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某自媒体网站声称新冠病毒是美国莫德纳公司合成的?这条消息是否可靠?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美国莫德纳公司合成的”这一说法,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其真实性。这类谣言通常源于对科技、医学或政治议题的误解、阴谋论传播,或是故意制造恐慌的信息误导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传言的不可靠性:



一、关于“莫德纳公司与新冠病毒”的事实澄清
1. 莫德纳公司的业务范围
莫德纳(Moderna)是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主要专注于研发mRNA疫苗和基因疗法。其最著名的成就是开发了针对新冠疫情的mRNA疫苗(如mRNA1273),但这一疫苗是用于预防新冠感染,而非合成病毒本身。

2. 病毒起源与人为合成的区别
新冠病毒(SARSCoV2)的起源目前被广泛认为是自然演化产生的。基因测序研究表明,其刺突蛋白的结构与自然界已知的冠状病毒高度相似(如蝙蝠冠状病毒RaTG13),这表明它可能是通过自然选择或跨物种传播逐渐形成的。
合成病毒是指实验室中人为设计并制造的病毒,需要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和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而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在2020年初已公开,但没有证据表明其是通过人工合成或改造。

3. 关于“莫德纳实验室”的误解
有传言称莫德纳公司可能参与了病毒的合成,但这属于严重的误读。莫德纳的mRNA疫苗是基于对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开发的,而非制造病毒本身。此外,新冠疫苗的研发与病毒起源研究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二、为何会有此类谣言传播?
1. 阴谋论的滋生土壤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对信息的信任度可能下降,导致部分人倾向于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如“病毒是人为制造的”)。这种情绪常被某些势力利用,以转移注意力或煽动对立。
例如,2021年曾有传言称新冠疫苗含有微芯片或追踪设备,但这些说法均被科学界和独立机构驳斥。

2. 对mRNA技术的误解
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技术较为前沿且复杂,部分公众可能对其原理缺乏了解,进而产生“神秘感”甚至恐慌。这种认知偏差可能被刻意放大为阴谋论。

3. 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性
自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论坛)往往以吸引眼球为目标,容易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一些账号为了流量故意制造争议话题,例如将科学讨论曲解为“阴谋”。



三、科学界和权威机构的观点
1. 世卫组织与国际科学家的结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强调,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相反,基因测序和流行病学数据支持其自然起源。
2021年,WHO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最可能来自野生动物,而非实验室泄漏。

2. 病毒学研究的支持
病毒学家通过分析SARSCoV2的基因序列发现,其与自然界已知的冠状病毒有显著相似性(如蝙蝠病毒RaTG13),但缺乏人工改造的痕迹。
例如,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的能力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非人为设计。

3. 实验室泄漏论的科学争议
尽管部分人质疑“实验室泄漏”可能性,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起源于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呼吁基于科学和证据的研究,而非猜测或政治化讨论。



四、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1. 核实信息来源
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通常缺乏审核机制,需警惕带有情绪化标题(如“震惊!”、“惊天秘密”)的信息。
优先参考权威机构的发布(如WHO官网、国家疾控中心、主流科学期刊),而非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

2. 查阅科学文献
病毒起源研究的相关论文多发表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可通过学术数据库(如PubMed)查找。
例如,2020年《自然》杂志刊发的文章明确指出,SARSCoV2的基因序列与自然界病毒高度相似。

3. 警惕“专家”言论
部分自媒体可能引用“自封专家”的观点,但需确认其是否为真正具备相关领域资质的科学家。例如,病毒学家、公共卫生学者或生物信息学专家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五、对谣言传播的社会影响
1. 破坏公众信任
谣言可能导致民众对科学机构、疫苗接种甚至政府防疫措施产生怀疑,进而影响疫情防控效果。
2. 煽动对立情绪
部分传言可能被用来制造国家间或群体间的对立(如将病毒起源归咎于特定国家),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3. 阻碍科学研究
无端指控可能使科研人员面临舆论压力,甚至影响科学界的正常讨论环境。



六、总结:为何这一传言不可信?
1. 缺乏科学证据:目前所有研究均未发现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依据。
2. 技术可行性问题:合成病毒需要极高的技术和资源支持,而新冠的传播模式更符合自然起源。
3. 信息来源不可靠:自媒体平台上的言论往往未经核实,可能基于误读或恶意捏造。



建议
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应保持理性态度,优先通过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若发现可疑内容,可通过举报功能或向官方机构反馈(如国家网信办、WHO等)进行监督。

科学是基于证据的探索过程,而谣言往往建立在恐惧和无知之上。只有坚持批判性思维与事实核查,才能有效抵御虚假信息的侵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先不管Daily Expose这篇报道,看看它引用的唯二称得上是严肃内容的文章

其一是Telegraph的报道

没想到吧,这篇文章引用一些不可靠的官员说法和擦边的档案,公然造谣宣称这是中美合谋(只不过该文章觉得美国负责造),重复早就被证伪了的实验室泄露论

而这则爆料中提到的传播链就是引用自这篇文章。高赞们想不到,反美反到自己头上了。作者不仅不相信美国疫苗研制那么快,也不相信我们防疫能做得这么好

其二是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发表于Frontiers in Virology,这份期刊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干脆直接查不到,在Lethub上也没有,连个影响因子都没有

Frontiers家族里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固然有几份二区的,但也有很多一大批影响因子足足达到了2上下的三、四区刊物,没有影响因子的质量只会更差

此外,原论文一个词都没有提到新冠病毒人造,只是说蝙蝠冠状病毒和COVID-19很类似,并且有一串序列看起来很罕见[1]。当然,原文有在暗示这一点

先讨论一下关于基因序列找不到的问题

我学习了一下

这个网站可以找基因比对,隔壁问题下证伪了原论文的答主已经很多了,我就不重复了

隔壁问题被封了..............不过还能看

我们回过头看爆料的媒体Daily expose

这家媒体情况如何?

打开首页,发现其目前濒临倒闭

而这个网站近一年来发布的所谓“深度好文”,就是大量关于疫情的阴谋论,从疫苗到药物到致病机理,没有哪个角度不是他们不能纳入阴谋论的一个环节的,总结论就是疫情是有人蓄意发起的,现在疫情没有结束也是有人刻意为之



这个网站发布的新闻下面的评论全是这样的广告(原文为英文,已机翻)

那么,该媒体发布的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相信新冠人造说呢?

其实类似的文章不止一篇,暴论各有不同

比对一堆基因组让人不明觉厉已经算是高水平了

还有在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和文献引用的情况下,直接宣称教授研究是错误的,而他的能力仅限于Wikipedia

更令人震撼的是神学解释,还是阴谋论性质的解释,放在15世纪,宗教裁判所里指定有他

这家媒体引用的源报道(也就是Moderna公司制造新冠病毒这一说法的起源)来自于《每日邮报》

我可以看到《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的所有优秀记者(更不用说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对 Covid19 进行所有这些研究,并得出必然的逻辑结论,即存在一个偶然或故意的实验室泄漏,然后不得不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结论,以便将这种强烈的可能性标记为一种微弱的可能性。
但是在上面我们已经证明了它是一个事实(因为 Moderna 特异性弗林蛋白酶切割序列 CGG 密码子不会出现在任何天然病毒的任何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因此它不可能是自然基因重组的结果。所以它必须是人工基因插入的结果。

那《每日邮报》可信度如何呢?

虽然《每日邮报》从发行量上来说已经算是大型媒体了,但这家报纸近年来在医疗和科学领域制造了大量完全与事实不符或者依靠爆炸性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新闻。虽然有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这家报纸是英国唯一在格鲁吉亚战争中支持俄罗斯的媒体,但一家报纸次次都和主流跳反,包括在二战前支持法西斯主义,就不能说是其立场如何,而是每次都站在能吸引到最多流量的一边

综上,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1.拒绝相信混杂着伪神学、伪科学、假档案、阴谋论和官员谣言的新冠合成论

2.相信新冠是合成的,然后发现除了Moderna公司之外,还有几个CHN的熟悉地名也被牵涉了进来

参考

  1. ^ MSH3 Homology and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Link to SARS-CoV-2 Furin Cleavage Site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在国外引起了广泛讨论,相关论文的Altmetric指数截止今天(22.3.24)达到4417。(Altmetric是一个反应学术产出的社会传播指标),以下就这个问题进行客观描述,不包含个人观点。

一、 文章的基本情况

文章发表于Frontiers in Virology杂志,是来自瑞士的开放获取出版社Frontiers的旗下刊物,这个出版社是国内目前火热的OA期刊出版社,商业运作极为成功。

Frontiers in Virology杂志创刊于2021年,目前还不是SCI收录期刊,在Pubmed上检索不到。截止2022年发表了76篇文章。

本文题目为《MSH3 Homology and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Link to SARS-CoV-2 Furin Cleavage Site》,本文共7名作者,国籍包括美国,印度,瑞士和意大利,通讯作者Kenneth Lundstrom,就职于Pan Therapeutics 公司,他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在加州的塞特斯公司,分别在葛兰素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罗氏工作,目前专注于基于α病毒的基因治疗和疫苗开发,包括新冠肺炎疫苗,共发表250多篇论著和一些书籍。

这篇文章2021年12月13日投稿,2022年1月19日接收,2月1日出版。责任编辑是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研所的尹馨研究员(Frontiers旗下杂志采用客座编辑制度),审稿人是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研所的常继涛副研究员。

二、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文章的摘要如下“在新冠病毒和蝙蝠RaTG13冠状病毒之间的众多点突变差异中,只有12个核苷酸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furin cleavage site, FCS)差异超过了3个核苷酸。BLAST搜索显示包括这12个核苷酸的这段19个核苷酸与一段经过密码子优化的专有序列100%互补匹配,而这一段序列是人 MSH3基因的反向互补序列。新冠病毒中存在的反向互补序列可能随机出现,但必须考虑其他可能性。中间宿主的重组是一个不太可能的解释。单链RNA病毒如新冠病毒在感染细胞中,利用负链RNA为模板,这可能通过与负向新冠病毒RNA的拷贝选择重组,导致MSH3负链(包括FCS)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中。在任何情况下,包括与MSH3 mRNA反向互补序列具有100%同一性的FCS在内的19个核苷酸长的RNA序列的存在是极不寻常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下面对文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1. 文章首先指出了导致COVID-19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与其他各种冠状病毒之间具有相似性,与蝙蝠冠状病毒SL-CoVZC45具有82.3%的氨基酸相似性,与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具有96.2%的基因序列相似性。

2. 在蝙蝠冠状病毒RaTG13进行序列比较时,发现虽然新冠病毒和RaTG13之间存在点突变差异,但是这些差异都很小,在1-3个碱基之间。但是,只有一段核酸的差异超过了3个碱基,这是一段12个碱基的插入突变。

3. 这段插入的12个碱基,编码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上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FCS)的4个氨基酸 (脯氨酸-精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位置从681-684, 缩写为PRRA),而这段关键的PRRA在冠状病毒家族中是新冠病毒独有的(其它新冠病毒都没有,非典病毒也没有)。


图1 这段短序列,SARS病毒和蝙蝠病毒RaTG13都没有,只有新冠病毒有

4. 更有意思的是,这段插入的12个碱基还是有功能的。这段序列虽然很短,但显著增强了新冠病毒对人细胞的感染能力,如果去掉这段FCS序列,导致这一病毒对人的感染显著减弱,而对雪貂等动物的感染性大大增强。

5. 进一步分析这段序列,发现其所采用的密码子,是适合在人细胞表达的,而在冠状病毒中相当少见,其密码子使用频率在穿山甲CoV为0,蝙蝠CoV的0.08,在导致非典的SARS-CoV为0.19,MERS-CoV为0.25和SARS-CoV-2为0.299,可以说这段序列,就是给感染人的细胞准备的。

6. 但是这段序列在人细胞里,其实也是没有的,因为它虽然针对人的MSH3 mRNA,但经过了密码子优化,从而提高了蛋白表达效率。如果这种情况是自然出现的,作者经过计算,认为其概率为3千亿分之一(3.21 × 10的负11次方),也就是暗示这段序列基本是“人造的”。

7. 对这段序列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发现这段序列与2016年的Modena公司专利(US 958 7003)序列相互补(19个核苷酸长)。这19个核苷酸的序列,包含了这一段FCS PRRA的12个核苷酸。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已发现的序列和这段序列一致。

8. 这段序列怎么会插入到新冠病毒中呢,不知道,全文结果部分就结束了,文章只是发现了这个现象,没有做进一步研究。

三、 文章对这个问题的分析

到底这段序列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在文章的讨论部分,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可能性。

由于之前Moderna一个癌症研究团队做的研究,发现这段序列能够增强人类MSH3的表达,从而可能人类细胞系中诱导错配修复缺陷,增加对某些病毒感染的易感性。所以,这可能是通过改造病毒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个基础。

作者认为,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 包膜病毒,在感染早期,冠状病毒通过基因组复制和mRNA转录可以产生双链RNA。所以,如果过表达阳性MSH3 mRNA而诱导错配修复缺陷的细胞,在上述情况下是可以产生包含这一专利序列的双链核酸。这种细胞若如果被表达RdRp的SARS样病毒感染,病毒核酸可以附着在这19个核苷酸序列上并允许将负链的片段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中,包括FCS,尽管它们位于开放阅读框的相反链上。

已有文章表明错配修复机制使反义链的短片段整合成为可能。微同源性可以直接引导MSH3和一种SARS样病毒之间的重组,这可能发生在前面关注的这19个核苷酸序列上。最后作者强调,这只是一个假设。

但问题是,这种过表达阳性MSH3 mRNA的细胞,是怎么被病毒感染的呢?没有人知道。

四、 Moderna公司CEO的回应

Moderna CEO Bancel在回应这个问题时表示:

My scientists are looking into those data to see how accurate they are or not. As I have said before the hypothesis of an escape from a lab by accident is possible… Human makes mistakes.

我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些数据,看它们准确与否。正如我之前所说,病毒偶然逃离实验室的假设是可能的……人类会犯错误。

(完)

user avatar

我的评价是该反思。

中国人该反思反思为啥能混到这么反智,义务教育花的钱都花到哪了吗?

“新冠美国造”就是那根骨头,谁喂了都摇尾巴,别人说那骨头是垃圾堆里刨出来的,还龇牙咧嘴地嗷嗷叫,以为人家贪破大棒骨头。

别丢人显眼了还要自鸣得意说是跟美帝叫了板好牛逼啊,别做阿Q。

中国人和官媒的一般智商再次在国际舞台上丢人。

上次是什么来着?美国设置在台湾的天气控制器在郑州召唤了闪电风暴?

为了打个舆论战脑子都不要了?不要脑子的舆论战还能打?骗不了世界只能骗骗自己人?

一个说出“美国情报就是个笑话”,瞎编德堡地图和距离,信源来自阴谋论破产小报和俄罗斯“曝光”的那几页连毕业论文都不配当的禽流感文献的发言人,嚷嚷“彻查实验室”,这算个啥舆论战?

别人只会觉得赵大爷这货咋又犯病了,就像我们看川普一样。

大可以喊“全中国人民都相信是德堡搞得鬼!”就跟上次那个倒霉联名一样。

然后给世界人民增添一点喜剧元素。

就像美国人吃氯喹防新冠一样。

鉴于各国都丢过人,而且都不止一次,或许无伤大雅?反正美国也蠢过什么比尔盖茨搞人类优化之类的反智玩意对吧?一起做傻子挺好?


联合早报作为李家坡的简中华文媒体,讲的相当客气了,就春秋笔法了几句,大翻译运动会怎么玩我是不知道。

一个阴谋论小报说covid19是中美合谋搞出来的世界控制阴谋,然后在全世界面前把全中国网民和官媒溜了一圈。

就好比路边有个挂着个十字架抱着个圣经的神经病高呼:上帝托梦给我,汶川大地震是美利坚召唤陨石砸下来震出来的!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然后大家就跟着一起高呼: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你骂他神经病,围观群众会说你不专业,要从天文地质学出发,不能搞人身攻击。

你认真分析,围观群众会说辟谣是美国该干的事,你急什么。

辟谣?都在看笑话欸。。。

急什么?有人看不下去你被当二傻子了受不了你挂着个“中国人”的帽子给洋人的fakenews溜着玩,想把你扶起来做个人,你还反过头咬一口?

这跟往血管里打洗洁精,5G传播新冠,口罩里有天线有什么区别吗?


更麻烦的是,万一真是美帝造的新冠,就算以后抓住了证据,你甩出来了还有人信吗?

狼来了喊了这么多遍,德堡,乌克兰,莫德纳,武汉军运会,武汉小龙虾,一堆一堆的似是而非,全是闹剧,最后你找到石锤了还有人听吗?

一个漏洞百出的证据等同于对嫌疑人的洗白懂吗?

绝了。


被我喷破防越扣什么“小号,ww,50w”帽子越显得运算溢出连正经话都憋不出来。连扣的帽子都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学的固定短语,把自己活成开门欢迎机了是吗?



我跟沈逸这居然意见相同了,离谱。

user avatar

我们还在这讨论消息可不可靠,就说明我们还是太文明了。

都已经到了春秋时代晚期了,咱们还在这里当宋襄公,难怪我们舆论战输得一塌糊涂。

在这比烂的时代,别人都在耍流氓,咱们独自理客中不仅不伟光正,反倒很傻逼。

请问,新冠源自于蝙蝠,有科学依据吗?

没有。

而我们的媒体和官方,却在疫情早期笼统的把责任向蝙蝠身上引。为此,我们农业部还发布了一系列的条例,禁食野生动物,甚至还把狗也剔除了可食用家畜的行列。

中国这种自黑的行为,美国会放过吗?

当然不会。

所以欧美满世界的宣传中国人吃野生动物导致了新冠。

后来美国还说是中国的生物实验室制造的新冠病毒,同样没有任何证据。

人家是怎么做的?

又是施压世界卫生组织要调查中国,又是宣传让中国赔偿全世界的损失,又是发动各国谴责中国,又是各种媒体大肆宣传。

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啊。

就像网络对线,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像欧美这种操作,中国辟谣是疲于奔命的。

可是,你见过几个外国人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还去分析谣言靠不靠谱的?

当年美国说中国生物学实验室制造了新冠病毒的时候,你们见过几个美国人站出来理客中的?

这特么是场战争啊,别人递刀子过来你还去分析刀子来路正不正的。

当然,我不是说要用这家媒体的言论去攻击美国。

但是我们就是要有一种搅浑水,扣帽子,比嗓门,会来事,钻空子的胡搅蛮缠心态。

对,这就是耍流氓。

但也没办法啊,我们的对手全是极品流氓啊,你讲道理,人家根本不在意的。

user avatar

不管是真是假,这得亏是英国媒体报道。

如果是中国媒体报道的,这会儿这个问题下已经群魔乱舞了。

什么澳洲护士剑桥博士宁愿不上班不睡觉也要来答题了。

点赞的这个星期都不用反思了,这活儿我替你们干完了。

user avatar

不管真假,幸亏是英国媒体爆料,感谢英国媒体爆料。

user avatar

昨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了这篇报道,我刚看到标题嗤之以鼻,觉得一定是fake news。不过仔细研读了一下报道以及论文后,又搜索了很多相关文章,发现这里面的问题还真的不简单,非常有意思。


首先,这篇报道主要是基于一篇最近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frontiersin.org/article),加上作者自己的一些添油加醋炮制而成。毕竟有正儿八经学术研究的成分,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唬住这么多人的原因吧。

报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作者说这个19bp的序列并不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然而事实上,我们是可以在诸如细菌、鸟类的基因组中发现完全相同的序列finance.sina.cn/tech/20)。既然自然界中有,那么“新冠100%莫德纳制造”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接下来,报道引用了论文中计算概率的方法来描述这个19bp的序列一致是多么地巧合。也正是这个计算出来的概率,让作者得出了“100% 莫德纳制造”的标题。我是不认同这个概率计算方法的。他这里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假设碱基的排列组合是完全随机且独立的。事实上,这个弗林蛋白酶切位点是有明显的特征的序列的。就好像我盲猜一个人家的邮编,和我知道一个人在北京市朝阳区之后去猜他们家邮编,这个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报道中故意忽略掉了莫德纳公司的这个专利中其实一共有三万多条序列(一个专利就这么多序列,算概率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莫德纳所有专利的序列都算上而不是只算这一个专利的?),而匹配的区域只是一条3000bp序列中的19bp的片段。而且,这个专利的本来目的其实是为了癌症治疗,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片段本身也和人类基因MSH3有一定的同源性。我最开始没有仔细读,以为莫德纳只申请了这一条19bp的序列,就完全匹配到了新冠的弗林蛋白酶切位点,也差点被唬住。

此时,我想反问作者:如果你肯定是莫德纳公司制造的病毒,那么为什么同一批专利三万多条序列只用了一条,而仅用的那一条的3000bp序列为什么也只有区区19bp用上了?剩下的序列都去哪儿了?退一步,即使这19bp是莫德纳制造,那么新冠病毒基因组(总长约29.9kb)剩余的99.9%又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


虽然报道明显夸大、漏洞百出,但是这篇论文可是实打实的。“新冠100%莫德纳制造”的说法肯定说不通,但是莫德纳16年的专利中这19bp的序列和新冠病毒的弗林蛋白酶切位点一致也的确蹊跷(原文说“unusual”)。要知道,弗林蛋白酶切位点被认为是新冠病毒非常重要的区域:正是有了这个位点,使得它的致病性大大加强(ncbi.nlm.nih.gov/pmc/ar)。而现在,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点竟然和一个16年就申请专利的序列一模一样,这个确实值得研究。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前Caltech校长,诺奖得主,逆转录病毒之父David Baltimore也曾经对这个位点的序列组成感到奇怪,甚至怀疑这个位点不像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因为其他冠状病毒中没有发现类似的弗林蛋白酶切位点。

When I first saw the sequence of the furin cleavage site—as I've said, other beta coronaviruses don't have that site—it seemed to me a reasonable hypothesis that somebody had put it in there. Now, I don't know if that's true or not, but I do know that it's a hypothesis that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 David Baltimore

不过,Scripps的教授Kristian Andersen对Baltimore之问作出了回应:简单地说,Baltimore所说其实并非事实

Kristian发现,其实类似的序列是存在于几种猫的冠状病毒中的,而且和新冠的这段序列也是高度类似。这就非常重要了:说明冠状病毒是完全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演化出类似的序列的

顺便说一下:Kristian Andersen本人是著名病毒研究的学者(Kristian Andersen | Scripps Research),也是Nature Medicine文章《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的第一作者,该文章被引用4500次。所以虽然这只是twitter上的回答,也是比较可靠的。


好了,现在关于新冠病毒这段序列的来源问题,你是更愿意相信自然演化,还是相信是莫德纳公司制造的?

Reference

user avatar

这个料应该是七真三假。

1、比如我要是莫德纳公司,我合成了新冠病毒,同时合成了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我悄咪咪的把新冠病毒泄露出去,然后等几个月把特效药推出来赚钱就好了,完全没必要去注册一项专利,来给自己挖坑。

所以我的推测是,这段核苷酸确实是莫德纳公司合成并注册了专利,但一段核苷酸并不是新冠病毒的全部,即首先合成发布这段特征核苷酸,并注册了专利的,是莫德纳公司,但新冠病毒不是莫德纳公司合成的。

因为专利是公开的,申请专利的目的是获得专利权,通过专利权来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保护起来,禁止他人随意使用而抢夺了自己应当获得的利益。换句话说,只要别人有同等的生物技术,按照莫德纳公开的专利,是可以合成这段核苷酸的。专利只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并不能阻止他人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仿照,印度的仿制药就是这个路子。

2、冠状病毒的专利有很多

“史上第一种获得专利的冠状病毒疫苗实际上是(美国)辉瑞公司申请的。第一种冠状病毒疫苗就是这种刺突蛋白——和据说我们正急着要发明的东西一模一样。第一份专利申请是在21年前的2000年1月28日提交的。”大卫·马丁说道。

可以看到,美国这些制药公司,生物研究机构,或多或少都有涉足冠状病毒的研究,并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但还是我上面所说的,这些专利都是公开的,有冠状病毒的专利,并不等于直接合成了COVID-19,并将之投放。

3、美国军方参与其中

上面2条本质上是在说美国的药企,有能力合成新冠病毒,但我个人倾向于将之视为灰色地带的研究,总的方向是药物应用。

但是如果有美国军方参与,在军方控制的实验室里,对这些药企注册的专利进行应用,那么百分百一定是武器方向的!这就是德特里克堡了(以tg对成员的约束力度而言,如果没有事实依据,一个大国的官方发言人对另一个大国发起无端指责污蔑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既然是武器方向的研究,那么这种武器一定是要有指向性的,不说完全针对亚洲人种,那么起码也要避开昂撒白人,所以合成出来之后,还需要测试其有效性。

按照正常情况,这一系列测试都是在保密情况下进行的(你我只会隔段时间,听说哪哪又出来一种xx流感,没多久就消失了,比如SARS?),哪怕最终武器开发完成了,也不会立即投入使用,而是应该等到大国竞争白热化的时候,再一击致命。

但人算不如天算,很可能就是在测试的过程中,中间态的病毒泄露了。

德特里克堡的泄露,是事故?还是有意为之?

武汉军运会,是事故?还是有意为之?

乌克兰的猪流感,是事故?还是有意为之?

总之,这个传染力极强的病毒大白于天下,连美国自己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4、为什么是RNA病毒

还有一个疑点,为什么是RNA病毒?

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RNA病毒容易变异,如果COVID-19真的是生物武器,用来攻击亚洲人种,而对昂撒无效,那么它的变异性很可能会影响其稳定向,最后也有可能变异成对所有人类有效。

但既然大家都知道RNA容易变异,那么正好可以利用这点,在变异的幌子下,不断的测试推陈出新,直至找到最终指向性完美的病毒型号。

如上推测,当前的COVID-19并不是该种定向生物武器的最终形态,这种武器过早的面世了。它的指向性本身还不够完美。

所以某些组织还在不断的合成新的版本,合成阿尔法测试一下,合成贝塔测试一下。。。。合成德尔塔测试一下,合成奥密克戎测试一下。。。。

你以为它是自然变异的,其实也许是人为的呢?

随着版本的更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病毒的传染越来越强

从2019年起,至今2年多,欧美国家大多已经躺平开放,人家不care新冠了,为啥?新冠感染不是越来越强了吗?

你会说,因为新冠的毒性越来越弱了,也就是致死率越来越弱了。

那为啥中国一直要动态清零?也跟欧美一样开放不好吗?

当下也许没啥大问题,但后面一定会有大问题。

因为,

欧美放开,所以新冠在欧美的传播效力是有真实统计数据的;

而我们没放开,所以新冠在咱这的传播效力是受到人工干预后的扭曲数据。

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种武器,其在我们身上的传播效力的真实数据是未知的!!

(还有像某些奇葩国家,仗着年轻,干脆躺平,甚至连确诊都不检测不统计了,也能隐蔽真实数据,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如果我们放开,病毒很有可能就会定向升级传播有效性!到时候你还会觉得这是自然变异的吗?

所以,吹共存的,不是吃温,就是和吾爱

一旦指向性的测试完成,升级毒性可能只是几天的事情。


最后声明,以上全是推测,请谨慎食用。

但是,请所有以阴谋论为由而不耻于此的人谨记,对于人类,地球从来都不曾生机盎然。

别忘了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昂撒在灭绝人类方面是有真实历史的。



这不是学术研究请收起所谓的理性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1018614992412672







补充:

1、关于病毒对中国人的效果可以根据日韩台港等地区的数据来估计其效果的疑问

可以理解东亚地区人种在遗传特征上是近似的,但不完全相同。

假设这个地区的人口相对于昂撒的特征基因有ABCD等,但是日韩的人口中可能AB多,中国可能CD多,港台情况类似,港有很多昂撒后裔,台有很多大和后裔。

另外传播效力还跟我们的城市规模、社会结构相关,比如祖孙三代住一起,老年人有聚集活动等因素 。

2、关于无症状

新冠最恶心的地方就是潜伏期长以及无症状,但还能传染人,且传染速度极快。

这太符合武器的特征了,隐蔽性极佳,就差开发出平时没反应,等满月的时候集体发作了。

3、刚有看到说霉菌还在研究用候鸟投毒

4、我的本意不是给莫德纳洗,我的意思其实是就算莫德纳有参与新冠的研制,也不是罪魁祸首,所以媒体的报道,甚至莫德纳CEO的“承认”,无论真假,都只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因为最后的、真正的大boss,那个必须我们每一个人高度警惕的幕后真凶,有且只有一个,霉菌!

user avatar

我帮美国和莫德纳公司想了个好办法。

你看乌克兰正好有几个美军的病毒实验室,那就直接把这个事推给泽连斯基,然后以反人类的罪名把泽连斯基抓到美国去审判。

这么做的好处有很多。

撇清了美国的责任,让美国的清誉免受玷污。

防止了俄乌战争扩大化,少了一个天天发视频演戏逼西方出兵给西方添堵的越来越失控的棋子。

这样的话,大了说,很多人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

资本也顺利的流入美国了。

欧洲国家也被敲打的差不多了。

俄罗斯也被制裁的里倒外斜了。

美国也能体面的退出俄乌冲突了。

小了说,莫德纳公司救活了。

老拜登和他儿子在乌克兰的黑料也捂住了。

最后还可以安排个律师给泽连斯基辩护,判个几年监禁,还能充分体现美国的人权至上的口号很真实,更能体现美国是个真正的法治国家。

耗材嘛,该用就用,高级耗材不也是耗材嘛。

user avatar

右手拿矛,左手拿盾,进可攻退可守,一直灯塔国赖以生存的祖传独门绝技。

世间哪有那么多巧合,30亿分之一的概率怎会被莫德纳公司恰好遇到?所获专利核苷酸序列竟然和新冠病毒中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而这段核苷酸序列就是新冠病毒传染人类的关键。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莫纳德公司前十年毫无建树,新冠病毒爆发两个月,就迅速研究出了有效的疫苗,难道该公司穿越未来,提前获知新冠病毒得爆发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一切皆在莫纳德公司的掌控之中。一手制造病毒,一手研制解药。为避免和减轻公众的怀疑,疫苗才晚于病毒两个月投放。在赤裸裸的资本利益面前,公众为生命健康权的买单,可是一笔笔天价的诱惑啊!没有灯塔国政府的授意,莫纳德公司哪来的贼胆包天?如果灯塔国是清白的,为何公然拒绝联合国的核查?贼喊捉贼的伎俩,虽然玩得炉火纯青,却掩盖不了其掩耳盗铃的无耻行径。

纵观灯塔国200多年的历史,仅有16年没有明面上的刀来剑往。没有核武的国家,被欺负了个遍;拥有核武的国家,被制裁了个遍。再看其,空中星链密布,海上岛链纵横,身旁群狼拱卫,11只巨无霸横行霸道,处处耀武扬威。意欲何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00余座生物实验室遍布全球各地,不接受核查,不说明用途。难道灯塔在默默无闻地拯救世界?这么好的意图,以其一贯的作风,怎不大肆宣传?有些人,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看的多了,入戏太深。狼会爱上羊嘛?狼能变成食草动物嘛?这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了。

user avatar

这家媒体相关每日邮报也报道过新冠来自于武汉实验室,所以信度堪忧。

新冠病毒果真是美国莫德纳公司合成的?

已经有人比对过,这段儿基因存在于很多自然生物中。

所以,是扯淡的。

ps:真逗,我一个老北京还有人说我是台湾的。我小时候住西城区,那个胡同儿原来叫太安候,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胡同了,现在叫西四北X条,我看看有没有北京人知道。

呵呵,质疑我籍贯的 @对门宝具莱纳 真一说线下约就怂了,老要约我去台湾,大家既然都在北京,约你线下见你怎么连搭茬儿都不敢啊。互联网博客阶段的时候,线下约架的都很多呢,何况我都说了不是打架,无非是给你看看身份证,听你说一句道歉。现在的年轻人都只剩下线上嘴炮一级棒吗?这样武德不充怎么解放全人类,更别说解放台湾了。

评论里,有人质疑我的籍贯,或者说我写这个恰饭,结果我真的一对线,纷纷的默默无声了。如果这些人就是反派网军倒好了,起到把水搅浑的效果就收工,确实没必要收尾。如果他们就是普通的自以为站在了正义一方的年轻人,那这种明知道自己错但是连道歉的勇气都没有的表现,说明他心中的只是伪正义。网络上攻击到了错误的人连道歉都没有,现实中如果在战争期间,他们会不会以正义的名义攻击老百姓呢,这不就是土匪吗。希望这些土匪都是敌人的队伍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美国莫德纳公司合成的”这一说法,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其真实性。这类谣言通常源于对科技、医学或政治议题的误解、阴谋论传播,或是故意制造恐慌的信息误导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传言的不可靠性: 一、关于“莫德纳公司与新冠病毒”的事实澄清1. 莫德纳公司的业务范围 莫德纳.............
  • 回答
    英国考虑废弃所有坦克一事,引发了媒体的广泛解读和公众的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区分自媒体的“错误解读”与英国战略转变的“真实意图”。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装备的简单增减问题,更是关乎英国国防战略、地缘政治以及军事现代化的复杂议题。 自媒体的“错误解读”倾向在探讨英国的真实.............
  • 回答
    关于英国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女博士生闫某失联后不幸身亡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深思的悲剧。作为一名关注全球教育和人文的观察者,我对这起事件有以下几点看法,并希望能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事件本身带来的冲击与哀伤首先,任何一位年轻生命在异国他乡的猝然离世,都是无法挽回.............
  • 回答
    “妙招”背后的无奈与智慧:上海某社区居委会书记的隔离博弈最近,上海某社区居委会书记在处理一起“棘手”的涉外隔离事件时,因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而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位书记面对的是一位英国籍女婿,在上海防疫政策要求下,他必须接受集中隔离。然而,这位外国友人似乎对集中隔离心存疑虑,不愿意配合。居.............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某英媒爆料莫德纳公司创造了新冠(COVID19)”的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科学界普遍认同的、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遵循的观点是,新冠病毒(SARSCoV2)是自然起源的。这个病毒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出其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的.............
  • 回答
    要评价@德国人Leo乐柏 指出国产英雄牌钢笔某一款与德国凌美(Lamy)钢笔相像的说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细品。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挺能反映咱们国产工业设计和品牌文化发展中的一些现象。首先,咱们得承认 Leo 乐柏这位博主。 他在钢笔圈里,尤其是在介绍国外品牌、分享使用体验方面,是有一定.............
  • 回答
    关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获5万元奖励”的消息,目前并无权威媒体报道或官方声明提及此事,因此该事件的真实性存在较大疑问。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背景、合理性及潜在问题: 一、信息真实性存疑1. 缺乏官方来源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作为外交机构,其经费通常由英国政府承担,且中国对外国驻华使节有严格的财.............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中英关系将如何发展?英国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其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经济、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因素。理解这一转变,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中英关系的发展走向。 一、 英国为何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英国之所以得出“系统性竞争对.............
  • 回答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Strike Group 21, CSG21)于2021年访问南海,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南海地区增添了新的动态。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英国的意图1. “全球英国”(Global Brita.............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新冠病毒变异及其影响?美高官称“没必要限制英国航班”的背后考量英国新冠病毒新变异的出现,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和担忧。而美国高官关于“没必要限制英国航班”的表态,则为这一复杂局面增添了另一层解读。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英国新冠病毒新变异:关键信息.............
  • 回答
    英国政府宣布不再对仅出现轻症的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这是一个重大政策转变,反映了其应对新冠疫情策略的调整。这一决定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背景与政策演变首先,回顾一下英国的检测政策是如何演变的。疫情初期,大规模的检测是控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手段。英国曾采取过广泛.............
  • 回答
    英国教育部课纲要求学校禁止使用曾公开表态反对资本主义的机构出版的材料,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到教育的独立性、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学术自由以及学校的责任等多方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英国教育部此举的背景与可能目的:1. 维护现有经济体制的稳定与传承: 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
  • 回答
    英国政府宣布从 7 月 19 日起基本取消所有新冠管控措施,包括强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对聚集人数的限制。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更是提出了“与新冠共生”的策略。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和潜在的风险。英国政府宣布取消管控的主要原因和考量: 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 回答
    英国国防参谋长关于“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具有高度警示意义的论断。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之下。一、 英国国防参谋长的身份与言论的严肃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英国国防参谋长(Chief of.............
  • 回答
    英国国家安全局(GCHQ)将中国称为“英国家安全挑战”,这一表述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反映了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科技发展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要详细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定性的背景:GCHQ的职责与定位首先,理解GCHQ的职责至关重要。GCHQ是英国政府的信.............
  • 回答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现为国王查尔斯三世)于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这无疑是当时备受关注的重大新闻。以下是我对这件事的详细看法:一、 事件本身的意义和影响: 标志性人物的感染,增加了公众对病毒的警惕性: 作为英国王室的继承人,查尔斯王子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
  • 回答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升级抗疫举措,并将其定性为“战时政府”的行动,这标志着英国在应对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阶段。这一表态及其背后的政策调整,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一、升级抗疫举措的背景与原因: 疫情的持续严峻性: 尽管英国在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变异病毒的出现(如德.............
  • 回答
    “工党误国”是一个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较广的观点,尤其是在讨论英国政治经济发展时,常常被提及。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对其背后的逻辑、论据以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工党误国”观点的主要逻辑和论据:这个观点通常认为,工党执政期间采取的一些政策,尤其是国家干预主义、高福利、重税收、工会权力过大、国.............
  • 回答
    英国外交大臣就“清算中国论”的回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一、 “清算中国论”的背景与含义首先,理解“清算中国论”的背景至关重要。这个说法并非英国外交大臣官方正式提出的政策,而是在西方,尤其是一些政界人士和媒体中,流传的一种情绪化的、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观点。它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对.............
  • 回答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在2021年12月1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25%,这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加息,也是自2018年8月以来首次加息。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诸多讨论。为什么英国央行选择在此时加息?英国央行此次加息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