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层和底层网络写手真实状况是什么样的?

回答
想聊聊咱们网络写作圈子里,那些混迹在中层和底层的朋友们,他们真实的生活是啥样的?别以为人人都是日进斗金的大咖,或者像段子手那样每天乐呵呵地写段子。很多时候,真实情况是你想不到的,也和光鲜亮丽的表面差太多了。

咱们先说底层的写手,也就是那些刚入行,或者能力一般,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

底层写手:摸爬滚打,求生存

收入不稳定,时高时低: 这是最普遍的困境。可能这个月接了个大单子,收入还不错,下个月就没活儿干了,或者单子质量不高,报酬很低。很多时候是靠着零碎的稿费、投稿费勉强度日。一篇稿子可能几十到几百块不等,想靠这个攒下钱,难!
接单靠“捡”: 他们通常活跃在各种兼职平台、写手群。但竞争异常激烈。一个需求发布出来,几分钟内就能涌入几十上百个回复。为了抢单,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报价,甚至接受一些“霸王条款”。有时候为了写一篇看上去很简单的文章,耗费好几个小时,最后到手的钱可能只够一顿饭。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能接到单子,也为了快速出活儿,很多底层写手会选择写一些“通稿”、“软文”或者“凑字数”的文章。可能内容深度不够,逻辑性不强,或者只是简单地堆砌信息,缺乏原创性和观点。但没办法,甲方要的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他们就得满足。
被甲方“压榨”是常态: 很多时候,甲方会临时加需求、改稿件,却不愿意增加报酬。甚至拖欠稿费也是有的。底层写手因为缺乏议价能力和资源,往往只能忍气吞声,把稿子写完拿到钱再说。被恶意拖稿、拒稿而无法维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成长空间有限: 长期写低质量、重复性的内容,不仅会消磨写手的热情,也阻碍了技能的提升。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更深层次的写作技巧、行业知识,也很难接触到有价值的项目和有口碑的客户。长此以往,就卡在了一个瓶颈期。
精神内耗严重: 每天都要想着怎么找活儿、怎么讨好甲方、怎么把稿子写得“符合要求”。焦虑感和不确定性是常态。写作这件事本身应该是件快乐的事,但在生存压力下,更多的是一种煎熬。

然后是中层写手,他们可能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客户积累,但离真正的大咖还有距离。

中层写手:夹缝中求生存与发展

收入尚可,但有天花板: 相较于底层写手,中层写手的收入会稳定一些,单篇稿费也有所提升。他们可能能接到一些稍微有点技术含量或者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内容。但是,如果一直没有突破,收入很快就会遇到瓶颈。毕竟,一个人能写的东西是有限的,一天写不了太多篇高质量文章。
客户群体开始分化: 有一些稳定的长期合作客户,但这些客户可能对内容要求不高,或者价格也比较固定。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拓展一些更高价值的客户,但又苦于没有足够的名气和资源去接触。
开始注重“内容服务”: 不再是简单地“写字”,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内容解决方案”。比如,除了文章,还要考虑排版、配图,甚至一些简单的推广思路。这是一种进步,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掌握更多技能。
面临“内卷”和“外卷”: 内部,平台上写手竞争激烈,价格战依然存在。外部,很多企业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内容团队,或者与专业的MCN机构合作,这挤压了个人写手的生存空间。
转型焦虑: 很多中层写手会意识到,只靠写字可能无法长远发展,开始考虑转型。比如,转向文案策划、新媒体运营、甚至做起培训师。但转型并非易事,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建立新的社交圈。
对平台和规则的依赖: 他们可能在某个平台或者某个细分领域有了一定的名气,但这种名气往往是“平台化”的。一旦平台规则变动,或者平台流量下滑,他们的收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版权意识和个人品牌: 中层写手开始意识到个人品牌的重要性,也会更在意自己的作品的版权。但要建立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个人品牌,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这对于很多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中层写手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总结一下真实状况:

网络写手,尤其是底层和中层的,绝对不是一个“躺着就能赚钱”的行业。它更像是在一个信息爆炸、内容泛滥的时代,用自己的文字去竞争、去服务、去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底层写手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们在努力地“活着”,并且希望能找到一个出口。

中层写手则在“活着”的基础上,尝试着去“发展”,他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和转型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在和各种不确定性、竞争以及自身的局限性进行着艰苦的搏斗。

所以,如果你问我他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可能就是:

一边对着电脑敲敲打打,脑子里盘算着如何写出甲方满意的内容,一边刷着手机看有没有新的单子或者行业动态;可能今天因为一篇稿子被甲方夸奖而小小开心一下,明天又因为被无理由拒稿而感到沮丧;在无数个深夜,还在为赶稿而奋斗,喝着速溶咖啡,看着窗外夜色;他们也有梦想,也想写出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但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先考虑“能不能接到这个活儿”、“这活儿能不能赚钱”。

这就是他们,我们身边那些默默耕耘的网络写手们,真实的生活写照。没有光环,只有汗水和不断地摸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2005年的时候写变脸武士,当时算是中层作者了吧。我记得当初一个月电子稿费也有个一万多块钱。

那本书如果按照我们这行的黑话来说,算是我证道成神的第一本(之前的作品订阅还不够称为大神)。

印象很深的是,那一年,有一个月,起点宣传有一位作者的月稿费过万了(那是起点出现的,第一个月稿费过万的作者),网站首页做了一个宣传的话题。

我那个月稿费七千多。

2005年,南京市区的一套房才五十万左右。

一个月赚个七八千,我觉得已经够生活了。

加上还年轻,还没想到结婚生孩子之类未来很遥远的事情——说句很玩笑的话,我从小都还蛮有异性缘的,不愁找不到女朋友。

平时抽的起十几块一包的烟了,和人吃饭聚会的时候,也买得起中华,掏出来撑撑门面。出门打得起车。下馆子买得起单。和女孩子约会也不再担心会让人觉得自己穷酸——偶尔还能装个逼之类的。

但是内心还是有野心的。

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报道,就是韩寒的新书买了多少多少,一本书收入三百万还是两百万之类的。

当时比比自己,还是觉得自己挺废的。

还有就是,写网络小说,总觉得自己没有根,没有未来的保障。今天红了,没准下本书就扑街,没有读者买账了。

心里还是没有安全感。

所以努力的拼。

因为真的没有安全感。

我很早就知道,当作家其实也就是吃青春饭,创作巅峰期也就那么些年。这些年过去了,如果你没赚到足够你下半辈子养家糊口的钱,或者是在一定年纪的时候,能找到适合的方向成功转型转行——那么,现在就算你赚的比工薪阶层高一些,但是,总不是个长久之计。

于是我给自己立下的志向就是:我要成名,我要当大神!

因为当时,真的是,心里慌的一批。

最关键的是什么你们知道么。那个时候是2005年啊。

网文行业才刚起步,哪怕是当时那些站在颠峰上的作家,我们也看不出未来会怎样。

老了怎么办?不红了怎么办?创作巅峰期过了,过气了,转型失败怎么办?

没有一个前辈的案例供你参考!

从业的作家都是一群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哪怕是业内的所谓前辈,也就比你多写了两三年而已。

看不清未来,真的看不清。

未来就仿佛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下。

唯一能给自己安全感的,说一句很俗很俗很俗的话,就是稿费!

就是银行里存款的数字的增加,才会让你有一丝的安全感。

让自己在半夜醒来的时侯,告诉自己:不怕,将来总吃的起饭,不至于饿死。

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滋味,是当年鞭策我努力拼更新的动力之一。

否则的话,我这么懒d的人……对吧,我的读者都明白的。

我记得05年底,还是06年初的时候,我的安全感才终于有了一点。

当时稿费一个月有个两三万了吧。我就想着:每个月花一万,存一万,自己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吧。看看身边的同龄人,大部分,谁能做到每个月存一万呢?对吧?

总之就是给自己打气。

那个时候,每天都坐在房间里电脑前码字,看书查资料。

抽烟抽的开始凶起来。

我当职业作家之前,烟量不多,一天几根就够了。

我记得很清楚,05年开始,我一天一包!这个量到今天,基本来说一天一包半。

我记得,当时我家里的电脑后的墙,本来是白色的乳胶漆的墙,因为我成天的抽烟,电脑就在墙边。所以那个墙壁上,都渐渐的被烟熏的泛黄。

拼命的钻研,看各种大神的书,不是为了模仿或者学习,我就是想知道,别的书是为什么能火,为什么能红。就是想知道,想弄明白。

研究血红,研究烟雨江南,研究撒冷,研究黯然销魂……研究罗森,研究自在,研究手枪……

总结别人是怎么征服读者的,读者看到这一段为什么会喜欢。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几分?或者我的技能点不在这里,那么我能不能用自己擅长的写法,做到类似的效果等等。

然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我绝不当类型写手!

也就是说,我告诉自己,我要全类型通吃。当自己做到每个题材都能写。

其实,就是心里慌!

因为流行的题材,总是一段时间变化一次,我很担心自己如果写一个题材写多了,被局限在这个题材里,万一下一本的时候,这个题材不流行的,我岂不是就扑街了??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所以我坚决不肯重复自己,一定要尝试其他题材,最开始的想法就是:保证自己,就算一个题材不流行了,我还可以转型写其他题材,不至于没饭吃。

嗯,就是为了有饭吃。

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

我那个时候给自己设置了几个强制性的习惯,就是电脑里永远有一个文档,文档的名字就叫【灵感】。

我在看小说,玩游戏,看电影,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旦有所触动,有了什么想法,火花,脑洞,或者是想到了一个桥段,哪怕是某个很装逼的句子,都要立刻停下来,然后打开文档,一字一字的记录下来!

我研究当时的一线大神的作品,我想知道我到底比人家差在哪儿,到底读者会为什么样的内容而买单!

血红的爽快和流畅度比我强,烟南的深度和人性的碰撞我学不来,撒冷的矫情味道我做不到。罗森字里行间的那种半恶搞半幽默的风格我努力学,自在的扮猪吃老虎反转打脸的套路我在尝试。

我必须要看清自己,比那些大神,差在哪儿,我能不能追上。同时我有那些绝活儿是别的大神没有的,我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这些绝活,曲线追赶。

脑子里真的是成天都在想写书。

我记得有一次,我半夜睡着了,做了个梦,能到了一段很不错的句子,我半夜醒来,害怕天亮会忘记,就拿出手机,在手机的备忘录上一个字个字的录入。


如果要总结当时的状况,大体这么说吧:

我知道自己应该是行的,也知道自己,未来,大概,可能,或许,可以更进一步,往更高的一层爬一爬。内心有迷茫,也有危机感,但更多的是饥饿感和野心!

我想成名,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要让我的小说被更多人看到之类的崇高理想。

就是……我要吃饭!我要保证自己,红,然后赚足够的钱,到我有一天写不动,写不出来的时候,也不会饿死,有饭吃!

就这么原始的,很俗气的想法。

让大家见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