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媒体报道美国、英国等 7 个国家的厂商和相关人员在「暗中」帮助台湾建造潜艇,这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媒体报道美国、英国等 7 个国家的厂商和相关人员在“暗中”帮助台湾建造潜艇,这个消息如果属实,将会带来多方面、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际关系以及台湾自身的国防发展方面。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加剧台海地区紧张局势:
中国大陆的反应: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敏感的影响。中国大陆视台湾为一个分裂省份,并主张统一,不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性。任何外国势力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技术,都可能被北京视为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挑衅。
外交与军事施压升级: 北京可能会通过外交途径向相关国家施压,要求其停止对台军事援助。同时,在军事层面,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进行更频繁的军事演习,甚至采取更具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以展示其决心和能力。
地区盟友的担忧与重新评估: 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可能会对地区稳定性感到担忧。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身的安全策略,并考虑如何应对潜在的冲突升级。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不希望卷入中美冲突而保持距离,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在压力下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战略竞争白热化: 如果报道属实,这无疑是美国在军事上支持台湾的又一重大举动,将进一步加剧美中两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美国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影响力扩张。
贸易和科技战升级的潜在风险: 中国大陆可能会考虑采取报复性措施,例如在贸易、科技领域对相关国家进行限制或制裁,以回应其认为的“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民主阵营”对华态度的转变与巩固:
集体安全共识增强: 这一举动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认识到与台湾的合作对地区乃至全球民主自由的意义。将台湾视为抵御威权主义扩张的前沿,可能会促使更多“民主国家”加入到支持台湾的行列中,形成更紧密的联盟。
对威权主义扩张的警示: 这种合作可以被解读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大陆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和地区野心的一种制衡。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威权主义的扩张并非不可阻挡。

“七国”内部协调与外部压力:
协调的难度与政治风险: 同时协调 7 个国家的厂商和政府并非易事。这些国家在对华政策上可能存在差异,且各自国内也可能面临亲华的商业利益或政治声音的反对。
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权衡: 这些国家在提供技术和支持时,需要权衡国家安全利益与可能因此引发的中国大陆方面的经济报复。这种“暗中”操作本身就说明了其敏感性和潜在的政治成本。

二、 军事战略与国防能力方面的影响:

台湾海军现代化与非对称战力的提升:
潜艇作为关键战略资产: 潜艇被誉为“无声的杀手”,在现代海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隐蔽性强、突击能力突出,能够有效侦察、封锁航道、攻击敌方舰艇,并具有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
增强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 通过拥有现代化的潜艇部队,台湾能够显著增强其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使得解放军在试图进攻台湾时,面临更大的军事风险和成本。潜艇可以在台湾海峡和周边海域进行巡逻和伏击,对解放军的登陆作战和海军编队构成严重威胁。
提升海军水下作战和侦察能力: 台湾目前的海军主要依靠老旧的潜艇。获得先进的潜艇技术和建造能力,将极大提升其海军的水下作战和情报侦察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大陆的海空威胁。
战略威慑的增强: 潜艇的存在,尤其是具备一定攻击能力和巡航范围的潜艇,能够增加中国大陆攻台的决策难度和潜在损失,从而构成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

技术转让与合作的复杂性:
高科技的敏感性: 潜艇建造涉及大量敏感且先进的国防科技,包括声纳系统、作战系统、推进系统、水下导航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转让和合作,通常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壁垒和政治阻碍。
“暗中”操作的理由: 所谓的“暗中”操作,很可能是为了规避国际法中的一些限制(如武器禁运协议),或者避免直接暴露支持台湾的政治意图,从而减少来自中国的直接报复。
技术国产化的挑战: 虽然有外部援助,台湾在完全掌握和自主生产这些高科技潜艇部件和技术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地区军备竞赛的可能性:
刺激地区国家军备升级: 台湾获得先进潜艇能力,可能会刺激地区其他国家,如日本和韩国,进一步加强其海军力量,尤其是水下作战能力,以应对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
平衡军事力量的天平: 如果台湾的潜艇项目成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军事力量的平衡,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陆在海峡的优势。

三、 台湾内部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

增强台湾的防卫自主性:
摆脱对外军售的依赖: 长久以来,台湾的国防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军售。发展自主潜艇建造能力,是台湾实现防卫自主的重要一步,能够减少对单一军售国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国防命运。
提升国家自信心: 能够成功建造和部署先进潜艇,将极大地提升台湾民众的国防意识和国家自信心,增强其抵抗外部压力的决心。

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带动国防产业发展: 潜艇建造项目通常规模庞大,涉及高端制造、精密加工、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这将带动台湾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可能带动技术创新。
潜在的经济风险: 然而,巨额的国防开支也可能对台湾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审慎管理。

政治上的支持与挑战:
“抗中保台”的实践: 这个项目将成为台湾当局“抗中保台”政策的有力实践,并可能进一步巩固其执政的合法性。
内部政治辩论: 尽管如此,在台湾内部,关于国防开支的优先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可能引发的战争风险等问题,仍可能存在政治辩论和争议。

四、 可能的“暗中”合作形式推测:

技术授权与培训: 相关的国家可能授权台湾使用其潜艇设计蓝图、关键技术,并提供建造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和专家指导。
零部件与关键设备供应: 部分高度敏感且难以自主制造的关键零部件(如作战系统、声纳设备、柴油发动机等)可能由这些国家的厂商秘密供应。
设计咨询与项目管理: 可能聘请有经验的外国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专家参与设计、建造和测试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和指导。
资金支持或背书: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规避直接武器出口的限制,可能存在间接的资金支持或金融机构的背书。
人才招募与技术转移: 直接或间接地招募在潜艇设计和建造领域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他们安排在台湾的项目中工作,或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技术转移。

总结:

媒体报道的“暗中”帮助台湾建造潜艇的消息,如果属实,将是一件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它不仅是台湾国防能力建设的关键一步,更是地缘政治角力中的一个重要棋局。

积极影响在于增强台湾的防卫自主性和战略威慑能力,可能有助于地区力量平衡的调整,并强化“民主阵营”对华的制衡。
消极影响则在于可能进一步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激化中美关系,并可能导致地区军备竞赛的升级。

这种“暗中”的操作,也恰恰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以及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应对潜在威胁时所采取的策略和考量。未来事件的走向,将取决于各方如何解读和应对这一动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方国家对台湾军工产业提供关键的先进军事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以台湾的自造潜艇来说,提供支援的就不止7个国家,而是至少有11个国家:

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英国,这还只是目前已知的国家。

荷兰、新加坡、瑞典也疑似有参与。

台湾「自主研发与建造」的潜艇,如果从技术来讲可是100%的国际化分工。

包括鱼雷、声呐、通讯、雷达、武器系统等关键技术,台湾都无法自主生产。

况且这也根本不是什么「暗中帮助」。

台湾防务部门2014年起公开招标,涉及的所有资金都要列入国防部年度预算(每年都要公开),基本没有做任何保密。

参与的所有外国企业和政府也有标注。

涉事国自己也对此毫不避讳和隐瞒。

至于关键技术转让、雇佣外国专家和工程人员....没有一个是实行过保密的。

都不需要国家级情报部门,只要某个大型媒体想挖消息,最多两个月,基本就能把所有参与的外国企业都调查清楚。

台湾对潜艇并没有什么战略需求。

毕竟台湾的防御目标不是太平洋,也不存在要「截断日韩运输线」的需求。

而其他方向都是浅海,潜艇无用武之地。

搞「自主研发建造潜艇」,基本就是个政治目标,对军事并无直接帮助。

再加上潜艇的总开支还那么贵。


user avatar

帮了几十年了,“潜舰国造”口号4V喊了几十年了,从1973年

美国人把这破玩意儿卖给4V开始,4V就一直叫唤要“潜舰国造”,美国人也开始嘴上不停的帮助4V“潜舰国造”,一会说帮4V联系德国人,成立皮包公司帮4V搞定206,一会又说帮忙搞定更先进的209,通过各种外交上的技术手段实现技术转让帮助4V“潜舰国造”。

喊了十来年,终于成功的忽悠荷兰人卖给4V了两艘

旗鱼,1987年交货,性能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了。然后荷兰就被大陆敲打了,再也不敢卖了。。。

又过了几年苏联倒了,美国人不知道又起了什么坏,拍胸口保证趁乱通过各种手段给4V弄回来几艘苏联货。然后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陈水扁上台之后又嚎了一段时间“潜舰国造”,台湾“中华造船厂”属实下了大力气,弄了一堆高工各种学习各种想办法搞逆向测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这一次,差不多又是拿4V当冤大头的意思。

但是同样表明国际局势确实日渐险恶,帝国主义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忘不了恶心你,我国的军事斗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

user avatar

我就不懂了,如果真要帮助,干嘛还要搞印度这样的「万国牌」模式?美国、英国这些军事大国不说核潜艇吧,哪怕是把常规动力的潜艇(甚至退役几代)直接卖给都远比台湾当局所谓的「国舰国造」效果来得好。

就台湾现有的几艘二战时代的潜艇,想要搞出符合现代标准的潜艇实在是强人所难。如果真如新闻所言,台湾当局潜艇制造居然是靠这种拼拼凑凑各国技术来搞得话,那我只能说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国家对台湾潜艇计画并不是很上心。

甚至,与其说是「支持」,还不如说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当局对台湾潜艇研发的态度是「不反对」——也就是不阻止台湾当局去各国相关招募人才研发潜艇。说白了,台湾当局也不是傻子,如果真能从美国、英国那购买潜艇,哪怕是落后现役几代的潜艇,肯定都比自己搞还好。只能说,某些国家并没有如他们表面上那样所言,不遗余力的帮助台军。

user avatar

快上马项目!

要赶在我们上岛时,正好完工95%左右。

谢谢。辛苦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