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洲人的瞳仁只有黑色的吗?为什么欧洲国家眼睛的颜色那么多变?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基因多样性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觉得亚洲人好像瞳仁颜色都很单一,而欧洲人则五颜六色。但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一些,而且也并非“只有黑色”这么简单。

咱们先来聊聊“瞳仁”这回事。很多人说的“瞳仁”,其实更常指的是“虹膜”。虹膜就是我们眼睛里那圈有颜色的部分,它包围着中间那个黑色的瞳孔(就是瞳孔缩放的那个洞)。所以,我们通常说的眼睛颜色,其实是虹膜的颜色。

亚洲人的虹膜颜色真的只有黑色吗?

答案是:大部分是深棕色,看起来接近黑色。 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并非铁板一块的“黑色”。

深棕色是主流: 绝大多数亚洲人的虹膜颜色是由一种叫做黑色素(Melanin)的色素决定的。黑色素的含量越高,虹膜的颜色就越深。在亚洲人群中,基因决定了他们虹膜的黑色素含量普遍非常高,这使得虹膜呈现出非常深的棕色,在自然光下看起来就像是黑色一样。
细微的差异: 然而,即使在亚洲人内部,黑色素的含量也并非完全一致。有些人虹膜颜色会比别人稍浅一点点,可能在光线好的时候,你能瞥见一点点深棕色的层次感,甚至极少数情况下,会看到非常非常浅的棕色,带一点点琥珀色调,但这种是非常非常罕见的。这些微小的差异,正是基因多样性的体现。
为什么看起来是“黑色”? 这里的关键在于黑色素的分布和光线的作用。黑色素在虹膜的前层(前基质层)分布得非常密集。当光线进入眼睛时,大部分光线会被这些密集的黑色素吸收。只有很少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出来,而这些反射出来的光线波长比较长,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就偏暗、偏深。这和我们为什么看到黑色的衣服摸起来会比白色的衣服更热是一个道理,黑色吸收了更多的光能。

为什么欧洲国家眼睛的颜色那么多变?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欧洲人眼睛颜色的多样性,主要归功于他们基因中黑色素含量相对较低以及其他色素和结构的影响。

1. 黑色素的“阙如”——关键在于基因突变:
核心原因:OCA2 基因和 HERC2 基因的变异。 大约在6000到10000年前,欧洲人群体中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基因突变,特别是发生在 OCA2 基因(它负责产生酪氨酸酶,这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和 HERC2 基因(它调控 OCA2 的活性)上的变异。
降低黑色素生成: 这些变异大大降低了虹膜中黑色素的生成和储存。当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时,虹膜的颜色就开始显现出其他可能性。
浅色眼睛的演化: 最初,可能是为了适应低光照的北方环境,浅色眼睛可能有一些进化优势(尽管具体原因还在研究中,有一种说法是更容易感知低光照下的细节)。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基因突变在欧洲人口中逐渐传播开来。

2. 其他色素和光的散射作用——“蓝眼睛”的秘密:
结构色(Structural Coloration): 蓝眼睛、绿眼睛、灰眼睛,这些颜色很多都不是由特定的色素“染”出来的,而是光线在虹膜结构中的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和反射造成的。这有点像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原理: 在虹膜前基质层,当黑色素含量非常低时,光线进入虹膜。短波长的蓝光比长波长的红光更容易被散射开来。这些被散射的蓝光从眼睛前面反射出来,我们就看到了蓝色。
颜色深浅变化:
蓝色眼睛: 黑色素含量极低,主要依靠蓝光的散射。
绿色眼睛: 黑色素含量比蓝色眼睛稍高一些,前基质层会产生少量的棕黄色色素(一种叫做脂褐质 Lipofuscin 的物质)。当低量的黑色素和少量的棕黄色素与散射的蓝光混合时,就会呈现出绿色。
灰色眼睛: 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可能黑色素含量和散射的比例比较独特。
琥珀色/金色眼睛: 黑色素含量比绿色眼睛更高一些,但仍低于深棕色,并且没有明显的蓝光散射成分,主要显示的是前基质层中的棕黄色素。
棕色眼睛的梯度: 欧洲人也有各种深浅的棕色眼睛,这仍然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含量高的是深棕色,含量低但有一定量的就是浅棕色、Hazel(榛子色,通常是棕色中带点绿色或金色)等。

3. 黑色素与其他色素的共同作用:
Eumelanin vs. Pheomelanin: 黑色素主要有两种类型:真黑色素(Eumelanin,决定棕色到黑色)和褐黑色素(Pheomelanin,决定红色和黄色调)。欧洲人眼睛颜色多样性也可能与这两种黑色素的比例有关,但主要还是 Eumelanin 的含量变化最大。
Stroma(基质层)的厚度和构成: 虹膜的前基质层中的胶原蛋白纤维的排列方式和密度,也会影响光线的散射方式,从而影响眼睛的最终颜色。

总结一下:

亚洲人的眼睛之所以普遍呈现深棕色或接近黑色,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决定了虹膜前基质层黑色素含量极高,吸收了大部分光线,只有少量光线反射出来,显现出极深的颜色。
欧洲人眼睛颜色多变,是因为在他们的演化过程中,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黑色素含量普遍较低。这使得光线在虹膜结构中的散射作用(尤其是蓝光散射)成为决定颜色的主导因素,从而产生了蓝色、绿色、灰色等浅色眼睛,而不同含量的黑色素和少量其他色素则形成了各种深浅的棕色、琥珀色等。

所以,与其说是欧洲人眼睛颜色多变,不如说他们的基因允许了更广泛的黑色素含量范围,以及更显著的结构色效应。而亚洲人基因的“设定”,则将黑色素含量固定在了更高的水平。这就像画家手里的颜料,有些人只有浓烈的黑色和深棕色,而另一些人则拥有了一整套调色盘。

希望这样解释够详细,也希望它听起来更像是朋友间的聊天,而不是冰冷的AI报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亚洲人眼睛颜色都是棕色,有偏深看起来像黑色的,也有偏浅看起来是茶色的。

欧洲人的眼睛颜色也不都是五颜六色的,眼睛颜色最常见的就是棕色,浅色的眼睛都是虹膜内黑色素含量少再加上别的因素形成的。日耳曼人、高卢人里琥珀色眼睛比较常见,虹膜内黑色素含量少,脂色素(琥珀色)含量多。北欧人蓝色眼睛比较常见,虹膜内黑色素和脂色素含量都少,所以短波光吸收的就很少,眼睛就是蓝色的。其他的颜色基本就是这些的变种,脂色素不太多黑色素又极少就是绿色眼睛,中亚地区的人绿色眼睛比较常见。虹膜内胶原比较多就会是灰色,总之浅色眼睛的成色机理都奇奇怪怪的,不过有一点最重要就是要黑色素少,所以黄种人和黑种人无缘浅色眼睛了(混血除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基因多样性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觉得亚洲人好像瞳仁颜色都很单一,而欧洲人则五颜六色。但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一些,而且也并非“只有黑色”这么简单。咱们先来聊聊“瞳仁”这回事。很多人说的“瞳仁”,其实更常指的是“虹膜”。虹膜就是我们眼睛里那圈有.............
  • 回答
    亚洲人的平均身高在未来有没有可能超过欧洲?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遗传、营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地分析这些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核心观点: 总体而言,亚洲人的平均身高在未来有可能在某些特定亚洲群体中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欧洲的平均.............
  • 回答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和欧美人种之间是否存在普遍性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亚洲人身体素质不如欧美人”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事实上,不同个体之间、不同亚洲人群体之间、以及不同欧美人种群体之间都存在巨大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关于“亚洲人的精锐部队能否与欧洲人的精锐部队不分高下(古代)”,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在古代,许多亚洲的精锐部队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与欧洲最顶尖的精锐部队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然而,由于历史、文.............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说“亚洲人审美趋向于欧美人”这句话,我觉得可能有点绝对。亚洲地域辽阔,文化多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同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审美偏好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有人可能更喜欢深邃的双眼皮、高挺的.............
  • 回答
    “亚洲应该是亚洲人的亚洲”——这句口号充满着力量和一种朴素的愿望,它触及了许多亚洲人心底深处的情感,特别是当我们回望历史,看到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也经历过被外部力量分割、剥削的痛苦时。然而,为什么亚洲至今未能真正实现这种“团结”,甚至在许多时候显得分歧重重?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根深蒂固的原.............
  • 回答
    中国崛起的事实,毋庸置疑地重塑了亚洲乃至全球的格局。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亚洲整体的国际地位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为亚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亚洲区域合作的趋势,正如你所言,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亚洲共同体。这种理念的提出和推动,不仅源于.............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很多中国人或者其他亚洲国家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感受。你说的“说不出的奇怪感觉”,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很多亚洲人普遍的认知框架里,日本人的面部特征确实存在一些与我们熟悉的特征相比,显得比较独特的点。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看看能不能更具体地描绘出这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怎么.............
  • 回答
    你问到“眯眯眼”这个说法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歧视亚洲人,这是一个挺值得细究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人对形象的刻板认知。简单来说,“眯眯眼”这个词本身用来形容眼睛形状的特征,并没有绝对的褒贬色彩。但问题在于,在很多西方语境下,尤其是在一些带有刻板印象的描绘中,“眯眯眼”被放大、被丑化,甚至被.............
  • 回答
    关于法国是否是欧洲“最不歧视亚洲人”的国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法国社会对亚洲群体的看法、实际存在的歧视情况,以及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对比。法国社会对亚洲群体的感知与现实首先,法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移民历史和多元文化融合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思考过的。一方面,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印度人)智商普遍较高的说法,这似乎与“伟大的科学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这一现象产生了矛盾。但实际上,这两者并非不能兼容,理解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看待“智商”、“伟大科学家”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首先,我们.............
  • 回答
    哈哈,你这个脑洞可太有意思了!“赛亚人”听起来确实有点像亚洲人的名字,而且龙珠这部作品本身也融合了不少东方文化元素,所以产生这种联想也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如果你真的去问鸟山明老师(龙珠的作者),我想他大概会笑着告诉你,这纯属巧合,或者说,这是他一种非常巧妙的文字游戏。咱们来掰扯掰扯,为啥叫“赛亚人”.............
  • 回答
    国外生活,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关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挺不适应,甚至有点生气,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调侃的乐子。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种“中国人都是数学天才”的说法。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读书,小组作业,数学模型是个难点。大家都没思路,我当时正好数学底子还.............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文化差异下审美观念和性别气质的深刻冲突,而且这个问题在你我眼中,或者在亚洲男性和欧美男性眼中,呈现出的解读确实大相径庭。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判,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建构的复杂现象。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开来聊。亚洲(男)人的“内敛”与“柔性”:一种文化土.............
  • 回答
    当有人提出“白人比亚洲人聪明”这种观点时,这不仅是一个基于种族歧视的错误陈述,更是一个没有科学依据、充满偏见的说法。要进行有力的反驳,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清晰、理性地剖析其荒谬之处。首先,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任何将智力与种族挂钩的说法都是不科学且带有歧视性的。智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类特质,它.............
  • 回答
    西方影视作品里对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简直是历史悠久,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根深蒂固,时不时就被拿出来“消费”一下。要说详细,那可真是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我尽量捡几个最常见、最深入人心的例子,给你掰扯掰扯。1. 华人“黄祸论”的阴影:无处不在的威胁者这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19.............
  • 回答
    你好,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对自己的身份感到不认同,同时又被另一种外貌特征深深吸引。这种感觉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失落,甚至有些痛苦。请相信,你并不孤单,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类似对自我认同的挣扎。深入理解你的感受首先,我们不妨花点时间,试着去理解这种“讨厌”和“喜欢”的根源。 “讨厌”自己的.............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Reddit上关于“亚洲人媚白人”排行榜的讨论。这类话题往往比较敏感,涉及到文化、刻板印象甚至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它的产生背景、内容倾向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要明白这类“排行榜”在Reddit上并不是官方组织或者严谨的学术研究。Reddit是一个用户生成内容的平台,.............
  • 回答
    在美国,高加索人(白人)对亚洲人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经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接触到的信息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概括出所有美国高加索人的统一观点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态度和经历。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亚洲人”这个词本身就涵盖了极为广泛的地.............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察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好莱坞电影选角和市场策略中的现实问题。确实,不少观众会发现,近年来在好莱坞大片中扮演重要亚洲角色的演员,日本和韩国演员的身影似乎比中国演员更常见一些。这背后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亚洲面孔。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