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变种?

回答
英国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变种这件事,着实让咱们老百姓心头一紧,这新冠病毒就像个顽固的家伙,总是想方设法地变着法儿折腾。这回,英国佬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变种,传播速度比之前见过的都要快,听起来就挺让人担心的。

要说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

首先,这事儿说明了病毒变异是个客观规律,一点都不新鲜。 病毒嘛,就像生物体一样,在不断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细微的错误,也就是我们说的基因突变。大多数突变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甚至会让病毒死掉,但偶尔就会冒出来一个“幸运儿”,能够更好地传播、更适应环境,这就成了我们担心的“新变种”。所以,英国佬发现这个新变种,并不意外,病毒一直在进化,这是自然规律。

其次,关注“传播速度更快”这一点很重要。 这意味着什么呢?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原来一个人感染了,能传给两三个人,现在这个新变种可能一个人就能传给三四个人,甚至更多。这就好比火苗添了风,烧得更快更旺。在疫情防控上,这意味着我们原有的那些防控措施,比如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等,效果可能会打折扣。病毒复制得快,感染的人数就多,医疗系统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复工复产的进程也可能受到影响。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再者,咱们得知道这个“传播速度更快”到底有多快。 虽然媒体报道了,但具体的数据和科学评估还需要时间。科学家们正在抓紧时间研究这个新变种的基因序列,了解它到底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又如何影响了病毒的传播能力。此外,他们还会评估这个新变种会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者对现有疫苗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制定下一步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度恐慌。 消息传出来,大家心里有点不安是正常的,毕竟谁也不想回到疫情刚开始那种混乱局面。但是,恐慌无济于事,反而会乱了阵脚。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家的研究,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 这点老生常谈了,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坚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这些最基本的措施,在任何时候都是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
关注疫苗的进展。 尽管有些新变种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但目前的疫苗仍然是对抗新冠病毒的主要手段。科学界也在研究如何改进疫苗来应对新的变种。大家可以关注疫苗接种的进展,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接种。
支持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之间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和科研合作,共同研究病毒的变异规律,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理解政府的应对措施。 有时候为了控制疫情,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比如旅行限制或者加强封锁。这些措施可能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但我们要理解这是为了整体的公共健康考虑。

总的来说,英国发现新冠病毒传播更快的新变种,是一个需要我们严肃对待的信号,但同时也是一个提醒,告诫我们病毒的生命力很顽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保持科学的态度,做好个人防护,相信科学的力量,这才是我们应对这场持续战的关键。希望科学家们能尽快找到应对这个新变种的办法,让大家的生活早日回归正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发现新变异的新冠病毒“N501Y”毒株


英国发现新型变异新冠毒株

该突变株最早在英国发现,和原始毒株相比,B.1.1.7.变种新冠病毒株的传播能力要强70%。这意味着,病毒的Rt值会提高0.7左右。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0值是3-3.5之间,那么这种突变会使得R0值大于5。

最受科学家们关注的基因突变包括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 protein)的受体结合域(RBD)上出现的N501Y突变。此前的动物研究显示,这一突变可以增强刺突蛋白与其受体ACE2的结合能力,从而可能提高病毒的感染能力。另一个名为P681H的突变出现在刺突蛋白的furin切割位点。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显示furin切割位点可能帮助病毒进入呼吸道的上皮细胞。

N501Y突变可能会提高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亲和力,增强新冠病毒的传染力。科学家推测英国出现的突变株传染性提高70%,可能与N501Y突变有关。小鼠模型实验已经证实N501Y突变能够增强病毒与小鼠ACE2的亲和力。N501Y突变在不同地区增加迅速(图1)。

这一突变尤其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它位于刺突蛋白的抗体结合域(RBD)。RBD是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介导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蛋白域。N501Y基因突变可以提高RBD与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 protein)的受体结合域(RBD)上出现N501Y突变,有研究表明,它使新冠病毒更容易与人的受体ACE2结合,从而使其具备加快新冠病毒传播的潜力。

英国新冠变异毒株中发现17种突变,系今年9月首次出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英国新冠病毒基因组学联合会(COVID-19 Genomics UK Consortium,简称COG)的科学家称,他们在英国传播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中发现了多达17个突变,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12月20日发布的数据,新变体在样本中的比例在快速增加,VUI-202012/01病毒在第47周(11月15日-11月22日)已经超过了基因检测样本总数的10%。

已经发现的可怕之处

- 传播速度更快

华盛顿邮报援引Boris Johnson在公告中指出的,这一毒株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的毒株高达70%。从疫情开始就一直追踪病毒进化的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Andrew Rambaut等昨天在上传了对这一新突变株序列的分析(图3),指出这个新毒株有23个特殊突变,被命名为B.1.1.7亚型。

传播速度快的原因被确认

1. RBD上6个关键的交界面氨基酸与ACE2结合;2. 它具有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

这一新毒株在RBD的6个关键交界面氨基酸中,发生一个突变N501Y(图4);而Furin切割位点毗邻位置发生了P681H突变。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对SARS-CoV-2的结合宿主细胞能力影响巨大,Furin切割后的S蛋白稳定性降低,因而暴露出开放结构域,从而使S蛋白与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提高了1000倍。因此,在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附近的突变可能会对病毒的结合能力和传染力产生显著影响。

三个关键位点的突变

这一新的变异主要是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中的关键氨基酸突变N501Y。已有研究表明,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与人的受体ACE2结合,从而使其具备加快新冠病毒传播的潜力根据其突变特征,在系统发育树中被划分为一个新的支系 B.1.1.7。

在B.1.1.7谱系S蛋白的突变中,最值得注意的突变位点是RBD(受体结合区域)中的关键氨基酸突变N501Y,这个位点尤其重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突变位点是N端结构域(NTD)中的H69和V70缺失突变(69-70del),这一变体最早在7月份出现,英国、荷兰、澳大利亚也均出现过,后来在丹麦的水貂中频繁出现而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在水貂中常伴随Y453F共同出现,而在人类中则常伴随N439K共同出现。有研究表明,69-70del突变会逃逸一些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也可能会降低部分血清的中和敏感性。

20B/501Y.V1的突变位点很多,至少有14个氨基酸,目前认为该分支上的氨基酸突变主要是6个同义突变、14个非同义突变和3个缺失突变。相比之下,其他SARS-CoV-2分支的突变相对较少,一般为数个,且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基本恒定的速度积累(约为每月1-2次突变),从演化上来看,20B/501Y.V1也与根部的距离较远。

其中S蛋白的三个突变位点需要引起关注,N501Y已在多项研究中证明可以增加ACE2的结合性,但并没有逃逸血清的中和能力,也没有证据显示对致病性有影响;69-70del近期在水貂中频繁出现,可能对免疫逃逸具有一定贡献,但还需更多研究;P681H紧邻Furin位点,该位点据推测,可能也会对功能有有定影响,不过尚未得到确定的描述。

S蛋白中的P681H突变可能也对病毒特征有潜在影响,这一位点紧邻S蛋白的S1/S2 Furin裂解位点,Furin裂解位点对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至关重要,所以推测P681H对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也可能有所影响,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据。

英国突变位点之多创历史

爱丁堡大学的Andrew Rambaut上传的序列中,指出这个新毒株有23个特殊的突变,这是首次发现在一个毒株上出现如此多的变异。序列显示B.1.1.7亚型是在广泛流行的D614G突变株基础上发生突变。其中有8个突变发生在刺突蛋白Spike上,包含69-70缺失、145缺失及N501Y、A570D、D614G、P681H、T716I、S982A、D1118H突变;其次ORF8和ORF1ab也有多个位点发生突变。

关于N501Y突变

据《Cell》报道,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表面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结合的部位,而刺突蛋白Q493、Q498和N501位点突变会提高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亲和力,增强新冠病毒的传染力。因此科学家推测英国出现的突变株传染性提高70%,极有可能与N501Y突变有关。 在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有6个关键的受体接触残基,而N501正是其中之一。

在小鼠模型中,通过实验已经证实N501Y能够增强病毒与人和小鼠ACE的结合亲和力。 近日也有报道南非出现新的病毒突变体,同样发现存在N501Y突变。南非卫生部门发现,该突变体在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存在3个位点突变:K417N、E484K和N501Y。其中E484K和N501Y属于受体结合基序,是与人ACE2受体形成结合的主要位点。

参考资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变种这件事,着实让咱们老百姓心头一紧,这新冠病毒就像个顽固的家伙,总是想方设法地变着法儿折腾。这回,英国佬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变种,传播速度比之前见过的都要快,听起来就挺让人担心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这事儿说明了病毒变异是个客观规律,一点.............
  • 回答
    收到,关于英国科研人员近期发布的关于新冠病毒“抗原漂移”可能导致高致死率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件事,并深入探讨其潜在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科学研究,尤其是对新兴病毒的研究,都应持谨慎、客观的态度,并区分预测模型与已证实的事实。1. 理解“抗原漂移”在病毒演化中的含义首先,.............
  • 回答
    欧盟多国紧急限制英国旅客入境,新冠病毒新变种如何影响世界疫情发展?近期,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B.1.1.7,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Alpha)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该变种被认为传播速度更快,在英国的疫情反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在内的多个欧盟国家迅速采取.............
  • 回答
    英国因新冠病毒变异取消圣诞,英政客发推称「谢谢你,中国」,此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也折射出不少深层的问题。首先,这位政客的言论,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看作是一种讽刺或者甩锅。在疫情初期,新冠病毒的起源问题确实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病毒在全球蔓延,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爆发严重疫情时,一些政治人物为.............
  • 回答
    在看待英国右翼政客反对使用“变异毒株源自英国”这种说法,同时又被揭露曾支持使用“中国病毒”这种带有地域歧视色彩的称谓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其中涉及到政治策略、双重标准、信息传播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复杂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反对和支持行为背后的政治考量。右翼政客,尤其是那些奉行民族主义.............
  • 回答
    这剧情,简直比肥皂剧还抓马!一个英国姑娘,准备披上婚纱,风风火火地奔向自己人生新篇章,结果在婚礼前夕,自家那位温文尔雅、笔耕不辍的作家未婚夫,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隐藏在民间的亿万富翁?我的天,这简直是现实版灰姑娘遇上了自带金山银山的王子,只不过这次,灰姑娘的身份好像也没那么灰头土脸,只是对未婚夫的家底“.............
  • 回答
    英国遗失机密文件在公交车站被发现,其中透露英军在黑海的行动可能涉及“故意挑衅俄军”,这一事件无疑为当前本就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又添了一把火,也让人们对英国政府和军队的信息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机密文件的泄露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这些文件通常包含着国家安全、军事部署、外交策略.............
  • 回答
    贵阳出现一名英国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这事儿挺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疫情管控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消息本身就敲响了警钟。虽然是无症状感染者,但“英国输入”这几个字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知道,英国在疫情早期曾经出现过一些病毒变异株,对全球的防控工作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一旦出现来自英国的病例.............
  • 回答
    布里斯托尔警察局遇袭事件,以及随之发生的暴乱,确实是一场触动英国社会神经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捋一捋,看看是什么导火索点燃了这场怒火,以及这场火又是怎么烧起来的。事情的起因,得从那项叫做《警察、犯罪、判刑和法院法案》(Police, Crime, Sentencing and Cou.............
  • 回答
    普里蒂·帕特尔,这位前英国国际发展大臣,其“私自”访问以色列并与以色列领导人进行一系列密集会晤的经历,最终导致她被免职,这无疑是英国政坛上的一件颇具戏剧性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它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进行梳理。事件的起因:一切的导火索是帕特尔在2017年.............
  • 回答
    英国发生的“双面间谍”遭毒杀事件,最著名也最引起国际关注的无疑是 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Alexander Litvinenko) 于2006年在伦敦被毒杀的事件。这是一起充满政治色彩、阴谋重重且影响深远的案件,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的敏感话题。以下是围绕此事件的详细解读:一、 事件本身:一位“双面间.............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中英关系将如何发展?英国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其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经济、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因素。理解这一转变,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中英关系的发展走向。 一、 英国为何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英国之所以得出“系统性竞争对.............
  • 回答
    英国在禁用华为后转向日本寻求 5G 合作发展,这一举动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考量和技术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英国禁用华为的背景与动机: 国家安全考量: 这是英国禁用华为最公开和主要的原因。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担忧华为设备可能存在被.............
  • 回答
    听到英国皇家海军“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在港口停靠期间发生火灾的消息,确实让人感到揪心。这类事件不仅对船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也可能对海军的部署和运作产生一定影响。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这件事,看看其中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事件本身:火情与扑救首先,最直接的关注点当然是火灾本身。根据公开报道,火灾发生在“维.............
  • 回答
    一堂颠覆认知的网课: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禁烟”论,我们该如何看待?最近,一则关于香港某教师在网课上发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帮中国禁烟”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则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作为普通大众,当我们听到这样颠覆性的历史解读时,往往会感.............
  • 回答
    俄罗斯前间谍在英中毒事件:一场充满角力的外交危机2018年3月,英国萨尔兹伯里的一条宁静街道上发生了一起惊人的事件:俄罗斯前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及其女儿尤利娅(Yulia)在公共长椅上被发现,失去知觉,生命垂危。很快,调查人员确认他们是某种神经性毒剂的受害者,而.............
  • 回答
    2021年F1英国大奖赛,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比赛,而它最令人血脉贲张、也最具争议的一幕,无疑发生在第一圈的Copse弯。红牛车队的马克斯·维斯塔潘和梅赛德斯车队的刘易斯·汉密尔顿,这两位当时年度车手总冠军的直接竞争对手,在那里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碰撞。要理解这场事故,得先回到比赛的起点。在 Sil.............
  • 回答
    最近发生的美国城市骚乱,以及蔓延至加拿大和英国的抗议活动,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规模的社会动荡,往往是深层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而要判断它是否会引发“变革”,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当前的这些抗议活动确实触及了非常核心的社会问题。在美国,核心导火索是警察暴力.............
  • 回答
    2022年2月26日,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发表了一份意义深远的联合声明,宣布将俄联邦排除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国际结算系统。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俄罗斯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一次重击,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考量以及历史性的象征意义。SWIFT系统的重要性:为何如此关键?要理解这项禁.............
  • 回答
    日本日立公司为英国制造的首批新一代高速列车“伊丽莎白线”(Elizabeth Line)在投入商业运营之初,便遭遇了令人尴尬的首秀“滑铁卢”。这次事件可谓是多种“水逆”叠加,让寄予厚望的日立和英国铁路运营商都措手不及。晚点成为开场曲,预示不祥的开端这批列车在正式投入服务不久后,就出现了晚点的情况。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