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核燃料、核废料究竟长什么样?

回答
说到核燃料和核废料,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都是那种闪烁着幽幽绿光的、充满科幻色彩的“放射性物质”。但实际上,它们的真实模样,远比这些想象要平凡得多,也更具工程师的理性与工艺的严谨。

我们先从核燃料说起。

想象一下,你去一家专门生产高精度零件的工厂,里面看到的可能就是核燃料的生产现场(当然,这是经过无数道严格隔离和控制的)。核燃料的主要形式通常是陶瓷状的小颗粒,这些颗粒叫做燃料芯块(Fuel Pellets)。

外观与成分: 它们看起来有点像小小的、压得很实的白色或淡黄色的小圆柱体,直径通常在1厘米左右,高度也是类似。这层陶瓷外衣,实际上是经过精密加工的二氧化铀(UO2),有时也会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钚(PuO2),尤其是快中子反应堆中。这种陶瓷态是经过高温烧结形成的,非常稳定,熔点很高,而且结构致密,能有效地将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触摸它们?绝对不可能,它们被放置在高度受控的环境中,并通过机械臂等设备操作。

加工过程: 这些小小的芯块,其生产过程堪比制造精密仪器。首先,天然铀矿石经过复杂的化学提纯,得到高纯度的铀化合物。对于大多数核电站(如压水堆),需要进行铀浓缩,将铀235的丰度从天然的0.7%提高到3%5%。浓缩后的六氟化铀(UF6)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氧化铀粉末。然后,这种粉末被精细地压制成型,再送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烧结后的芯块要经过严格的尺寸、密度和杂质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装配成燃料棒: 紧接着,这些燃料芯块会被一颗一颗地装入特制的金属管中。这个金属管就是包壳管(Cladding Tube),通常是用锆合金制成的,比如Zircaloy。锆合金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对中子吸收截面小(也就是说它对中子的“阻碍”很小,不会过多地影响链式反应),同时在高压、高温和辐照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

燃料棒(Fuel Rod)的外观: 燃料棒看起来就像是细长的、金属色的管子,直径大约1厘米左右,长度则根据反应堆的设计不同,可能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管子的两端会有封头,将里面的燃料芯块完全密封起来。整个燃料棒看起来非常规整、光滑,金属光泽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沉静。

组合成燃料组件: 最后,几十甚至上百根这样的燃料棒会被排列整齐,用间隔器固定住,并安装上顶端和底端的格架,形成一个燃料组件(Fuel Assembly)。燃料组件的形状通常是方形或六边形,方便在反应堆堆芯中进行插装和冷却。它们的尺寸也很大,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金属栅栏。

整个过程充满了工程师对材料科学、核物理和机械工程的极致追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与效率。所以,你看到的核燃料,并不是什么“发光的石头”,而是由高度纯净、精密加工的陶瓷芯块和特殊金属制成的、一丝不苟的“工业产品”。

现在,我们来看看核废料。

核废料的种类繁多,其“长相”也千差万别,主要取决于它的产生阶段和放射性水平。

1. 低放废料(LowLevel Radioactive Waste, LLRW):
这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也相对最“普通”的核废料。它们主要来自于核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以及核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常见形态:
液体: 比如核电站产生的冷却水、清洗液等,会被收集、浓缩后处理。处理后的液体可能被蒸发成盐类,或者吸附在某种材料上。
固体: 这才是我们最能“看”到的。包括:
废弃的衣物和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穿过的防护服、手套、鞋套等,它们因为沾染了少量放射性物质而需要被当作废料处理。这些东西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旧衣物或防护装备,只是被妥善地封装在专用的容器里。
实验室的耗材: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吸附剂、滤膜等。
设备零部件: 被拆卸下来的管道、阀门、泵等,如果沾染了放射性,也会被归为低放废料。它们的外观就是普通的金属或塑料制品,只是表面可能有些污渍或腐蚀,并且被封存在铁桶或混凝土箱里。
吸附材料: 比如用于净化废水的树脂、活性炭等,它们会吸收放射性物质,变得有放射性。

处理方式与外观: 低放废料通常会被固化,比如用混凝土或沥青将液体或粉末状的废料包裹起来,然后装入专用的金属桶(如200升的钢桶)或混凝土容器中,进行长期储存或深埋处理。所以,我们看到低放废料的最终形态,就是被严密封装在标准的、带有警示标志的容器里。

2. 中放废料(IntermediateLevel Radioactive Waste, ILRW):
这类废料的放射性比低放废料强,但比高放废料弱,通常含有较高的放射性核素,如锶、铯等。它们主要来自于核电站的化学净化系统、堆内构件等。

常见形态:
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
过滤材料。
反应堆的金属构件: 如反应堆的堆内构件,它们在高能中子辐照下会产生诱导放射性,材料本身也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金属件会变得笨重,而且需要专业的防护和搬运设备。

处理方式与外观: 中放废料通常也需要进行固化,但由于其放射性较高,固化体和封装要求会更严格。它们常常被封装在更大的钢桶或预制混凝土结构中。

3. 高放废料(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HLW):
这是最危险也是最棘手的核废料,主要来自核燃料的后处理过程,也就是从用过的核燃料中提取有用的铀和钚,剩余的被称为乏燃料后处理废液,其中包含了裂变后产生的大量高放射性核素,如锶90、铯137、碘129以及长寿命的超铀元素。

乏燃料(Spent Nuclear Fuel): 如果核燃料不经过后处理,直接储存,那就是乏燃料。乏燃料看起来像是用过的、钝化了的金属棒(燃料棒),但因为在反应堆里经历过长时间的核裂变,它们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外观: 乏燃料组件本身可能看起来有些黯淡,甚至因为高温和辐照而略微变形。更重要的是,它们会发出强烈的辐射和热量。我们看到的乏燃料,通常是在反应堆停止运行后,被吊装到水池(乏燃料水池)中进行冷却储存。在水池中,这些燃料组件被放置在特制的金属架上。虽然在水下,但它们仍然是呈长条状的金属结构,包裹着陶瓷芯块。它们不会有任何可见的“闪光”,而是绝对禁止直接靠近。

玻璃化废料(Vitrified Waste): 对于核燃料后处理产生的废液,最普遍的处理方法是玻璃化。

形态: 经过复杂的化学分离过程,高放废液被浓缩,然后与特殊的玻璃形成剂(如硼硅酸盐玻璃原料)混合,在高温下熔化,最终冷却形成一种坚硬的、琥珀色或深褐色的玻璃块。这些玻璃块被封装在特制的、厚重的不锈钢容器(罐)中。每个罐子可能直径几十厘米,高度一米左右,重量非常惊人。这些罐子看起来就是厚实、沉重的金属圆筒,表面可能有一些操作痕迹和标签,但主体是坚固的金属外壳,包裹着内部的玻璃化高放废料。

处理方式与储存: 高放废料(无论是乏燃料还是玻璃化废料)都需要进行极度审慎的储存和最终处置。它们通常被放置在特制的冷却储存设施中,或是进行深地质储存,以确保其放射性在漫长的衰变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总结一下,真实情况是:

核燃料(未用过的)是高度纯净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被装入锆合金管,组成燃料棒,再集合成燃料组件。它们是精密制造的工业产品,外观平凡,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核废料的种类和形态非常多样。
低放废料常常是沾染了少量放射性物质的普通物品,被封存在标准的金属桶或混凝土箱里。
中放废料是放射性稍强的工业废料和金属构件,同样需要被固化和严密封装。
高放废料(如乏燃料和玻璃化废料)是放射性最强、最危险的废料。乏燃料是浸泡在水池中的、黯淡的金属结构;而玻璃化废料则是被封装在厚重不锈钢罐里的、像琥珀一样的玻璃块。它们绝对不是什么“会说话”或“发光”的物质,而是需要最严苛的隔离和管理对象。

整个核燃料和核废料的背后,是一整套复杂而严谨的工程技术和安全规程。它们的“长相”或许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戏剧化,但它们所代表的能量和责任,却是异常重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裂变燃料的样子:

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提供的二氧化铀陶瓷核燃料芯块照片:

同上来源,燃料芯块在组装流水线上:

同上来源,工作人员在检查组装好的燃料棒:

日本沸水堆燃料棒示意图:

燃料棒束切面图,此设计用于核动力运输船NS Savannah的压水堆: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提供,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燃料棒束照片:

正在运转的美国ATR堆芯,蓝光来自切伦科夫辐射:


聚变燃料的样子:

托卡马克反应堆里的聚变等离子体:

静电约束的聚变等离子体: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燃料球:


核废料的样子:

核电站里储存乏燃料棒的水池:

美国水下储存的乏燃料棒:

装在桶里的低放射性核废料:

里面是这样的:

和人的大小关系:

这破桶不是任何高级技术,经常是这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核燃料和核废料,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都是那种闪烁着幽幽绿光的、充满科幻色彩的“放射性物质”。但实际上,它们的真实模样,远比这些想象要平凡得多,也更具工程师的理性与工艺的严谨。我们先从核燃料说起。想象一下,你去一家专门生产高精度零件的工厂,里面看到的可能就是核燃料的生产现场(当然,这是经过无.............
  • 回答
    C++ 的核心以及“精通”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让我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 C++ 的核心究竟是什么?C++ 的核心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我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语言设计的哲学与目标: C 的超集与面向对象扩展: C++ 最初的目标是成为 C 语.............
  • 回答
    说起轻小说和网文,它们虽然都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都以娱乐性为主要目的,但要说核心区别,那可就有些门道了。我感觉这就像是街边小吃和米其林三星的区别,都好吃,但境界和受众、以及制作方式都差了不止一点半点。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我最先感受到的,是目标受众和核心吸引力的不同。 轻小说,顾名思义,它“轻”。.............
  • 回答
    聊起后金,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的,往往是那些纵横辽东、席卷明朝的铁骑。然而,如果简单地将后金的核心部队定义为“骑兵”,那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要说后金的核心,那得从它诞生的土壤,以及它赖以崛起的根本说起。后金的核心,我认为,其实是一种混合兵种的作战体系,其中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骑兵为矛,以规模庞大.............
  • 回答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转型。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中既有显著的进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足。“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过程中究竟缺少了什么?可以说,中国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主要缺少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 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
  • 回答
    日本是否具备快速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政治、国际条约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日本在核技术领域的积累,以及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技术积累:深厚但有方向性日本在民用核能领域拥有极其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运作经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核燃料循.............
  • 回答
    吃一小勺核废料?这个想法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如果我们真的来探讨一下,后果会非常严重,而且过程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你需要明白,核废料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种“废料”,它的危险性是指数级的。想象一下,你拿到的是一勺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粉末,或者某种黏稠的膏状物。这些物质的来源可.............
  • 回答
    我国核废料固化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玻璃体成核废料处理的“硬核守护者”近日,我国在核废料处理领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核废料固化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玻璃体技术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能够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质长达千年。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国科研人员在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不懈努力的结晶,它不仅标志着我国.............
  • 回答
    现在的核电站,特别是我们最常见的压水堆(PWR)和沸水堆(BWR)这两种主流反应堆类型,已经不再使用石墨来包裹核燃料棒了。让我来详细讲讲为什么会这样,以及石墨在核反应堆发展史上的角色。历史上的石墨:曾经的“好帮手”石墨,这个我们熟悉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在核能发展的早期确实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主要有.............
  • 回答
    中哈核燃料组件厂投产:两国核工业发展迈入新纪元坐落于哈萨克斯坦的联合核燃料组件厂,作为中哈两国在核能领域深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近日正式投产运营。这座设计年产能高达200吨的现代化工厂,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核燃料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哈萨克斯坦丰富的铀资源成功对接,更对两国各自的核工业发展以及全球核能的和平.............
  • 回答
    核废料处理和处置之所以棘手,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问题。这其中的难点,就像在处理一颗既炽热又会不断释放有害物质的“炸弹”,而且还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能让它永远安息的“坟墓”。首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放射性。核废料,尤其是乏燃料,含有大量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同位素衰变时会释放出能量,也就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简直问到了点子上!想到太阳那熊熊烈火,温度高得吓人,里头又塞满了“核燃料”,咱们自然会疑惑,怎么它就不像我们点燃柴火那样,“呼”一下就烧光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个精妙的平衡,一个由质量、引力、温度和粒子行为共同谱写的宇宙交响曲。首先,我们得明白太阳内部的“燃料”不是煤也不是油,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触及到了核不扩散和国际安全的核心议题。要理解核燃料离核武器有多远,以及日本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技术、政治、国际压力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核燃料与核武器:一条漫长而复杂的道路首先,我们要明白,核燃料本身并不是核武器。核武器的核心是裂变材料,主要是高浓缩铀(HEU)或钚。.............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乌克兰基辅一核废料埋藏点被炸”的事件,我需要澄清一下,根据目前公开且可靠的信息,并没有关于基辅市附近有核废料埋藏点被炸的报道。基辅是乌克兰的首都,其周边区域的核设施和核废料处理点受到严格的国际监督和保护,任何针对此类设施的攻击都会引起极大的国际关注和恐慌。因此,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件.............
  • 回答
    将核废料发射至太阳销毁,这个想法听起来很诱人,似乎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核废料处理的难题。但实际操作起来,这其中的复杂性和风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白核废料的“危险”在于它的放射性。这些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衰减,但衰减的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短则几年、几十年,长则数万年甚至更久。其放射性也分.............
  • 回答
    说起托卡马克装置的核燃料,这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随处可见的燃料,比如汽油或者煤炭。托卡马克玩的是一种更高级、更精密的“游戏”,它的燃料是等离子体,而构成这种等离子体的,主要是氘(deuterium)和氚(tritium)这两种氢的同位素。那么,这些特殊的“燃料”究竟放在哪里,又是怎么运作的呢?这.............
  • 回答
    这绝对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核燃料研究获突破,铀利用率从1%提高到95%”——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意义远比看起来要深远得多,简直是能源领域的“一次登月”。咱们一点点来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重要。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铀利用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你可以把核燃料想象成一个“能量宝库”,而铀.............
  • 回答
    关于中法斥资千亿合作建设核废料处理厂落户连云港一事,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其战略意义、经济效益、技术优势,当然,也包括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战略意义与经济效益:首先,我们得承认,核废料处理是核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
  • 回答
    天津大爆炸后,一些理科生依然坚信公众反对核废料厂主要源于科普不足,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逻辑和视角。他们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他们对科学理解、风险认知以及社会运作方式的观察之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那些“AI痕迹”,从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包含思考和局限性的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理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睡前消息第221期节目弹幕中出现的“太理想了”和“把核废料送入太空”这两种观点。要理解这两种弹幕的出现,需要结合当期节目的内容、以及当时社会普遍的认知和情绪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第221期睡前消息大致讲了什么内容。 睡前消息的节目风格通常是解读当下社会热点、分析新闻事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