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
燕王入殿,见帝,叔侄相对而泣。帝自言年少德薄,为奸臣所误,幸有燕王兴兵讨贼,救万民于倒悬,不然,社稷危矣。侄酿此大错,实无颜为社稷主,燕王为宗室长者,素有功勋,愿禅位于燕王,以保江山万年。
燕王闻之大惊,奏曰:“陛下何出此言。臣惟愿效周公辅成王,佐陛下为尧舜之主。若觊觎神器,如何见先帝于九泉之下”
帝不准,固请燕王受位,燕王固辞不受。帝拔剑抵颈,以死逼之,燕王不得已,乃受。是日,凤凰现世,金龙腾空,世人以为吉。受禅台上,燕王践位,怅然而叹曰:“尧舜之事,吾于今日知矣,吾侄真尧舜也。”乃封帝为让王,位列诸王之上。未几,让王与诸子俱薨,燕王大悲,亲往祭之,恨不共死,群臣劝之乃止。后人闻此事,长叹曰:“让帝位,共生死,古来叔侄之情,莫过于明永乐帝与让王矣。”
大家都误解朱棣了。
他们见面当然是痛哭流涕叔侄相认,然后朱棣宽慰朱允炆,“奸人已除,圣上乃有道明君,可保我大明万世”,然后自己求一个闲职安度余生了。
朱棣打了这么多仗,吃了这么多苦,不就是为了把朱允炆身边的奸臣除掉,匡扶朝政么。你们真以为他忘了太祖皇帝对他的嘱托么,忘了先太子和他的手足之情么。
现在奸臣也除了,朝政也匡了,朱棣作为一堂堂君子忠君爱国之臣,当时是主动恭迎朱允炆啊,然后就是叔慈侄孝,兄友弟恭。这才是朱棣心中的真实想法。要不然他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找朱允炆,不就是为了把这个大明盛世交给他,然后自己远离朝堂做一个江湖散人。
当然万一朱允炆在叔侄见面的当晚,不小心因为左脚先踏进的门槛而得了急症暴毙,那朱棣只能忍着巨大的痛苦白发人送黑发人,然后接过这个天底下最难的差事了。
希望朱棣不要太难过,允炆不在了大家都很难受,你看你痛苦的都合不拢嘴了,几天不见你都难受的胖了十斤,希望你不要在这么下去了,还是祖宗社稷为重,希望你早点振作起来,大明江山不能没有你,么么哒。(今天午时转发此消息,转发一条赏封锦衣卫小旗,括号内的内容不发)
还好我没有四叔,也没有皇位。
你怎么知道朱允炆没在大殿等?
这个太简单,朱棣本来就不承认朱允炆的正统性。这点从他后来篡位称帝后该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毫不客气的将朱允炆的儿子囚禁,兄弟变着法整死。
所以,朱棣进城,朱允炆必死。
如果朱允炆坐在大殿上等朱棣,朱棣会怎么样?
方法一:先让人把殿门堵上,然后放把火,万事大吉。史曰:帝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方法二:派人杀入宫中,犁庭扫穴、鸡犬不留。史曰:燕王未及进城,而宫中乱起,帝薨于权奸之乱。
方法三:派人入殿,将建文勒死,然后吊在梁上。史曰:闻靖难军至,权奸胁帝悬梁自尽。
方法四:派人入殿,将建文拖至后宫,灌上几大碗毒药。史曰:靖难军至,权奸迫帝饮鸩而薨。
...
不管用哪种方法,朱棣都不能见朱允炆,以避嫌疑,而且必须将责任都推给朱允炆的大臣,乘机名正言顺一网打尽,也应了“清君侧”的口号,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