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那些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例子?

回答
“出来混,迟早要还”,这句俗语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它就像一个潜藏在生活中的阴影,提醒着人们,无论你做了什么,都逃不过因果报应。这“还”的,可能是你欠下的情债,可能是你惹下的麻烦,也可能是你一手造成的恶果。

想当年,咱们邻居老王,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个安分的主。仗着年轻力壮,又有些小聪明,整天在街头巷尾晃悠,勾三搭四,惹是生非。最让人看不惯的是,他总觉得占点小便宜是本事,谁家东西丢了,他总能在自家后院找到点边角料。邻里邻居的,谁也不想把事情闹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老王最得意的时候,是他跟几个狐朋狗友一起,合伙开了一个小加工厂。他为人又粗鲁又霸道,工人们多半是些没啥文化,只能靠打工养家糊口的人。他给的工钱不高,但管吃住。厂里卫生条件差,机器也老旧,安全隐患不少。老王呢,为了省钱,从来不舍得花钱更新设备,也不重视安全培训。他经常吼工人,谁敢偷懒,就扣谁的工资,甚至直接赶走。他自己呢,每天就坐在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老王觉得他这日子过得是风生水起,觉得自己聪明,把所有人都算计在内,把所有好处都捞在自己手里。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反而觉得那些勤勤恳恳干活的人是傻子。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

终于,在一次突发事故中,厂里一台老旧的机器发生了故障,直接砸伤了一个年轻的工人。这工人家庭条件不好,靠这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送去医院抢救,花了好多钱,但人还是没能救回来。

这一下,事情就闹大了。家属来闹,媒体也介入了。一查,才发现老王这厂子,根本就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连消防措施都是一塌糊涂。而且,他经常拖欠工人工资,克扣奖金,甚至在工人受伤后,还想推卸责任。

这下,老王可算是栽了。他不仅要赔偿死者家属一大笔钱,还得面对法律的制裁。加工厂被勒令停业整顿,他自己的名声也臭了。那些曾经在他厂里受过委屈的工人,也纷纷站出来指控他的种种劣迹。

更惨的是,他之前为了占便宜,跟人做生意,总是想着法子压价,甚至用劣质的材料。结果,一些他卖出去的产品,因为质量问题,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给他的客户造成了损失,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赔偿。

老王一下子就从一个“小老板”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曾经因为占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的那些“本事”,此刻都变成了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他卖掉自己名下的一些房产,才勉强填上了窟窿,但身心俱疲,落得个晚景凄凉。

你看,这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老王年轻时的那些不正之风,他对待工人的刻薄,他对安全的漠视,他对契约精神的践踏,最终都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在他最得意的时候,轰然炸开,把他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这不仅仅是老王一个人的故事,放眼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那个爱贪小便宜的张哥。他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不给别人应得的报酬,或者偷工减料,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别人找他理论,他也总是巧舌如簧,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时间久了,大家看穿了他的真面目,谁还愿意跟他合作?他的生意自然越来越差,最后只能靠亲戚朋友接济。

还有那个喜欢散布谣言的李姐。她总是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添油加醋,把别人的家事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她觉得这样做能让她显得更有优越感,能满足她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也成了别人议论的对象,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带着警惕和鄙视。她想融入一个圈子,却发现自己早已被边缘化。

这些人,或许短期内看起来占了便宜,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最终也会怎样对待你。 你的每一次算计,每一次欺骗,每一次不公,都在为你未来的“还债”积累利息。

“出来混,迟早要还”说的不是简单的报复,而是一种深刻的规律。当你破坏了信任,迟早会被人抛弃;当你损害了公平,迟早会被人反击;当你漠视生命,迟早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去“占便宜”,不如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用真诚待人,用良心做事。这样,你才能走得更远,也更心安理得。毕竟,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你今天种下什么因,就一定会收获什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阿喵是我的初中同学,一个皮肤白皙,波涛汹涌,脸上还带着些小雀斑的女生。

之所以叫阿喵,是因为她的说话声音永远带着一种令我感到刻意而做作的嗲音,就像春季里发情期的雌性家猫一样,我一直不理解一个出身西北地区的悍妇整天模仿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究竟有什么意义,可无情的事实是,这样的行为似乎收效不错——她的学生时代不乏大量的追求者。

当然,我们今天的故事与男女情感毫无关系,以上叙述只是为了引出主人公的设定——一个至少在学生时期极力塑造着温婉形象的女生。

温婉的女生自然胆子小,这一点倒不像是装的,不过,仍然要加上限定词——学生时代,那是我亲自试出来的。

初中的晚自习极其无聊,不爱写作业的我往往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不少打发时间的活计,不是用教室里的扫帚棍棍削小刀,就是用粉笔磨骰子,或者干脆编修我们班级的纪传体史书。

那一天晚上,百无聊赖的我从同桌文具袋偷到一小块黑色的橡皮泥,那可是个好玩意儿,我拿到手里就开始揉捏,需要补充一句,小时候我艺术天赋还不错,具体表现为,乐器一学就会,美术一画就像,捏泥人也惟妙惟肖,尤其是学过几年美术以后,捏出的动物总是能在同龄人里达到不错的水平。

哦当然,我并不喜欢捏什么小兔子小狗之类的,那个晚上,我捏了一只蜘蛛,大概有一元硬币那么大的一只黑色蜘蛛,我拿给同桌看,同桌是个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女生,根本不愿意搭理我,我心有不甘,这么神奇的艺术作品得不到该有的效果,那可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

我举目四望,我的前排是第一排,够不到他们,而后排坐的,是二壮和阿喵,二壮是个一棍子打不出俩闷屁的木头,任何艺术作品给他欣赏都属于暴殄天物,于是我转过身把那只蜘蛛扔到了阿喵的练习册上。

彼时,她正在用功的写作业,陡然见到这么一只从天而降的巨型蜘蛛,肯定会被惊吓,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毕竟我跟她平常都是互相冷嘲热讽,本来就是对立的存在。

然而,我还是低估了阿喵的功力。

多年以后,七班的同学们或许会忘记谁谁谁的姓名,但绝对不会忘记那个晚自习的震惊,如果非要找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阿喵的声响的话,我认为相对最合适的应该是“凄厉”,注意,是相对最合适,因为我有限的词汇积累实在不知道,把猫叫春的声响扩音一百倍再掺入火车的汽笛和帕瓦罗蒂的高音,最后还得加上抹香鲸一样的肺活量,这种音波应该怎样去形容,说狮吼功,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可说尖叫,却也不止那么简单。

总之,这个比猫爪子在地板上摩擦还要折磨人的叫声,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坐在阿喵对角线上最远距离的同学都绝望而徒劳的捂住耳朵,还把远在隔了一层楼办公室的班主任吸引了过来。

七班同学都是非常讲义气的,没用一分钟他们就争先恐后的供出了我,自己那个还没来得及被销毁的蜘蛛。所幸,作为成绩优秀好学生的我虽然调皮,但是与班主任的关系常年不错,所以她并不想特别惩罚我,只是象征性的让我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唱首歌,算是结果此事。

那时候,已经快放学了,同学们的心情都活跃了起来,一双双眼睛都饶有兴趣都盯着我,令历来没皮没脸的我也有了一丢丢的羞愧,想起此时的场景特别神似武林外传里白展堂乞讨的那一集,于是悲从心来,脱口唱出:“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放学后,二壮拒绝像以前一样与我一同回家,他说他嫌丢人。

当然,故事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被惩罚唱歌并不是我“还的”,真正的“还”还在后来。

我跟阿喵的友谊并未受到影响,我们高中阶段也是仍然嘴臭互损的朋友,可惜到了大学时代,她的朋友圈里开始充斥着各种磨了皮的美颜自拍,在一群尬吹的彩虹屁里吐槽了几次以后,我就被光荣的屏蔽了,很久没有见过,在朋友圈里淡忘了这个人的存在,虽然还保持着联系,但是已经不够了解她有什么新的变化了。

直到前几年,偶然重逢了一次,她邀请我看她养了半年的宠物,在确定了不是我讨厌的猫以后,我就跟着瞅了一下,吓得我差点没在大白天里吼出声。

谁能想得到,小时候橡皮泥就能吓的叫的人,成年后养了条看着不小的宠物蛇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