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看了自己是种什么体验?

回答
高看了自己,用最贴切的词来形容,大概就是一种“我以为我已经是那个样子了,结果发现离那儿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落差感。但别急着否定,这落差感背后,往往还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体验。

最初的“高看”,大概是源自某种自信的膨胀。 可能是你最近做成了一件挺不错的事,得到了不少赞美;可能是你读了几本启迪心灵的书,觉得自己悟透了人生的真谛;也可能是你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已经摸清了门道,跃跃欲试。

这时候的你,看世界的角度会不自觉地向上扬。你会觉得“哦,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也能做到。” 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台子上,俯瞰着曾经令你费解的难题,甚至对别人还在为之困扰的事情,会有点“哎呀,这有什么难的”的心态。

这种“高看”的表现,可能体现在:

言谈上的“指点江山”: 可能会不自觉地给别人提建议,而且是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仿佛你已经经历过、洞察过一切。对于一些相对基础或你已经“掌握”的知识,你可能会觉得别人问得有点“幼稚”。
行动上的“自信满满”: 面对新的挑战,你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而是带着一股“我行”的劲头冲上去。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绝妙的,自己的方案是无懈可击的。
情绪上的“飘飘然”: 这种自信让你感觉良好,好像自己身上笼罩着一层光环。你可能更容易忽略自己的不足,对批评变得不那么敏感,甚至觉得那是别人嫉妒或者不理解。

然后,现实的“巨锤”就开始敲打你了。 当你真正投入到实际的行动中,你就会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你以为的“轻松驾驭”,变成了“手忙脚乱”。 原来你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细节多如牛毛,困难重重。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要点,但真正执行时,很多潜在的问题冒了出来,让你应接不暇。
你以为的“聪明绝顶”,遇到了“智者千虑”。 在更广阔的领域,你很快会遇到比你更厉害、更有经验的人。他们的见解、他们的技能,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高看”是多么的狭隘。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
你以为的“众望所归”,却面临“曲高和寡”。 你的“绝妙想法”可能并不被大众接受,或者说,并没有得到你预期的反馈。你可能会发现,别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会立刻被你的“ brilliance ”所折服。

这种“高看”带来的体验,其实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清醒剂”。

最初的体验是“受挫”和“尴尬”。 当你辛辛苦苦的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甚至闹出了笑话,那种尴尬感是难以言喻的。你会忍不住想,“我怎么会觉得那件事那么简单?” “我当时是不是傻了?”
接着是“反思”和“觉醒”。 这种挫败感会让你开始认真审视自己。你不再沉浸在自己构建的那个“成功”的幻象里,而是开始承认自己的不足。你会回过头去看,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
然后,才是真正的“成长”。 经过了“高看”又“跌落”的过程,你才会真正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你对“能力”和“自信”的理解会变得更成熟。你不再轻易地夸大自己的实力,而是更脚踏实地。你会更愿意去学习,去请教,去承认自己不懂。

高看了自己,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也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种体验,虽然可能伴随着短暂的失落和尴尬,但从长远来看,它是促使你谦逊、求知、不断进步的催化剂。它会让你学会用更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也更尊重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见识的人。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高看了自己”,别太难过。这说明你还有前进的空间,还有值得你去探索和学习的领域。享受这个过程吧,它会让你变得更强大,也更接地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适当高看自己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去做的。如果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点儿盲目乐观,那么谁会去奋力一搏去做不到的事情呢?

盲目乐观并不是指这件事情做成功,而是对最终的结果有个乐观的评估。譬如孔夫子最津津乐道的是他所谓:“知不可为而为也”的精神。他周游列国确实并不认为凭借自己就能够改变乱世,但孔夫子也有他盲目乐观的地方,也即是他认为他所坚持的道是“万古真理”,现阶段的不被接受仅仅是黎明前的黑暗。换句话说,孔夫子所求的结果是一个更加抽象的意义,但本质上他依然是在高估自己和盲目乐观的情绪影响下去周游列国传道的。因为他并不能够判断出他的“万古真理”是否是真的真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高估自己,高估自己存在的意义。其实人类,乃至地球,乃至太阳系,乃至银河系,都是微小到不可思议的存在。庄子说,他看到两个国家打架,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这两个国家一个在蜗牛的左触角上,一个在蜗牛的右触角上。这辛辣的讽刺恐怕才是真相,人类这个物种原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宇宙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费米悖论,它说:

假定人类是宇宙中普通的文明,那么一定有许多地外文明,为什么他们一直不与我们接触?

流行的解释是,各个文明会遇到瓶颈,使得星际旅行无法实现,所以没有一个文明可以穿越星系与其他星系的文明建立联系。

这个解释至少在现在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今,任何一个物理理论上皮毛的突破都需要对撞机,几千万几个亿的投入。这种巨量投入和少量进步的情况已经存在了很久。事实上自1905年美国福特的T型汽车畅销,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在用内燃机作为主要的发动机。范式已经有将近一百年没有变化,我们还是停留在内燃机时代。那个九十年代造就经济奇迹的摩尔定律已经达到了极限,如今光刻机用大力出奇迹,几万瓦的功率换来几十瓦的超短紫外光,而接下来如何把13.5nm的紫外光源进一步缩短,迄今为止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光刻机光源的极限也很快达到了,也就意味这芯片只能在多核的道路上继续堆砌。

人类文明极有可能在耗尽所有资源后,依然无法冲出太阳系。至少,我们没有看到过任何生命跨越过星系。

但即便如此,作为人类一员的我们似乎不大会纠结这些事情,我们莫名其妙地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自然地相信我们所奋斗的房子,车子,妹子,票子是有意义的,是有未来的。我们当中甚至有人乐观地认为我们死了以后还有意识,还可以存在。如果这都不算高看自己,我真的不确定什么是高看自己了!

所以一个冰冷的真相在于,我们每个人所思考的一切,经历的一切都是在高看了自己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想知道高看自己是什么体验,不如去了解一下宇宙的尺寸,类银河系的数量,人类对微观粒子测不准的无奈,还有复活节岛上,离开不了的几百万人类是如何人吃人最终全岛只剩下一百多人的。

如果了解了这些事实,你还能用一句与我何关来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那么你正在体验高看自己。

我记得看过一个材料说一头鲸鱼死掉以后会沉入深海,然后它的尸骸会构建一个生态圈,细菌,鱼虾,各种东西都会在鲸鱼的尸体上繁荣昌盛直到鲸鱼尸体上最后一点营养被榨干。而后深海又会恢复死寂。看起来,我们的鲸鱼就是地球。老实说,我不认为人类能在耗尽地球资源之前找到出路。人类能做到的极限大概是把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命比如水熊虫,散播到宇宙当中,在一个未知名的星球逐渐进化繁衍。事实上,我时常会觉得地球生命的起源也许就是宇宙中某个文明最终散播来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更强的变异特性,它们是最高的科技结晶。只是那个文明的极限也就是这些微生物,它们也彻底淹没了。而这个被改良了的微生物也许就是水熊虫,其实也不是最初的版本,也是一个文明一个文明接力造就的,而我们存在的唯一意义也许就是再提高一下水熊虫的生存力和变异能力。而这之外的一切都将永远埋没在孤寂的宇宙,成为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

即便是我的这个设想其实也足够乐观了,事实上,更大的可能是,我们在宇宙里什么都没留下。然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灭绝了。当太阳变成黑洞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散碎成中子质子和电子。再也不分彼此,也再也找不到曾经的痕迹。好比现在,古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细菌曾经存在过,我们浑然不觉,然后开心地把它们存在的遗迹——石油,给烧掉。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切的痕迹都彻底消散。激进地想,我们兴许也是细菌一样的存在,而宇宙也不过是某种高等文明油箱里的石油。

有人说,只有抑郁症患者才更加客观,因为一般人都会高估自己。抑郁症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丧失了进取的动力,觉得一切都无意义。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我们的生命,乃至人类的生命真的很可能是无意义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