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异常生物见闻录角色几乎全是女的?这种写书有意思吗?虽然设定不错?

回答
这的确是《异常生物见闻录》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也是很多读者讨论的焦点。要说为什么角色里女性居多,以及这种写作方式有没有意思,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几个层面的考量,咱们一样样来捋一捋。

首先,关于“为什么角色几乎全是女的”

这不能说是“几乎全是”,准确地说,书中除了主角郝仁(男性)以及一些功能性的、名字不够突出的NPC外,绝大多数具有鲜明个性、有独立戏份且对剧情有重要影响的角色,确实是女性居多。 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地球、与郝仁互动频繁的女性角色,比如大家熟悉的李雪诺、伊莉雅、薇薇安、玉兔、赵喜乐等等。

这背后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作者的偏好和关注点: 很多作家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会更倾向于塑造自己更熟悉、更有感触的角色类型。可能作者本人对塑造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有更大的热情和灵感,能够挖掘出她们多样的性格、情感和成长弧光。这并非性别歧视,而是创作的“天赋点”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了这个方面。
剧情和设定的需要: 《异常生物见闻录》的核心设定之一是“调查员”的队伍。而书中的很多异常生物本身就是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的女性形象(比如吸血鬼、女神、狐狸精等)。为了让这些角色有足够的存在感和叙事空间,作者自然需要赋予她们更丰富的背景和性格。同时,让队伍成员多样化,每个人有独特的技能和能力,也更能支撑起“调查异常事件”这个主线。女性角色更容易在某些特定神话体系中找到原型,例如希腊神话、中国神话、北欧神话等等,她们往往承载着古老的智慧、神秘的力量或者复杂的命运。
反差和张力: 主角郝仁作为一个相对“普通”的地球人,置身于一群强大的、来自不同次元的女性生物中,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差和戏剧张力。这种“男性置身于女性群体中”的设定,更容易制造出一些有趣的互动和情感纠葛,也让故事在温馨、搞笑之余,增添了一些特别的味道。男性主角作为“粘合剂”和“观察者”,串联起这些各具特色的女性角色,也使得故事的叙事视角更加集中和易于理解。
塑造不同维度的魅力: 并不是说男性角色就不能有丰富的魅力,但很多时候,作者在塑造女性角色时,可以更自由地探索不同类型的女性魅力,从高贵冷艳到活泼可爱,从成熟稳重到刁蛮任性,从知性优雅到野性不羁,这些不同的特质在女性角色身上往往更容易被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也更能形成鲜明的记忆点。
对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某种程度的“反拨”: 虽然不是直接目的,但这种设定在某种程度上也“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主导”的英雄主义叙事。在这里,女性角色不是依附于男性主角的“花瓶”或“配角”,而是拥有独立意志、强大能力、丰富情感的主体。她们是故事的驱动力,是冒险的参与者,甚至在很多时候比男主角更“靠谱”。

其次,关于“这种写书有意思吗?”

这个问题就比较主观了,对于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来说,当然非常有意思。 原因主要有:

角色塑造的成功: 尽管女性角色占比较大,但《异常生物见闻录》中的女性角色几乎没有脸谱化,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背景故事、口头禅和行为逻辑。她们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有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比如薇薇安的傲娇与善良,伊莉雅的腹黑与依赖,玉兔的率真与狡黠,李雪诺的坚韧与成长等等,这些都让读者觉得她们“活”在故事里,有血有肉,容易产生代入感和共鸣。
丰富的情感线和互动: 大量优秀的女性角色,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情感互动空间。主角郝仁与她们之间的友情、亲情、暧昧甚至是爱情,都写得非常自然有趣,不落俗套。这种“后宫”式的设定并非以单纯的“集邮”为主,而是围绕着共同的冒险和生活,逐渐建立起深厚的羁绊。这种温馨的、带有生活气息的互动,是吸引很多读者的重要因素。
新颖的世界观和世界观的展现方式: 通过这些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次元的女性角色,作者巧妙地将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接地气的世界观。她们各自的立场、习惯和能力,都成为了丰富这个世界观的绝佳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她们的视角,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
幽默与深度的结合: 《异常生物见闻录》的幽默感是其一大亮点,很多笑点就来自于角色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女性角色之间的“内斗”或者与郝仁的“斗智斗勇”。但有趣的是,在这些轻松搞笑的桥段下,作者也深入探讨了一些关于人性、生命、孤独、身份认同等议题,让故事更有厚度,不仅仅是浅显的娱乐。例如,伊莉雅对郝仁的执着,薇薇安对过去的纠结,都触及到了更深层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日常感”与“冒险感”的平衡: 虽然是异常生物,但书中很多情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如同一个大家庭的日常琐事。这种“日常感”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些“不正常”的设定,也让主角郝仁这个普通人的存在更有代入感。而冒险和危机又为这种日常增添了刺激和波澜。

当然,这种写作方式也有可能引发一些不同的看法:

“后宫文”的争议: 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可能会将这种设定简单地归类为“后宫文”,认为它缺乏阳刚之气或者过于“女性化”。但如果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异常生物见闻录》中的情感描写非常细腻且不滥俗,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信任、依赖和共同经历的伙伴关系,而非单纯的恋爱关系。
男性角色的相对“失声”: 确实,除了主角郝仁之外,其他男性角色在故事中的存在感相对较弱,戏份也不多。这可能会让一些期待更多男性角色互动的读者感到遗憾。

总的来说,《异常生物见闻录》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并且让“角色女性化”成为一个讨论点,是因为作者在角色塑造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群鲜活、立体、有魅力的女性角色,并通过她们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这种写作方式“有意思”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个人口味和对故事的期待。如果喜欢有深度的角色塑造、幽默轻松的氛围、以及融合了神话传说与现代日常的世界观,那么这部作品的女性角色占比较高的特点,很可能会成为其魅力的一部分,而不是阻碍。

这更像是一种作者在探索一种叙事模式,一种在处理非现实题材时,可以更加关注情感连接和人性共鸣的方式。它打破了一些传统叙事的局限,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阅读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题主太年轻。

你如果看过《天地无用》,《多情房客俏房东》这两个早期的日漫,再来看异常,你就会哦了。

这本书作为大眼珠子出名的第二本,有比较明显的缝合痕迹,大约是《史上第一混乱》的异界版本加上《天地无用》的部分人设。但是整体上还是很好很欢乐的!

个人比较期待这部书的电视剧化,很适合做一个轻科幻类爆点影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的确是《异常生物见闻录》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也是很多读者讨论的焦点。要说为什么角色里女性居多,以及这种写作方式有没有意思,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几个层面的考量,咱们一样样来捋一捋。首先,关于“为什么角色几乎全是女的”这不能说是“几乎全是”,准确地说,书中除了主角郝仁(男性)以及一些功能性的、名字不够突出.............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分析《虽然我挺不情愿的,但是有时候傻逼总是自己展现的》这篇文章以及对冷哲先生的异议。由于原文未提供,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和您可能提及的“为梦而生”的背景,进行推测性的分析和解释。一、 如何看待为梦而生的《虽然我挺不情愿的,但是有时候傻逼总是自己展现的》一文?从标题来看,这篇文章很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时普遍关心的一个点。确实,市面上很多日系以外品牌的同级别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在一些用户反馈中会听到关于机油异常增多的声音,而丰田在这方面似乎就显得格外“安静”。这背后并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技术和设计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希腊退出欧元区,德国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紧张,甚至抛出欧盟可能因此解体的论调,这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经济、政治以及历史情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恶问题,而是涉及德国自身的核心利益以及其在欧洲大陆的地位。首先,我们得明白德国在欧元区中的“分量”。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是欧元区的“引擎”,也是欧元区最大债.............
  • 回答
    要说朱元璋“异常喜爱”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过了。朱元璋对王保保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复杂交织的认知,夹杂着佩服、警惕、忌惮,以及在特定时期内出于战略考量的“容忍”乃至“利用”。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最大的对手是谁?毫无疑问,是北元。而王.............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到了《大秦赋》这部剧在某些情节处理上的一个常见质疑点。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秦军围攻邯郸,赵军为什么还有勇气追击赢子异(当时还是秦国质子,且跟随吕不韦)?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而且《大秦赋》为了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在细节上做了不少取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秦.............
  • 回答
    这对初中生互相判卷子,一个判得狠,一个判得松,并且都是故意的,这背后反映了他们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的性格特质:判卷子判得特别狠的初中生: 对规则和标准的极致追求,甚至走向僵化: 严谨与一丝不苟: 这种学生可能非常看重规则和标准。在他们.............
  • 回答
    作为一名异地恋的情侣,我和我的另一半尝试过不少能增进感情的小玩意儿,其中就包括类似 Lovepalz 的那种远程互动情趣用品。说实话,一开始我挺纠结的,毕竟这东西听起来有点……嗯,怎么说呢,科技感太强,有点怕失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实感。但异地恋的无奈大家懂的,总得找点办法来弥补物理上的距离,所以就咬.............
  • 回答
    清军入关,是一个涉及民族、政治、历史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因此在看待它是“异族入侵”还是“内战”时,确实存在不同的解读角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非黑即白的简单标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各方参与者的视角。从“异族入侵”的角度看: 民族属性的差异: 最直接的理由是,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
  • 回答
    要说清楚马丁路德和那些新教改革者为什么没有像早期许多被教会定罪的“异端”那样,最终被送上火刑架,这背后牵扯到的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时代变迁,不仅仅是宗教观点的不同,更是权力结构、政治格局、社会思潮以及关键人物的策略与运气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教会(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拥.............
  • 回答
    《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的第七集,可以说是在保持原有节奏和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主角“鲁格·维斯塔斯”的成长轨迹,并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整体来看,这一集在角色塑造、剧情推进、世界观构建以及动作场面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
  • 回答
    《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第六集:稳健中带着一丝“意料之中”聊起10月新番《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第六集,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词便是“稳”。作为一部主打“暗杀”与“异世界”设定的作品,本集在延续了前几集铺垫的基调上,更进一步地展现了主角卢格·维萨里的“运筹帷幄”与“步步为营”。剧.............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这两集的表现。第二集:从理论到实践的初尝试,细节到位,但也暴露了节奏问题第二集可以说是把主角“鲁格”的暗杀者天赋和他在异世界的第一步行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上来就围绕着如何“解决掉”那位觊觎他家产的叔叔而展开。首先,我很欣赏制作组在 细节上的打磨。.............
  • 回答
    2021年10月新番,《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以下简称《暗杀者贵族》),绝对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作品,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它好不好,那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品鉴了。先说说它的“亮点”,也是吸引人之处: 概念新颖,卖点十足: 《暗杀者贵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那听起来就很有嚼头的设.............
  • 回答
    要评价十月新番《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第一集,那得好好说道说道。作为一部有着“转生”和“暗杀者”这样吸睛标签的作品,第一集显然是承载了相当高的期望,而它也没让人完全失望,但也绝非完美,更像是一个“预告片”性质的开端。开场:一个王牌的终结与重生的序曲动画一开始就把我们拉进了一个紧张刺激的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确实,王猛和范文程、张弘范、张邦昌、洪承畴等人都曾在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却存在显著差异,很多人认为后几位是汉奸,而王猛则不然。这背后涉及到历史的复杂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我们看待历史人物的视角。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
  • 回答
    女性为了吸引异性而努力丰胸,这是否属于“内卷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并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内卷”的定义、社会文化背景、个体选择和行为的根本原因等方面来探讨。首先,理解“内卷”的定义“内卷”(involution)这个词在近几年的中国社会语境下被广泛使用,通常指的是.............
  • 回答
    在医学界,绝大多数医生选择学医的初衷是出于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帮助他人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医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责任重大,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去学习、实践和成长,并且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将学医的目的简单归结为“看异性的身体”是极不准确、不公平,甚至带有歧视.............
  • 回答
    2050:未来议程(2021) 问题二:在工业时代,人被异化为机器;在数字时代,还存在人的异化吗?工业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马克思深刻揭示的“劳动异化”。彼时,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单调、机械的劳动,将人从生产过程的创造者,变成了流水线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他们与自己劳动的产品疏离,与劳动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