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结论,美国生活质量大幅领先英法德。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英法德至今每年仍有有大量公民留学美国,在美国工作,移民美国,这个比例远高于在英法德留学工作移民的美国人,尽管美国人口数量两倍于三国之和。
老百姓用脚投票,英法德老百姓亦然。
究其原因,赚的少,物价高。
(更新,题目当时只是比较英法德美,不知何时加了日本进去,就不额外比较了。)
下为原文。
别拿贫富差距当遮羞布,说什么英法德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
首先,人均gdp本身就是生产值,反映一个国家平均每个国民生产多少价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创造价值的能力,既不是收入,也不是资产,和贫富差距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从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汽车保有量,街上汽车尺寸,排量及车位大小,人均用电量,用水量,碳排放量,食肉量,国民总财富/人口,这些能统计的,美国都远远高于英法德(也高于几乎所有北欧国家)。
这些街上开的车,住的房子,总不会是美国一小撮富人开的住的吧,这些个水,电,肉,总不至于都是富人用的吃的吧,都给他们吃,那坟头草得多高了。
好嘛,那就算都他们吃的住的,看恩格尔系数呗,美国人花在食物上的钱,只有英法德的一半左右(美英德法分别是6.8%,8.9%,11.4%,13.4%),这可最不讲贫富差距了。
还不够的话,相同岗位,从卡车司机,到会计,到大学教授,到码农,全方位的薪资水平碾压,美国卡车司机和德国卡车司机的收入,这你也觉得和贫富差距有关?
至于,拿着全方位碾压的工资,油价只有对面的一半,每平米房价,汽车价格也大幅低于英法德,这也是贫富差距?
不会真当我没去过德国,不知道德国自己产的大众和保时捷,同款车在德国售价普遍比美国高25%-50%吧,你要真不知道,出门百度或者谷歌“美国 德(法英)国 车价”,谁虚高网友告诉你。
好吧,有人得说福利了对不,这么说吧,美国税收比英法德(尤其法德)平均要低至少15%,每个家庭一年少交一万多美金税,把这个算做美国的福利,再来比比?
还有,如果真如很多知乎人所说,德法的教育体系这么好,为什么德法每年去美国的留学生,远高于美国去德法呢?
至于国家可以玩一年的幅员辽阔(对比英国德国比日本还小的国土面积),从夏威夷到阿拉斯加,从缅因到加利福尼亚,各种气候条件的居住可选择性,政治经济军事共同保障下的稳定性(相比德国领土上人均比日本还多的美国驻军数量),就不多说了,有和没有是什么区别,想必大家都知道。
当然,你要说英法德人素质高环保,不爱吃肉健康,当我没说,我也就看看到在美国工作的法国人德国人若干,原来在德法工作餐都是一小份色拉一小块面包,到了美国物价低了,每天中午吃牛排吃猪肘急吼吼的和什么一样,晚饭还不知道要吃什么奇珍异兽呢。
但我没数据,不和你争。
诚然,美国绝非天堂,美国人工作时间长于英法德,休假也少,医疗系统问题多多,食物太便宜乱吃导致寿命降低,高级点的垃圾堆而已。
这我都认识到了,你又何必看不开呢。
至于有回答表示,牺牲税率,住房面积,购买更多东西的能力,并且拒绝“取消医保,取消转基因禁制令,砍了住房补贴,镇压工人”(引号内黑人问号),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选择,比如接纳难民,少建造核电站,更高的个人隐私。。
我觉得不值一驳,而且黑人问号的部分明明白白地写着,还能有这么多赞,这再次证明了知乎用户的超高智商,
之所以扯淡,原因很简单,简单到过分:
绝大部份美英法德的居民并不是天上飘着的神仙,也不是受过三十年教育,拿着二十万美元薪水,数千万美元经费的教授,他们考虑的和你我考虑的一样:
怎么给自己家庭提供足够多的优质的烤三文鱼和煎牛肉,
能否购买一辆全新福特f全尺寸皮卡或者jeep大切诺基,而不是受限于预算只能买标志208,
运输生活物资所依赖的汽油,价格是50美分一升,还是一欧元每升,
夫妻三四个孩子的家庭,是否能住上200平米+地下室的房子,而不是80平米的第三层的公寓,
能否负担的起全家五口一万多美元的一次外国假期,
每小时的收入是27.2美元,还是18至20美元。
接点地气吧,去伦敦,去巴黎,去慕尼黑看看,看看当地人到底追求的是“垃圾回收可分类”,还是“人均住房面积从25平方米提高到60平方米”。
然后,其实那个答案说的一部分是对的,“你得问问欧洲人愿不愿意”。
老百姓用脚投票,见过数以百万计难民从叙利亚跑去土耳其,从委内瑞拉跑去巴西,还真没见过几个人,从美英法德移民去朝鲜的。
他说有些人失去了理想,信念,恕我直言,欧洲人能移民美国的,都是在温饱的基础上,有能力追求理想,公正,自由,信念,悲悯,神恩,法制,民主的。
我就想问问他,你何不睁大眼睛,瞧瞧这些人的选择是什么?
最后,数字说话,那位答主要是真有可以说明问题的数字,又何必张口就来,全靠口胡呢?
最后的最后,怕有人不知道,3.2亿人口的美国人的gdp总量,从落后到2015年反超,到越拉越开,2018年已经高出5.1亿人口的欧盟一截了。
英法德和生活水平,在可以预期的时间里,和美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直到没有人再提出这个问题。
不是。
GDP不等于收入和福利。政府支出也是GDP的重要部分,美国的国防支出太高了,而英法日德的支出大头在福利上
这是个很严肃的经济学问题,必然涉及到分析讨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可支配收入的分布曲线(即贫富差距)、政府税收和福利程度/制度、全球霸权成本(如军费)和收益(如割羊毛程度和低价格),等等。
我没有能力对这些话题展开定量讨论,等着更专业的人来论述吧。
只能纯粹贡献一下,基于个人有关欧美两地的诸多点状亲身经历和诸多点状一手信息,得出的个体化感受:
对 “大多数” 阶级,在 “大多数” 领域,是的,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比西欧高很多,甚至高于6万比3-4万高出的比例。
具体分阶级,“更高”的程度,从巨富开始,到富人,再到高收入,再到中产中上、中下,再到低收入,再到赤贫,或许呈逐级递减的趋势。在某一个点上,欧美可能会倒转,即欧洲的生活质量可能反而更高。但我相信,这个点会在赤贫或低收入的某一个区间,而到不了中产中下的区间。
再次强调,以上的结论,不是论点,而是感受,且是无关个体选择的感受。即,一个个体,基于其具体的阶级、行业、价值观等,更倾向于选择西欧而不是美国,认为Ta在西欧的生活质量比Ta在美国会更高,是一个很正常且普遍的事情。
而两地的主要差异,除了众所周知的全球垄断收益成本特性差异,科技和产业能力差异外,在意识形态层面,主要差异就两个:
1,自由 vs 平等 之间的倾向方向和程度
2,生产消耗更多能量/货物 vs 节约更多能量/货物 之间的倾向方向和程度
基本上,如果一个 “平均人”,觉得目前美国的福利程度已经高于Ta对合理福利程度的期待下限,同时,相比 “节流”,Ta更认可 “开源”,那么,Ta很有可能会倾向于美国的生活方式;反之,Ta是否会更倾向于欧洲,取决于Ta愿意为这些意识形态倾向,牺牲多少生活质量。
需要提前强调的是,拿西欧/北欧一些高人均GDP的人口小国来说事儿,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只有将西欧/北欧视为一个整体,才更能构成和美国更平行的对比(人口、面积、经济总量,等等)。而西欧/北欧一些高GDP人口小国的存在,可以完全被美国国内的内部标准差覆盖。即,在美国国内,找出一个人口、面积、人均GDP可与好比卢森堡类比的行政区或社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最后,如果无法给出全面且权威的统计数据的话,建议都表达一下主观感受就是了,而没必要非要试图去找些例子去证明。怎么证明都是自说自话,管中窥豹。毕竟,我作为一个对中美生活都极其了解的人,很容易就能举出N个孤例,去证明中国生活比美国好,然鹅......
此话题可作为能支持一个论点的论据的信息,只能是全面且权威的统计数据,比如说来自于WB,IMF或OECD的各种统计,如按市场汇率或评价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按市场汇率或评价购买力计算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等等。目前看来,不论是哪一个统计口径,相比较英法德日,美国都领先起码20%以上。而考虑到在“中位数”的水平上,哪怕是美英法德日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其大头也必然对应着很难调整的固定开支,于是剩余对应 “生活方式” 的开支,即生活质量主观感受的决定性因素,美国领先的幅度只可能更大。
对比过英美,伦敦物价高过纽约,收入不及纽约。
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有车有房了还能消费出个啥来?内裤买上四百条,四角平脚三角单丁双丁够了吧……多出来的两万呢?
一万在海外,构筑国际秩序,维护贸易与金融优势。普通老百姓感觉不到,那就是感觉到了。加利福尼亚山中的岁月静好,那是美军七八个海外舰队,上百个全球基地,随时出击,打出来的。中国要当老大,这都得接得过去,哪怕一半。就像美国当年接棒英国一样,要么打服,要么压服,其余都是废话。
还有一万在公共产品上,公路网线博物馆,公园海港气象站。食安出行教育医疗,哪样都安心,起码不离谱。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百姓又胖又糊涂,这就行了。越聪明的国民,越说明公共政策的失败。
这还只是对比英法德。
比咱们多出的两万,是从未有过的太行山祁连山大凉山,锈带的人均收入也是两三万美元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