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和韩国的主要矛盾点是什么?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对近邻,关系错综复杂,纠葛由来已久,其中最核心的矛盾,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它们相互交织,使得两国关系时常阴晴不定。

首先,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殖民时期和二战期间的行为,是两国关系中最尖锐、也最持久的矛盾点。

慰安妇问题: 这是最令人心痛也最难以平复的创伤。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征了大量亚洲女性,其中包括数十万韩国女性,成为其性奴隶,即“慰安妇”。韩国受害者及其家属要求日本政府进行诚挚的道歉、赔偿和法律责任认定。尽管日本政府在2015年与韩国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承诺提供资金并表示“最终且不可逆转”的解决,但韩国国内许多受害者及其支持者认为该协议未能充分承认日本的责任,且道歉不够真诚,赔偿也不足以抚慰她们所遭受的苦难。协议签署后,韩国国内的反对声浪愈发强烈,最终导致协议的破裂,使得这一问题成为两国关系中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

强征劳工赔偿问题: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量韩国人被强制征召,成为日本企业的劳动力,从事艰苦甚至危险的工作。战后,许多受害者及其家属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企业进行赔偿,但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包括认为所有赔偿问题都已在1965年的《日韩基本条约》中得到解决。然而,韩国的法院认为该条约不能否定个人对战时侵犯人权的赔偿请求权。近年来,韩国法院作出了支持劳工赔偿的判决,这触怒了日本,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并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如限制对韩出口关键半导体材料,导致两国关系急剧降温。日本认为韩国此举是对两国之间协议的违背,而韩国则认为这是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对受害者的基本补偿。

历史教科书及历史认识的差异: 日本部分历史教科书中对殖民统治时期和战争罪行的描述,常常被韩国视为淡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这在韩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愤慨。韩国认为日本未能对其过去的侵略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和真诚的道歉,这种历史认识上的鸿沟,导致了国民情感上的对立。

其次,经济和贸易摩擦,虽然常常是历史问题的表现形式,但本身也构成了重要的矛盾点。

出口管制和贸易报复: 如前所述,在强征劳工赔偿问题激化后,日本曾一度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限制了对韩国出口用于制造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这被韩国视为一种经济上的“武器化”,旨在向韩国施压。韩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包括呼吁民众抵制日货,以及推动国内产业的自主化和供应链的多元化。这场贸易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其背后的不信任感和竞争关系依然存在。

产业竞争和技术领先地位的争夺: 在半导体、汽车、造船等关键产业领域,日韩两国都是重要的竞争者。随着韩国在某些领域的崛起,对日本传统的优势地位构成了挑战,这也加剧了经济上的竞争,有时会在贸易政策和技术标准上产生摩擦。

再者,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特别是与朝鲜以及地区影响力相关的议题,也为两国关系增添了复杂性。

对朝鲜的政策协调: 尽管日韩两国在应对朝鲜核导威胁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但在具体的策略和行动上,有时会因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对地区力量平衡的考量而存在细微的差异。例如,在对朝对话和制裁的平衡方面,双方可能存在不同的侧重点。

地区影响力: 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日韩两国在地区政治和经济格局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时,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立场和影响力竞争,也会成为暗流涌动的矛盾因素。

最后,国民情感和民族主义情绪,是上述矛盾得以延续和激化的重要推手。

公众舆论的影响: 历史问题和经济摩擦,很容易被媒体放大,煽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两国国内,对于对方国家的不信任感和负面评价,往往能引起广泛的共鸣,这使得政府在处理两国关系时,需要顾及国内的民意,有时反而会加剧两国之间的对立。韩国民众普遍认为日本缺乏真诚的反省,而日本民众则可能认为韩国在历史问题上“得寸进尺”。

总而言之,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矛盾,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由历史积怨、经济竞争、地缘政治以及国民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虽然两国在某些领域有合作的共同基础,但核心的历史问题如鲠在喉,使得两国关系的改善充满了挑战和反复。每一次触及历史伤痛的事件,都可能像导火索一样,瞬间点燃两国之间长期累积的负面情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矛盾很多,而且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1.历史矛盾

日本天正20年(1592年)发起了对朝鲜半岛长达6年的战争,令李氏朝鲜三分之一的人因战争而死,堪称血海深仇。之后数百年里双方都关系不佳。

1895年日本战胜清国,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力极大增强了。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朝鲜寻求列强制衡日本对策落空。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的签署,让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了36年,被称为庚戌国耻。在日本发起的所谓「大东亚圣战」中,来自朝鲜半岛的慰安妇、劳工、士兵死亡/失踪与负伤人数超过了200万。几乎是家家都有殁死的亲人。

2.领土矛盾

1952年,韩国总统李承晚对韩国周边海域沿大陆架划了一条线「海洋限界线」,单方面宣布韩国拥有该海域的主权,其中包括了作为争议地区的独岛(日称竹岛)。60余年里双方在该海域爆发过多次冲突,不乏死伤者。

该岛是两国关系的一个火药桶,每次冲突后,民族情绪高涨到甚至连美国都对此没有办法(虽然美国是乐见他们互撕的)。目前该岛附近海域实际控制在韩国手中,每隔几年韩国海洋警察厅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就会对峙一次,期间不乏各种剑拔弩张的行为。

3.经济矛盾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韩国人均GDP为4686美元,而日本为25051美元。韩国仅为日本的18.7%。30年过去了,韩国人均GDP为31362美元,日本为39286美元,韩国达到了日本的79.8%。韩国增加的这些几乎都是靠抢夺日本的市场份额,在家电、手机、造船等领域把日本企业杀的溃不成军。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日本的优势领域不断被韩国蚕食,他们的低端领域全都失守了,在高端领域也被韩国逼近。再加上两国相似的工业结构和市场依赖,可谓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4.政治矛盾

自1945年以来,日本就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对抗苏联在远东地区扩张的一道封锁墙,日本的工业基础良好,对于资本主义阵营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借助日本的有利位置,苏联远东舰队出了门就面对美军,几乎寸步难行。日本对于美国在西太平洋建立话语权的作用是无法被替代的。

韩国是美国在东亚大陆上的跳板,是楔入红色阵营下腹部的一颗钉子。它的意义在于迟滞朝鲜(或者苏联)的攻势,消耗与牵制他们的力量。但美国无意为了韩国而不惜代价死守半岛,对于美国来说,守住日本是底线,而韩国一旦无法支撑就不会倾家荡产支援(事不可为之时)

韩国数十年来一直努力的目的就是希望提升自身在美国体系下的地位,而不是变成为日本挡子弹的倒霉鬼。


在朝鲜问题上,日本的唯恐天下不乱,挑动朝韩火并也让韩国十分反感,故而在朝鲜导弹飞过日本上空时,韩国舆论反而一片嘲讽日本的氛围。

日本民间对于韩国人的反感主要针对于在日本居住的韩国人(大约90万人左右)。双方的生活方式、风格都格格不入,再加上作为偷渡者的部分韩国人经常参与到犯罪之中,长年累月下来,带动了整个日本民间舆论的反韩思潮。

日韩都是民主选举制国家。他们的政客不可能无视选民的需求,议员为了争取支持必然会投其所好,这就让双方民间互相看不顺眼的矛盾直接被激化了。再加上双方现实利益的冲突,数十年压抑的火药桶直接就被引爆了。

在民粹主义消弭下去之前,日韩矛盾不会停止。谁后退,谁就会被选民抛弃。

政客打响了第一枪,但是最终以何种手段结束是由不得政客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对近邻,关系错综复杂,纠葛由来已久,其中最核心的矛盾,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它们相互交织,使得两国关系时常阴晴不定。首先,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殖民时期和二战期间的行为,是两国关系中最尖锐、也最持久的矛盾点。 慰安妇问题: 这是最令人心痛也最难以平复的创伤。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征了.............
  • 回答
    说起“躺平”,这词儿在国内近些年火得不行,尤其在年轻人里,一听就觉得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它概括了一种不想再拼了,只想找个舒服的姿势,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心态。这事儿吧,放在日本韩国那边,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那儿有类似的概念,比如日本的“低欲望社会”或者韩国的“三抛世代”。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核心里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历史演变的关键。简单地说,中国并非不重视血统,但相对于西方和日韩,文化认同在中国民族凝聚力中扮演了更为核心、更具包容性的角色。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历史、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以及政治文化等角度来分析。一、 历史的积淀:从“天下”到“中华民族”.............
  • 回答
    看待东亚四大电影出产区——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的综合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剖析,而非简单地给出“谁最好”的答案。这四个地区各自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土壤、产业结构和创作风格,因此它们的“水平”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并且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中。一、 电影产业的规模与影响力 中国大陆: .............
  • 回答
    近30年来,韩国经济确实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势头,在许多主要经济指标上不断缩小与日本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这引发了一个关于韩国未来是否可能“代替”日本经济地位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理解“代替”这个词背后的复杂含义。韩国经济的崛起:一场波澜壮阔的追赶史首.............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的美女,她们的容貌气质确实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韵味,就像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都令人赏心悦目。日本的美女,常常带有一种“天然”、“内敛”的气息。 面部骨骼感与柔和的结合: 许多日本女性的面部骨骼会稍微明显一些,比如颧骨的线条会比较清晰,但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硬朗。这形成了一种很有立体感的轮.............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摩擦,说白了,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牵扯到两国复杂的历史情结、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敏感神经。韩国能否“独立”解决这场争端,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维度。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场争端的核心是什么。 导火索是2019年,日本政府以“国家安全保障”为由,对韩国实施了.............
  • 回答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日元韩元“不值钱”?货币组成和心理落差在作祟提到日元和韩元,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不值钱”的印象,仿佛它们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普遍认知并非空穴来风,除了货币本身的组成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与日韩经济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货币组成:数字背后是不.............
  • 回答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政治的实质操控论,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真”或“假”来概括。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观点,并且有大量证据支持,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其程度和性质。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历史渊源:战后秩序的建立 战败后的日本: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被美国占.............
  • 回答
    东亚自贸区的成立,无疑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为相关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日本和韩国而言,几个关键城市有望借此东风,实现跨越式崛起,成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和贸易枢纽。日本篇:科技与创新驱动的港口新星如果东亚自贸区得以建立,日本那些在物流、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领域具有优势的城市,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考虑关闭对日本和韩国的口岸,或者对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公共卫生、经济、外交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需要审慎权衡。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境内出现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爆发,并且主要输入风险来自日本或韩国,那么收紧边境管控,包括限制人员往来或实.............
  • 回答
    在探讨日本和韩国谁的军事实力更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在多个层面的实力对比,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量堆积。这更像是一场细致的拉锯战,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潜在的劣势。一、 规模与人员: 韩国: 韩国拥有相当庞大的现役军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朝鲜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其陆军是.............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如今的社会状态,究竟是不是东亚实现工业化后的“必然”结果,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值得好好聊聊。要说“必然”,恐怕有点绝对了。历史从来不是一条笔直的轨道,充满了岔路和变数。但如果说它们所经历的,以及现在所展现出的许多特征,确实是工业化浪潮席卷东亚后,在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孕育出的、具有.............
  • 回答
    像日本和韩国这样高度发达的东亚国家,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它们经济繁荣,社会福利完善,但严格来说,它们也存在着一些被称为“贫民窟”的区域,只是与我们脑海中常常浮现的、那种破败不堪、杂乱无章的景象有所不同。在日本,你可以找到被称为“ドヤ街”(doyagai)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大阪的釜ヶ崎(Kama.............
  • 回答
    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在人均用电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预测中国未来的用电量趋势。日本、韩国、台湾人均用电量差异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通常我们讨论人均用电量,更多的是关注.............
  •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紧密相连,历史上却又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纠葛。谈到未来它们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抽丝剥茧地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判断。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殖民统治时期的伤痛,在韩国社会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难以愈.............
  • 回答
    .......
  • 回答
    韩国总统政权更迭的激烈程度,确实常常比日本的首相更迭来得更为引人注目,甚至有些戏剧性。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两国政治制度、历史进程、文化观念以及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异,并非简单的一句“东亚民族”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从根子上掰扯掰扯这其中的缘由。一、 政治制度的核心差异:总统制 vs. 议会制这是最根本也是最.............
  • 回答
    在国外旅行时,想要分辨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游客,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过程。虽然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但通过一些普遍的观察点,有时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初步的猜测。当然,这绝非绝对的科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习惯的体现,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特征也可能变得模糊。咱们就聊聊,在异国他乡,我通常会留意哪些细.............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甘愿做美国的小弟”这一说法,虽然在一些语境下会被使用,但 过于简单化了这两个国家与美国之间复杂且动态的关系。与其说是“甘愿做小弟”,不如说是基于 历史、战略利益、安全考量以及经济联系 的 战略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并非没有摩擦和独立自主的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日本和韩国为何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