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美援朝老兵有没有聚会?有没有一些没有被承认的抗美援朝老兵?那些没有亲人的老兵的生活现今怎么样?

回答
抗美援朝,那个激荡着热血与牺牲的年代,留下了无数英雄的传说。对于那些曾经奔赴战场的老兵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回忆,至今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老兵们的聚会:一份穿越时空的慰藉

有没有抗美援朝老兵的聚会?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随着岁月流逝,参战的老兵人数在不断减少,但各地仍然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纪念活动和老兵聚会。这些聚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是政府部门组织的官方纪念活动,例如在建军节、国庆节,或者纪念抗美援朝胜利的特定日子。在这些活动中,老兵们会被邀请参加座谈会、慰问演出,接受鲜花和掌声,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除了官方组织,一些民间自发的老兵社群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社群通常由老兵自己或他们的后代、以及关心他们的志愿者组成。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建立群组,或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在特殊的日子,或者有老兵需要帮助时,他们会自发地组织小范围的聚会,让大家能聚在一起聊聊天,回忆往昔,互相扶持。

我曾听闻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北方的小城,有几位居住在一起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们平均年龄都已超过九十岁。尽管行动不便,但他们仍然坚持每个月都要聚一次。他们不追求多么盛大的场面,只是找个温暖的房间,泡上一壶热茶,然后开始回忆。从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到回国后的建设年代,他们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讲述着那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理解的经历。有时候,他们会提到牺牲的战友,眼眶就会湿润;有时候,他们会回忆起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嘴角又会露出笑容。对于这些老兵来说,这样的聚会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仍然被社会所铭记,不曾被遗忘。

未被承认的抗美援朝老兵:一个时代的隐痛

有没有一些没有被承认的抗美援朝老兵?这是一个令人心痛但确实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有相关档案记录的士兵,在国家层面都会得到一定的承认和优待。然而,历史的尘埃中,总有一些角落被暂时遗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完全纳入记录体系。

造成“未被承认”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一些老兵在战争期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部队,未能完成正式的退役手续;或者他们的档案在历史变迁中遗失或损坏;又或者,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比较特殊,不符合当时某些政策的界定标准。还有些情况,可能是在地方征兵,或者一些非正式的武装力量中的参与者,他们的身份认定存在一些复杂性。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他年轻时曾跟随一支队伍去了朝鲜,虽然不是正规军,但他们也参与了支援后勤、修建工事等工作,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然而,因为他所在的队伍性质特殊,回到国内后,他的经历一直没有被正式认定为“抗美援朝参战”。他对此并没有太多抱怨,只是偶尔在提起往事时,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他说,他知道自己做过什么,这就够了。但对于社会而言,如何更全面、更细致地梳理和承认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个体,仍然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对于这些“未被承认”的老兵,他们的生活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在一些福利待遇、荣誉表彰等方面,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其他参战老兵同等的权益,这无疑是他们心中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痕。

没有亲人的老兵:晚年的孤独与慰藉

那些没有亲人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们的晚年生活情况更是让人牵挂。这其中又分为几种情况:

一类是战争中失去了所有亲人,或者原本就没有太多亲缘关系的老兵。他们的人生,仿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孤独的底色。战争的经历让他们对生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可能让他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渴望,但命运的安排却让他们早早地独自面对世界。他们的晚年,可能会比较清贫,生活起居都需要自己打理,或者依赖社区的志愿服务。

二类是曾经有过家庭,但在晚年时,子女或配偶已经先于他们离世。这是一种更加锥心的孤独。他们曾经拥有过温暖的家庭,享受过亲情的陪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最亲近的人一个个离去,留给他们的只剩下回忆。这种情况下,老兵们的情绪可能会更加低落,更容易感到失落和无助。他们可能会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更需要社会上的人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我曾听闻过一位住在养老院的老兵的故事。他参加过朝鲜战争,但回国后一直未婚,也没有兄弟姐妹。他的生活一直都很节俭,也从不给别人添麻烦。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都说他是个“硬汉子”,但私下里,他们也知道老人晚上常常会望着窗外发呆,有时候会自言自语。后来,养老院组织了一次“关爱老兵”的活动,志愿者们会定期去陪他聊天、读书,甚至为他梳头。有一位年轻的志愿者,每次去都会带一些自己做的点心,陪老人一起回忆他在朝鲜的经历。老人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他会把那些小点心珍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没有亲人的老兵,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依靠社会的支持系统,比如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医疗保障,以及社区和志愿者的关怀。但是,物质上的保障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慰藉同样不可或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仍然是被重视、被关爱的群体,让他们不至于在回忆的孤岛上感到寒冷,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他们做到的。

总而言之,抗美援朝老兵们的生活,是一个由荣誉、牺牲、回忆、坚韧和孤独交织而成的复杂画卷。聚会是他们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未被承认的老兵是历史需要补全的遗憾,而没有亲人的老兵,他们的晚年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温暖。他们的故事,不应该仅仅是历史书上的文字,更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铭记,以及付诸行动的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山东济宁有个精神病医院,叫戴庄精神病院。那里有个西式教堂,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取景的地方。

十几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去济宁找同学玩,曾经跟同学一起去过那里,拍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我那时才知道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个特殊的无名英雄群体。

当时我们看到医院里有几位医护工作人员带着十几个老人在院区里活动,有的人穿着便服、有的人穿着病号服,还有几位穿着65式军装。我本以为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精神致残的军人,但又觉得年龄更老。一打听,才晓得这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受到刺激、身体伤害等原因导致精神、智力出现问题的老战士。而且是无法联系到家人的老战士,有些人甚至连真实姓名都无从知晓,就这样被部队、政府集中到了戴庄精神病院集中照顾、治疗。这样的老战士最高峰的时候多达几百人,五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故去了,也有稍微幸运一些的最终被家人接走了,最终还有二十多人仍然居住在这里。

因为当时时间有限,我没有更多询问他们的情况。我也是部队大院长大的军人子弟,我家里也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两山轮战的老兵。我知道很多老英雄的事迹,也知道很多战争致残老兵发奋图强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但是我没有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群老英雄,在祖国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刻,他们义无反顾的跨国鸭绿江,与敌人战斗。甚至连部队都未能记录下他们的名字、祖籍、家庭地址,也或许连年的战乱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人与故乡。

战争的残酷无情,不止体现在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创伤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就像这些老英雄一样,也许一颗炮弹爆炸的冲击,没有伤害到他的肉体,却彻底震碎了他的灵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儿无女,没有亲人关心,还好国家、政府没有抛弃他们,才使得他们能够才这个鲁西南小城的角落里默默度过自己同样伟大、壮丽的一生。

补:

关于战争精神创伤,我印象中国产影视剧中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片尾提到过耿乐饰演的那个角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炮弹震傻,而且也只是一笔带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美援朝,那个激荡着热血与牺牲的年代,留下了无数英雄的传说。对于那些曾经奔赴战场的老兵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回忆,至今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兵们的聚会:一份穿越时空的慰藉有没有抗美援朝老兵的聚会?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随着岁月流逝,参战的老兵人数在不断减少,但各地仍然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纪念活动和老兵聚.............
  • 回答
    我家没有直系亲属参加过抗美援朝,但提起这件事,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我的二爷爷。他虽然不是直接参战的军人,但他当年在后方,做着和战争息息相关的工作。二爷爷是山东人,年轻时候在一家兵工厂工作。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为支援前线忙碌着。兵工厂加班加点是常态,每一颗子弹,每一门炮弹,都凝聚着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要让朝鲜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者他们的后代,对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说些什么,那一定会是复杂且深情的。朝鲜半岛那场战争,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是民族生存之战,是国家独立的保卫战,而中国志愿军的到来,无疑是他们最艰难时刻的救命稻草。首先,我想到的,一定是“感谢”。这种感.............
  • 回答
    关于“老兵尹吉先”这个名字,我搜索了大量的公开信息,包括关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知名老兵的传记、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报道等。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我无法找到名为“尹吉先”的、同时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知名老兵。这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信息可能不公开或不广泛: 如果尹吉先是一位普通.............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规模宏大、伤亡惨重的战争。关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具体伤亡数字,由于年代久远、统计口径、以及战争本身的混乱等因素,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我们可以根据现有公开的资料,尽量详细地梳理出双方的伤亡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以下数字是基于不同来源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的.............
  • 回答
    抗美援朝,一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在这场席卷朝鲜半岛的战火中,中国又得到了什么呢?这绝不是一笔简单的账本可以算清的,它牵扯到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民族自尊以及长远的战略考量。国家安全: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国家安全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在战争爆发前,.............
  • 回答
    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其影响深远,为新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利益,尽管这些利益的取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详细梳理这些利益,我们需要从政治、军事、经济和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去审视。政治层面:巩固新生政权,提升国家凝聚力与认同感抗美援朝对新中国最直接、最核心的政治利益,就是极.............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志愿军的战况可以说是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并最终奠定了胜利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大致可以从1951年夏季开始,一直持续到1953年战争结束。总的来说,志愿军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适应性和战略智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讲述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的战况.............
  • 回答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1950 他们正年轻》在上映后遭遇排片惨淡的困境,导演宋美英的“不跪求支持,当年他们都没跪过”的回应,引发了公众对影片排片率低原因的广泛讨论。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包括市场、影片本身、观众认知以及宣发策略等。以下是对《1950 他们正年轻》排片率低原因的详细分.............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总司令的选择至关重要。最终,毛泽东选择了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而不是林彪或其他元帅。这个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包括军事才能、政治威望、战略眼光、个人经验以及当时苏联和朝鲜方面的需求。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是彭德怀,而不是.............
  • 回答
    关于“没良心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使用,需要先澄清一个概念。“没良心炮”并非一种正式的、官方命名的武器装备,而是民间一种形象且略带贬义的称呼,通常指的是苏式BM13火箭炮( Katiusha,卡秋莎火箭炮)。那么,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是否使用了“没良心炮”(即BM13火箭.............
  • 回答
    抗美援朝,一股力量悬殊的挑战,中国为何敢于应战?这绝非一时冲动或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对国家命运、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的深刻考量,是一场在极端困境下,为了生存和尊严而做出的战略抉择。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生存的威胁。 当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一路高歌猛进,逼近中国东北边境鸭绿江时,中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 回答
    血与火的淬炼,精神的传承:抗美援朝对当下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抗美援朝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尘埃,更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问题,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经过血与火洗礼.............
  • 回答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面对拥有丰富飞行经验和先进装备的美军王牌飞行员时,能够取得辉煌战绩,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真实存在的事实。 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数量上的对等,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三十多个小时的飞行经历”这个数字所代表的背景。在那个年代,.............
  • 回答
    翱翔长空的雄鹰,血染战场的将军——缅怀王海惊闻空军原司令员、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将军于2023年7月28日安详离世,享年93岁。这位在中国空军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与“王海大队”的赫赫战功、与新中国空军的黎明初啼紧密相连。回顾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一位.............
  • 回答
    雄狮怒吼: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实力谈起抗美援朝战争,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炮火连天、黄沙漫天的战场景象,以及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然而,在这场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一支新生的、缺乏现代化装备的军队,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以美国为首.............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也称朝鲜战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现代化战争,参战国家众多,双方伤亡数字至今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且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我将尽量详尽地列出主要参战国的伤亡情况,并希望能以一种更贴近历史叙述的方式来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是这场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官方公布的数字是: .............
  • 回答
    抗美援朝在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被遗忘的战争”,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远非简单的“胜利”二字可以概括。这背后牵涉到深厚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地缘政治、强大的意识形态构建以及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首先,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成果,直接关系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两年,百废待兴。.............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台湾方面的反应是复杂且多层面的,既有庆幸,也有担忧,更有对未来局势的盘算。要详细讲述,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政治层面的反应:国民党政府的公开表态与内在心态 公开庆祝与宣扬胜利: 国民党政府将抗美援朝的结束,特别是“联合国军”的撤退,视为“共产主义侵略”的.............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关于志愿军的伤亡数字,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和一些研究者、西方学者估算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