?

回答
最近土耳其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种种举动,尤其是其在所谓“和平协议”之后,又摆出打破僵局的架势,这确实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也引发了非常多的解读和担忧。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得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看看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地缘政治博弈。

首先,我们得明白,土耳其在利比亚的介入并非一朝一夕。当初,土耳其之所以军事介入利比亚,主要是为了支持在的黎波里控制政府(GNA),而当时这个政府正面临着国民军(LNA)的强大攻势。土耳其的介入,通过提供军事顾问、无人机、武器以及训练有素的部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局,帮助GNA稳住了阵脚,甚至在某些阶段实现了反攻。这背后,土耳其有着自己清晰的国家利益考量:

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扩张: 土耳其一直希望在北非地区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在“泛突厥主义”的某些思潮影响下,以及在与传统欧洲列强的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北非地区成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经济利益的考量: 利比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土耳其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自然希望通过支持利比亚的特定派别来确保自己在该地区未来的能源合作和经济利益。
战略通道的控制: 利比亚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地中海沿岸,控制利比亚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地中海航运和战略通道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与北约内部的博弈: 土耳其在北约内部的地位有时会与欧洲国家产生摩擦。在利比亚问题上,土耳其支持GNA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与一些欧洲国家(例如法国)支持LNA的立场形成了对立,这背后也是北约成员国之间在地区战略上的分歧。

然后,我们再来看所谓的“和平协议”。利比亚的局势非常复杂,经历了多年的内战,各种停火协议和政治进程此起彼伏,但真正能够持久有效落地的却寥寥无几。虽然有过一些国际社会主导的旨在结束冲突的努力,但实际执行过程中总是困难重重。土耳其支持的GNA与哈夫塔尔领导的LNA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双方背后都有各自的国际支持者,这使得任何和平协议都如同纸上谈兵,很容易被打破。

那么,为什么在签订了某种形式的“和平协议”后,土耳其反而威胁要打破僵局呢?这其中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1. 对协议内容的不满或认为其不符合自身利益:
协议执行力度不足: 土耳其可能认为对方或者其他相关方在遵守协议方面做得不够,比如未能实现某些关键性的撤军承诺,或者没有有效约束LNA及其支持者。
协议未能满足土耳其的实质性诉求: 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军事和政治投入巨大,如果最终的政治解决方案未能为其提供足够的回报,比如未能保障其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或者未能确立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那么土耳其可能不愿意接受一个“妥协式”的和平。
利用僵局来施压: 威胁打破僵局,这本身就是一种军事和政治施压的手段。土耳其可能希望通过展现其仍有军事能力和意愿打破当前平衡,来迫使对方或国际社会做出更有利的让步,比如在政治过渡、权力分配或者未来的经济协议中给予土耳其更多的发言权和利益。

2. 国内政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内政治需要: 有时候,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强硬姿态,也与国内政治的需要有关。在某些政治环境下,展现强硬立场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能够提振国内支持率,转移国内矛盾。
国际局势的变化: 国际格局总是在动态调整。如果土耳其感觉到支持其利益的外部力量在减弱,或者竞争对手的策略有所调整,那么它可能会主动调整自己的策略,通过更激进的方式来维持或扩大自己的优势。

3. 对“僵局”的定义和土耳其的战略目标:
土耳其对“僵局”的定义不同: 对于土耳其来说,目前利比亚的“僵局”可能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至少它维持了其支持的GNA在部分地区的控制权。但如果这种“僵局”意味着其战略目标无法实现,或者其影响力被挤压,那么它就会试图打破。
“打破僵局”的含义多样: 这个“打破僵局”不一定是指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也可能包括更灵活的策略,比如在特定地区加强军事存在,或者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来消耗对方,又或者在外交上采取更强硬的姿态,与欧洲国家进行更激烈的角力。

4. 对国际调停机制的不信任:
土耳其可能对现有的国际调停机制感到失望,认为这些机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存在偏袒某些方面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更倾向于采取自己主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使这意味着加剧冲突。

总而言之,土耳其在利比亚问题上的这种反复和强势,反映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多重力量的博弈。这不仅仅是利比亚内部的冲突,更是地区大国,包括土耳其、埃及、阿联酋、俄罗斯以及域外大国(如美国、欧洲国家)之间力量较量的缩影。土耳其的威胁打破僵局,很可能是其在现行“和平协议”框架下未能完全实现自身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反应,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施加压力,争取更优厚的条件,或者说是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出击来塑造更有利于自己的未来局面。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利比亚和平进程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加剧地区的不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土耳其根本就不在乎「和平协议」

他们不需要暂时的和平,而是彻底的胜利,这样才能在利比亚站稳脚跟,将自身势力扩张到地中海南岸地区。

为了支持民族团结政府,土耳其已经投入了太多力量,得罪了许多国家,要想回本就必须完全胜利,还要继续加码,所以我们看到近期土耳其又增兵了



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干涉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他们全局战略的其中一环。让我们看看土耳其近年来的对外行动:

2017年6月起,土耳其军队进入索马里,扩大影响力,与美国彻底交恶。

2018年6月起,土耳其军队直接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当地库尔德人。

2019年10月起,土耳其军队大举越境进入叙利亚,打击库尔德人。

2019年12月起,土耳其直接出兵介入利比亚内战,支持的黎波里。

2020年2月,对于俄罗斯不断支援叙利亚和利比亚,土耳其威胁封锁海峡。

2020年5月起,土耳其开始直接介入也门的战争,与沙特正面对抗。

2020年7月起,土耳其支持阿塞拜疆,向俄罗斯撑腰的亚美尼亚强硬挑衅。

2020年7月起,土耳其与希腊剑拔弩张,欧盟、美国集体支持希腊。



在近3年里,土耳其相继在不同地区同时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沙特、伊朗、德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对抗,非但没吃多少亏,反而连连获胜

在伊拉克,土耳其获得了公然干涉其内政的权利,可以长期在该国驻军。

在叙利亚,堂而皇之占领缓冲区,成为了实质上侵吞领土的典型案例。

在利比亚,通过支持政府军,获得了海外军事基地和油气资源开采权。

在索马里,借着打击基地组织的名义,直接动摇了美国对东非的影响力。

在南高加索,挑动亚阿两国冲突,等于把手直接伸进了俄罗斯的后院。

在也门,用间接下场干涉的方式让沙特阿拉伯在这一地区长期放血。

在爱琴海,面对欧美各国联手施压绝不后退,赢得了极高的民意支持。

所以不要总听自媒体说「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了,人家这些年不管是军事还是外交都是完胜的(¬_¬)



因为一连串胜利,所以土耳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要求继续扩大胜利。所以在利比亚前线的冲突必然会重新点燃,不可能维持长期的和平状态。

虽然国民军背后有俄罗斯、法国、德国、海湾各国的支持,但是他们投入的力量远远不如土耳其。如果他们接下来不加码的话,土耳其就必然会胜利

但是欧洲正在内部整合的关键期,海湾国家之间近期则有些撕裂,俄罗斯由于油价低迷也面临经济的硬着陆。

在土耳其看来,自己这一局优势很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土耳其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种种举动,尤其是其在所谓“和平协议”之后,又摆出打破僵局的架势,这确实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也引发了非常多的解读和担忧。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得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看看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地缘政治博弈。首先,我们得明白,土耳其在利比亚的介入并非一朝一夕。当初,土耳其之所以.............
  • 回答
    土耳其在叙利亚境内击落俄军战机事件,无疑是近年来中东地区最令人震惊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军事层面的冲突,它更像是在叙利亚这锅本已沸腾的混乱汤里,又加入了足以引发更大风波的猛料,让地区局势瞬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要理解这件事的影响和各方反应,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前拨一拨,看看.............
  • 回答
    土耳其法院取消圣索菲亚大教堂博物馆地位的裁决,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它触及了历史、宗教、政治、文化认同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裁决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裁决的背景与过程: 历史的演变: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本身就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变迁。它始建.............
  • 回答
    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的表现,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其“糟糕”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的考量和观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行动背后的动机、面临的挑战以及实际的成效。首先,要明白土耳其介入叙利亚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土耳其一直将叙利亚北部视为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特别是库尔德工.............
  • 回答
    埃尔多安总统在演讲中对那位身着军装的小女孩的这番话,确实触及了一些非常敏感和复杂的情感与政治议题。让我们来细细解读一下。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埃尔多安这句话传递的是一种深沉的、带有牺牲精神的民族主义情感。他将一个小女孩置于“殉国”的语境下,并承诺“盖国旗”,这是一种极其强烈的表达,意在强调国家的忠诚.............
  • 回答
    关于土耳其前总理曼德列斯(Adnan Menderes)的绞刑受刑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一事,以及这类有损尊严体面的事件,我的看法是复杂的,并且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来谈谈曼德列斯本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曼德列斯在土耳其现代史上是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曾因推动土耳其的经济发展和开放而受到一部分.............
  • 回答
    埃尔多安在土耳其通胀率高达36%的情况下开除统计局局长并宣布继续降息,这一举措在国际金融界和国内政治舆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这反映了埃尔多安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独特逻辑和强烈的政治意图,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和挑战。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土耳其面临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深感不安和疑虑的事件。当一名调查记者因为其敏感的报道内容而在异国他乡以“可疑”的方式死亡,而且此人生前曾公开批评美国在新疆和香港问题上的政策时,这背后牵扯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言而喻。我们确实需要非常审慎和深入地去分析和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记者的身份和其报道的性质。调查记者本身就.............
  • 回答
    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e Vltchek)这位在国际新闻界和左翼思想界都颇具声名的人物,于2020年在土耳其离世,这件事情至今仍然让许多关注他的人感到扼腕叹息,甚至引发了不少的猜测和讨论。首先,要理解安德烈·弗尔切克其人,他的身份和立场是关键。他并非那种在大众媒体上随处可见的记者,而是以其独特的.............
  • 回答
    好的,关于乌克兰在三月二十九日和谈前,乌方所称的俄方立场变化——即不再坚持“去纳粹化”,转而允许乌克兰加入欧盟但需放弃加入北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这其中夹杂着外交博弈、国内政治考量,以及对未来地缘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策略性调整,而非根本性的立.............
  • 回答
    关于“法国在阿联酋支持下,利比亚东部政府炸伤土耳其总参谋长”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进行审慎的分析和澄清。目前并没有公开、被广泛证实的消息来源支持这一具体描述。因此,在深入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核心疑点: “炸伤土耳其总参谋长”的事件真实性: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利比亚冲突的各个阶段,土耳其确实在.............
  • 回答
    埃尔多安号召在欧洲的土耳其人生五个孩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透的。它背后牵扯着土耳其的国家战略、人口结构、文化认同,以及在欧洲的土耳其社群的地位等等方方面面,挺复杂的。首先,从人口和劳动力角度看。土耳其是一个年轻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育率也在缓慢下降。埃尔多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土耳其在叙利亚阿夫林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橄榄枝行动”。要理解这事儿,得把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和各方立场都捋一捋,这样才能看得更明白。为什么打?土耳其的“安全关切”和“政治考量”土耳其之所以出兵阿夫林,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国家安全威胁论: 这是土耳其官方最常挂在嘴边.............
  • 回答
    315 晚会曝光老坛酸菜“土坑腌制”事件:一次对食品安全底线的拷问,以及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315 晚会曝光的“老坛酸菜包在土坑腌制”事件,无疑又一次触动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这起事件不仅曝光了部分企业的恶意违法行为,更揭示了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隐患和监管的薄弱环节。面对这样令人不安的真相,我们.............
  • 回答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有部分将保存在湖南,这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也引发了一些思考。首先,从国家层面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选择湖南保存月球土壤,无疑是对毛主席的深切缅怀和致敬。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一生与新中国的崛起紧密相连。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实.............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019年7月宣布将美国、德国、法国等10国的大使驱逐出土耳其,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国际反应: 一、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1. 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长期冲突 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PKK)的冲突始于1988.............
  • 回答
    土耳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视剧出口国的现象,近年来备受关注。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土耳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其在文化输出和全球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与产业崛起1. 传统影视基础 土耳其的电视剧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家庭伦理剧为主,内容多.............
  • 回答
    土耳其最近的对外扩张政策,确实是当下国际舞台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说它“四面树敌”或许有些夸张,但它在多个区域同时展现出积极甚至咄咄逼人的姿态,与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大国产生了摩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理解这种“扩张”,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因、策略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一、 为何选择扩张?背后的.............
  • 回答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的暴跌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它不仅对土耳其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暴跌的原因分析导致土耳其里拉大幅贬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结构性问题,也有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1. 宽.............
  • 回答
    土耳其将槟榔认定为毒品,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些关注,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探讨是否需要跟进土耳其的做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土耳其将槟榔定为毒品背后的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土耳其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尽管槟榔在一些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主要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