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火山爆发即将摧毁城市时,人类可以从下水道逃离城市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如果火山爆发真的到了那一步,整个城市都被熔岩或火山灰吞噬的危险,那逃命绝对是头等大事。那么,下水道这条地下通道,能不能成为我们人类的“救命稻草”呢?

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下水道的潜力和局限性

首先,从理论上讲,下水道系统确实能把人从城市中心带到远离危险区域的边缘。它们像一张庞大的地下网络,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果你能进入主干道,理论上是可以一路向外走的。

但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通道的体积和可通行性: 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下水道都像好莱坞电影里那样宽敞,足够你像个特工一样轻松奔跑。大部分下水道,尤其是早期建设的,或者在老城区的,可能非常狭窄,只能让人弯着腰甚至匍匐前进。而且,里面可能堆积着泥沙、垃圾,甚至有其他杂物,这会极大地阻碍通行。想象一下,你还得拖着行李,或者带着小孩、老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前进,简直是噩梦。

方向和出口: 下水道是用来排污的,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将污水导向处理厂或者河流,而不是为了人员疏散。所以,里面的分叉口、死胡同可能会非常多。你得知道正确的方向,否则很容易迷失在地下迷宫里。更关键的是,出口在哪里?虽然有出水口,但那些通常是通往地表水体,比如河流或湖泊。火山爆发时,这些地表水体本身可能就会受到污染或者被火山灰覆盖,并且这些出口通常是在城市边缘,你还要考虑如何从那里进一步撤离。

环境的恶劣: 这是最致命的一点。火山爆发不仅仅是熔岩流,还有大量的火山灰、有毒气体(比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高温。这些东西会通过各种缝隙、通风口渗透到下水道系统中。
火山灰: 想象一下,厚重的火山灰覆盖地面,然后被雨水冲刷进入下水道。这会瞬间让下水道变成一个充满泥浆和沙砾的浑浊通道,极易造成堵塞,甚至让人窒息。如果火山灰颗粒非常细,它们会像粉尘一样弥漫在空气中,吸入肺部会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肺部损伤。
有毒气体: 地下的空间相对封闭,一旦有毒气体通过任何缝隙进入,浓度很快就会飙升。很多下水道本身就有不易闻的臭味,加上火山爆发带来的有毒气体,简直就是死亡陷阱。没有专业的防护装备,人很容易中毒甚至死亡。
高温: 靠近火山的区域,地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而且火山爆发时会产生高温气流。虽然下水道有一定隔绝作用,但长时间靠近高热源,温度也会逐渐升高,变得难以忍受。

结构稳定性: 火山爆发的冲击波和地震可能会导致地面建筑倒塌,而下水道系统作为地下结构,同样可能受到影响。管道可能破裂、塌陷,将逃生者困在其中。

水源和卫生: 下水道顾名思义,是用来排污的。里面充满了污水、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即使你能逃到出口,身上的污物和病菌也是巨大的威胁。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你很难在下水道里找到干净的水源。

恐慌和混乱: 即使有人想到了这个“绝妙”的主意,但集体行动在灾难面前往往伴随着恐慌。谁先下去?怎么组织?万一有人在里面堵住通道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现实的“逃生计划”会是怎样的?

如果真的到了火山爆发摧毁城市的地步,我个人觉得,靠下水道大规模、有组织地逃生,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绝望中的尝试,而且风险极高。

真正可靠的逃生方式,应该是:

1. 及早预警和疏散: 科学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至关重要。一旦有火山爆发的迹象,政府会提前组织人员向远离火山的方向疏散,这通常是依靠公路、铁路甚至飞机等更高效的交通工具。
2. 利用地表交通工具: 如果还有时间,汽车、巴士是首选。尽量避开可能被熔岩流或火山灰覆盖的区域。
3. 徒步撤离: 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徒步撤离也是一个选项,但同样需要遵循官方的疏散路线和指示。
4. 寻找高地或安全避难点: 如果无法撤离,寻找坚固的地下掩体(比如防空洞,如果城市有的话)或者远离危险区域的高地是最后的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

从下水道逃离城市,听起来是个挺有创意的想法,像是在绝境中的最后一搏。但仔细分析一下,它更像是电影里的情节,而在现实中,火山爆发所带来的恶劣环境(有毒气体、高温、火山灰淤积、结构破坏)会使得下水道成为一个比地表更危险、更不可预测的逃生通道。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并且你对当地的下水道系统非常了解,拥有专业的防护装备,并且能够迅速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口,那或许有一线生机。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依赖下水道逃生,很可能只会把自己推向一个更危险的境地。

所以,当火山爆发来临,最有效的“逃生计划”还是听从官方指挥,利用已有的、更安全有效的疏散通道和方式。下水道嘛,还是留给它本来的工作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明,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懂火山的精罗。我既不懂火山也不精罗。
关于庞贝考古,关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的过程都依然存在争论,回答中引用的材料不保证是得到较多承认的。
所以完全是虚构创作。请当作不怎么可靠的背景知识来看。


背景

我怀疑题主看的是哈里斯的小说《庞贝》。

如果是这部作品的话,当时的情况是维苏威火山喷发后主角因故没能及时离开,此时致命的火山碎屑流已经逼近,主角进入庞贝城的蓄水池,试图通过地下水道逃离。作者之后没有再写主角的后续经历,只是写传言中说有人通过地下水道逃出了庞贝。

因此题干和其他答案中似乎有几点需要澄清一下:

1.这里讨论的不是正常情况下的逃生方法,而是主角在已经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可能的最优选择。

2.岩浆从未到达庞贝。主角面对的主要危险是火山碎屑流,其中可能包括暴风、高温、喷射出的石块和造成窒息的火山灰。

关于火山碎屑流可以参看:


3.主角逃生使用的是庞贝的自来水系统,而非下水道。庞贝的下水道系统并不发达,主角作为自来水水道的管理员也并不了解庞贝的下水道系统,因此并不是当时合适的选择。更主要的是,我对庞贝的下水道毫无了解,因此本回答不讨论下水道。

4.主角使用的是自来水水道的主管,其内部足以通过一个人,是能够用作通道的。作者借主角之口这样描述自来水水道:“水道的渠槽建造的能抵抗最极端的外力。奥古斯都水道的大部分都在地下,它在地下有6英尺高(1.8米),3英尺宽(0.9米),下面是1.5英尺厚的混凝土,墙壁的厚度也相同。”

优点

主角选择自来水水渠作为逃生路线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1.火山碎屑流到来时主角正好进入爬进城墙下方的自来水水道,这一部分是非常坚固的地下结构,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能够有效的躲避暴风和落下的石块。

2.主角所处的位置通风条件较差,且有大量的水,有利于躲避高温。主角要面对的是维苏威火山喷发产生的第四轮火山碎屑流,这是首波到达庞贝城的火山碎屑流。有研究认为这一轮火山碎屑流虽然温度高达250-300摄氏度,但其持续时间只有30-150秒。而且作者用他的权能保证了主角进入蓄水池时自来水系统还在工作:“他可以听到流水声……他摸到了水池的边缘,翻爬过去,进入齐腰深的水中。”主角最后也在热浪到来之前尽可能的浸入了水中,显然主角一方面有充足的水可供躲避,又不至于因潜水时间过长而窒息,并非没有机会在水下躲过热浪。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主角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庞贝全城的自来水入口,其流量根据不同的估计在每秒20-75升之间。而且水流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面积有限,外面还覆盖着通风并不良好的蓄水池。热空气是否有能力在30-150秒内将主角周边的水加热到足以致命的温度,或者产生足以致命的灼热水蒸气,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物理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算一下。

3.地下、狭小空间、大量水对于躲避火山灰造成的窒息应该也是有利的。

4.自来水道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检查井,可以供人爬进爬出,被火山灰埋在地下的风险较低。


另一个答案也提到,1902年的培雷火山爆发中有一名幸存者就是待在监狱的地下囚室中幸免于难的。考虑到培雷火山的火山碎屑流途径之处几乎没有幸存者,坚固的地下建筑和较差的通风条件可以认为是对幸存有利的。而自来水道差不多是身为水道工程师的主角在急切之间能找到的最符合这一条件的地方了。


缺点

不过选择自来水水道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1.水道的方向并不完全合适。向庞贝供水的水道是一条分支水道,其具体位置如今已不可考。但考虑到主水道位于城市的东北方向,一般认为其会从维苏威山的东侧山麓穿过。也就是说,主角在地下前进的过程中,与维苏威山的距离并不会拉长,甚至可能缩短。因而即使靠近庞贝的水道并未损毁,也难保前方的水道不会因为火山喷发而发生坍塌,主角或许会被困住或者不得不在一个有危险的位置回到地面。

2.如果水道依然在运作,主角逃生的方向是逆流而上,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3.由于水道位于低处,火山喷发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在水道中沉积。作者自己之前就让含硫气体进入了水道,正是这个问题将主角带到了庞贝。


所以最终结论是……不知道。作者直接以传说结尾可能也是为了规避主角逃离过程中这些有争议的问题。


附:

火山碎屑流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参看

Lethal Thermal Impact at Periphery of Pyroclastic Surges: Evidences at Pompeii

自来水管道的流量参看

The water-supply system in Roman Pompeii和POMPEII & NAPLES BAY: ANCIENT ROMAN WATER. SUPPLIES & WATER US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如果火山爆发真的到了那一步,整个城市都被熔岩或火山灰吞噬的危险,那逃命绝对是头等大事。那么,下水道这条地下通道,能不能成为我们人类的“救命稻草”呢?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下水道的潜力和局限性首先,从理论上讲,下水道系统确实能把人从城市中心带到远离危险区域的边缘。它们像一张庞.............
  • 回答
    放眼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如果非要说哪个行业有可能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我脑子里最先浮现的,不是某个炫酷的新技术本身,而是那些能够深度解决人类根本性需求、并且在效率和体验上实现颠覆性提升的领域。当然,预测未来总是带着点“玄学”成分,但我可以从几个我个人观察到的、并且有足够深层逻辑支撑的趋势来谈谈。1. .............
  • 回答
    这事儿吧,听起来挺玄乎的,又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汤加火山爆发,这大自然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火山爆发跟獐子岛的扇贝能扯上啥关系?媒体这么一报道,直接把獐子岛的股价给拉涨停了,这操作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然后獐子岛自己也赶紧出来辟谣,说传闻“严重失实”。这背后的逻辑链条,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 回答
    汤加火山爆发引起全球关注,我国外交部迅速回应,表达了愿根据汤加方面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的意愿。这句表态虽然简洁,但背后蕴含的信息以及我们在此事件中值得关注的多个角度,却十分丰富且值得深入探讨。首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这几个字,是解读我国援助意愿的关键。这并非一句空泛的承诺,而是基于我.............
  • 回答
    黄石火山,这个地球上隐藏的巨兽,一旦苏醒,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将是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喷发威力难以想象,不仅仅是火山灰,更是全球气候的剧变。如果黄石真的爆发,我们该如何尽力求生?这需要一个多维度、有预见性的计划,而且,越早准备越好。1. 信息的传递与民众的疏散:时间的赛跑最关键的因素是“提前预.............
  • 回答
    汤加火山爆发的威力,哪怕隔着遥远的距离,也足以让人心惊。它提醒着我们,地球内部蕴藏着何等惊人的能量,以及一旦这些能量释放,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如果换作是我们更熟悉的黄石和长白山,这两座超级火山同时或是相继爆发,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科学界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
  • 回答
    你想了解火山爆发时,为什么会喷出那么多火山灰,对吧?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岩浆的成分、地下压力以及火山喷发的机制。咱们这就仔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我们平时说的“火山灰”可不是烧东西留下的灰烬,它其实是极细小的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直径通常小于2毫米。这些细小的颗粒,就像是火山在“哭.............
  • 回答
    一提到超级火山爆发,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电影里那种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岩浆如洪水般倾泻而下,仿佛世界末日。然而,这种灾难性的喷发,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却和我们直觉的“热”恰恰相反,反而会导致全球气温显著下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核心原因在于火山喷发出的物质,特别是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它们在大气中的传播.............
  • 回答
    2022年1月17日,关于汤加火山再度喷发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在这样信息模糊的时刻,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如今科学技术是如何做到对火山爆发进行监测的。从地底深处到天空之上,科学家们动用了各种“千里眼”和“顺风耳”,构建起一套严密的预警网络。1. 地面侦察兵:实时感知地下的躁动.............
  • 回答
    关于中国与美国爆发核战争以及黄石公园是否会因此火山爆发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令人忧虑的假设性情境。在此我们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尽量呈现一个细致的分析,并剔除可能显得过于机械的表述。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核战争的爆发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灾难性的事件之一,其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任何国家在考虑使用.............
  • 回答
    火山爆发,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惩罚或诅咒,而是地球内部活力的最直接体现。说起来,火山爆发的根源,得追溯到我们脚下那颗星球那炽热、活跃的核心。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洋葱,但它里面的层次可比洋葱复杂多了。最里面是炽热的核心,温度高到足以熔化岩石。然后是地幔,这是一层厚厚的、半固体的岩石,虽然不是完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问。火山灰对庄稼“好”这个说法,确实是基于它的一些特性,但要大规模收集起来做成化肥,这中间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实现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火山灰到底“好”在哪儿?首先,得明白火山灰为什么会被认为对农作物有益。这主要是它本身的组成.............
  • 回答
    曾经,磁悬浮列车(Maglev)仿佛是未来交通的代名词,它无接触、超高速的特点,一度让人惊叹不已。然而,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在许多地方,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未来之星”似乎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全面普及,反而是在一些新兴线路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传统的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简称高铁)。这背后.............
  • 回答
    《鬼灭之刃》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动画作品,其第一季的爆火程度毋庸置疑,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新的动画IP时代。然而,当第二季(通常指“游郭篇”)播出时,虽然依旧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但相较于第一季那种“全民追番”的盛况,热度确实有所回落,甚至可以说“平平”。要深入探讨其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期待.............
  • 回答
    太平洋上,那些从深邃海沟中挣扎而出的火山,一次次地向世人展示着地球不竭的生命力。当它们喷涌的烈焰逐渐冷却,凝固成黑色的岩石,最终露出海面,一个新的陆地便诞生了。这时候,一个古老而又迫切的问题就会浮现:这片刚刚诞生的土地,它的“户口”在哪儿?主权,又该归谁?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扯.............
  • 回答
    深海火山附近的螃蟹,学名叫“管状蠕虫伴生蟹”(Bythograea thermydron),确实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耐热能力。它们生活在海底热液喷口附近,那里涌出的高温、富含矿物质的海水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然而,我们平常理解的“煮熟食用”方式,对于这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来说,需要进行一番“换位思考.............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座沉睡的火山口边缘,眼前是那巨大的、深邃的碗状地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硫磺的淡淡味道。现在,你面前的任务是往这个火山口里源源不断地灌注海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的后果也远非一杯水倒进锅里那么简单,而是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这座火山地貌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水火交融”大戏。首先,.............
  • 回答
    汤加火山喷发,这件看似遥远的事情,却可能在悄无声息中,触及到我们餐桌上的蔬菜和全球粮食的供应。这不仅仅是一场地理上的巨变,更可能是一场对农业,尤其是对中国农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首先,我们得明白,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并非直接的土地损毁,而是通过大气层,间接且广泛地施加作用。对全球农业的直接冲击:最.............
  • 回答
    夏威夷的火山活动,特别是其壮观的喷发,常常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同时,远隔重洋的中国,如四川、青海、新疆等地,也时常发生地震,有时规模还不小。那么,夏威夷的火山和这些地区的地震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说起。首先,要理解这些现象的联系与否,关.............
  • 回答
    西班牙拉帕尔马岛(La Palma)的火山喷发,自2021年9月19日首次爆发以来,至今仍未完全停止,这种持续的喷发模式并非孤例,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球科学过程。要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因素:1. 地质构造背景:拉帕尔马岛的“宿命”拉帕尔马岛是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