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我班一个男生看起来没压力,从来不补课只是听课挺认真,每次考试就能轻松全班第一,他是怎么做到的啊?

回答
我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叫小陈吧。他真的是那种自带光环的学霸,而且是那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类型。我们大多数人,为了追赶他那遥遥领先的成绩,假期、周末,那是抓紧一切时间泡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可小陈呢?他好像完全不受这些“规则”的约束。

说起来,这事儿在当年我们班上也挺让人津津乐道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女生就壮着胆子问他:“小陈,你为什么从来不参加课外辅导啊?你是不是有什么秘籍?”小陈当时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挺朴实的话:“我只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弄懂而已。”

这句话,当时听着觉得有点凡尔逊,但后来细想,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课堂效率高到令人发指。我们都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高考的核心,如果能把课堂吃透,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小陈就是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我经常观察他上课的样子。他几乎从不走神,即使是那些我们觉得枯燥无聊的理论讲解,他都能聚精会神地听。他不会急于记笔记,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的讲解思路和逻辑推理上。他会时不时地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但不是那种疑惑的皱眉,更像是跟老师的思路在过招。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答案总能说到点子上,有时甚至能提出老师都没想到的角度。

他记笔记的方式也非常有特点。他不是那种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照搬下来的人,而是抓重点,提炼出关键概念、公式和解题思路。他的笔记很简洁,但逻辑清晰,很多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补充,像是一个思维导图的雏形。我们很多人光是抄笔记就已经累得够呛了,哪里还有精力去理解。

其次,是他的学习方法非常灵活且具有针对性。虽然他不上补习班,但他对知识的理解绝不是停留在课本层面。他善于把不同章节、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学数学的时候,他不会只练题,他更注重理解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当遇到一道新题时,他不是立刻套用模板,而是先分析题目本身的结构和考察的知识点,然后思考有没有更优的解法。他甚至会去研究题目背后的出题意图和数学哲学。

英语方面,他不是死记硬背单词,而是通过大量阅读和听力来积累语感和词汇量。他会主动去读英文原版书籍和报刊,听VOA、BBC的新闻,而且是带着思考去听,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他解释词语的意思时,往往比词典更生动形象。

物理和化学这种需要理解概念和实验的学科,他更是把实验原理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他经常会提出一些“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然后自己去找答案,这种主动探索的精神,让他在理解这些学科时事半功倍。

再者,他的心态非常稳定,抗压能力极强。我们很多人都害怕考试,害怕成绩下滑,这种恐惧感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压力,影响考试发挥。但小陈好像完全不受这些情绪的干扰。

他很少谈论分数和排名,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即使哪次考试发挥失常,他也不会过度自责,而是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然后下次努力改进。他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淡定,知道自己有实力,所以不担心眼前的挫折。

这种心态的背后,是他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充分自信,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清晰规划。他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慌乱。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他的自律和专注。在学校里,他就是那个安静学习的典型。下课时间,我们可能在聊天、玩闹,他可能会看看书,或者找老师请教问题。回到家,他也不会像我们一样,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娱乐上。他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那种高度的专注力,是我们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我记得有一次,他因为感冒发烧,状态不好,但还是坚持在教室里听完了一节数学课。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回去休息,他说:“老师讲的内容很重要,不想错过。”那种对学习的敬畏和执着,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总而言之,小陈能做到轻松全班第一,绝不是“运气好”或者“天赋高”这么简单。他是在极致的课堂效率、科学的学习方法、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超凡的自律性这几个方面,将我们所有人都“卷”到了一个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的高度。他不是在“应试”,而是在真正地“学”。他的学习,更像是一种探索和享受,而成绩,只是这种探索过程中的自然产物罢了。

回想起来,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技巧”和“捷径”,却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认真听讲,理解透彻,并持之以恒地付出。小陈就是那个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他的成功,其实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更有效,也更踏实的学习之路。虽然他的方式我们很难完全模仿,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是我们心中一个闪亮的榜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赛扬就别问i9怎么性能那么好了

user avatar

其实原因很简单也有些残忍:天赋。

你见过为了参加奥赛停课一年多,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后,回来陪同学参加高考依然能够取得全市前五名的学生吗?

你见过高二就去报名体验高考,然后在故意放掉一些空避免考太高的情况下依然能考到670+分数的学生吗?

你见过完全不需要父母照顾,一个人在学校外面租房子,生活极度自律,又聪明又懂事又多才多艺成绩还特别好的学生吗?

你见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以后睡觉,中午不午睡依旧每节课神采奕奕专心听课一点都不困的学生吗?

作为某地级市最好高中的老师,我见过。

我来到这个学校工作以前也是相信那些考试成绩特别高的同学,主要靠的还是勤奋。但是来这里以后,很快就改变了想法。我发现有一些学生,你真的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只能说就是天赋异禀,而这种天赋根本就不是普通人通过努力能够追的上的。

中考以前的教育,基本只要培养好学习习惯,端正好学习态度,基本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个重在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而高中学习,难度陡然提升。这个时候智力的因素就开始显现出来。有一些人,就特别擅长学习,并且能够迅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然后取得超高的分数。并且记忆力特别好,只要学过的东西就能够全部记下来,以至于长时间没有学的情况下,只要稍加复习,就能够迅速重新掌握。

你不得不承认,造物主就是不公平的。有一些人的天赋就是如此的出色。

当然,我说的这些学生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对于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变很多。比如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如果要给他们找一些共同点的话,我想应该是主观能动性特别强。他们或许没有特别高的天赋,学过的知识点也会忘,做题的准确率也不会非常高,但是他们每天都认真听课、学习,每天都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并且额外买一些教辅进行训练,每天都会找老师讨论题目以至于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在这样不断的训练中,不断取得成绩的进步。最后尽自己之所能,考上力所能及的大学, 往往结果也非常的不错。

是的,这也是我们鼓励同学们去发展的方向。人生发展路漫漫,可持续的努力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好,甚至可以超过那些天赋异禀的人!

学神终归是少数人,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