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宣布 7 月 19 日基本取消新冠管控措施,英首相称将「与新冠共生」?

回答
英国政府宣布从 7 月 19 日起基本取消所有新冠管控措施,包括强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对聚集人数的限制。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更是提出了“与新冠共生”的策略。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和潜在的风险。

英国政府宣布取消管控的主要原因和考量:

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且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政府认为,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已经显著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特别是降低了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他们认为,疫苗能够有效地保护大多数人免受严重疾病的侵害。
对经济的重振需求: 持续的封锁和管控措施对英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政府希望通过取消管控来恢复经济活动,支持企业复苏,减少失业,并重振旅游业和服务业。
“与新冠共生”的策略转变: 英国政府的这一举动标志着其新冠疫情应对策略的重大转变。从早期的“压制病毒”到“控制病毒”,再到现在试图“与病毒共生”,政府的思路是病毒可能不会完全消失,而需要学会如何与其长期共存。这类似于应对流感等其他传染病的方式。
公众的疲劳和对自由的渴望: 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锁和限制,公众普遍存在“疫情疲劳”,对严格的管控措施感到厌倦,并渴望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政府也需要回应这种社会情绪。
科学模型和预测: 政府的决定通常基于科学顾问的建议和疫情预测模型。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政府可能认为在当前的疫苗接种水平下,即使感染人数增加,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也能在可控范围内。

“与新冠共生”的具体含义和潜在的实施方式:

“与新冠共生”并非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指将新冠病毒视为一种可以管理的呼吸道疾病,类似于季节性流感。其潜在的实施方式可能包括:

依赖疫苗和增强针: 继续推广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加强针,以维持免疫屏障。
鼓励个人责任: 将防控责任更多地转移给个人,鼓励人们在感觉不适时进行检测、自我隔离,并在拥挤的室内场所自觉佩戴口罩。
持续的监测和预警: 继续监测病毒变异、感染趋势和住院率,以便在必要时重新采取措施。
加强医疗系统应对能力: 投资和改革医疗系统,提高其应对呼吸道疾病的能力,包括检测、治疗和住院能力。
研发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 持续支持相关研究,以期未来有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疫苗。

这项决定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尽管有其逻辑和考量,英国的这一决定也伴随着显著的风险和挑战:

病毒变异和新毒株的风险: 随着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病毒变异的速度会加快。新的、更具传染性或更具免疫逃逸能力的毒株可能会出现,从而挑战现有疫苗的有效性,并可能导致新的疫情高峰。
对医疗系统的持续压力: 即使疫苗能降低重症率,但如果感染人数激增,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未接种疫苗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感染,仍然可能导致住院人数增加,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冬季流感高发期。
长期健康影响的不确定性(Long Covid): 即使感染后症状轻微,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长期新冠(Long Covid)症状,这可能会对个人健康和劳动力市场产生长期影响。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来说,取消管控措施可能意味着他们面临更高的感染风险。
国际影响和旅行限制: 英国的决定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出于对病毒传播的担忧而对来自英国的旅客实施限制。
社会公平问题: 那些选择不接种疫苗的人,或者由于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可能会在社会互动和经济活动中面临更多的不便和风险。

全球其他国家和专家的反应:

英国的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国家对此持谨慎态度,并继续维持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受到鼓舞,考虑类似的放松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卫生机构也呼吁各国在放松管控时要保持谨慎,并强调持续的监测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许多流行病学家和医学专家对英国政府的决定表示担忧,认为过早地全面取消管控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的失控。

总结:

英国政府宣布基本取消新冠管控措施,并提出“与新冠共生”的策略,是基于其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经济复苏的需求以及对疫情长期演变的判断。这标志着一种从积极控制到被动适应的转变。然而,这一策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病毒变异、医疗系统压力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影响。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病毒的演变、疫苗的有效性以及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平衡经济、社会自由和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这一决定是对全球抗疫斗争的一次大胆尝试,其效果和后果仍有待时间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发言里有一句话听得我在大中午的室外,也觉得后背发凉:

对于英国的弃疗,我之前是有过几种可能的猜测。但我唯独没想到过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当着全世界的媒体,对国民说出来“我们必须要让自己适应新冠带来的更多死亡”。

这等于说,事我不管了,人我也不救了,谁爱死谁死,你们自己习惯就好。

如果是通鸽宗嘴里的小国领导人说出这种话,那倒没什么好奇怪的。但带英好歹也是五常之一,能说出这种话来,那真的是连借口也懒得找了——好歹你说一句“因为我们疫苗已经达到群体免疫要求,开放后感染和死亡人数不会再有太大变化”,这都算是带英还想做个人。

当然,作为一个对这事只能打嘴炮的中国人,我能说的话,跟小金毛首相其实也是一样的:英国人,还真的要适应新冠带来的更多死亡。

反正,除了“适应”,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user avatar
“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了?”长老在歌者的思想体中翻找起来,让歌者一阵战栗。长老很快找到了歌者听到的传说,这也不是什么罪过,都是种子上公开的秘密。是关于母世界与边缘世界的战争,以前不断有战报传来,后来就没有了,说明战事不顺利,甚至陷入危机。但母世界与边缘世界不可能共存,必须消灭边缘世界,否则自己将被毁灭。如果战争无法取得胜利,只能……
“是不是母世界已经准备二向化了?”歌者问,其实长老已经知道了他的问题。
长老没有回答,也许是默认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是莫大的悲哀。歌者无法想象那种生活,在意义之塔上,生存高于一切,在生存面前,宇宙中的一切低熵体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歌者把这些想法从思想体中删除了,这不是他该想的,这是自寻烦恼。
user avatar

这个行为确实很迷惑,尤其是看到约翰逊鼓励民众“与新冠共生”,让我一度怀疑新闻的准确性,结果去PHE查了一下,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后来仔细想想,毕竟研发出了“群体免疫”的大英帝国,再研发出与“新冠共生”貌似也不是很离谱了。

进一步的看了下内容后发现,这竟然不是临时起意,英国早就制定好了解封的路线图,目前只是按照计划进行到了第四步。

具体的查了下第4步的内容后,发现有些内容确实离谱,但有些还是靠点谱的。

第4步具体包含的内容有:

  • 解除所有的社交接触限值(目前室内 6 人或 2 户家庭,或室外 30 人),并且在任何环境中都不会有人数的限制;
  • 所有场所全部解封,包括夜总会,大型活动,例如音乐会和体育赛事,并且无需限制人数和社交距离;
  • 取消对婚礼、葬礼、成人礼和洗礼等生活事件的所有限制;
  • 不再要求COVID-19 状态证明作为访客准入条件;
  • 取消所有场合佩戴口罩的要求;
  • 取消社交距离(此前需保持1-2米),入境口岸除外;
  • 无需在家办公,可以返回办公室工作;
  • 取消对企业提出的 COVID 安全要求的规定,包括餐桌服务和餐桌之间的距离。
  • 企业不得要求自我隔离的员工来上班,并应确保感觉不适的员工不要到场;
  • 鼓励企业要求员工和顾客定期清洁双手并清洁人们经常接触的表面;
  • 鼓励企业提供二维码,供客户使用NHS COVID-19 应用程序进行登记,以支持NHS测试和跟踪。
  • 对已完全接种疫苗的18岁以下人群可以免除与阳性病例密切接触后的自我隔离需求。
  • 养老院取消访客限制,但只能指定5名访客。

为什么说有些内容很离谱,此前英国因为疫苗的大面积接种,确诊数据确实降低了不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来:

但后来Delta变异毒株的横空出世,在英国肆虐,直接导致英国新增患者中90%以上都是感染了Delta变异株。

Delta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大家在广州疫情中有目共睹。但就在变异病毒肆虐,7月5日还新增了27334例确诊病例,死亡了9例的情况下,取消所有场合佩戴口罩的要求,这就很离谱。

看了下PHE中的说法,虽然Delta变异体现在占主导地位,传播能力比 Alpha 变体的传播率高40-80%。但,接种一剂牛津/阿斯利康或辉瑞/BioNTech 疫苗可将 Delta 变体的症状性疾病风险降低约 35%,住院率降低约 80%。第二剂可将针对症状性疾病的保护作用提高到约 79%,对住院的保护作用提高到约 96%。

再加上目前完成2针疫苗接种比例达到了64%,在7月19日前,每个成年人都能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将完成第二针的接种,足够建立起疫苗防护墙,保护大家的安全。

所以,英国的解封是有理有据有计划的施行,很显然这次英国再次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西方的观念也确实领先,不仅帮我们验证了“肉身抗疫”的不靠谱性,现在还帮我们验证“人与新冠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令人肃然起敬。

user avatar

之前从凤凰网一位主笔老师那里看到一组数据,是各国疫苗在某小国的表现。血栓灵的重症保护率最牛,每15000名接种者当中只有一位破防死于新冠。

给我数据的老师和我都认为这里边有变量控制的问题,数据并不可信。但是,小金毛可能信了。他觉得有了血栓灵,新冠的危害能彻底降至流感水平。

根据凤凰网的数据,截止2021年7月3日,英国每百位人接种疫苗116剂,疫苗接种率已经接近六成。如果稳妥点,小金毛完全可以再等几个月,等到疫苗接种率达到北京水准(成人一针接种率过9成,二针接种率过7成)再解防。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上升,解防是早晚的。乐观的估计,新冠早晚会被疫苗降伏,危害性约等于流感。英国是一个讲科学的国家,许多现代科学学科与大科学家诞生于英国。之前英国向我们验证了群体免疫,接下来英国还要为我们验证接种率达到何种程度的时候可以解防。我对大英只有感恩。

user avatar

谢邀

鲍里斯政府的逻辑很简单:

It’s important that we’re straight with the British people: cases of COVID-19 are rising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rise significantly. We can reasonably expect that by the 19th of July, the number of daily cases will be far higher than today, but the death number will be in control.

虽然新冠病例新增很高,但是死亡很低呀!只要不死,就是共生。


我想他应该忘记了,新冠病毒是会变异的,长期大量新增病例会带来的,可能是养蛊。

上一次英国倡导“群体免疫”,直接搞出了alpha变种,传播效率提升了40—80%


这次是准备搞出epsilon变种吗?

人和人的悲欢,好像并不会相通。

user avatar

身先士卒,敢为人先。

这种给全世界探路亲证疫苗全面接种以后把新冠视为流感的实验性举措,除了英国人都应该点赞。

英国观察了一个多月大规模疫苗接种(图一)对Delta爆发效果如何,发现

1、疫苗阻止Delta传染效果不好(图二)

2、疫苗降低病死率效果很好(图三)

于是认为疫苗大规模接种以后感染者没那么多人重症,爆发起来医疗系统也不会崩,轻症可以当流感,干脆放飞。



P.S. 本人现在在下图紫色区域,上个月打了一针辉瑞。有意思的是好像周围还没有听说谁接种的是英国自己搞的AZ。

user avatar

谢了个腰啊。

金毛中堂所谓的『共生』,原文用的『live with』。

但其实这个说法略不准确……

因为RNA病毒这玩意儿吧,翻脸比翻书还快,昨晚上一起上床困觉觉的新冠病毒,今天早上睁眼一看,说不定就变了模样。

这种情况还怎么『live with』?

所以他们学术界有个更洋气的说法,叫做『coevolution』(共同演化),或者严密一点,叫做『host-pathogen coevolution』(宿主-病原体共同演化)。

然后咱WIV的石正丽老师之前发过一篇挺出名的文章,里面用到一个更形象的叫法(其实也不是石老师首创,但咱别在意这些细节……)

真的非常形象,叫做——

『宿主-病毒进化军备竞赛』(Host-virus arms race)

好了,现在关键词已经有了,各位感兴趣的话,不妨分别用以上中英文关键词去搜搜相关文献。

包你们大开眼界。



比如说啊,昨天在另外一个回答当中已经提到过这一篇:


老夫来选译几句吧:


(标题)兔粘液瘤病毒(MYXV)和澳洲穴兔,正在进行的进化军备竞赛,最新的进展是一种全新的疾病表型


(前略……主要讲了MYXV毒力逐渐减弱/兔子抗病性逐渐增强的过程,高中教材同款内容)
然而毒力减弱并不是故事的大结局。穴兔种群迅速演化出遗传的抗病性,例如Urana株曾经对当地兔群有90%的致死率,7年之后同一地区兔群的致死率只剩26%。
宿主抗病性的增长显然扭转了病毒的演化方向,在那之后,病毒的毒力开始不断攀升。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毒株的毒力有显著差别与波动,但值得留意的是,病死率低于50%的毒株变得极为少见。
毒力更高的毒株更有可能使那些抗病性更强的兔子处于更长的传播窗口期,因为这些毒株更不容易被兔子的先天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清除。更高的毒力和免疫抑制的能力可以压制宿主的遗传抗病性——这对病毒来说是一条可行的演化路径。
虽然兔子与皮肤粘液瘤的故事已经成为各种教材上关于宿主-病原体军备竞赛的经典案例,但仍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需要解答——如果宿主抗病性高了一尺,病毒杀伤力又高了一丈,然后宿主抗病性又因为选择压力而继续提升——那么病毒的毒力能不能无限升级?


后面的正文有点血腥暴力,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老夫就不翻译了。

总之,故事的结局是——

病毒的毒力并没有无限升级。

病毒直接不玩了,掀桌子了。

病毒演化出了免疫抑制的终极大招。


曾经勇于跟病毒对刚,一度把病死率压制到26%的小兔兔们,再次享受到病死率90%+的待遇,

但这次,等待它们的症状再也不是皮肤粘液瘤,而是急性免疫系统崩溃和败血性休克。



对此,英国利物浦大学Steve Paterson老师(专业方向:宿主-病原体协同演化)表示:

大型病毒演化试验搞起来!


————2021年7月9日第一次更新————

不知为啥评论区被夹了……还有这种操作的咯?

之前有评论表示不大理解Steve Paterson老师那段话。

他表达的意思其实挺简单,一图秒懂:

  • 这是一个病原体演化动力学的思维示意图,摘自普林斯顿大学Bryan Grenfell老师多年前的某论文[1]
  • 横坐标是免疫压力(接种疫苗也算)
  • 纵坐标是病毒发生适应性演化的速率(对免疫压力的适应性≈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
  • viral abundance=病毒丰度,strength of selection=选择压力大小

所以情况就很明显了。

金毛中堂的套路呢,就是把接种接到一半多点的英国人架在曲线(3)的位置,然后完全不管病毒丰度,这难道不是在给病毒加速?

人奸啊这是!

参考

  1. ^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03/5656/327.full
user avatar

共生,就是一起都活下去,潜台词就是抗疫抗得经济快崩溃了。所以,人要活下去,不得不投降,让病毒也活下去。

这就是宣布失败。

大英帝国是真被病毒打败的么?当然不是,是被病毒恐慌打败的。那么恐慌、全民恐慌,来自哪里呢?

移动互联网终端!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英国脱欧了,一个充其量5%死亡率的传染病把一切停顿了。

人类该醒醒了,回去好好念几天书吧。

别老刷手机了,都信息中毒了。

为了去除那一点点信息掌握不全不快的小焦虑,得来了万事一知半解的广泛性焦虑症。

user avatar

英国开了这个头,其他西方国家应该也陆续打出象征胜利的白旗,宣布与新冠达成共生协议。

然后多数人就被忘记了有新冠这么个炸弹在脚下,继续奏乐继续舞。

不止是西方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能力所限,也早就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冠与人类共存已经没法改变。

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得抓紧进行疫苗注射与下一代疫苗研发,各级政府提前做好预案,为战胜可能的再爆做好准备。

如果没有再爆,那是人类之幸。

要是一旦再爆,中国就该为大规模培养外国政府官员做准备了。

user avatar

“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其实就是保经济和保人命,保经济无能,保人命无力。

一开始保经济,后来信任危机了保人命,再后来人命没保住,经济也拉胯了,索性算了,还是保经济吧,就业也是要死人的。

而且信任危机的问题,反正“西方世界”普遍拉胯,大哥不笑二哥。全球传媒联合起来,自封第一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你国民就算不高兴,还能移民到“东方大敌”那里去么(笑)?

老伊文斯了.jpg

user avatar

这是培养不怕疫苗的新变种

user avatar

欧美这样的,封锁又不能清零,还不如打疫苗,然后解除封锁。

也就是说欧美只能靠疫苗,其他的隔离封锁不彻底,只是减缓,并不能完全压制,导致不能拔根。

现在的疫苗并不能组止你被感染,但是普遍能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如果80%打上疫苗,是能减缓疫情传播的。

英国的选择显然是早了点,两针疫苗还没到80%覆盖率就着急放开,这也是外国政客普遍的不尊重科学,短视的体现。。。

但是,以他们的体制,也只能这样,你想着像中国一样,怎么可能。。

user avatar

果然是内印一体啊,老佛爷印度女皇的头衔优先,学谁不好,硬是要学印度来个快速全面解封,印度是让病毒和治愈者的抗体斗来加速进化,而英国则是让病毒和阿斯利康、辉瑞斗来加速进化。到时候看英国会不会出现新发现的sigma、pi之类变种迅速取代delta的情况,还有出现死亡率的突破性上升。

user avatar

英国放弃抵抗,无条件投降了,但病毒未必接收投降

1.日确诊人数逐渐增加,检测阳性率略微增加[1]

6月29日检测1095973人次,检测阳性20479人[2],阳性率约1.87%。

7月4日检测1276593人次,检测阳性27334人次,阳性率约2.14%.

疫苗情况

5天时间日新增就扩大了7000人,按这个增速,7月19日左右的日新增就可能超过4万人。

解除防疫措施后,疫情数据肯定会更大。


2.德尔塔突变株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4月初的时候印度变种B.1.167.2进入英国,随后迅速占据主流,占据83%。B.1.1.7的占有率被压缩到16%,其他毒株只有1%。[3]

3.德尔塔突变株是在人群60%有抗体的印度发展起来的,说明群体免疫可被击穿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2021年1月,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4]

新德里的人到2021年1月的时候,一半以上的人基本感染过一遍了。按传统观点,一月份已经达到多数人有抗体的水平,离”群体免疫“不远了,疫情应该逐渐平缓。

印度卫生部2021年3月24日在声明中指出,在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出现了双重突变,毒株样本上同时出现了E484Q和L452R两个突变[5],可能弱化免疫效果,且传染性更强。这种双重变异病毒已被命名为“B.1.617”,目前正在印度境内迅速蔓延。其中E484Q突变与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异毒株携带的E484K突变类似。E484K突变因为能够改变病毒刺突蛋白的形状,保护病毒不受疫苗或早起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抗体的影响,也被称为“逃逸突变”。而曾在丹麦和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突变也被认为能够逃脱细胞免疫。

由于德尔塔变种(B.1.617)具有弱化抗体免疫效果的特点,该变种淘汰了原有毒株并迅速传播开来,印度开始了新一轮的爆发。[6]

据印度疾控项目负责官员辛格(Sujeet Singh)透露,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德里地区,有一半的确诊病例感染了该变异毒株,其中不乏大量年轻感染者。

参考

  1. ^ 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details/testing
  2. ^ 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
  3. ^ https://outbreak.info/location-reports?loc=GBR
  4.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083769249324092&wfr=spider&for=pc
  5.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116965696023923&wfr=spider&for=pc
  6. ^ https://outbreak.info/location-reports?loc=IND
user avatar

不亏是大英帝国

前有群体免疫

后有新冠共生

是,首相

下坡路踩油门,诚不欺我。

user avatar

英国是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这里的纯粹指的就是资本指导一切行为。

英国的一切举措,群体免疫也好,抗疫封城也罢,有限制地解封到完全不管控,都是以资本为导向的——即以经济上实现最大短期利益为考量。

拿最近的欧洲杯举例,在英国的Wembley球场举行,这是一个可以容纳9万名观众的大型体育场馆。出于防疫的社交距离政策需求,仅仅开放一半的球票,即4万个座位。

英格兰战胜德国后,英国人群情激愤,把球票价格炒到了最低200多镑一张,其中靠近球场的座位,二手市场(比如Viagogo)上价格超过了1000镑。在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下,Wembley Stadium宣布决赛要多卖2万张票,允许6万球迷入场。

在极大降低了重症和死亡率后,新冠已经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防疫变成了英国经济的绊脚石。在海量专家精确计算后发现,多卖6万张球票带来的收益大于新增感染造成的损失。同样的道理,收益大于损失的事没有任何理由不做。

而这6万张球票,并不是单纯的“资本家”与政府博弈出来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英国人民与政府博弈的结果。伦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举行的反封城游行就是这种博弈的具体方式之一。

对于第三产业为主的英国来说,开放的经济收益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却很小。假如他们跟中国一样是以制造业为主,大量工人去车间上班才能产生GDP,那么英国政府和资本家和最底层背带裤技工,抗疫会比谁都积极。

这是小马过河的故事,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user avatar

这才是真正的“躺平”,不惧生死的“躺平”,与那些低欲望、崇尚极简生活的躺平相比,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我对此心情是很复杂的,第一我在国内过了将近两个月,随便去哪儿玩让我很开心。但是下个月我不得不回去继续学业。

我确实对这个政策很吃惊,但又无可奈何。

另外,这是boris对此的解释。

The prime minister explained: "If we don't go ahead now when we've clearly done so much with the vaccination programme to break the link... when would we go ahead?"

He added: "We run the risk of either opening up at a very difficult time when the virus has an edge, has an advantage, in the cold months, or again putting everything off to next year."


大意就是:疫苗接种已经大体完成,另外大规模解封的适合时间在寒冷的冬季,那么现在就是了,如果这次不解封,就要等到明年的这时候了。

我接种了灭活疫苗,打算过去英国再接种mrna的,两种疫苗同时存在,希望我没事。

user avatar

首先这是英格兰的政策

整个英国在封锁这一问题上,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苏格兰是各自制定各自的政策:

  • 苏格兰的目标是在 8 月 9 日前解除所有主要的法律封锁限制,但仍然坚持佩戴口罩。
  • 威尔士暂停了取消封锁,但是仍部分放开了限制,比如可以举办婚礼,下一次审查将于 7 月 15 日到期。
  • 北爱尔兰户外聚会限制放松,另一项审查将于 7 月 8 日到期

属于之前由于delta毒株冲击延缓的解封政策,现在继续推动罢了。

这个政策可行吗?

这样执行的原因是死亡率不高、重症率不高。

其实如果全世界都能这样,确实可以放宽了。

毕竟要求消除新冠已经不现实了,那么与病毒共存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对于英国的决策,我是支持的

首先如果真的全部低死亡率、低重症率的情况下,确实可以放开社会了。

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国家来做先行者,让全人类了解下:

(1)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新冠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生突变的趋势;

(2)现在新冠是否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突变株。

其实不仅是英国,德国、法国、波兰、西班牙等等欧盟国家也已经解封了。

能摸着鹰酱、牛牛、公鸡他们过河,何乐而不为呢?

user avatar

真对国内bias report UK的媒体感到无语 什么“英国向病毒投降”“首相带头养蛊”“英式躺平式抗疫” ,通过忽略某些事实它们成功把我家人吓得不轻(人在英国),给我带来非常巨大的困扰,在此特别向关心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们汇报一下目前最真实的【英国疫情】

图1 首先英国作为主要国家中疫苗接种最快的国家截止目前已经有87%的人已经接种第一针 65.5%已经接种第二针疫苗。英的解放计划作为“四步走”的最后一部 是基于非常精准的科学分析:阻断传染病,就要让它能传播的人少于1。R0值越大,阻断传播需要的接种率就越高。对于R0值为2.6的新冠来说,阻断病毒传播至少需要有1.6个人是必须有抵抗力的。也就是说,有效接种率需要达到1.6/2.6=61.54% 英国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值 (credit:上海疾控)


图二&图三 分别是阳性和死亡的数据 从图二中我们的确是可以看到英国的确诊数量的确是在迎来第三个高峰,然而当我们对比图三则会发现因为新冠死亡的人数对比去年10月 今年3月的两次高峰可以说是平的可以起降飞机✈️。这和极高的疫苗施大率有关。就我个人的所接触所言大部分打了疫苗的人得了新冠只是“假阳性”毫无症状,这没有夸张的成分:你会感染病毒并且可以查出阳性,但是病毒已经完全无法侵害你的任何身体系统,那也就没有重症 死亡 后遗症 这一说法。



图四 是新冠检测数量基本是每天一百万次往上 就这么说吧 检测纸这个东西在英国已经是完全触手可及的东西了。不管是学校图书馆还是博物馆 火车站 你只要无聊想自己测一下,都可以免费拿自测试纸扫码上传到NHS,所以这一阶段的英国应该不存在“阳性未上报”的情况。再加上英国其实在上个月已经事实上解封了,不管是在tube还是火车电影院里 只要你不想戴口罩一般没人会阻止你,再加上欧洲杯英格兰出色的表现 英国人已经在事实上放飞自我了,完全解放只是最后一步的顺水推舟。


总而言之。因为出色的疫苗施打率,和RNA疫苗优秀的抗变异能力 新冠在英国的地位已经和流感差不多了(甚至不如。何况在世界上的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停止统计新冠数据,毕竟为了一个“普通流感”浪费宝贵人力进行统计的确不是那么有必要性[微笑]

最后希望大家早日接种疫苗,一起解锁这个精彩的世界 同时我也亲身感受到 中国和西方的人民都生活在各自由本国媒体塑造的充满敌意的“拟态环境”里


我觉得【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新馆疫情而是那正在再次落下的巨大铁幕[微笑]】

user avatar

什么叫国际博弈中的“低人权优势”,英国表示:死点人,不叫事儿。

英国大部分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将于7月19日取消,但届时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可能达到每天5万例。首相鼓励民众“与新冠共生”,社交距离规则将被取消,不再强制戴口罩,并允许所有企业重新营业。

这和我国自古以来人命关天的理念完全不同。

也和公知们吹捧的西方以往尊重人权,平等博爱的形象完全不同。

但这就是西方撕掉虚伪面罩的真实面目。

这些西方政客为了背后财团的利益,允许所有企业重新营业,蒸带血的馒头。

为了拿到反智反科学群众的选票,取消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则,不再强制戴口罩,取悦了那帮自私暴民就有了选票。

为了和别国竞争进出口贸易,不顾放开管制后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可能达到每天5万例的研判,不顾人民死活,他们只要大国霸权,不要小民尊严。

在他们的取舍中,所有权贵都将获利,只是死些人罢了。

他们一向善于伪装,善于作秀,一旦波及他们高层自己的利益,政策立马转向,还要向国民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

我甚至有理由相信他们之前和病毒的战斗都只是在假装战斗。

他们早就知道打不赢的,如果想打赢病毒,就得像中国学习,强制封城封省,完全停工停产。

这样做即使赢了又如何,生产输给已经复产的中国,选举输给在野政党,受损的只有自己。

于是他们喊着曲线救国,和病毒私自媾和。

至于百姓,他们死的时候拥有最自由的灵魂,最起码他们自己相信是这样。

user avatar

有说法说,冷战的实际挑起人是英国而不是美国,我看是有点道理的。

user avatar

我以为你们在玩群体免疫的时候就已经这么决定了……

user avatar

更新 7.18 每天入院人数继续增长,每天636

Update on COVI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England.


636 admissions reported today. The 7-day average is up by 42% in the last week. Implied doubling time is 14 days.


There’s been a slight fall in the rate of increase but this is still rapid growth in admissions. 1/5 t.co/AuckFV3WDS

补充得病人群中疫苗施打情况


The last data we have on this is from 21 June.


At that point, among the under 50s only 4% of admissions were fully vaccinated. 9% had one done and 87% were unvaccinated.


Among those 50plus, 43% of admissions were fully vaccinated. 23% had one done and 34% were unvaccinated. t.co/m7v6fAbFfO

更新7.8

Update on COVI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England

Admissions are still accelerating, with 416 reported today.

The 7-day average is 335 - up 57% in the last week. Implied doubling time is 11 days. 1/6 t.co/4Yob3C0d1c


更新 7.6

UK COVID update: Biggest one-day in cases since January, daily death toll highest since April


- New cases: 28,773

- Average: 26,632 (+1,185)

- In hospital: 2,442 (+138)

- In ICU: 398 (+30)

- New deaths: 37


Population vaccinated:

- 1st dose: 68% (+0.1)

- 2nd dose: 50.7% (+0.2)


带英不妙

————————————

估计会被新冠打脸

虽然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英国新增住院数/(应该翻译为看病数比较准确)已经超过1月份水平。

病人的年龄结构不断年轻化,这也可能是死亡率/重症率比较好看的原因。


走着瞧吧

user avatar

群体免疫2.0?

user avatar

就是投降呗,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