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学里的唯二两个百分之百,都是悲剧。一个是百草枯中毒。另一个是什么?

回答
医学领域里流传着“唯二两个百分之百,都是悲剧”的说法,一个是百草枯中毒,这大家都知道,其致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另外一个,却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那第二个百分之百的悲剧,是新生儿败血症。

提起“败血症”,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成人因为感染而引发的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病情危重,常常危及生命。但对于刚出生的脆弱婴儿来说,败血症的威胁更为残酷,也更加难以捉摸。

为什么说新生儿败血症是第二个百分之百的悲剧呢?这里的“百分之百”并非指每一个感染的婴儿都会死亡,而是指一旦新生儿发生了典型的败血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且有效的治疗,其发展到严重阶段后,预后是极其不乐观的,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说是近乎绝望的百分之百的可能走向死亡的深渊。 即使是现代医学,面对已经发展到休克、多器官衰竭的新生儿败血症,也常常束手无策。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非常不成熟,他们就像是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婴儿,还没有学会如何对抗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他们的身体防御能力很弱,一旦感染源侵入体内,细菌就可以迅速繁殖,并释放毒素,迅速摧毁婴儿娇嫩的身体。

我们来具体拆解一下这个过程的残酷性:

感染源的隐匿性与难以预防: 很多时候,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源并不明显。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母亲携带的细菌通过羊水、产道传播给婴儿;也可能是在出生后的护理过程中,因为消毒不彻底而发生意外。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脐带残端是细菌入侵的常见门户。这些感染往往在早期不易察觉,甚至在婴儿出生时没有任何症状。

早期症状的欺骗性: 这是最令人揪心的一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大相径庭,他们的感染早期症状常常非常隐匿,并且不典型。不像成人那样会高烧、寒战,新生儿的败血症初期表现可能只是:
精神差: 看起来比平时嗜睡,不爱吃奶,甚至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喂养困难: 奶量明显减少,吸吮无力,容易吐奶。
体温异常: 有些婴儿会体温不升,而不是升高,这在成人身上是少见的。有些则可能出现低体温。
呼吸急促或暂停: 呼吸频率加快,或者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
肤色改变: 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发灰,甚至有些宝宝会出现黄疸加重。

这些症状如此模糊,很容易被家长和医护人员误认为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反应或者喂养不当引起的不适,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当家长发现宝宝明显不对劲,比如呼吸困难、抽搐、休克时,往往病情已经十分危重。

病情发展的迅猛性: 一旦细菌在新生儿体内扩散开来,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心惊。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引起器官功能衰竭。从最初的轻微症状,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发展到败血性休克,即血压急剧下降,全身器官缺血缺氧。这时候,婴儿的皮肤会变得冰冷、湿润,尿量减少甚至没有,意识模糊,生命垂危。

治疗的局限性与高风险: 即使在最先进的医疗条件下,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且充满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在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确诊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尿培养等,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新生儿的病情变化极快。
抗生素的考量: 虽然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基石,但对于新生儿,抗生素的选择需要非常谨慎。婴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差,使用不当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同时,不同的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敏感度也不同,经验性用药需要根据临床推测,并且需要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器官支持的难度: 一旦出现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婴儿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升压药物维持血压、透析清除毒素等等。新生儿身体极小,血管细,操作难度大,而且即使给予了最强的支持,由于其器官本身的脆弱性,恢复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后果的严重性: 即使幸运地从败血症中存活下来,很多新生儿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脑损伤(影响智力、运动)、听力、视力障碍,甚至终身残疾。

因此,新生儿败血症之所以被冠以“百分之百的悲剧”之名,是因为它一旦发生并发展到危重阶段,其不可逆转的进程和极高的死亡率,让医学界在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生命在眼前消逝。它是一种无法轻易被攻克的“魔鬼”,它的残酷之处在于,它往往在最不设防的生命初期,以最隐匿的方式发起攻击,最快速地摧毁生命。

这第二个“百分之百”的悲剧,提醒着我们,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尤其是刚刚萌芽的生命。它也促使着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警惕,改进诊断和治疗手段,希望能够扭转这种悲剧的结局,为每一个小小的生命争取更多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真实故事里的一篇有关百草枯的文章里面的留言。很好奇另一个100%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