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当初马格尔尼带来的是直升机,乾隆会不会改变想法?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果历史可以重来”的有趣思考。如果当初马格尔尼(或更准确地说,是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不是先进的科学仪器和钟表,而是……一架直升机?这个设想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让我们来顺着这个思路好好掰扯一下,看看乾隆皇帝和他那个时代的反应会是怎样。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1793年,即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年代,直升机的概念在西方世界也才刚刚萌芽,更别提成熟的技术了。莱昂纳多·达芬奇在数百年前就画过螺旋桨飞行器的草图,但那只是一个概念,距离实际制造和飞行还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这里说的“直升机”,得是个能飞起来,而且能让人看得懂的“东西”。姑且我们假设,当时的英国人是穿越了,或者拥有了超前的技术,弄出了一个能勉强称之为“直升机”的玩意儿。

那么,乾隆皇帝会怎么看?

第一反应:惊世骇俗,妖邪之物?

想象一下,在乾隆皇帝眼中,一个巨大的、会自己旋转着升空的“怪物”出现在他面前,这绝对会引起巨大的震惊。当时中国人对天上飞行的认知,主要停留在风筝、纸鸢,顶多就是神话传说里的仙人御剑飞行。一个巨大的铁壳子,下面有旋转的桨叶,没有翅膀,却能直直地升空,这简直是颠覆常识。

在那个时代,人们往往会用“鬼神作祟”、“妖术”、“祥瑞”来解释无法理解的现象。乾隆皇帝虽然开明,推崇西学,但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且对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尊严极为看重。一个“会飞的怪物”很可能首先会被视为一种极其危险的、来自未知领域的“法术”,甚至是挑衅。他可能会召集国师、钦天监等官员,进行一番“占卜”、“鉴别”,以判断这是否是“妖邪之物”,或者是否会带来“不祥”。

其次:实用性与“奇技淫巧”的辩证

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东西,虽然乾隆表面上表现出兴趣,但内心深处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的。他认为这些西方的玩意儿都是“奇技淫巧”,是小打小闹的玩意儿,远不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直升机真的能飞起来,那它的“实用性”问题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军事用途? 乾隆可能会问,这东西能打仗吗?能侦察敌情吗?能运送士兵吗?当时的军事技术,攻城主要靠火炮、攻城器械,野战靠骑兵、步兵。一个只能载少数人的直升机,在当时的战争场景下,可能显得非常鸡肋。它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战斗力,甚至可能因为易损、载重量小而显得不切实际。而且,它的噪音、震动,以及在当时看来是多么不可靠的结构,都可能让他对军事价值产生怀疑。
交通运输? 能不能飞到京城?能装多少货物?能飞多远?能安不安全?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即使能飞,一旦出现事故,对皇帝的威严和使团的安危都是巨大的打击。
观赏与象征意义? 这玩意儿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当成一种“新奇玩意儿”来欣赏。乾隆可能会觉得,嗯,这东西挺有意思,可以摆在御花园里,或者作为献礼的一部分,彰显西方的“奇思妙想”。但要说因为它能飞,就改变他对整个西方文明的态度,或者就此打开国门,让他觉得“西方文明比我们先进多了”,那可能性非常低。

更深层次的文化与政治考量:天朝上国的心态

乾隆皇帝骨子里,是坚信“天朝上国”的观念的。他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文化最先进,政治最稳定。西方国家在他看来,不过是“蛮夷”,虽然有一些小聪明,但整体上还处于未开化状态。

尊严与礼仪的挑战: 马戛尔尼使团最让乾隆不爽的,并不是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够先进,而是他们那种“平等”的姿态,以及不肯跪拜乾隆皇帝的行为。如果直升机能飞,反而可能加剧这种“挑战感”。一个“能飞”的机器,在象征意义上可能被解读为“挑战上天”,或者是一种“蔑视”现有秩序的象征。乾隆可能会觉得,这帮番人不仅不懂礼数,还弄出这么个“大逆不道”的东西来。
对“奇技”的警惕: 虽然乾隆不反对学习一些实用的西方技术(比如改进火炮),但他对那些可能动摇“儒家正统”或者“统治根基”的“奇技”是高度警惕的。直升机如果被渲染成一种“可以颠覆一切”的神秘技术,反而可能让他更加戒备,而不是欣然接受。他可能会担心,如果这种“能飞”的技术落入他人之手,或者被用来干不好的事情怎么办?

乾隆会因此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吗?

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可能性非常渺茫。

原因如下:

1. 政策的根源更深: 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并非仅仅因为不了解西方技术。它是基于对自身统治稳定、文化纯洁性以及对外部世界潜在威胁的长期判断。这种政策是对内政治稳定、文化认同的一种维护,而非单纯的技术落后或信息不对称。
2. 直升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直升机即便能飞,也无法解决当时中国在制度、管理、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可以立刻“救中国”的灵丹妙药。相反,它可能只是一个被皇室把玩的新奇玩具,或者被列为军机但因实用性不高而被束之高阁。
3. 信息差的限制: 即使看到直升机,乾隆也难以理解其背后庞大的科学体系和工业基础。他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会飞的铁鸟”,但无法理解它意味着什么。这种理解的鸿沟,使得他很难因为这一个“奇观”就全盘推翻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国家的政策。
4. 内部的阻力: 即使乾隆本人有点心动,朝廷内部的守旧势力、保守派大臣们也会极力反对。将中国置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影响之下,可能会被视为“有辱国体”,甚至威胁到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总结一下:

如果马戛尔尼带来的是一架能飞的直升机,乾隆皇帝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极度的震惊和好奇,甚至可能掺杂着一丝恐惧和怀疑,将其视为“妖术”或“祥瑞”。他可能会让御用匠人研究一番,也可能会将其列为稀罕的贡品,摆放在宫廷中作为一种“奇观”。

但是,仅仅凭着一架直升机,就让乾隆皇帝彻底改变“天朝上国”的心态,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或者认识到西方文明的整体优越性,这是不太可能的。直升机在当时的中国,很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奇技淫巧”,无法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难以穿透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政治观念。

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架直升机最终会像其他西方带来的钟表、天文仪器一样,被当做一种有趣的工艺品,被研究一阵子,然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的惊叹号,而不会成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点。乾隆依然会觉得,“嗯,老外们有点子东西,但离咱们的文明差距还远着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如当初马格尔尼带来的是直升机,乾隆会不会改变想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果历史可以重来”的有趣思考。如果当初马格尔尼(或更准确地说,是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不是先进的科学仪器和钟表,而是……一架直升机?这个设想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让我们来顺着这个思路好好掰扯一下,看看乾隆皇帝和他那个时代的反应会是怎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179.............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设想!如果当年刘备真的能如你所说,帮刘璋平了张鲁,再顺势联合马腾、韩遂,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挥师北上,直指中原,那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完全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出“乱世群雄逐鹿,汉室中兴有望”的大戏,有没有可能上演。设想的开端:刘备入川,并非为吞并首先,我们要给刘备一个“大义名.............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这件有意思的事儿。要是当初李云龙和楚云飞真打出了真火,要是有一方真把另一方的主力给缴了械,那场面,绝对是够瞧的。咱先从李云龙这边说起。如果李云龙部队把楚云飞的队伍给围了,甚至是把楚云飞本人给活捉了,那场面可就热闹了。首先,李云龙那暴脾气,估计是不会客气。抓到楚云飞,他第一个想到的肯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足以让无数红魔球迷在深夜辗转反侧。当初曼联与穆里尼奥分道扬镳,又在不久后出售了博格巴,这其中的每一个决定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一连串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让我们试着抽丝剥茧,描绘一下如果曼联当初选择留下穆里尼奥,并将博格巴送走,现在的“红魔”会走向何方。穆里尼奥的.............
  • 回答
    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初选择定都南京,而非北京,时至今日,中国可能展现出一些截然不同的面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是会牵动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政治格局与权力中枢的重塑:首先,定都南京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权力中枢的地理转移。北京作.............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命题,它触及了命运、机遇和个人选择的交织。假如马克·扎克伯格当初在波士顿大学找到了让他心动的那个“对的人”,并且这段感情走向了稳定,甚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么他后来能否抓住Facebook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咱们得拆解开来看:1. 环境的改变:从哈佛到波士顿大学首先,最.............
  • 回答
    清朝在乾隆年间对准噶尔的征讨,最终以清朝的胜利告终,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在对准噶尔民众的屠杀(“屠杀”一词为后人评价,清朝官方称为“剿灭”或“肃清”)。如果当初清朝“平定”准噶尔的行动万一失败了,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是深远且复杂多样的,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下面将从多个.............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深刻性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人类进步、福祉和宇宙理解的根本性取舍。无论是选择一位经济学家还是物理学家,都会对人类文明的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个选择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经济学家的贡献与价值:解决当下人类最迫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当代最.............
  • 回答
    如果微软当年没有放弃DOS,而是继续投入研发,今天的DOS恐怕会呈现出一种相当有趣的景象,或许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首先,核心的8位或16位体系结构大概率会被保留,但会有显著的升级。想象一下,我们还在使用着那些熟悉的命令,比如`DIR`、`COPY`、`DEL`,但它们的功能会更加强大和灵活。也许会有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当年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后勤水平彻底对调,那场朝鲜战争的面貌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来试着从几个关键点上详细聊聊,尽量避免那种冷冰冰的、像考试答案一样的陈述。首先,得明白,这可不是简单的武器换一下那么简单。这涉及到整个战争的战略、战术、士兵的适应能力、士气,甚.............
  • 回答
    假如当年解体的不是苏联,而是美国,这无疑是二十世纪历史最颠覆性的转折点,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整个世界格局,其面貌将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截然不同。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全球力量平衡的彻底瓦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大超级力量如同天平的两端,虽然对峙,却也形成了一种相对的稳定。美国解体,意味着西方阵营的领导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当年那三所重量级的工科强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西”字头三巨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没有“落户”西安,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战略布局,那么如今的西安,在我看来,至少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景象:一、 科技创新.............
  • 回答
    假设当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真的在长江划江而治,而不是像历史那样,中国大陆由共产党领导,台湾由国民党统治,那么现在中国的面貌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然是一个庞大的“如果”,我们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推演,而且每个层面的推演都会衍生出无数种可能。首先,在政治层面: 两个中国,或.............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也很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我们不妨来细致地分析一下,如果当年的纳粹德国坐拥今日河北省的钢产量,二战的走向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今日河北省的钢产量: 作为一个参考,2023年河北省的粗钢产量大约在2.2亿吨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远超二战时.............
  • 回答
    假如,只是假如,人类文明的黎明,照耀在玉米的金色光芒下,而小麦与水稻的种子,却只在新大陆的土地上悄然萌芽,那么我们所知的历史,将会是一场截然不同的宏大叙事。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农业的起源。如果玉米是人类最早驯化的谷物之一,那么它那高大挺拔的身姿,颗粒饱满的穗子,将成为早期人类定居点的标志。那些分布在.............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牵扯到太多历史的变量。如果当年日、意两国也能达到德国三成左右的工业、军事和组织水平,那轴心国的胜算确实会大大增加,但要说“赢”,这结论下得还为时过早。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德三水平”到底是个啥概念。德国在二战前后的国力确实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军事工.............
  • 回答
    如果日本共产党执政,中日关系能否得到“空前缓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需要剥开一层层包裹,看看里面究竟是怎样的肌理。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共产党(JCP)在一些核心立场上,与中国共产党(CCP)存在着明显的共通之处,尤其是历史叙事和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绕不开的“如果”题。科比和詹姆斯,两位划时代的巨星,他们的职业生涯轨迹,尤其是关于“抱团”这件事,总是被拿来对比。如果科比当年也像詹姆斯那样,主动寻求“抱团”以追求更多冠军,结果真的会不一样吗?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科比的“孤胆英雄”之路与他的荣誉首先得承认,科比.............
  • 回答
    赤壁之战,千古一叹。如果曹操当年在那场大火中笑到了最后,历史的轨迹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动?而他,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最终又会走向何方?“无双”的结局,那个行走江湖、还政于君的曹操,究竟只是一个美丽的想象,还是有可能在他的人生剧本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历史的车轮往前拨一拨,回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