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提问的那个报道里,把第一个撞老人的那个包工头写的太好了。
我想他儿子受过良好的教育吧,很会为老家伙开脱,包括说如果知道就劝他爸去自首了云云,以及问老头为啥不跟他们说,老头说怕孩子们骂他云云。可之前介绍这老头性格的时候,不是才刚说了,老头只按自己的想法来,听不进别人的劝吗?这样性格的人,他儿子怕他还差不多,他会怕他儿子骂?
你如果在农村待过,你就知道这样的包工头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几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摆平一帮农民工的暴脾气,做得了包工头?没有各种压成本,谋私利的能力,怎能长期做包工头不被淘汰。
明白了这些,你再去看他撞了人之后的那些动作。
他看了看老头,检查了下伤势,然后把老头从泥水地里不是脱到路边,而是脱到了路中间。
这是多么狠毒的心思。
自己撞了人,没死,伤了,如果扶了扔路边,人活着,查到他,医药费少不了。
再来一下撞死,虽然免了医药费,但是抓到罪名不清。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老头拖到路边,嫁祸于人。
撞死撞不死归后边的倒霉鬼。而且就老头那状况,在他估计里第二撞十有八九是撞死了吧。
再看他做完这一切之后,回到家干了些啥,没事人一样,该洗澡洗澡,该看电视看电视。
冷血不冷血?
他儿子那么老实好人的样子给被撞死老头陪丧葬费什么原因?是因为真的觉得他爹该忏悔吗?这是农村司机撞人后的常态吗?
如果不是他家爹把人撞了之后又给放路中间去了,完全经不起推敲,一不小心就能判处个故意伤人,他想让苦主息事宁人,他会那么老老实实的认罚认错?正常的套路是死不认账吧。
你再对比下第二个看似豪横,又有酗酒行为的摩托车主是什么行为,他连头都没敢回,直接开着摩托车跑了。
第三个呢,车也没下,开走了。
这俩是真正突发事件来了,慌忙逃逸型的人。
但第一个摩托车,也就是所谓的李丰,所谓李晓磊的父亲,是做了谋划的,是有故意杀人的心思和行为的。
警方出具三位肇事司机共同承担事故责任的判定,警方是看不到录像,还是看了录像又刻意忽略了第一个摩托车司机的动作?
这个案件里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路人扶不扶的问题,路过的人救不救的问题。我看很多答主扯了一堆什么彭宇案,小悦悦案,什么世风日下,什么内心无比悲凉,什么农村处于法律的边缘云云。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这个案件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一个摩托车司机“李丰”,也就是“李晓磊”的父亲,有假他人之手,故意杀人,栽赃嫁祸的动机和行为。没有他做的这一切,哪怕他把老头拉路边逃逸,路边没有一个人扶,老头也不会死。
所以是第一个摩托车司机“李丰”,也就是“李晓磊”的父亲,一手造成了老头的死亡,和后续两个司机的出错。
以第一个摩托车司机李丰的家庭情况,和他儿子李晓磊的说话那语气,不排除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关系,交通警察都买他的帐的可能。而且他儿子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和说话的方式,友善合作的令人发指,我毫不怀疑,背后有人帮他出主意,让他该怎么应对警察提问,应对记者采访,应对社会舆论。
刑事案件不比民事案件的“民不告,官不纠”,刑事案件,国家是有公诉权的。我们希望有权限的检察院能针对第一个肇事司机李丰,提起故意杀人公诉。
当然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人会替这样无依无靠的老头出头了的。
然后我们也提醒后两位共同承担责任的司机,别就这么认了罚,请联合起来起诉李丰的故意杀人行为。
而且我强烈谴责写这篇报道的澎湃记者。他从描述老头被撞的过程开始,行文风格上就在为第一个摩托车司机“李丰”开脱。他写到李丰把老头挪到路中间时,加了一句“这个动作后来引发了不少质疑”。
通常在写故事的手法中,这种写法给人的感觉就是,虽然这个动作引发了不少质疑,但他是无辜的。
然后他在描述肇事人李丰时,长篇大论,不厌其烦的的写了一大篇李丰的身体不好,27岁时被石头砸瘸,以及李丰的儿子李晓磊和他媳妇描述的一堆他爸辛苦工作,他爸欠款等等的说辞,总之就是把这个肇事后缜密心思故意杀人嫁祸他人的家伙,使劲的描述成一个艰难创业、顾家护家、运气不好,还不怎么赚钱的靠谱老好人形象。
我就想问问澎湃的记者,这个李丰的家庭生活如何,跟这个案子有半毛钱关系吗?仅凭他儿子、儿媳对他爹的一面之词,你就真的了解这个李丰是个什么样子的吗?你不厌其烦的用这种春秋笔法,不着一个好坏的评述,把他描述成一个大好人形象。
你这么深的笔力,这么大的澎湃平台,如此包庇一个小乡村里一个交通事故案件的肇事人,我就想问你,是李家给你什么好处了,还是有什么不可说的力量要求你必须把这件本来就是一个坏人欺负、弄死一个好人的事,给描述成世人皆苦的调调?
如果说你要是对三个司机都描述了身世、背景,生活情况,然后大家都特别不容易也就罢了。我好歹信一下,你是想借案子说世人皆苦。
但你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司机你就描述了别人酗酒,而且还专门说了即使酗酒,司法鉴定表明他是独立行为人。所以该负责。把第二个司机可能的退路直接了当的给堵死了。你怎么不像描述第一个司机一样,多采访采访他的生平。没准这酗酒的哥们也有些隐秘的伤痛在呢?你不挖掘,你直接简单一说,就把他给第一个司机当垫背的了。
然后第三个司机,你连写到都没写到。
你让大家感觉第三个司机和第二个一样,死有余辜。
只有第一个司机又好,又顾家,又难,虽然一时糊涂做了点错事,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他顾家,不想给家添麻烦。
你连接口都给第一个司机李丰找好了。
你这么偏袒他,真的,我就想问问,你是何居心,有何隐秘???
就这么一篇针对事件的评论,知乎还要审核再发布,也是醉了。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2006年的彭宇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