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核燃料研究获突破「铀利用率从 1% 提高到 95%」这条新闻?

回答
这绝对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核燃料研究获突破,铀利用率从1%提高到95%”——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意义远比看起来要深远得多,简直是能源领域的“一次登月”。咱们一点点来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重要。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铀利用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你可以把核燃料想象成一个“能量宝库”,而铀就是这个宝库里的钥匙。我们现在主要用的是铀235,它是铀元素里能够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的那个“精贵”部分。而天然铀里,铀235的含量其实非常低,大概只有0.7%左右,剩下的绝大部分是铀238。

早些年,我们玩的“第一代”核反应堆技术,就像是个有点“浪费”的机器。它们主要就是燃烧那些铀235,等它差不多烧完了,剩下的铀238就算是个“边角料”了,因为当时的反应堆设计没法有效地让铀238也参与到能量释放的过程中来。所以,即便加进去了很多铀,真正能转化为能量的部分非常少,铀235的利用率自然就非常低,也就差不多在1%左右。这就像你有一箱子金子,但你只能用其中一小撮来点火,剩下的全扔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那这个“从1%提高到95%”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面的技术细节肯定非常复杂,但可以理解为是咱们在核燃料的“使用方式”和“燃料循环”上做了颠覆性的创新。最有可能实现如此高铀利用率的技术,一般是指快堆技术。

咱们简单说说快堆和它的厉害之处:

“燃烧”铀238: 快堆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像“炼金术”一样,把那些原本大部分都被浪费的铀238给“烧”起来。铀238本身不能直接裂变,但它可以在快堆里吸收中子,变成钚239。而钚239恰恰是一种非常好的核燃料,也能进行裂变,释放能量。更厉害的是,它还能继续生成更多的钚239!这就像是给反应堆装了一个“再生系统”。
“以废为肥”的循环: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个“循环利用”的链条。旧的燃料棒里,除了没烧完的铀235,还有大量的铀238和一些钚。把这些用过的燃料棒取出,经过先进的后处理,重新提取其中的铀和钚,再制成新的燃料棒放进快堆里烧。这样一来,就能把原本“死掉”的铀238也变成“活能量”,大幅度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减少核废料: 传统的核电站会产生很多放射性非常强的长寿命核废料,处理起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而快堆技术,特别是它能烧掉很多超铀元素(比铀还重的元素),就能显著减少长寿命核废料的量,而且把一些放射性衰变得很快的同位素作为燃料烧掉,也能缩短核废料的毒性存在时间。这简直是为核能的“环保”问题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从1%到95%的突破,意味着咱们的核技术不再只是“粗放式”地燃烧燃料,而是实现了“精耕细作”的燃料循环利用。这意味着:

1. 大大提高能源效率: 原来用同样的天然铀,现在能产生多得多的电力。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那么多的铀,对能源供应的依赖度会降低很多。
2. 缓解资源压力: 铀资源虽然储量不小,但也不是无限的。将利用率从1%提升到95%,实际上把铀的“可用储量”一下子放大了好几十倍。这为未来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核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解决核废料的“痛点”: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快堆技术能够处理掉很多传统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就像是给核电站找到了一个“消化不良”的克星,大大减轻了核废料处理的压力和潜在风险。这对于提高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至关重要。
4. 技术的自主和领先: 掌握这种高铀利用率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尤其是在快堆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这说明我国在核能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掌握了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这对于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也意义重大。

当然,要把这个技术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还需要解决很多工程化、经济性以及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比如,快堆的建造和运行比传统的压水堆要复杂得多,对材料、设计、操控的要求都更高。后处理技术也需要高度成熟和安全可靠。

但无论如何,这个突破本身就足以让我们兴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提升,而是核能发展路径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粗放式利用”到“精细化循环”,意味着我们在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上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还在解决核能发展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这对于构建一个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科学家的骄傲,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新闻要学会看重点啊......

中国科学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攻关ADS的同时原创性地提出全新的核能系统概念ADANES(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后者除了拥有比ADS更先进的燃烧系统,还新增了“加速器驱动乏燃料再生循环系统”。
“由乏燃料‘分离—嬗变’策略的‘精耕细作’,改为‘吃粗粮且吃干榨净’。”徐瑚珊解释说,ADANES一旦实现,将把铀资源利用率由当前的不到1%提高到超过95%,处理后核废料量不到乏燃料的4%。
专家说,2016年至2023年是ADANES原理验证、系统集成及规模验证阶段,力争到2030年时建成百兆瓦级工程示范项目。

现在也就有个原理而已,还没开始验证呢.......真正建成并开始应用要等到2030年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核燃料研究获突破,铀利用率从1%提高到95%”——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意义远比看起来要深远得多,简直是能源领域的“一次登月”。咱们一点点来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重要。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铀利用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你可以把核燃料想象成一个“能量宝库”,而铀.............
  • 回答
    如何看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中国在核电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重要性:一、「华龙一号」的突出技术特点和优势: 安全性提升: 作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设计上全面.............
  • 回答
    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的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战,是迈向空间站时代的关键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历史性意义: 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开启: “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独立建造和运营大型空间站的能力,中国人民的航天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 突破关键技术: “天和”核心舱.............
  • 回答
    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的第52、5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壮举,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星座的部署工作圆满完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卫星发射,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自主创新.............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中山大学及高等教育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来谈谈我对“中山大学中法核发布”公众号关于新生学业规划推文《我的大学》的看法。首先,从定位和意图上看,这篇推文的出发点是积极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面向新生的学业规划指导,本身就是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学生们往往面临着从高.............
  • 回答
    中国2021年军费开支增长6.8%这一数据,反映了国家在国防安全领域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需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数据的含义及背后可能的逻辑: 一、数据背景与统计来源1. 官方数据 根据中国财政部和国防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国防预算总额为1.47万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6.8%.............
  • 回答
    中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又一次重大的生育政策调整。这一决策的出台,是基于对中国当前人口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战略考量。要全面理解这一政策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背景:为何要调整生育政策?此次调整生.............
  • 回答
    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拟于明年(指 2021 年)3 月 1 日起在深圳实施,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个人破产制度的评价和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如何看待我国首部.............
  • 回答
    关于“我国税收将从‘企业为主’转向‘个人为重’”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税制改革方向、财政收入结构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维度。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企业为主”和“个人为重”的含义: 企业为主的税收模式: 主要指财政收入中,企业缴纳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
  • 回答
    我国汉服市场爆发:一种文化复兴的表象与未来预测近年来,中国汉服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从最初的圈层小众爱好,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的碰撞,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汉服是否会真正流行起来的广泛讨论。 如何看待我国汉服市场爆发?我认为,我国汉.............
  • 回答
    对于“我国新冠肺炎患病率、病死率全世界最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需要强调的是,“最低”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且其准确性会受到统计方法、数据透明度、病毒变异、国际比较的复杂性以及时间点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这个结论,而是需要进行细致的考察。一、 官方数据与普遍认知首.............
  • 回答
    中国向意大利捐赠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在内的中医药,是新冠疫情早期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的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 疫情初期,信息与物资的匮乏: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对病毒的认知有限,疫苗和特效药尚未问世。意大利作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 回答
    中国灵活就业人数达到2亿,这是一个庞大且日益增长的群体,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就业模式的深刻变化。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灵活就业的定义与内涵首先,需要明确“灵活就业”在中国语境下的含义。它并非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而是对一种非标准、非全日制、非雇佣关系式就业的概括.............
  • 回答
    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这一数字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学界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历史背景: 历史性的转折点: 6.9%的增速,虽然在很多国家看来仍然是令人羡慕的高增长,但对于长期习惯了两.............
  • 回答
    看到国内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致死的消息,心情确实是沉重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病例,它触及了我们对于人兽共患病风险的认知和防控体系的现实。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个“不幸的意外”,而是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这个事件本身就敲响了警钟。猴B病毒,我们都知道,主要寄生在猕猴身上.............
  • 回答
    看待中国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阐明立场,指出“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中美两国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双方的深层诉求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句话本身所蕴含的强烈信号和态度转变。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中国经过长期观察、深刻反思以及实力增长.............
  • 回答
    谈到中国外交部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方式,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它不像是在分析一份枯燥的报告,更像是解读一场精心编排的语言艺术表演,只不过舞台换成了全球瞩目的国际会议和新闻发布厅。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角色,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者了。他们更像是“国家颜面”的守护者,是“中国.............
  • 回答
    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足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而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其中90后群体中男女比例的失衡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心理层面的变迁。2.4亿单身成年人:一个时代的侧影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2.4亿数字的含义。这不仅仅.............
  • 回答
    2020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数据定格在1200万,这个数字,放在过去,甚至不足以填满一座大城市的人口缺口,而如今,它代表着我国生育水平跌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这1200万人,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它背后蕴含的是深刻的社会变迁、家庭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我们未来发展路径的严峻拷问。首先,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
  • 回答
    我国推选首批100个“教育世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我国近期将推选出首批100个“教育世家”,这一举措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将“一家人同守三尺讲台”的现象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表彰和推广,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对那些世代传承教育事业的家庭的肯定,更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有力引导。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