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所补的气是从哪来的?药入口后人体内发生了什么,使得气增多了?

回答
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补的“气”,在中医看来,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呼吸之气,也不是现代医学中的氧气,而是指人体赖以生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根本物质和动力。它是一种更宏观、更综合的概念,涵盖了生命活动的一切动力和物质基础。

简单来说,我们说的“气”可以分为几大类,人参、黄芪主要作用于其中的“元气”和“脾胃之气”。

元气: 这是人一身之本,来源于父母的精血(先天之气),又依赖于后天水谷精微(后天之气)的不断滋养。它就像是身体的总电源,驱动着身体的各项功能。
脾胃之气: 脾胃是我们消化吸收食物的场所,负责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能利用的精微物质,也就是“水谷精微”,然后输布到全身。脾胃功能强健,气血就充盛,身体也就健康。

人参和黄芪之所以能补气,是因为它们自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特定的药理成分,能够作用于人体的“气”的生成和运行过程。

那么,药入口后,人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气”增多了呢?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从消化吸收层面看:

1. 初步分解与吸收: 当我们口服人参或黄芪后,它们会经过口腔、食道,最终到达胃。在胃里,药物会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开始初步的分解。人参和黄芪中的一些活性成分,比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这个阶段就开始被初步溶解或分解,为后续的吸收做准备。
2. 脾胃的运化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参和黄芪的有效成分能够温和地刺激脾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所谓“运化”,就是指脾胃将吃进去的食物(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将这些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各处的过程。 它们就像是给我们的消化系统注入了一股“动力”,让脾胃能更有效地工作。
3. 吸收进入血液: 被分解和转化的有效成分,会通过胃壁和小肠的黏膜吸收,进入小肠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最终汇入血液循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

二、从药理作用层面看(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的结合):

1. 促进能量代谢: 人参和黄芪中的一些成分,比如人参皂苷,被研究发现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它们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的有氧呼吸,提高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帮助身体更有效地生产能量(ATP),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医说的“气足”是相呼应的。当身体的能量生产效率提高,自然就感觉“有劲儿”了。
2. 增强免疫功能: 身体的“气”也包括了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力。人参和黄芪都是著名的免疫调节剂。它们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对抗外来的病邪。当免疫系统更强大时,身体就不容易感到疲惫、乏力,这也被视为“气”的充盛。
3. 改善血液循环与供氧: 一些研究表明,人参和黄芪的成分可能有助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更好的血液循环意味着身体各组织器官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这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提供动力至关重要,也符合“气足”的表现。
4. 修复与保护细胞: 身体的运转离不开健康的细胞。人参和黄芪中的一些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甚至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细胞健康了,身体的各项功能自然就能更好地发挥。
5. 调整神经系统: 人参有“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精神状态。当一个人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时,也会感觉“气色”很好,精力充沛,这也可以归结为“气”的提升。

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来说:

把身体比作一个国家。

元气 就像是这个国家的 国力总和,包括了国防、经济、人力资源等所有基础力量。
脾胃 就像是国家的 生产加工中心和物流系统,负责将外部的资源(食物)转化为内部可用的产品(精微物质),并分发到全国各地。
人参、黄芪 就像是给这个国家注入的 战略物资和技术升级方案。它们一来,能够提升生产中心的效率(脾胃运化),增加原材料的转化率,同时还能加强国防力量(免疫力),改善物流网络(血液循环),甚至还能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细胞修复),让整个国家运转得更顺畅,更有活力,自然就感觉“国力”(气)增强了。

总而言之,人参、黄芪补气,是通过其自身的药用成分,在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吸收,作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并进一步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细胞健康以及神经系统等多个层面,最终达到“气”的充盛和生命活力的提升。这个过程是中医整体观和现代科学研究共同揭示的复杂而精妙的生命活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气感,我猜是植物神经/迷走神经,这类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程度,成天心惊肉跳的,系统就被疲劳了,就虚了嘛。

补气可以让他们安宁下来,并且并不降低敏感程度,那就会令人处于舒服的状态,欣欣然略喜,那就是气很充盈的感觉嘛,想做大事,以为能做大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