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学决策,是否具备「足够的证据」并不是采取行动的必要条件。即便有「足够的证据」也只能说明我们的结论是否刚建,不代表决定是否正确。「证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是凭空就有的,正常情况下都是先行动,后总结。对于重大卫生问题,权衡利弊比评估证据强度更加重要。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我们应该xxx」是一种学术语言,常常用来委婉地表达「我不想」「我不行」「我不敢」「我说了不算」「我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等等主观否定含义。
美国抗疫队长福奇就熟练应用了这种语句。年初他就是这样委婉而轻浮地否定了普通人戴口罩的必要,昨天他也用了类似的语言反对了限制英国的航班。
特朗普周围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福奇还稳如泰山,这就是运用学术语言的重要性。
虽然美国的情况已经足够糟糕了,虽然只限制英国肯定是不够的,但其他欧洲国家好歹也会做做样子。
另外有必要复习一下如何用学术语言写作「新冠大号流感论」,并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1]。
虽然是马后炮,但还是得有人把这些都梳理一下,看看美国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那你知道美国目前仍限制哪国航班吗?
你猜猜!猜猜!再猜猜!
别怕,我估计你能猜对。
美国认为X国目前疫情很严重啊,所以为保护美国人民不受病毒伤害,美国政府规定,凡事在过去14天内曾到过X国的,禁!止!入!境!
解:X=中国
……
服不服?就问你服不服?
都到这地步了,下周就2021了,美国政府还在辣么用心地保护美国人民不被中国人传染病毒……
所以你问如何看待“美高官称没必要限制英国航班”,就跟美国认为“目前仍非常有必要限制中国航班”一样。
人家的决策不是基于事实,决策目的不是为人民谋福祉,决策逻辑更是完全没逻辑!
你要非问个为什么,我只能说2020扒掉了太多国家的内裤——别问了,问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