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部分新冠患者出现嗅觉倒错,莫名闻到强烈气味?

回答
英国新冠患者出现嗅觉倒错的现象,也就是在没有实际气味来源的情况下,感知到强烈且常常不愉快的臭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且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这个现象的出现,让我们对新冠病毒如何影响人类感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嗅觉倒错的普遍性与具体表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嗅觉倒错(Phantosmia)本身并不是新冠病毒特有的现象,它是一种神经性嗅觉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鼻窦炎、头部受伤、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是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但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嗅觉改变的人数显著增加,其中嗅觉倒错就成为了一种令人特别困扰的表现。

具体来说,感染新冠的患者描述的嗅觉倒错所闻到的气味非常多样,但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烧焦或烟味: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气味之一,很多患者闻到的是持续不断的类似橡胶、塑料或木头燃烧产生的烟味,即使周围环境没有任何燃烧的迹象。
腐烂或粪便味: 另一些患者则闻到类似腐烂的食物、垃圾或者粪便的恶臭,这种气味往往带有极强的刺激性,让人难以忍受。
化学品或金属味: 有些人会闻到类似化学溶剂、金属或者煤油的味道。
花香或甜味(相对较少): 虽然不常见,但也有极少数患者报告闻到异常强烈的花香或其他甜腻的气味,但这种情况下,不愉快感通常不如前述的臭味那么突出。

这些气味往往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持续存在,或者间歇性地出现,但一旦出现就非常强烈,以至于能够压倒环境中真实存在的气味。想象一下,一个本应充满咖啡香气的早晨,你却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味,或者在一个干净的房间里,你却能“闻到”腐烂的味道,这种剥离现实的感受,对人的心理状态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嗅觉倒错背后的科学解释(推测):

关于新冠病毒为何会导致嗅觉倒错,目前科学界还在积极研究中,但有几种主要的推测和解释:

1. 对嗅觉神经元的直接损害(早期推测,但可能不全面): 最初,大家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会感染并损伤负责嗅觉的嗅觉感受器细胞(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和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s)。病毒可能通过ACE2受体侵入这些细胞,导致细胞死亡或功能异常。如果这些细胞死亡,嗅觉信号就无法正常传递到大脑,从而导致嗅觉丧失(Anosmia)或减退(Hyposmia)。然而,嗅觉倒错的出现,似乎并不仅仅是信号丢失,而是信号的“错误发送”。

2. 神经炎症和信号传导异常(更被广泛接受的解释):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神经炎症和信号传导通路受到干扰是导致嗅觉倒错的关键。新冠病毒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也可能波及到嗅觉系统,包括嗅球(Olfactory Bulb)以及大脑中负责处理嗅觉信息的区域。病毒可能诱发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s)的激活,这些细胞是脑内的免疫细胞,它们被激活后会释放炎症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会干扰神经元之间的正常交流,导致神经信号出现“短路”或“误码”,从而产生不存在的气味。

3. 嗅觉感受器或嗅觉通路上的变化: 病毒感染可能改变了嗅觉感受器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或者影响了传递嗅觉信号的通路。即使在病毒清除后,这些变化可能仍然存在,使得原本无害的分子被错误地解读为强烈的气味。例如,有些理论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导致嗅觉感受器细胞在没有刺激时,仍然会持续发送信号,或者某些信号通路变得异常敏感。

4. 长期新冠(Long COVID)的组成部分: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嗅觉倒错是“长期新冠”症状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即使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已被清除,嗅觉系统仍然处于一种“不稳定”或“易感”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持续的困扰。

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嗅觉倒错对患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远不止是“闻到奇怪的味道”这么简单:

心理压力与社交孤立: 持续存在的恶臭会让患者感到非常焦虑、沮丧甚至抑郁。别人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会怀疑患者的“味道”来源,导致患者产生自我怀疑,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害怕外出。这种体验就像是永远生活在一个充满腐臭味的房间里,而别人却浑然不觉。
食欲不振与营养问题: 强烈的恶臭会严重影响食欲。食物的味道被扭曲或被恶臭掩盖,导致患者吃不下饭,长期下来可能引发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影响判断力与安全: 有时,患者闻到的异常气味可能是火灾、煤气泄漏等危险信号。但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嗅觉倒错状态,他们就很难区分真实的危险信号和由病毒引起的幻觉气味,这可能会危及他们的安全。
睡眠质量下降: 强烈的气味,尤其是令人不快的,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差,进一步加剧身心疲惫。
工作与学习受影响: 对于需要敏锐嗅觉或经常在嗅觉环境中工作的职业(如厨师、调香师、品酒师等),嗅觉倒错的出现无疑是毁灭性的。即使是普通工作,持续的精神压力和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英国的应对与反思:

英国作为疫情早期遭受重创的国家之一,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和患者的追踪也做得比较早。因此,关于嗅觉倒错的报告也相对较多。英国的医疗系统和研究机构一直在努力:

建立支持小组和资源: 许多患者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提供信息、心理支持和社交平台,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
推广嗅觉训练(Olfactory Training): 虽然嗅觉倒错的原因复杂,但对于部分嗅觉系统受损的患者,嗅觉训练被证明有一定效果。通过规律地闻四种基本香型(花香、果香、辛香、树脂香),刺激嗅觉通路,帮助大脑重新学习识别和处理气味信号。这种方法在英国也有不少患者在尝试。
加强科学研究: 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嗅觉倒错背后的分子机制,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包括基因组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层面的研究。

总结来说, 英国部分新冠患者出现的嗅觉倒错现象,是新冠病毒对人体感官系统造成深远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仅仅是嗅觉功能的异常,更深刻地触及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乃至安全。虽然确切的机制仍在探索中,但神经炎症和信号传导异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这一现象也提醒我们,新冠病毒的危害远不止于急性期的呼吸系统症状,其对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的长期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研究,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治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看特朗普的后遗症,那还不明显,还不严重吗?

我估计元月六号以后会进一步恶化,成为国家一级风险漏洞。

user avatar

英国NHS手册显示约30%新冠康复患者可留下终身后遗症。

我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新冠的神经受损比例高达34.6%。

查尔斯王子味觉和嗅觉丧失,鲍里斯视力受损,不知道现在恢复了没,这种情况永久受损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神经系统受损到了“味觉倒错”的地步,并且涉及必要的饮食,那是可真是折磨人。

当shi味巧克力之辩成为现实,二者你打算吃哪个?

我能想到最接近这种感受的描述,是《三体》中那位面壁人被打上了“水有毒”的思想钢印,表面上是心理上被扭转,但表现出来就是说什么都没用,就是生理上喝不下去。

人类进化出味觉就是为了趋利避害的,不趋利避害的都已死在了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后代都没怎么留下。这种保命的机制刻进基因里,单靠理性不是那么好克服的。

如新闻所说可以恢复倒还好,如果成为终身后遗症,那情况不敢想象。


真不知道那些开病毒派对的,搞群体免疫的,准备牺牲老人的,到底有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病毒?难道就没人教育他们一下...告诉他们.“自私”这种事其实也是有门槛的?大多数愚蠢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就开始损害别人利益了。

现实很可能不是“淘汰”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以此获得国家发展。

现实可能是“被牺牲”的老年人寿终正寝了,而某些年轻人要吃一辈子shi一样的东西来赎罪。

user avatar

这个不是英国那边独有的情况,长期感染新冠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嗅觉倒错的情况,这算是一种后遗症,讲道理看到这个后遗症我第一反应是: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导致他们厌食

目前的猜测是病毒入侵了嗅球,导致了部分嗅球的死亡,形成的瘢痕组织影响了嗅觉,而且这种影响说不定是永久的,这真的太可怕了

Saussez S, Lechien J R, Hopkins C. Anosmia: an evolution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importance in COVID-19 and what questions remain to be answered[J].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20: 1-5.

user avatar

经当事者同意,放出我和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私信内容——她目前正经历着严重的嗅觉减退


触目惊心啊。

能够感受到,她克制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努力,能这么平静地面对日后可能永远“闻不到味道”的噩耗,真的很勇敢。


就事论事,海外地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所得到的平均医疗资源,和国内比差太多

很多有可能避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预防处理。

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特别是嗅神经这一粗大、敏感而未充分了解透彻的神经,目前还未发现有效地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见水印


自限性疾病,完完全全要考自身免疫功能来扛;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来来去去就是支持对症处理。

都多多保重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