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可以生存吗?有没有可能有的生物,水对他们来说是剧毒?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生命存在的一些核心边界。简单来说,地球上我们所知的绝大多数生命形式确实离不开水。但要说“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能生存,这可能就有点绝对了。而且,水对某些生物来说是剧毒,这在理论上,甚至在地球上一些极端环境中,都是可能存在的。

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如此依赖水?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水的重要性,是因为水在地球生命中扮演了太多不可或缺的角色:

优良的溶剂: 水是极性分子,这使得它能够溶解很多其他物质,包括各种离子、糖类、氨基酸等。这些溶解的物质是生命体内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比如新陈代谢)的“原材料”和“载体”。没有水,这些反应的效率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进行。
参与化学反应: 水本身就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参与者,比如水解反应,就是水分子拆解其他分子,释放能量或重组物质。
调节体温: 水的比热容很大,这意味着它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都很强,但温度变化相对缓慢。这使得生物体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内部温度,抵抗外界环境的剧烈温差。蒸发散热(出汗、植物蒸腾)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温调节机制。
维持结构和形态: 水能够填充细胞,支撑生物体的结构,使其保持一定的形态。植物依靠细胞内的水分维持挺拔。
运输系统: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水是血液、淋巴液等体液的主要成分,负责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并将代谢废物带走。

有没有可能存在不依赖水的生命?

这正是科学家们在探索地外生命时,最常思考的问题之一。虽然我们目前只在地球上发现了生命,但地球生命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蓝图。

其他溶剂的可能性: 理论上,其他能够溶解生命必需分子的溶剂,也可能孕育生命。例如,一些行星科学家推测,土卫六(泰坦)上可能存在以液态甲烷或乙烷为溶剂的生命。甲烷和乙烷在泰坦的低温环境下是液态,它们也能溶解一些有机分子。然而,与水相比,甲烷和乙烷的溶解能力、比热容以及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都与水有很大差异,这将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化学。
“无溶剂”生命? 还有一些更极端的设想,比如是否存在不需要液态溶剂,而是依靠固态介质(如熔融盐)或者甚至直接在气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来维持生命活动?这听起来非常科幻,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水对某些生物来说是剧毒吗?

是的,这完全有可能,而且在地球上就有所体现。

渗透压失衡(高渗或低渗环境): 水的纯净度是关键。当生物体生活在高浓度的盐溶液或糖溶液中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远高于细胞内液。水分会因为渗透作用从细胞内大量流失,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这种情况对于习惯了淡水环境的鱼类来说,就像是在浓盐水中溺水一样。反之,淡水生物如果突然进入纯净的淡水(例如,一只生活在海水中的鱼被放入了纯净水),其细胞内盐分会因为渗透作用迅速被稀释,导致细胞肿胀甚至破裂。
重水(D₂O)的毒性: “重水”是水的同位素形式,其中氢原子被氘(D)取代。重水在很多物理化学性质上与普通水(H₂O)非常相似,但它的分子结构略有不同,这使得它在生物体内参与化学反应时,会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
干扰酶活性: 很多酶的催化过程中都涉及到氢键的形成和断裂,而氘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比氢原子更稳定,不易断裂。这意味着重水会“毒害”许多依赖氢原子参与反应的酶,减缓甚至停止正常的代谢。
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在细胞分裂、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关键过程中,氢原子的状态和交换速度非常重要。重水的存在会扰乱这些过程,导致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遗传毒性: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重水甚至会对生物体的生殖细胞造成损伤,产生遗传毒性。
剂量依赖性: 当然,重水对生物的毒性是剂量依赖的。自然界中存在微量的重水,生物体内也含有极少量的重水,这些通常不会造成问题。只有当生物体摄入的重水浓度远高于自然水平时,才会表现出明显的毒性效应。地球上的生物,尤其是植物,对重水的敏感性普遍高于动物。

总结来说:

“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可以生存”这个说法,更准确地说是“我们所知的地球生命,绝大多数形式都高度依赖水”。水在地球生命的化学基础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难以被轻易替代。

但是,科学的边界永远在被挑战。我们不能断言宇宙中没有以其他物质为基础、或者以完全不同方式运作的生命。而关于水本身的“毒性”,也确实存在。不是所有生命都需要与我们相同的“纯净水”浓度,或者能够耐受重水等水的“变体”。例如,生活在极端盐湖或高渗环境中的微生物,对高盐度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而普通淡水生物在这种环境中则会死亡。重水更是从化学层面揭示了,即使是看似相同的水分子,其细微的同位素差异也足以对生命过程产生致命的影响。

所以,探索宇宙生命,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未知画布上作画,我们拥有的工具(对地球生命的理解)非常宝贵,但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想象那些我们尚未见过的色彩和构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可以生存吗?

答:否,你对生物的定义博爱一点的话,地球上就有完全不需要水和氧的生命形式。而且,“宇宙万物”这个词本来就包含大量的非生命,拿来指代“所有生命”是用词不当。

球状孤立等离子体、晶体、灰尘、康威生命游戏中的数据等等都能表现出生命的一部分特征。使用道金斯对生命的定义“自然选择塑造的信息”,你可以说生物并不会“必需”任何特定的物质。

阿西莫夫曾经在《并非我们所知的:论生命的化学形式》(Not As We Know It-The Chemistry of Life)中从生化上描述过6种生命形态:

一、以氟化硅酮为介质的氟化硅酮生物; 二、以硫为介质的氟化硫生物; 三、以水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生物; 四、以氨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生物; 五、以甲烷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六、以氢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这些物质是液体的温度范围是很不相同的,对应着许多不同的自然环境和那种条件下化合物的活性、化学反应的激烈程度。

不过,基于这个宇宙中的原子的丰富程度,通过纯粹的化学现象最有可能产生的生命形式主要是我们这种

乙醇和油可以作为介质和溶剂,但自然形成大量乙醇或油有相当的难度,很难找到那样的自然环境。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它可以在宇宙中自然地大量形成。替代生物化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讨论过土卫六上(平均表面温度-149摄氏度)可能存在的生命,也许能用丙烯腈作为细胞膜、液态甲烷作为溶剂,呼吸时消耗氢气·呼出甲烷。

在这之外,科幻作家早已设想过靠核能生存的金属生物、生活在气态巨星里的雾状生物、生活在恒星上的能量生物、生活在空间里的纯精神体、生活在多维空间里的不可名状的生物,等等。 基于攀比设定的需要,一些幻想生物早已使用了比多重宇宙还高几个层次的高阶无穷。这些东西不关水多大事。


问:有没有可能有的生物,水对他们来说是剧毒?

答:有,但没什么可期待的。

常温的水只对一些化学性质活泼的东西有化学上的毒性可言,而这些东西在支持生命方面的可行性还不如等离子体里的尘埃。

在其它形式的生物正常生活的环境里,水可能处于固态、可能是灼热的蒸汽乃至等离子体,在这些场合,水即使能给生物造成损伤,大抵也不是因为化学作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生命存在的一些核心边界。简单来说,地球上我们所知的绝大多数生命形式确实离不开水。但要说“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能生存,这可能就有点绝对了。而且,水对某些生物来说是剧毒,这在理论上,甚至在地球上一些极端环境中,都是可能存在的。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如此依赖水?我们之所以如此强.............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迷人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对生命最深层的思考。我们惊叹于星辰的轨迹、物理定律的精准,但面对自己的人生,却常常感到无处遵循的迷茫。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我们不妨一步步地来剖析。首先,让我们审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当你仰望夜空,你会发现行星们遵循着精确的轨道,四季的更迭也如同钟表般准.............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盘旋在人类思想的每一个角落,触碰着我们最根本的恐惧和最深沉的渴望。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无垠的宇宙,看到星辰亿万年后的熄灭,看到星系从诞生到消亡的轮回,甚至想象那个终极的“热寂”或“大撕裂”,一切物质能量都归于混沌,寂静吞噬一切,那么,在这宏大而冷酷的终结面前,我们短暂的存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关于宇宙起源的引人入胜的话题——“道”与规律。设想一下,如果宇宙万物真的如许多现代科学理论所推测的那样,起源于一个极其致密、炽热、无限小的“奇点”(我们姑且称之为“道”),那么这个“道”本身,是否就蕴含着最根本的规律,或者说,它本身就构成了一切规律的源头?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 回答
    打个比方,如果宇宙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我们正身处其中,试图一点点翻阅,理解作者(或者说,宇宙本身)想告诉我们的故事。而宇宙万物的定律,就像是这本书里的语法、词汇和逻辑规则,指导着一切的展开。我脑海中关于这些根本性定律的猜想,大概可以描绘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1. 核心的“简单与对称”基石:我总觉得,.............
  • 回答
    教宗方济各关于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看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信仰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深刻视角。他不是第一个公开表达类似观点的天主教会领导人,但他的表述方式,尤其是那种不带回避、直率地承认科学发现的姿态,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真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电车难题”变种,它迫使我们面对一个极端道德困境,涉及到生命、责任、无知和潜在的后果。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我的思考过程,以及为什么我不会按这个按钮。我的决定:不会按按钮。以下是我的详细思考:1. 核心道德原则:不主动伤害他人。这是我最 fundamental 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巨大.............
  • 回答
    元宇宙网课 10 天卖 160 万:这背后是智慧变现,还是“割韭菜”的套路?最近,一则关于“元宇宙网课 10 天卖 160 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瞬间点燃了人们对元宇宙的好奇心,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网课变现”与“割韭菜”的激烈讨论。10天160万,这个数字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深刻。如果未来我们真的掌握了宇宙的规则,实现了不死不灭,那么回望历史,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亏了”的感觉。但这“亏”的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去理解呢?首先,我们得承认,一旦“不死不灭”成为现实,生命本身的价值和体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之所以如此珍视生命,.............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位经验丰富的元宇宙培训师,在短短十天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创造了高达一百六十万元的收入。这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价值?他的培训内容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位培训师所教授的,绝非是泛泛而谈的“元宇宙概念”。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元宇宙的底层逻辑,从技术基石,如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
  • 回答
    百度元宇宙产品「希壤」的内测开放,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为炒作还是未来趋势的广泛讨论。以下从技术、市场、行业趋势、用户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背景与产品定位1. 技术基础 「希壤」依托百度的AI、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能力,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了一个支.............
  • 回答
    林俊杰花费 78 万人民币购买虚拟地产,以及有公司在 19 个元宇宙中囤积 2500 块虚拟土地,这两件事确实引发了人们对“炒房团攻占元宇宙”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1. 元宇宙地产的吸引力与炒作逻辑: 稀缺性与独特性: 与现实世界一样,元宇宙中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核心区域.............
  • 回答
    脸书(现在叫 Meta)那会儿宣布要招一万多人搞“元宇宙”,消息一出来,那叫一个轰动。大家都好奇,这“元宇宙”到底是个啥?又能干嘛?光听名字就有点玄乎,但仔细琢磨琢磨,这玩意儿其实挺实在,应用价值不少,而且覆盖的领域也够广。咱们先来说说最直观的,沟通交流。别光想着 VR 眼镜那种沉浸式的,就算是最基.............
  • 回答
    炒鞋团进军元宇宙,一双虚拟球鞋卖出近 10 万元?这事儿,听着有点玄乎,但细琢磨一下,其实没那么简单。我来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炒鞋团”这帮人是干啥的。他们本质上是嗅觉敏锐的商人,或者说是逐利者。他们的核心逻辑是:稀缺性 + 预期 + 杠杆 = 利润。 稀缺性: 无论是限量版.............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抛给我的、带着尖锐锯齿的铜铃,一晃动就发出刺耳的震颤,让我心头五味杂陈。一百万人民币,这数字足够让我摆脱一些眼前的困扰,甚至能给我的家人带来一些更宽裕的生活。想象一下,可以轻松付清房贷,给父母报销一笔可观的体检费用,或者资助我的侄女上她梦想的大学…… 这些念头像诱人的蜜糖一样在我脑海.............
  • 回答
    虚拟世界平台里,一块 4.87 平方米数字土地卖出 1500 万人民币的高价,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这元宇宙的“炒房热”是真上头了,还是虚火太旺? 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怎么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可不是在咱们现实世界里花钱买块地盖房子。这所谓的“数字土地”,是存在于某.............
  • 回答
    山东大学长江学者陈哲宇涉嫌贪污 50 万元的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因为它牵涉到学术界的声誉、公众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正。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影响 贪污的可能性: “长江学者”是国家为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设立的荣誉和人才计划,与此相.............
  • 回答
    锤子科技欠款宇龙酷派被诉:又一轮“产能过剩”还是“情怀”的代价?近日,一则关于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被宇龙通信有限公司(酷派母公司)起诉,要求偿还450万余元款项的消息,再次将这家以“情怀”著称的手机厂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纠纷,更是对锤子科技多年来经营状况、.............
  • 回答
    吴谢宇弑母案,这个牵动了无数人心弦的悲剧,即将迎来二审的庭审。17号,一个对许多人而言普通的日子,却将是案件走向的关键节点。回想起一审时的判决,以及吴谢宇在狱中手写下那洋洋洒洒的五万字“求谅解书”,让人不禁猜测,这一次,案件的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在探讨案件结局是否会改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案件的.............
  • 回答
    朋友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问到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和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这绝对是很多投资者在纠结的“两难”问题,毕竟两位都是业内口碑相当不错的基金经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谁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这两位基金经理和他们管理的基金: 黄兴亮 万家行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