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带呼吸阀的 N95/KN95 口罩能否抵御新型冠状病毒?

回答
关于带呼吸阀的 N95/KN95 口罩能否有效抵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详细解释的议题。简单地说,带阀的 N95/KN95 口罩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吸入的空气,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尤其是在防止病毒传播方面。 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

首先,咱们得明白 N95 和 KN95 是什么。它们都是针对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标准。

N95 口罩 是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制定的标准。它要求口罩能过滤掉至少 95% 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0.3 微米(μm)的非油性颗粒物。0.3 微米是颗粒物中最难过滤的大小,小于这个尺寸或大于这个尺寸的颗粒物反而更容易被过滤。
KN95 口罩 是中国制定的标准(GB26262019)。它的过滤效率要求也同样是至少 95%,并且在密合性等方面也有类似 N95 的要求。

所以,从过滤吸入空气的角度来说,N95 和 KN95 口罩都是能够提供较高防护等级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带呼吸阀”的 N95/KN95 口罩呢?

呼吸阀(Exhalation Valve)是一个单向阀门,它允许呼出的空气顺利排出,但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它的主要作用是:

1. 减少呼气阻力: 没有呼吸阀的口罩,呼气时空气需要通过口罩滤材,会感觉到一些阻力,尤其是在长时间佩戴时。呼吸阀可以极大地降低呼气阻力,让佩戴者感觉更舒适,呼吸更顺畅。
2. 减少闷热感: 呼出的湿热空气可以快速排出,不容易积聚在口罩内部,从而降低口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减少闷热感,提升佩戴舒适度。

带阀的 N95/KN95 口罩对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从保护佩戴者免受外界感染的角度来看,带阀的 N95/KN95 口罩在理论上是有效的。

过滤吸入的病毒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者只是呼吸时,都会释放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和气溶胶颗粒。N95/KN95 口罩的滤材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这些颗粒物,从而降低佩戴者吸入病毒的风险。阀门的存在并不影响吸入空气通过滤材这一过程。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

带阀的 N95/KN95 口罩在防止佩戴者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是无效。

病毒传播的风险: 呼吸阀是单向的,它允许佩戴者呼出的空气直接、未经过滤地排出。如果佩戴者本身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还处于无症状或轻症阶段),那么呼出的病毒颗粒就会通过呼吸阀直接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感染他人。这与不戴口罩或戴普通布口罩(它也能过滤一部分呼出的飞沫)的效果非常不同。
不适合在公共场所广泛使用: 正是因为这个单向传播的风险,在疫情期间,很多卫生机构和专家并不推荐在需要控制病毒传播的公共场所广泛使用带呼吸阀的口罩。尤其是在医疗机构或者需要进行社交距离的场合,使用带阀口罩反而可能增加传播风险。

所以,总结一下:

1. 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带阀的 N95/KN95 口罩的滤材(尤其是 N95 和 KN95 标准本身)可以有效地过滤吸入的空气,理论上能够保护佩戴者免受外界病毒的侵害,效果与不带阀的同等级别口罩相似。
2. 阻止传播给他人: 这是带阀口罩最大的缺点。由于呼出的空气未经过滤,如果佩戴者是传染源,那么病毒就会直接排出,造成传播。

什么时候带阀的 N95/KN95 口罩会比较“安全”或“有意义”?

在极少数情况下,带阀的 N95/KN95 口罩的优势可能得以体现:

特定职业环境中的防护: 在一些不需要考虑自身是否会传播病毒,但需要高效过滤空气以保护佩戴者免受环境有害颗粒物(如粉尘、某些化学物质或生物气溶胶)伤害的职业场所,并且这些场所的空气质量有保障(比如不会有其他人在那里呼出病毒),带阀口罩的舒适性会更受欢迎。
对免疫力极低且需要极高防护的人员: 在一个完全受控的环境下,比如某些高风险的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可能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来保护自己,并且周围环境已经被严格消毒,不存在病毒传播的风险。

对于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疫情期间)是否应该使用带阀的 N95/KN95 口罩,普遍的建议是:

尽量避免使用。 除非你在一个完全独立且无病毒的环境中,并且只需要保护自己,否则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使用不带阀的 N95/KN95 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会更负责任,因为它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呼出的飞沫,降低传播风险。
如果确实需要,确保正确使用。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使用带阀的口罩,并且又需要防止传播,那么你可以在阀门处加装一层布或者用胶带封住阀门,使其变成一个不带阀的口罩。但这会牺牲掉舒适性。

总而言之,带阀的 N95/KN95 口罩在过滤吸入的空气方面是有效的,能够保护佩戴者。但由于其呼吸阀的存在,它在防止佩戴者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方面是无效的,因此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它不是一个理想的公共场所佩戴选择。 选择口罩时,我们不仅要考虑“防护自己”,更要考虑“不连累他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口罩”成为热搜词。我们请来科研工作者讲解口罩的正确选择和佩戴方法。


如果您时间有限,请看快问快答;欲了解前因后果,请读正文。

1. 戴口罩真的有用吗?
有用!但是佩戴口罩经常洗手要同时进行,二者缺一不可。
2. 口罩的种类及用途
建议:N95(有无呼吸阀均可)和外科口罩。从设计上,按照对佩戴者自身防护能力排名(从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病毒携带者请使用没有呼吸阀的N95口罩。
3. 口罩应该怎么使用?
佩戴前洗手,紧密贴合脸,有颜色一面冲外,金属条在上面。
4. 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答:面罩不可共享,如果已损坏弄脏、佩戴后呼吸困难,需更换新面罩。使用过的包好再丢弃并立即洗手或者消毒。
5. N95是一次性的么?我可以重复使用么?
答:不推荐,但如果一定要,在确认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储存于清洁、透气容器(比如干净纸袋)中;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污染。
6. PM2.5口罩效果如何,可以用于预防病毒感染么?
答:“PM2.5口罩”说法不严谨,对于不同的防霾口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请仔细查询产品规格。
7. 口罩会过期吗?
答:大多数一次性N95呼吸器有保质期,与存储条件有关。



撰文 | 史隽、姬智女孩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际,口罩又一次脱销了。朋友圈里甚至出现了新型代购:口罩代购。


小小的口罩,你真的了解么?有哪些口罩种类?它们的区别在哪?哪种口罩阻挡病毒传播的效果最好?我们一定要购买N95口罩么?N95的呼气阀会减少保护作用么?这篇文章总结了关于口罩的十一个问快,希望可以在这个病毒肆虐的季节,为大家一扫关于口罩的疑惑。



1/戴口罩真的有用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有用。

无论是从流行病学角度还是从临床研究的立场,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正确佩戴口罩能够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

第一个临床研究是2008年发表在《国际传染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使用正确的情况下,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扩散 [1]。家里有患流感的儿童,如果能正确使用口罩,家人被诊断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降低了80%,并且在这个研究中,不同口罩之间的差异很小。

发表在《内科学年鉴》 (th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另一项研究报道了相似的结果。研究人员调查了400名流感患者。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家人如果经常洗手并佩戴外科口罩,患流感的风险降低了70% [2]。

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发现,即使在家之外的其他大环境里,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佩戴口罩也有助于降低感染传染病的概率。

一项研究对居住在大学宿舍的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个随机试验。研究人员将学生分为如下几组:戴口罩组、戴口罩的并注意经常洗手组、以及不戴口罩组。结果表明,那些戴口罩并经常洗手的人患类似流感疾病的风险降低了75% [3],同时这篇研究也发现单独使用口罩,却不经常洗手,并不会降低风险。所以说佩戴口罩和经常洗手要同时进行,二者缺一不可。



2/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并不是只要套上口罩,就可以万事无忧,远离病毒困扰。来自香港卫生署的卫生防疫中心为大家推荐的正确的佩戴方法应分为“选-洗-确-罩-贴”这五步 [4]。


① 选:选择合适尺码适合自己面部大小的口罩;

② 洗:戴口罩之前必须要清洁双手;

③ 确: 确定口罩的完好性,正反面以及上下方向,比如说一般有颜色的一面应向外,有金属条沿的应朝上;

④ 罩:鼻子、嘴巴、下巴贴紧罩好;

⑤ 贴:有金属条沿的应沿鼻梁两侧用手压紧,确保贴紧。

下图为大家示范了在洗手后佩戴口罩的五步佩戴法。

图1. 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作者修改自网络原图)

再次提醒大家多多注意洗手这个步骤。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在佩戴口罩的时候会忽略掉洗手这一步骤:不仅是佩戴前洗手,在佩戴完好以后,应避免用手再次触摸口罩,并且在再次触摸之前以及触摸之后都应该及时清洁双手,这有助于提高口罩的保护效力。


3/口罩的种类及用途

我们通常说的口罩,按英文来说其实分两种:面罩 (mask) 和呼吸器 ( respirator ), 最近被大家挂在嘴边的N95口罩就属于常见的呼吸器。


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大家纷纷选购口罩以防万一。结合最近的讨论热点,再考虑到是否易于购买,我们列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口罩(见下表),比较了它们的用途和过滤效果。

表1. 常见口罩的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点击查看大图(资料整理自参考文献[9][10])

各种口罩的过滤效果和想要过滤的颗粒大小密切相关。这次流行的冠状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为0.125 微米[5, 6],但病毒通常是依托于飞沫、灰尘等小颗粒物进行传播的。人类天然产生的飞沫(例如呼吸、说话、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里面包括各种细胞,粘液和唾液中的生理电解质,以及潜在的各种传染原(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天然产生的飞沫大小不等。已发表的数据表明,打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0.5–12微米之间的飞沫 [7,8]。


4/普通口罩、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区别


1

面罩 (mask)

普通口罩,也叫做面罩,是一种宽松的一次性装置,在佩戴者的嘴和鼻子周围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隔开周围环境中潜在的污染物。不同的面罩,用途不同,厚度不同,对人的保护效力也不同,佩戴舒适程度也有所差异。


常见的棉布口罩和海绵口罩的构成十分简单,它们由不同的纤维压制而成,保护效力有限,而外科口罩大部分为自吸式过滤口罩,其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口罩滤料的过滤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图2):

图2. 常见医用口罩滤料过滤机制示意图(图片来源:http://samr.cfda.gov.cn/WS01/CL1421/101033.html)


这里提一下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是阻水层防止液体飞溅,中层是过滤层,可阻隔90%的5微米的颗粒,内层用于吸收佩戴者释放的液体和湿气(图3)。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者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

图3 常见外科口罩的构成(图片来源:https://www.chp.gov.hk)

如果佩戴得当,外科口罩可以阻止含有病毒和细菌的大颗粒的液滴、喷雾或飞溅物进入口鼻。它也有助于减少自己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溅到别人身上,进而防止感染他人。不过,从设计上讲,外科口罩不能过滤或阻挡空气中很小的(小于5微米)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是由咳嗽,打喷嚏或某些医疗程序传播开来的。由于外科口罩和脸贴的比较松,不是紧密的,因此外科口罩也不能完全保护细菌,病毒和其他污染物进入佩戴者的口鼻。

图4. 常见的外科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样子差不多,但过滤效果更好)


简而言之,普通口罩没有滤料;外科口罩有滤料,但无法过滤很微小(<5微米)的颗粒。


2.

N95口罩

N95口罩其实属于呼吸器 (respirator),呼吸器是一种呼吸防护设备,在设计上相较于普通口罩来说贴合面部更加紧密,可以非常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其中,N表示Not resistant to oil, 可以用于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95的意思是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表明经过仔细测试后,这种呼吸器可以阻挡至少95%的非常小的(0.3微米级别)测试颗粒。如果佩戴正确,N95的过滤能力是要优于前面所说的普通口罩和医用口罩的。但是,即使佩戴完全符合要求,也无法100%消除感染疾病或死亡的风险。


要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N95口罩,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合适,戴上呼吸器并调节皮筋,让呼吸器紧紧地贴合脸,但又不至于觉得难受。建议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不同的生产商对“很好地贴合”有什么建议。


通常情况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不建议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中使用面罩和呼吸器。但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例如某种病毒流行的时候,或者对容易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人,美国FDA批准使用以下四种型号 (图5):

• 3M™颗粒呼吸器8670F

• 3M™颗粒物呼吸器8612F

• Pasture Tm F550G呼吸器

• Pasture Tm A520G呼吸器

图5. 美国FDA批准使用的四种型号的N95口罩(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infection-control/masks-and-n95-respirators )

5/一次性口罩有没有正反面?正反戴会不会影响预防效果?

如上文所说,外科口罩分为内中外三层。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应该也是有正反两面的,通常外层防止液体飞溅,内层为吸水柔软面,所以佩戴的时候戴反不仅会影响效力,同时也影响佩戴舒适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检验一下你的佩戴是否正确:

触摸感:柔软的吸水面朝内,粗糙的防水面朝外

鼻梁金属边沿:金属裸露面朝外,而包裹住的面朝内

耳挂线:一般裁缝的线是在外面的

看颜色:一般白色朝内,有颜色的部分朝外



6/呼气阀会影响N95口罩的保护效力吗?

可能一些朋友注意到,N95分为有无呼气阀两种。患有慢性呼吸疾病、心脏病或其他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疾病的人,使用N95呼吸器可能会使佩戴者呼吸更加困难,因此使用配有呼气阀的N95口罩,能让他们呼气轻松一些,并有助于减少热量积聚。


呼气阀的设计很精巧。有几层口盖。吸入时,口盖会关紧,确保没有颗粒进入。呼气时,口盖会打开,让湿热的空气散发出去。同时,里面还有一层柔软的口盖,可以确保没有小颗粒进入。


这两天,大家对有呼气阀的N95产生了很多误解,有人认为有呼气阀就没有保护作用了。200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特地调查了呼气阀是否会影响对佩戴者的保护作用。结论是有没有呼气阀都不影响对佩戴者的呼吸保护 [11]。简单地说,有呼气阀的N95可以保护佩戴者,但不保护周围的人。如果您是病毒携带者,请选用没有呼气阀的N95, 不要把病毒传染开。如果要维护一个无菌环境,也不能使用有呼气阀的N95,因为佩戴者可能会呼出细菌或者病毒。

图6. 呼气阀是否会影响对佩戴者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7/N95是一次性的吗?它很贵,我能重复使用吗?

其实所有FDA批准的N95呼吸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无法确定N95呼吸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的最大安全重复使用次数。是否能安全重复使用N95受到许多因素(例如感染风险)的影响。但特殊情况下,N95难以购买且价格昂贵,受限于口罩紧缺,除非口罩的产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仅可单次使用”,在日常使用中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但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一点是N95外部其实已经被污染,但使用者没有意识到,重复使用就有感染的风险。如果条件限制,实在要重复使用,需注意几点[12]:


① 确认用过的N95呼吸器不可能被污染。

② 将用过的N95呼吸器挂在指定的存储区域中,或放在清洁,透气的容器中,例如纸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交叉污染,请单独存放呼吸器,以免彼此接触,并清楚识别使用呼吸器的人员。储存容器应定期处理或清洁。

③ 在触摸或调节呼吸器之前和之后,请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洁双手。

④ 避免触摸呼吸器的内部,如果不小心接触了呼吸器的内部,请如上所述清洁双手。

⑤ 如果N95呼吸器已损坏或弄脏,或者戴上以后感觉呼吸困难,则应取下,安全丢弃N95的方法和面罩类似:放在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垃圾桶,处理完后要洗手。



8/N95口罩和外科口罩保护能力一样吗?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一篇2019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文章,比较了外科口罩和N95呼吸器在预防流感或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上的功效[13]。

这项新研究是在美国七个城市的多家医疗中心进行的,研究人员在2011年至2015年的四个流感季收集了近2,400名戴外科口罩或者N95呼吸器的医护人员患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结论是:这两种价格差了好几倍的口罩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以前有一些在实验室环境中的研究表明,与外科口罩相比,N95呼吸器在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方面可以提供更好的防护。但是在临床环境中,N95呼吸器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未显示出相同的益处[14]。虽然这项2019年的研究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然而,单单从一个试验的结果就下定论还为之过早,因为这些试验并没有确保佩戴正确。最终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有一项2012年的研究发现,紧密贴合面部的面罩对空气传播的病毒可以提供约94%的防护,而一个佩戴正确,紧密贴合面部的N95呼吸器可以达到大于99%的最佳防护[15]。但松松地佩戴任何一种口罩,都只能达到 60%的防护。


因此,从理论上讲,正确佩戴N95,提供的保护还是更全面一些。但如果出于各种原因不能佩戴N95, 外科口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9/PM2.5口罩可以预防病毒感染吗?

PM2.5指的是直径为2.5微米或者更小的微粒,而“PM2.5口罩”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对于不同的防霾口罩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我们常用的3M9001与3M9002的折叠式带阀防颗粒物口罩(图7),所符合的标准是GB2626-2006 KN90要求,这意味着在颗粒物测试的实验中,它能阻挡至少90%(0.3微米级别)的测试颗粒,虽然效果略逊于N95,但比起普通一次性口罩来说,效果也是好上不少。而被更多人推荐的3M8210,其本身就是符合KN95 的标准,因此用于预防病毒感染是可以的。

图7. 两种折叠式带阀防颗粒物口罩(图片来自网络)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手中的“PM2.5口罩”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查询一下它的产品规格,再判断是否要继续使用。



10/口罩使用过后,应该如何处理?

一次性的面罩不可共享,一般情况也不建议重复使用(参见第7条)。如果您的面罩已损坏或弄脏,或者通过它呼吸感到困难,就应该更换新的面罩。如果身处在有感染性的环境里,请包好再丢弃,或是丢在医院里处理感染性废物的垃圾桶里,并立即洗手或者消毒。即使没有感染性的困扰,为了保护自己及他人,也建议将其放入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垃圾桶。同样,在处理过后请记得洗手及消毒。



11/口罩会过期吗?

大多数一次性N95呼吸器是有保质期的,这个和存储条件也有关系。


为什么口罩会过期?因为口罩的成分随着时间推移会降解,影响它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口罩的捆绑带和滤膜等组件可能会老化,从而影响和脸部匹配密封的质量。此外,过期的呼吸器可能不再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制定的认证准则。


呼吸器的类型、过滤介质、使用的其他材料和制造日期不同,有效期也会不同。

储存条件也是影响保质期的关键因素。存储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① 始终将呼吸器保存在原始包装中

② 存储呼吸器的地方应该避免污染区域、灰尘、阳光直射、极端温度、过高的湿度和有害化学物质


至于别的类型的口罩,也请参考您购买的产品说明来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总 结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从设计上,如果按照对佩戴者自身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的话(从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


如果您是病毒携带者,请选用没有呼气阀的N95, 不要把病毒传染开。请记住,要购买正规生产、符合测试标准的N95!

图8. 不同口罩对佩戴者自身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

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某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的时候。病毒的传染力直接影响了传播途径。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接触到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飞溅出的体液,或者和感染者握手可能会导致感染。如果您的手触摸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又触摸您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也可能传染病毒。


口罩不是万能的,但是正确佩戴口罩,经常洗手消毒,可以大大降低被传染的几率。可以根据您身处的环境(感染病毒的几率)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口罩。虽然N95的防护功能最好,但是它也不适合所有人。很多人戴上N95会觉得很不舒服,不能坚持佩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如选择外科口罩。戴口罩比不戴好。


最后,减少出门,别去人多的地方!希望大家都可以平安,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发在评论区,我们会努力为大家作答!


参考文献

[1] C. R. MacIntyre et al., The First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Trial of Mask Use in Households to Prevent Respiratory Virus Transmi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2, e328 (2008).

[2] B. J. Cowling et al., Facemasks and Hand Hygiene to PreventInfluenza Transmission in Households: 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Internal Medicine 151, 437-446 (2009).

[3] A. E. Aiello et al., Facemasks, Hand Hygiene, and Influenza amongYoung Adults: 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PLOS ONE 7, e29744 (2012).

[4] chp.gov.hk/sc/static/32

[5] M. Bárcena et al.,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of mouse hepatitisvirus: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onavirion. Proceedings of the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582-587 (2009).

[6] B. W. Neuman et al.,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Revealed by ElectronCryomicroscopy. Journal of Virology 80, 7918-7928 (2006).

[7] E. C. Cole, C. E. Cook, Characterization of infectious aerosols in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 aid to effective engineering controls and preventivestrategies.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6, 453-464 (1998).

[8] J. W. Tang, Y. Li, I. Eames, P. K. S. Chan, G. L. Ridgway, Factorsinvolved in the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 and control of ventilation inhealthcare premises.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64, 100-114 (2006).

[9] 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samr.cfda.gov.cn/WS01/C

[10] cdc.gov/niosh/topics/re

[11] S.-A. Lee, S. A. Grinshpun, T. Reponen, Respiratory PerformanceOffered by N95 Respirators and Surgical Masks: Human Subject Evaluation withNaCl Aerosol Representing Bacterial and Viral Particle Size Range. The Annalsof Occupational Hygiene 52, 177-185 (2008).

[12] cdc.gov/niosh/topics/hc

[13] L. J. Radonovich, Jr et al., N95 Respirators vs Medical Masks forPreventing Influenza Among Health Care Personne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322, 824-833 (2019).

[14] J. D. Smith et al., Effectiveness of N95 respirators versus surgicalmasks in protecting health care workers from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8,567-574 (2016).

[15] J. D. Noti et al.,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influenza virus in coughaerosols generated in a simulated patient examination room. Clinical infectiousdisease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America 54, 1569-1577 (2012).

user avatar

可以。

为这事儿我特地挖坟去美国CDC的网站查了在SARS期间的口罩防治建议。

简单的说:

如果你是普通人,正确使用N95口罩能够帮助你抵挡病毒,而且呼吸阀还能减少呼吸带来的湿气,让人更舒服。

如果你是患者,建议使用外科医用口罩。

———————————————快问快答的分割线————————————————

1. 啥是N95口罩?

这是美国人定的一个口罩标准,能够阻挡0.3um的颗粒达95%以上(另外还有N99,99%以上,N100,99.97%以上),防护级别越高,价格越贵,N95对普通人来说绰绰有余,甚至已经过于富裕了。

无论是CDC还是WHO,都认为:

只有和患者紧密接触的医护工作者和运送疑似患者的医护工作人员才有必要使用N95口罩。

如果一个人确实接触到病毒,它很可能是在一个表面,如门把手。因此,比起口罩,保持手部健康安全其实是更加重要的措施。

不过也不代表N95普通人就不适合用,如果你不存在呼吸困难之类情况,那么使用N95当然可以保护的更好了。

2. 听说还有P95,R95口罩,哪个好?

N表示可以阻挡非油性颗粒(Not resistant to oil),R表示阻挡油性和非油性颗粒(Resistant to oil),P表示强效阻挡油性和非油性颗粒(strongly resistant,oil Proof)。后面的数字跟N95一样,代表防护等级。

只看账面的话,P100肯定是最好的,但是N95其实就够用了。

美国CDC也认为像是SARS这种病毒颗粒中的脂肪和油脂含量极低,不足以影响N系列呼吸器的过滤器。因此,N-95等N系列口罩可以防止SARS的暴露。

3. 为啥N95这么有名?

因为美国强大,他们率先发布的标准,而且标准得到国际认可。很多强大的药械公司也都是美国的,反过来也促进了大家对于他们的认可。

这不代表别的口罩就不行,但是总归差这么点意思。

4. 呼吸阀到底能不能用?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呼吸阀的话,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单向向外的,保护了你,但是不保护你身边人。因此如果是呼吸疾病患者的话,一般不推荐用呼吸阀。健康人的话反而推荐,因为可以降低口罩内的湿气,让人不那么闷。

5. N95口罩能用多久?

这时候临床和普通人生活就出现了分歧。临床上不管多贵的器械,只要觉得存在污染风险,不能消毒的,那就是一次性的直接就扔。别说是口罩,就是外科一些昂贵的吻合器或是垫片,用过一次就可以丢了。

但是普通人的话就没这么奢侈了。

美国CDC给的建议是,在没有口罩充足供应的情况下,只要设备没有被明显弄脏或损坏(如折痕或撕裂),就可以考虑重新使用。

6. N95口罩太贵了,买不起/买不到怎么办?

那就上普通的外科医用口罩。

现在春节期间,快递停运,商店关门,N95口罩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下楼去最近的药店买点外科医用口罩也能凑活着用。

美国CDC也推荐,在没有N95口罩时可以使用外科医用口罩防护。

虽然外科口罩不像N95这么牛逼,但是正确使用的话,也能提供屏障保护,有效隔绝飞沫——除了手口途径外,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

而且外科医用口罩还有个很牛逼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减少患者飞沫,降低他们向外界的传播病毒,所以患者反而推荐使用外科医用口罩。

user avatar

目前各路渠道推荐最多的就是N95口罩,也导致今天各大电商平台上N95口罩热销。

但某东上的N95口罩,我眼睁睁的看着它从上午10点钟售价98元/25只,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89元/25只。

不到6个小时溢价2倍,这事有人管吗?


一个新消息:淘宝于21日晚宣布平台所有口罩决不允许涨价。

user avatar

1/21日13:30更新:

求求大家不要再私信轰炸问我要购物链接了。

这个回答发布的时候我放的那个N95口罩购物链接价格还很低,后来不到两个小时价格就开始往上跳。紧接着就有几位正义感爆棚的网友指出我是垃圾营销号,发国难财,联合商家坐地起价。还跟我硬扯官方说“普通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防护作用一样”,还拿出被引用滥掉的那两篇文献作为支持。

但是拜托啊,人家文献指出的观点是“大样本meta分析显示使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对人群的保护作用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打个比方,就是一种人群患病率极低的疾病(就比如03年的SARS),吃预防性药物和吃安慰剂的不同人群患病率可能差异太小,所以统计学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这绝不等同于预防性药物的药效和安慰剂可以划等号。

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两篇论文中所谓“普通外科口罩”的bfe和pfe都大于99%,防液体穿透达到160mmHg,超过ASTM F2100-11标准的最高等级。至于国内的普通外科口罩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围观一下YY0469标准。而且国内医用口罩分了很多种,大家很容易买错。所以我当时只推荐了N95,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符合N95或者KN95级别防护的口罩滤过率肯定足够用了。

知友 @李可乐 在他的回答中引述了WHO的观点:

无论是CDC还是WHO,都认为:
只有和患者紧密接触的医护工作者和运送疑似患者的医护工作人员才有必要使用N95口罩。
如果一个人确实接触到病毒,它很可能是在一个表面,如门把手。因此,比起口罩,保持手部健康安全其实是更加重要的措施。
不过也不代表N95普通人就不适合用,如果你不存在呼吸困难之类情况,那么使用N95当然可以保护的更好了。

后来我也查阅了相关网站,确认了这个观点。而今早人民日报的最新文章也指出,作为普通居民的一般防护,外科口罩已经足够。如果要看望病人,就需要正确佩带N95口罩。这里指的病人就是疫病流行期间有高度疑似症状的患者。例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

我们在家里,在户外人口稀疏的区域完全什么口罩都没必要戴。但是如果需要挤公交/地铁,或者乘飞机/高铁返乡过年,就需要有所防备。根据WHO的建议,外科口罩可以,N95当然防护性更好。如果不巧,你的车厢里恰好有表现出高度疑似症状的患者,这时候你如果备着N95,换上就是了。

所以结论就是,不接触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外科口罩防护作用足够了。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常备N95,不需要很多。当你不得不去人流密集区域的时候,作为一个防备。

当然了,只要杠精看见我推荐N95,就说我是发国难财。

另外,及时做好手消毒,去过人流密集区域的外套最好集中放置。如果近距离遇到疑似症状的患者,回家后一定尽快洗澡,衣服认真清洗。

之前推荐的商品包括了口罩、消毒喷剂、手消毒凝胶、洗手液和衣物除菌液。鉴于口罩争议特别大,而且目前已经没有平价售卖口罩的卖家了,这里就不再推荐。

我只能说,昨天第一时间看见我推荐就及时购买的小伙伴,你们赚大了。

回答区仅恢复消毒喷剂、手消毒凝胶、洗手液和衣物除菌液的链接。部分链接有优惠券,祝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平安年!


声明一下,鉴于有人觉得我是营销号,那我索性不挂任何购买链接了。我写的东西大家认可就点赞,不认可可以点反对。普通医用口罩(外科口罩)(国标GB19083-2003)当然也管用,防护了就比不防护好。但是n95(KN95国标GB2626-2006)滤过效果肯定更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N95 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看个人需求吧,想要一般防护,戴医用口罩就行。要更好的防护,那N95可以考虑。


今天一早就有朋友问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怎么选购口罩的问题:

朋友问我第一种口罩医生护士经常戴着,是不是能够有效防护。其实朋友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最近已经在朋友圈看到有人买了一大堆医用一次性口罩。当时配的文字竟然还是“医生护士的选择肯定错不了,而且便宜实惠”。但是所谓的“医用口罩”也分了很多种类,过滤级别是不一样的。

有鉴于不少朋友误以为医生护士使用的口罩最便宜、最好,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医院里医生护士戴的大多数口罩其实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更多是在保护病患。

这种医用一次性口罩其实只有内外两层无纺布构成,过滤效果几乎为零。虽然靠近鼻子的部位有金属塑形条,能够保证上部的密封性,但两边和底部其实还是不密封的。

戴这种口罩其实是为了防止医务人员的呼吸、说话、咳嗽或打喷嚏造成病原体的飞沫传播。毕竟医生面对的人群大多数比较虚弱,抵抗力较差。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开放的手术切口、伤口。这层口罩作为重要的屏障,就能避免飞沫中的微生物沾染切口/伤口,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015年过生日那天,刚好轮到我在外科值急诊班。那天咳嗽、咳痰发热,应该是比较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可能是病房里的病人传染的)。所以值班那天为了防止传染急诊的病人,我全天都戴着口罩。那天有个病人排队有点久,心生不满。我在问诊的时候就明显在挑我的错。最后调不出来我的错,就说起了风凉话:“哟,这是多嫌我们脏啊?看个病一直戴着口罩。”

当时真的很无奈,明明是我为了保护病人才忍着呼吸阻力增大的难受全天戴口罩,却被误解戴口罩是为了自我防护。

要说这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作用,顶多也就是在一些有喷溅可能的医学操作中保护一下脸部皮肤和口鼻了,因为其外层无纺布是具有疏水性的,可以防止含有病原微生物的体液渗透。麻醉科、ICU的医生经常遇到喷溅。比如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吸痰的时候,就可能引起患者咳嗽,被糊一脸。

另外还有一些种类的医用口罩,在内外两层无纺布之间还有一层熔喷布过滤层。这个就是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口罩了。当空气流经这层熔喷布的时候,其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被熔喷布静电吸附,达到保护使用者的目的。

所以,因为一般老百姓分不清什么样的口罩具有过滤性(毕竟几种医用一次性口罩长得差不多),如果有条件,我建议大家购买N95或者KN95级别口罩。这个防护力是肯定足够的

防霾、防病毒的口罩,要达到N95/KN95标准

大家在购买防病毒口罩的时候如果其他标准记不住,只要认准N95/KN95就够了。

所谓N95和KN95其实是一回事儿。前者N95是美国NIOSH制定的标准。是防护口罩级别之一。要求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到95%,符合此标准的即可称为N95口罩。而后者KN95级别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中规定的级别之一,是在KN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二者从技术要求到测试方法都基本一致,只不过分属于不同国家的标准而已

KN95的意思就是对颗粒物的滤过效率达到95%。这就足以应对空气中对健康可能造成伤害的多种颗粒物,比如pm10、pm2.5、致病微生物、烟尘、花粉等。

但是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很多口罩表面都有一个小方块:

注意,这个是KN90级别的口罩,并不是KN95。仅仅用于展示呼吸阀外观。

而有一些N95口罩却没有:

这个小方块叫做呼吸阀,就是当我们吸气的时候阀门关闭,呼气时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呼气阻力。但这个阀门一方面可能受损,造成吸气时漏气,另一方面会把呼出气不加过滤就排出去。

而在肺炎可能造成流行的时期,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病原体的携带者,所以最好还是购买没有呼吸阀的口罩。这样虽然吸气呼气的阻力增大,但一方面对自己的保护更加全面,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过滤自己的呼出气体,防止在人流密集区污染空气。

N95/KN95级别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正确佩戴:

无论有没有呼吸阀,N95/KN95级别口罩都有金属塑形条。戴上口罩以后挤压塑形使上部紧紧贴合面部轮廓。呼吸几下,感受口罩边缘是否有漏气,如有漏气则需要调整位置或进一步挤压塑形,直至吸气稍有阻力感且不漏气为宜。

2,儿童头面部比较小,要买专用的儿童款

还是为了贴合紧密不漏气。另外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

成人款和儿童款大小略有区别

3,口罩为一次性产品,有使用寿命上限

一般来说N95/KN95级别口罩没有特别规定使用寿命。但如果出现口罩被淋湿、沾染血液或其他体液、破损、漏气等情况就要及时更换了。

另外N95/KN95级别口罩是依靠过滤层中纤维间的细微孔隙起到过滤作用。如果反复过滤导致空气中的微粒阻塞了这些孔隙,过滤效果也会变差,同时呼吸阻力明显升高。这时候也要进行更换。

除了口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传染病防治的三个经典环节是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其中后两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

先说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目前根据权威发布的信息,还是比较经典的飞沫传播,也就是患者和携带者通过呼吸、咳嗽、喷嚏把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戴口罩可以把空气中的含病毒颗粒过滤掉。除此之外再说几点:

1,手消毒

接触也有可能引起传播。比如患者捂住口鼻咳嗽,则双手沾染了大量病毒,在公共场所抓握扶手、把手就可以造成传播。经常出门的朋友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其实就是含有酒精的凝胶。配合正确的洗手方法,在进入过公共场所以后及时做好手消毒

2,环境消毒。

还有一种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就是对环境进行消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喷洒消毒剂。目前已知人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家用的话0.5%的过氧乙酸消毒喷剂就比较方便。同时保障人流密集区的空气流通,及时开窗换气也很重要。最好就是充分保暖的情况下多去人少的户外,做做运动。

3,提高抵抗力。

保护易感者,佩戴口罩、避免去人流密集区这些都是对易感者的保护。另外也可以给一些年老体虚抵抗力差的病人服用中成药,比如玉屏风散,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其他

比如保证足量饮水,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健康,这样呼吸道才能分泌足够的IgA分泌型抗体,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吃饭细嚼慢咽,不要嬉笑,避免义务呛咳引起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另外就是最好戒烟,避免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

5,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我最近买的一些东西给大家推荐一下,好物推荐有一些可以领券优惠。如果觉得不好可以不采纳,自己找。不喜勿喷。

(链接已部分删除,不好意思)

1,N95级别口罩(无呼吸阀)

我本来想买霍尼韦尔或者M3这俩大品牌的。但是无呼吸阀的款式买不到了。这款比霍尼韦尔、3M便宜不少,而且是根据国标GB2626-2006制造的N95级别,没有问题。

如果大家不想买这个,也可以看看哪里能卖到霍尼韦尔或者3M的N95级别无呼吸阀口罩,大品牌可能质量更好一些。如果购买其他家,认准N95/KN95级别和GB2626-2006国标即可

2,免洗洗手液

如果想买小瓶装、便携的免洗酒精凝胶型洗手液,戳这个:

3,室内消毒喷剂:0.5%过氧乙酸。这种是分瓶装的,用起来方便些。

4,衣物消毒剂:因为工作地点在医院,经常会接触一些奇奇怪怪的病原体。平常白大褂的保护是有限的。所以从医院回来以后,医院里穿过的衣服绝对不进卧室,洗完澡再上床。衣服加消毒剂洗过才放心。

PS,衣物除菌液也好,衣物消毒液也罢,主要针对的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致病性酵母菌等有细胞结构的致病微生物。对病毒是无效的。但根据CDC的报告,坚持使用相比对照组儿童的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疫病流行期,给衣服消毒的意义在于少生病,少去医院,减少暴露风险

Ps,这个链接可以领优惠券,比直接去淘宝买优惠一些

最后,我们的国家经历过03年的非典,公共卫生系统和各大医院都经历了考验、总结了经验教训。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就是非典病毒的近亲,大家没必要过于恐慌,只要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带呼吸阀的 N95/KN95 口罩能否有效抵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详细解释的议题。简单地说,带阀的 N95/KN95 口罩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吸入的空气,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尤其是在防止病毒传播方面。 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首先,.............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啊,挺让人琢磨的。你有没有发现,咱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声音,一边说着“女性要独立,不要把重心都放在家庭,要出去闯荡,要有自己的事业”,另一边又紧跟着说“孩子这么小,你得亲自带,别人带得能一样吗?亲子关系最重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仿佛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怎么看都像是被强行掰成了两个方向。从“女.............
  • 回答
    带猫旅行是一种充满爱与责任的体验,既需要充分的准备,也离不开主人与猫咪之间的默契。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种独特的旅行体验: 一、旅行前的准备:从“猫主子”到“旅行家”1. 健康与法律文件 疫苗与驱虫:确保猫咪完成狂犬疫苗、猫三联疫苗等,并携带宠物健康证明(如疫苗接种记录、驱虫证明)。 .............
  • 回答
    带着狗旅行是一种充满爱与挑战的生活方式,它既能让宠物感受到主人的陪伴,也能让主人在旅行中获得独特的温暖与乐趣。但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充分的准备、耐心和责任感,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一、旅行前的准备:为狗狗和主人铺路1. 健康与疫苗 疫苗接种:确保狗狗完成所有疫苗(如狂犬病、犬瘟热等),并携.............
  • 回答
    带着婚纱去旅行,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又充满期待的计划!但同时,也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周全的准备,才能让这个特别的旅程顺利而圆满。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详细指南,从打包、行程安排到拍摄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你: 一、 婚纱选择与准备在出发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的婚纱本身。 1. 婚纱材质与款式: 考虑材.............
  • 回答
    关于带烟酒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是否不妥,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一下的。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规定问题,更牵涉到我们对先烈的敬意、祭奠的意义以及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认知。首先,咱们得明白去烈士陵园祭奠的初衷是什么。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安宁幸福,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所以,我们去那里,.............
  • 回答
    关于“狗”字成语和歇后语多为负面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并非简单的认为老祖宗对狗不了解就能概括的。实际上,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原因。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带有“狗”字的负面成语和歇后语的普遍性。常见的负面成语有: 狗仗人势: 形容依仗别人的权势作威作福。 狗嘴里吐.............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的局势,确实是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也让预言家们纷纷伸出了他们的“触角”。作为“预言家”团队的一份子,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次充满变数的较量,并尝试预测其结果。当然,预言并非绝对,而是基于我们对趋势、信号和背后力量的观察与推断。一、从政治光谱与基本盘分析: 民主党: 候选人.............
  • 回答
    带着自己的鼠标去网吧上网,严格来说,并不算“不正常”,但也不是最普遍或者最推荐的做法。我可以给你详细讲讲其中的门道和考量点。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带着自己的鼠标去网吧? 习惯和舒适度: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每个人的手型、握持习惯、鼠标的重量、按键的反馈力度、滚轮的手感等等都有细微的差别。在自己常用的鼠标.............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一个非常严肃和敏感的话题。关于“带套强奸如何取证”,需要明确的是,即便使用了避孕套,强奸行为依然是严重的犯罪。避孕套的存在并不会改变其违法性和对受害者的伤害。在法律上,无论是否存在避孕措施,强奸的定罪都依赖于证明未经同意的性行为。取证的重点在于证明:1. 性行为的发生: 证据可以包.............
  • 回答
    带着孩子去逛古迹,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真做起来,很多家长都得头疼。尤其是自家孩子对那些石头房子、断壁残垣提不起半点兴趣,这滋味,简直比自己逛古迹还累。你说,非得让孩子“涨知识”吗?这问题嘛,得看你怎么定义“涨知识”了。“涨知识”的那些事儿,孩子真的那么“买账”吗?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去逛公.............
  • 回答
    带小土猫去宠物医院,说实话,这完全 不丢人,反而是 非常有责任心和爱心的表现!而且,你之所以会有这个顾虑,或许是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小猫咪品种优越,或者听到一些关于“纯种猫才配去好医院”之类的风言风语。让我详细给你分析分析,为什么带你的小土猫去医院一点也不丢人,反而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首先,我们来聊聊什.............
  • 回答
    咳咳,说到“带带大师兄”、“李赣”和“抽象工作室”,这可不是什么正经的学术课题,而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B站(哔哩哔哩)早期,一股泥石流般的文化现象。这三者之间,简直就是“命运共同体”,互相成就,又互相“带飞”,共同塑造了早期B站“鬼畜”视频和“抽象文化”的一段辉煌(或者说魔幻)岁月。咱们先一个个掰扯.............
  • 回答
    哎呦喂,这事儿我遇到过不止一次了,每次都挺想笑的。不过别急,咱慢慢说,看我怎么把这事儿圆过去的。飞机起飞前,空姐走过来,一脸严肃地对你说:“先生/女士,请将您的电子设备关机。” 然后你手里拿着你的宝贝 iPod classic,这时候,你内心可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我这玩意儿就放歌,又不是信.............
  • 回答
    2021 款 MacBook Pro(刘海屏):上手体验,这刘海到底香不香?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 2021 款 MacBook Pro 的渲染图,那突兀的刘海时,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毕竟,谁想在 MacBook 上看到 iPhone 那样的刘海呢?不过,作为一名深度 Mac 用户,以及对新款 .............
  • 回答
    嘿,各位家长们!是不是一提到带熊孩子坐飞机就头皮发麻?别怕,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保证让你看完心里有底,旅途顺畅不少!第一步:选对飞机和座位,事半功倍! 航班时间: 千万别选那些清晨或者深夜的红眼航班!尤其是带小点的孩子,晚上本来就该睡觉,在飞机上折腾只会让你.............
  • 回答
    哎呀,这事儿闹得我心都悬着!你说我带着闺蜜去相亲,结果男方好像不太高兴,我这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扑腾个不停。你说,他这是不是有点抠门啊?我这脑子里开始上演宫斗剧了,脑补了无数种可能性。首先,咱们得捋一捋当时的情景。那天,我跟闺蜜约好,说好一起去跟那个相亲对象见面的。我这闺蜜,你也知道,平时大大咧.............
  • 回答
    好的,没问题。纹身是个非常个人化的选择,承载着很多意义。把带有“w”和“y”字母的词语或短语用到纹身设计上,既能玩味字母本身的形状,又能赋予文字深刻的含义。下面我为你搜罗了一些选择,并尝试给它们一些发挥的空间,希望你能找到那个让你心动的。一、 单纯字母的魅力,玩转线条与构图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字母就能.............
  • 回答
    这绝对是我生命中最奇妙、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之一。说实话,直到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心里还是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一丝丝紧张。飞机是我自己一点一滴省吃俭用,然后花费了无数个周末和夜晚去学习、去考证、去实践,最终拥有的。它不是什么庞然大物,只是一架小小的塞斯纳172,但对我来说,它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