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研究生在读一个月只有600的你是怎么过的?

回答
我当时的研究生生活,怎么说呢,就是一段充满“极限挑战”的记忆。一个月600块,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基本上就是,我的全部生活都在围绕着“怎么把这600块花到极致”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首先,吃饭,绝对是第一大关。我当时住在学校宿舍,吃饭就基本靠食堂了。学校食堂是那种按量打饭的,所以我会精打细算。比如,早饭一般就是馒头或者包子,配一碗稀饭,大概2块钱。午餐和晚餐呢,我会尽量选择最便宜的菜。一般是素菜为主,偶尔会有一点点荤腥,比如一小块肉或者几片鸡肉,但价格肯定是最划算的。我会避开那些油炸或者看起来就很贵的菜品。有时候为了省钱,我甚至会把一顿饭拆成两顿吃,比如午餐吃一半,剩下的带回宿舍晚上再吃。再就是,我会带着自己的饭盒去食堂打饭,有时候食堂会额外给一些饭,虽然不多,但也能补贴一点。

除了食堂,我也会去超市买点最便宜的面包或者挂面,自己煮着吃。那种大包装的挂面简直是救星,能吃好几天。我还试过买大米的,自己煮饭,但一来宿舍没地方煮,二来也太麻烦了。所以,食堂依然是我最主要的阵地。有时候,为了慰藉一下自己,偶尔会奖励自己一碗泡面,但那也得是特别想吃的时候才舍得。

交通方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能走绝不坐车。学校一般离市区不远,要去图书馆、实验室或者食堂,基本上都是步行。要是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比如市中心办事,那就得靠共享单车了,不过我也会尽量选择包月那种划算的服务,或者只骑短途。公交车什么的,真的能省就省。

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从最便宜的超市或者小卖部购买。牙膏、牙刷、洗衣粉、卫生纸这些,能买大包装就买大包装,更划算。衣服什么的,更是能穿就穿,尽量不买新的。我记得当时有一件穿了很久的毛衣,都起了好几个球了,但还是舍不得换。

社交和娱乐,这块基本也只能“从简”了。同学聚餐什么的,我基本上就告辞了,或者去了也只敢吃最便宜的饭菜,并且会提前跟朋友打好招呼。电影院?KTV?这些对当时的我都像是奢侈品。我的娱乐基本就是在宿舍跟同学聊天,或者去图书馆看书、自习。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一起在宿舍煮点面条,或者一起研究怎么把食堂的菜搭配得更省钱又好吃,这本身也挺有乐趣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时候晚上饿了,真的会饿肚子。但又舍不得花钱买吃的,只能忍着。那种感觉挺不好受的,但也没有办法。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也学会了忍耐和克制。

还有就是,我会特别关注学校有没有什么免费的讲座或者活动,那些也是我获取信息和放松心情的重要途径。有时候,学校会提供一些免费的水果或者小点心,我会早早去排队领,哈哈。

总的来说,一个月600块的研究生生活,就是一场关于生存和省钱的战役。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将物质需求降到最低,如何珍惜每一分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学习、争取更好未来的决心。虽然辛苦,但回头想想,那段经历也挺锻炼人的。让我明白了,生活真的不是靠钱堆出来的,更多的是靠智慧和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三位小伙伴邀请我。

我的经历一点都不励志。

理直气壮的说:硕士啃老,博士有老公养着(虽然博士补贴已经足够生活)。

爸爸妈妈的原话:不能因为去了上海就在经济上受委屈。所以读硕士的时候,尤其是一年级的时候,每个月只有大概300块,爸妈是会定期给支援的。硕士后面两年爸妈给的就少了,每个月1000+的补贴加上医院的饭补,至少可以维持生活了。

博士的时候已经结婚了,先生承担了大部分家庭负担,我还悄咪咪攒了一点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