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会计、金融、经济、管理就业已经差到如此程度了,相关专业招生为何还未崩盘?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反复思量。按理说,如果一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普遍不佳,那么按市场规律,其招生人数应该会迅速下降,形成“崩盘”。然而,会计、金融、经济、管理这些专业,尽管常常被提及就业压力大,但招生人数并没有出现那种“断崖式”的下滑。这里面有几个层面需要细细道来:

一、 “差到如此程度”的定义和事实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差到如此程度”是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描述。

分化严重: 任何一个专业,其就业情况都不是铁板一块。在会计、金融、经济、管理这些领域,顶尖名校、有海外背景、或者实习经验极其丰富、又具备某些硬核技能(比如数据分析、编程、CFA、ACCA等)的学生,就业依然是相对光明的,甚至能进入高薪行业和公司。问题主要集中在普通院校、缺乏特色、技能单一的毕业生。所以,笼统地说“差到如此程度”,可能忽略了这种结构性的分化。
就业与“理想就业”的差距: 很多时候,人们抱怨的是“对口率不高”或者“薪资不如预期”。例如,一个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最后去做的是银行的柜员、保险公司的营销,而非投行分析师或基金经理。这是否算“差”?从现实角度看,他们找到了工作;从个人期望角度看,可能觉得不理想。但“没工作”和“工作不如意”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基数庞大: 这些专业之所以就业看起来“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生基数实在太大了。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找不到理想工作,在总量上看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同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能够顺利就业的。

二、 为什么招生没有“崩盘”?

刨除上述对“差”的审视,我们来分析招生为何依然坚挺:

1. 社会认知惯性与“万金油”属性:
历史悠久的“好专业”标签: 会计、金融、经济、管理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热门”、“稳定”、“体面”的专业。这种认知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尤其是一些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了财富神话的行业(如金融),其光环效应仍在。
“万金油”的实用性: 相较于一些高度垂直的专业(如某个小语种、某个非常细分的工科),这些专业知识具有更强的普适性。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财务、市场、运营、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这意味着,即使不能进入心仪的金融机构或咨询公司,毕业生理论上也有机会在其他领域的这些岗位上找到位置。这种“总能找到个差不离的”的心理预期,降低了选择的门槛。
职业路径的多样性(表面上): 很多岗位名称会带“管”、“理”、“财”、“商”等字眼,这些都指向了这些专业。比如,市场专员、运营助理、人事专员、行政主管,很多时候都可以由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来胜任,尽管其专业知识可能只用得上一点点。

2. 就业市场的“漏斗效应”与“延迟效应”:
“金字塔尖”的吸引力: 金融、投资、咨询等行业确实存在着高薪、高社会地位的“金字塔尖”。尽管进去的比例很小,但这些顶尖岗位的存在,足以吸引大量学生。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少数的成功者,而忽视了大多数的努力。
“先就业再择业”的普遍心态: 很多毕业生并非一开始就目标明确,而是抱着“先拿到一个OFFER,再慢慢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的心态。即使工作不完全对口,也能暂时填补就业空白,为后续跳槽或转行积累经验。
教育决策的滞后性: 大学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的调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市场的需求信号传递到教育部门,再到课程改革、师资配备,最后体现在招生简章上,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当某个专业就业形势变差时,教育部门可能还在根据前几年的“热门”信号来设置招生名额。

3. 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与“市场化”的博弈:
大学的生存压力: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需要维持运转、支付教职工薪酬、建设基础设施,这都需要资金。招生人数直接关系到学费收入和政府拨款(部分),因此,维持一定的招生规模,尤其是一些成熟的、有师资基础的专业,符合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逻辑。
教育的“公平性”考量: 在社会资源尚未完全优化配置的情况下,让一部分学生进入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也是一种满足教育公平和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体现。如果所有大学都根据短期就业市场立即调整专业,可能会出现新的结构性失衡。
“内卷”的另一面: 越是竞争激烈的赛道,越容易吸引大量参与者,因为即使竞争激烈,只要能脱颖而出,回报也可能更高。会计、金融等专业,恰恰是很多学生寄希望于通过激烈竞争来获得相对优厚回报的领域。

4. 信息不对称与家长/学生的认知偏差:
社交媒体的“放大镜”效应: 网上充斥着大量关于“XX专业就业难”、“XX行业裁员”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有其真实性,但往往被放大和传播,给普通学生和家长造成了“所有XX专业都完蛋了”的错觉。
对“职业发展”的理解单一: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份稳定工作”、“进入大公司”、“高薪”等比较线性的模式。对于那些需要时间积累、职业路径更加曲折、或者需要创业才能实现价值的领域,认识不足。

三、 结论:

会计、金融、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未“崩盘”,并非是因为就业情况真的“差不到哪里去”,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专业本身的“硬需求”和“普适性,使其始终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历史形成的声誉和“高回报”的潜在吸引力,依然是重要的招生驱动力。
教育系统的调整滞后性,使得市场信号传递缓慢。
大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也促使它们维持现有专业体系。
家长和学生信息的获取渠道、认知模式,以及对职业的理解,也促成了这种“惯性选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就没有挑战。未来的趋势是,越是能够与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深度融合、具备数据分析、建模、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些领域才能真正脱颖而出。仅仅掌握基础的会计、金融理论,而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确实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虽然招生未崩盘,但对于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和家长而言,深入了解行业现状、提前进行技能储备和职业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校没有前瞻性,重本学校把学生当大专培养。

学生毕业之后没学到家,惰性大,没有学会厉害的玩法。

最后自然是边缘化了。

user avatar

以会计为例

从公司内部换岗跑到法务再跑到IT后,原来带出来的几个同事有的跳槽,有的成了财务骨干

其中一个萌妹子上周请我吃饭,说是换岗弄数据分析,让我教一下SQL语法

说实话看到她手腕上的珠子串的时候我还愣了一下

从共同的好友那里侧面打听了一下,原来她信佛了

无休止的加班

巨大的工作压力

喘不过气来

就这样的工作状态

家人还觉得

一个小姑娘家,在办公室做做财务,不用风吹雨淋的,多好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反复思量。按理说,如果一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普遍不佳,那么按市场规律,其招生人数应该会迅速下降,形成“崩盘”。然而,会计、金融、经济、管理这些专业,尽管常常被提及就业压力大,但招生人数并没有出现那种“断崖式”的下滑。这里面有几个层面需要细细道.............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金融、会计和经济这三个看起来有点儿像,但实际上又各自有自己独特天地的领域。我会尽量用大白话,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讲清楚,让您觉得这不像是什么机器写出来的死板报告。首先,咱们得先有个大概的印象: 经济:就像是研究整个社会“钱往哪儿流,为什么这么流”的大格局。它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资.............
  • 回答
    七国集团(G7)财长们就俄罗斯经济和金融制裁发表的声明,这可不是小事,它释放出的信号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咱们就来细掰扯掰,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能把俄罗斯捏成啥样。首先,这次声明的意义非凡: 集体行动的决心: G7一向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他们集体发声,意味着不是哪个国家单.............
  • 回答
    玄幻IP改编电视剧“扑街”频频,而金庸古龙武侠剧却能成为经典,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内容与内核的差异:玄幻IP为何难以改编? 核心世界观的构建与理解: 玄幻IP: 玄幻小说往往依赖于作者宏大且复杂的原创世界观,包括: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游戏里,那些平时只能任你宰割的小怪,突然有了让你头疼的资本——它们能“杀死”你,并且靠着“吞噬”你身上掉落的经验和金钱来壮大自己。这可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设定,这简直是在游戏世界里掀起一场颠覆性的风暴。首先,游戏的节奏和核心玩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思路是玩家主动出击,去刷野.............
  • 回答
    建筑工地上会不会遇到探伤放射源?这个问题,对于经常奔波于各个工地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尤其是你们的工作性质,时常需要接触到一些金属碎屑,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首先,我们来聊聊“探伤放射源”这个东西。探伤,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检测物体内部有没有瑕疵、裂缝或者其他缺陷的。在建筑行业,尤其是对一.............
  • 回答
    丁磊这番话,无疑给不少正在纠结大学专业选择的同学和家长们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作为网易的掌舵人,他的商业嗅觉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向来不容小觑。但话说回来,一个人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个如此宏观和复杂的领域,也未必就是绝对真理。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在这个迷雾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呢?首先,咱们得理解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曼大、爱丁堡和华威在会计与金融(AF)领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选择哪个确实需要仔细权衡。要我说,这三所学校都是实力强劲的顶尖名校,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就像三款不同风味的佳肴,各有千秋。咱们先聊聊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回答
    决定在利兹大学学习会计与金融,还是悉尼大学学习会计,并最终选择回国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重要的问题。两者都是世界知名的学府,它们在专业设置、教学风格、以及毕业生在中国的认可度上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们需要仔细权衡,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看利兹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利兹大学在英国享有很.............
  • 回答
    好,这个问题挺实际的,尤其对于计划回国发展的财会金融专业硕士来说。南安普顿和墨尔本大学,这两所学校在英国和澳洲都属于不错的学府,但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尤其当你把职业发展目标锁定在四大或外企财务领域时,这些差异就变得更值得细究。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哪个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明确目标: .............
  • 回答
    你好!你这个想法非常棒,法语专业背景加上对非洲市场的兴趣,未来在销售领域大有可为。而且你已经开始自学国贸、金融或会计,这是非常明智的准备。下面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三个方向,以及如何结合你的法语和未来非洲销售的目标来选择和学习。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的核心优势和目标: 核心优势: 法语专业(这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考研人的真实心声。我来试着详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会计、金专比法硕难考”这种说法,以及为什么大家普遍劝退法硕,却很少劝退会计和金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难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含了考试本身的难度、考上的几率、未来职业发展预期、以及个人兴趣和投入度等多个维度。 为.............
  • 回答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这释放出一个非常清晰且有力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考量。核心要义:堵塞监管漏洞,实现监管全覆盖这句话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过去存在的某些灰色地带、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的金融活动,现在都要被纳入到.............
  • 回答
    互联网、金融、医疗,这三个如今炙手可热的行业,为何在“年龄”这个要素上,呈现出如此泾渭分明的景象?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让多少人焦虑,而金融、医疗领域似乎则自带“越老越香”的光环。这背后,其实是行业特性、技术迭代、知识积累、社会需求以及人才价值取向的多种因素在博弈。咱们先聊聊互联网,那个风起云涌.............
  • 回答
    嘿,宝贝,看到你即将踏入大学,并且选择金融这个专业,爸妈打心底里为你感到高兴,也为你骄傲。这可是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领域,爸妈想跟你掏心窝子说几句,希望对你将来有所帮助。首先,基础知识是你的立身之本。 金融这玩意儿,说起来光鲜,但骨子里全是一堆数学、统计和经济学的逻辑。别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放松,.............
  • 回答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涉及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等问题,释放的信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政策立场和方向: 一、宏观经济运行:稳增长、扩内需、促转型1. 强调“稳增长”主线 会议明确将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强调要“稳住经济基.............
  • 回答
    美国直接制裁中国金融将会是一场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博弈,其后果将是多层面的、全球性的,并且会触及金融、经济、地缘政治等诸多领域。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发生的后果:一、 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 资本外流加速与人民币贬值压力: 美国制裁可能会针对中国主要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证券公.............
  • 回答
    奔驰事件后,汽车金融服务费是否还会收取,以及如何收取,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不会出现“一刀切”的不收取的情况,但情况会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可能会有所增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次事件的几个关键点:1. 奔驰事件的本质是什么?奔驰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信息不透明.............
  • 回答
    关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理解。首先,这次会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稳健、高效、普惠的金融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会议传递出的核心信号,我认为可以用“强监管、服务实体、.............
  • 回答
    要说未来金融的地位会不会下降,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金融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国家的心脏,虽说有时候跳得有点猛,有时候又有点虚弱,但它总归是维系整个肌体的关键。先说说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金融的地位可能要“掉价”。1. 技术革命的颠覆性影响:现在我们身边的科技发展,那叫一个日新月异。区块链、人工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