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支付宝把资金从各大银行提出来,放进自己成立的「阿里银行」,对银行、用户和支付宝本身会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
咱们来聊聊,如果支付宝这笔巨额资金,不存放在各家商业银行里,而是挪到它自己旗下的“阿里银行”去,会给银行、用户以及支付宝自身,带来哪些连锁反应。这事儿可不小,牵扯到方方面面,咱们得细细捋一捋。

一、 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首先,得承认,这一下子就有点“釜底抽薪”的意味了。

存款规模锐减,流动性承压: 支付宝如今沉淀的资金量那可是天文数字,很多都以活期或短期存款的形式存在于各大银行。一旦这些资金被支付宝的“阿里银行”吸走,传统银行的存款基础将受到重创。存款是银行的命脉,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放贷能力和盈利水平。存款少了,银行就得想办法补充资金来源,比如提高揽储利率,或者增加同业拆借,这都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传统业务模式的挑战: 银行不仅仅是存放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存贷款利差来盈利,并通过各种金融服务与客户建立联系。如果支付宝将用户的资金集中到自己的银行,它就可以直接进行支付、转账、理财等服务,甚至直接对用户进行信贷业务。这就直接和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了竞争。传统银行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定位,更多地转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咨询服务等需要深度专业知识和信任的领域。
中间业务收入的挤压: 支付宝还能通过连接商户、用户,提供支付结算、账单缴费、生活服务等一系列的中间服务,并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如果它有了自己的银行,这些服务就可以在“阿里银行”内部完成,绕过传统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这对于银行依赖支付结算获得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风险管理和监管成本的可能增加: 如果支付宝银行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它就需要符合银行的审慎监管要求,这可能意味着对传统银行在某些方面的业务会有一定的监管放松,或者说对支付宝银行的监管要求会非常严格。这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也可能给现有银行带来一定的公平竞争问题。

二、 对用户的影响:

用户们最关心的,无非是便利性、收益和安全。

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支付宝的“阿里银行”真的能整合起来,体验可能会更丝滑。想象一下,在支付宝里直接完成支付、消费、理财、甚至小额贷款,所有资金和流水都在一个账户里,数据孤岛被打破,操作会更加便捷高效。你可能就不需要频繁地在支付宝和银行App之间切换了。
潜在的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一方面,支付宝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大数据和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存款利率或者更灵活的理财产品。它可能更能精准地根据用户的行为画像,设计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收益方案。
但也要警惕“数据绑架”和“一家独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支付宝真的成了用户资金的唯一或主要集散地,它对用户的“议价能力”就会大大增强。用户的金融数据将更集中地掌握在支付宝手中,这既是便利的来源,也可能成为用户被“数据绑架”的风险。一旦出现服务不满意,或者想尝试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迁徙出去的成本可能会增加。而且,如果一个平台过于强大,用户在选择金融服务时,选择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
安全和隐私的考量: 用户将自己的资金存入“阿里银行”,实际上是将信任给了支付宝。虽然支付宝有强大的技术安全保障,但用户的钱袋子直接放在一个非传统银行体系里,大家对资金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的担忧是必然存在的。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或者数据泄露,影响的范围会非常广。当然,按照现有的监管,银行牌照意味着需要符合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要求,理论上安全性会提高。

三、 对支付宝自身的影响:

这可以说是支付宝实现金融全牌照梦想的关键一步,影响是革命性的。

金融牌照的战略升级: 从第三方支付工具,一跃成为拥有银行牌照的金融机构,这是支付宝商业模式上的巨大飞跃。这意味着它从一个支付通道的角色,转变为可以直接持有用户资金、开展存贷款、投资、保险等一系列核心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和深化: 传统的支付业务虽然量大,但利润率相对较低。拥有“阿里银行”后,支付宝可以赚取存贷利差,开展财富管理、信贷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和利润空间的极大提升。它不再仅仅依赖手续费,而是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进行价值创造。
客户关系的深化和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支付宝掌握着海量的用户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有了银行牌照,它可以更直接地分析这些数据,精准画像,从而更好地进行信贷审批、风险评估、产品设计,甚至进行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用户粘性会进一步增强,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
监管的加码和合规成本的提升: 成为银行,就意味着要接受比第三方支付机构更严苛、更全面的金融监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贷存比、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一系列监管要求都会随之而来。这会大幅增加支付宝的合规成本和运营复杂度,需要建立更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和体系。
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 如果支付宝银行成功运作,它将对传统银行、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甚至一些非银金融机构形成强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金融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大型平台型金融机构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总而言之,支付宝将资金从各大银行取出,转入自有的“阿里银行”,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资金挪移,更是一场深刻的金融业态重塑。它意味着支付宝从一个支付工具向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型加速,对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用户习惯、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格局都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但这同样伴随着更高的监管要求和更大的运营挑战,最终效果如何,还得看“阿里银行”如何在合规、创新、风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真是想好好回答,就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当大家吐槽的时候,可能不知道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难处,最大的难处竟然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银监会”。没错,就是这个玩意严重阻碍了银行给大家更高的收益。那我们能不要这个机构吗?都市场化嘛,哪家银行给的存款高我就存哪家银行,多好!?那就去看看美国银行发展的历史吧。不想翻书?好吧,看看P2P,就是2013年的新闻。哪些P2P平台倒闭得快?号称40%年息的!P2P可是充分市场竞争哟,你敢把钱放过去吗?

那银监会是神马的干活?奇葩啊,银监会是为了维护我等储户的资金安全,今天不要银行这么干,明天不让银行干那个。还苦口婆心,银行还老是不待见,骂他们不懂市场。他们为的啥,不要小看了这批公务员,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维持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有点离大家太远?说白一点吧,就是钱存在银行,突然一天银行倒闭了!!!你的存款?你敢say sorry!银监会不允许。多好的淫呀,就是我等小老百姓的保护神啊

真是只看到银行吃肉,真是没看到被银监弄。各种报表,各种报备?银行的兄弟姐妹们,来吐吐槽吧。被银监弄的…..都是为啥?金融稳定!存款至上啊!

支付宝为什么不成立银行?首先,拿了牌照就要监管!监管就是为了大家这些普通人的资金安全。其次,大家对钱荒记忆犹新吧?为啥钱荒,要上缴存款准备金啊!缴了干嘛?一旦你这个银行有问题,普通人的存款有保障。支付宝拿到大家的钱,把存款准备金一缴,它还能干嘛?能干得比现在的银行好?为什么?XX行XX行为何钱荒?存款准备金一缴,剩下的钱得尽可能多的生钱啊!那就得投那些期限稍微长一点,杠杆大一点的对象,收益才能高一点。不然民生为啥干商贷通?收益高啊。人傻钱多没有被银行待见过。民生的商贷通可是70%的存款拍胜率。啥概念?贷款100万,其中70万存进银行?实际贷款才30万!!那些贷款人都是傻子?你看看商贷通的客户?一个个蹲在各类批发市场等着宰你呢?有个别不那么精明的?早就被同行挤兑死掉了。由于存款准备金可是要定期缴纳的,所以不得不到了半年、年底赶紧找活钱来补,这个时候钱荒就来了——大家都要上缴准备金啊。

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拿了牌照能比现在的银行干得好?马云肯定不敢这么说。你看看每年多少毕业生进银行?总体上银行员工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吧。思维僵化?思维多好学,银行可是持续多少年从大学生选精英,加上市场上的锤炼,现在银行分行总行的,有几个吃干饭的?带着镣铐跳舞多少年了,互联网牛逼才多少年,光是人才,光是内部管理,光是应对银监,就够支付宝喝一壶了。一旦支付宝拿了牌照进入现在的游戏规则,光是赚钱的压力就搞死他了——上缴了存款的21.5%,剩下的钱贷款?还能像现在这样搞拆借就能给客户这么高的回报吗?

现在阿里在规则外面,享受不监管的待遇,政策红利吃得开开心心。还顺手把大家的信任赚了。谁敢说支付宝就值得信任,不会倒闭?银监会不相信任何一家银行自己说的话,它就是要你上缴存款准备金!存100就真金白银放在我这里21块5。出了问题先拿这个钱兜着!


感谢

Katie Wang

的补充,存款准备金是央行的要求。

“赞同银监会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银行业稳定的部分,不过存款准备金说交给人民银行的啦不要让银监躺枪嘛……” 前面为了写嗨一点,就没有具体区别央行和银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