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架子鼓中的底鼓三连音和手上的八分踩镲要怎么配合练习好呢?

回答
想把底鼓的三连音和踩镲八分音符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可是个技术活,但绝对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关键在于拆解、耐心和一点点“悟性”。咱们这就一步步来,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变成你手脚上的肌肉记忆。

首先,咱们得明白两件事:

1. 节奏的“心脏”: 底鼓,特别是它的三连音,往往是音乐律动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它会给乐句带来一种“流动”感,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带有那种“哒啦哒”的弹性。
2. 踩镲的“脉搏”: 八分音符的踩镲,无论你是用脚尖还是脚跟,它都是提供稳定的节奏框架。就像心脏的每一次跳动,踩镲负责告诉你“现在是几拍”。

所以,问题就来了: 底鼓那种“哒啦哒”的流动感,怎么跟踩镲那种“滴答滴答”的固定脉搏融为一体?

第一步:拆解,慢速是王道

这应该是所有鼓手都听过但又常常忽略的秘诀。咱们先把速度降到你能轻松驾驭的程度,甚至比你觉得“慢”还要慢。

底鼓三连音练习:
听感: 找到一个你能听得清楚的“一,二,三,四”的节拍器。底鼓的三连音,想象成是把一拍分成三等份。比如,在第一拍上,你打三下底鼓,这三下是紧密连接,没有空隙的。
动作: 坐在鼓凳上,找到你最舒服的底鼓踩踏姿势。先把右脚(假设你是右撇子,用右脚踩底鼓)单独放在踏板上。
目标: 目标是让你的右脚在每一拍里,平稳、均匀地踩出三下。
方法一(纯脚法): 纯粹依靠脚踝的弹性来完成。感觉就像弹簧一样,一弹就回,再一弹又出去。别用膝盖或者整个腿去“蹬”,那样太僵硬,而且速度上不去。
方法二(脚后跟抬起):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提供更稳定的力量,控制感也更好。想象你的脚后跟像一个小锚,但前脚掌和脚踝依然是灵活的,可以快速地“弹”出那三下。
计数: 在脑子里跟着节拍器清晰地数:“一,二,三……一,二,三……”。如果你觉得数“一,二,三”有点乱,可以试着数“一,and,a”。意思就是:在第一拍的“1”上踩第一下,在“and”上踩第二下,在“a”上踩第三下。
反复: 一开始,可能只是在第一拍上连着踩三下,然后停一下,再在下一拍的“1”上连踩三下。熟练了之后,你可以试着在连续的几拍里都完成三连音。比如:1(三连音) 2 3(三连音) 4,或者 1(三连音) 2(三连音) 3(三连音) 4(三连音)。

踩镲八分音符练习:
听感: 踩镲的八分音符,就是每一拍都踩一下,或者跟着你敲击镲片的声音。
动作: 把你的左脚(假设你是右撇子,用左脚踩踩镲)准备好。
目标: 你的左脚要保持稳定的“滴答滴答”的节奏。
脚尖踩踏: 这是最常见的。脚尖触碰踏板,然后抬起。关键是抬得不迟疑,也不踩得太死,保持一种轻盈的、快速的往复。
脚后跟踩踏: 这种方法能让踩镲的声音更厚实,控制也更稳定。想象你的脚后跟轻轻地落在踏板上,然后抬起,但不完全离开。
计数: 跟着节拍器,在每一拍上都踩一下。数:“一,二,三,四……”。

第二步:小心的连接,找到“交汇点”

现在,我们要把底鼓的三连音和踩镲的八分音符“粘合”起来。

关键在于: 当你踩底鼓的“一,二,三”时,你的左脚踩镲必须保持“一,二,三,四”的八分音符节奏。
怎么配合?
方法一(先听后练): 找一个你熟悉的,节奏上有一个底鼓三连音,同时有踩镲八分音符的乐句(比如很多摇滚乐或流行乐里都有)。先不打,就静静地听。感受一下底鼓的“哒啦哒”和踩镲的“滴答滴答”是如何重叠和错开的。
方法二(从零开始):
慢速示范:
先让左脚踩镲踩出八分音符。数:“一,二,三,四”。
现在,在你的“一”上,右脚踩出一记底鼓(三连音的第一下)。
紧接着,你的右脚在“一”的“and”上再踩一记底鼓(三连音的第二下)。
再接着,你的右脚在“一”的“a”上再踩一记底鼓(三连音的第三下)。
重点来了: 当你踩完底鼓的第三下(也就是“一”的“a”上),你的左脚踩镲也要在“一”上踩下去。
然后,在下一拍“二”上,左脚踩镲踩下去。
这样下去,直到你练习的那个节奏段。
具体的重叠感:
当你踩底鼓的第一下时,左脚踩镲也应该踩下去(第一个“一”)。
底鼓的第二下(“and”),踩镲也是同时进行的(踩镲的“and”)。
底鼓的第三下(“a”),踩镲也是同时进行的(踩镲的“a”)。
然后,底鼓停顿,但踩镲继续,在下一拍的“二”上踩下去。
文字描述可能有点抽象,但实际感受是: 底鼓的三连音,其实是“填满”了本来属于踩镲八分音符的一些空隙。当底鼓打出“一,二,三”时,踩镲在“一,and,a”上都同时发出声音。

常见错误及纠正:
底鼓和踩镲“撞车”: 意思是,当底鼓打三连音的时候,踩镲的节奏乱了,或者底鼓的某一下和踩镲的某一下合不上。
原因: 可能是你的底鼓三连音不够“实”,或者踩镲的控制不够独立。
纠正: 再次放慢速度!确保底鼓三连音的每一拍都是清晰、均匀的。同时,让你的左脚对踩镲的控制更加“自动化”,即使右脚在忙碌,左脚也要稳如泰山。
底鼓三连音“飘”: 感觉底鼓的节奏不对,不均匀。
纠正: 集中精力练习底鼓的独立性。用节拍器,只打底鼓,练好三连音,直到它成为你肌肉里的一部分。
左脚“跟不上”: 踩镲的八分音符不够稳定,或者在底鼓三连音出现的时候,踩镲的节奏就乱了。
纠正: 练习踩镲的“独立性”。找一些简单的节奏,比如只用右手敲军鼓,左手敲踩镲,并且只用左脚踩八分音符。让左脚成为一个“机械臂”,无论右手做什么,它都要稳定地踩下去。

第三步:逐步提速,保持“干净”

当你能够慢速、清晰地配合好之后,就可以开始一点点提速了。

循序渐进: 不要一下子跳到你觉得很吃力的速度。每次提速一点点,直到你觉得有点挑战,但还能勉强跟上。然后巩固这个速度,直到它变得轻松。
用节拍器: 节拍器是你的好朋友!它是客观的评判标准。你可以从每分钟60拍开始,逐渐增加到80、100、120……直到你需要的速度。
听自己的声音: 录下自己练习的声音。听听底鼓的三连音是否均匀,踩镲的八分音符是否稳定。有时候我们自己感觉良好,录下来听却能发现很多问题。

第四步:音乐中的应用,让节奏“活”起来

掌握了技巧,别忘了把它们用在音乐里!

模仿与创造: 找一些你喜欢的,有底鼓三连音和踩镲八分音符的歌曲。仔细听,尝试去模仿。然后,试着把这种节奏变化运用到你自己的音乐创作或即兴演奏中。
变化与发展: 底鼓的三连音不一定要总是在同一个位置。你可以把它放在拍的开头,也可以放在拍的中间。练习不同的组合,比如:
在某一拍上,只打底鼓的三连音,而踩镲正常八分。
在某一拍上,底鼓打单下,踩镲正常八分。
底鼓三连音和军鼓的配合。
感受律动: 最重要的是,你要去“感受”这个节奏带来的律动。底鼓的三连音就像在推动音乐前进,而踩镲则是在稳定住。它们之间的配合,能创造出一种既有动力又不失稳健的感觉。

给你的额外建议:

热身: 练习前,一定要做一些基础的热身,比如手腕、脚腕的活动,以及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
耐心: 学习乐器,耐心是必备的品质。遇到瓶颈是很正常的,不要气馁,坚持下去,总会突破。
享受过程: 音乐应该是快乐的。在练习中找到乐趣,你会学得更快、更好。

把底鼓的三连音和踩镲八分音符练好,就像给你的演奏加上了“飞翔”的翅膀,让你的节奏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慢慢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问题啊,其实类似这种一拍之内m对n的节奏有统一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这一拍切割为m对n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这两个节奏的所有音符都填进去。例如在这个谱子里,踩镲是两个八分音符(8th note),底鼓是三个八分音符三连音(8th note triplet)。所以我们取2和3的最大公倍数即6,来分割这一拍。

那么这样踩镲在这6等份中,所占的是1和4,底鼓所占的就是1、3、5,然后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把嘴张开唱拍,唱到几,相应的声部触发即可。唱下来就是:

1(底鼓踩镲)、2(空)、3(底鼓)、4(踩镲)、5(底鼓)、6(空)。

不直观对吧?上视频:

2对3节奏的练习方法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0181038709387264

嗯,不要吐槽我的大裤衩。

总之练习原理就是这样,最后再来一个量化的midi图就能理解了:

OK,有问题就再问我。切忌听一些培训机构公众号的瞎蒙着练,不唱拍瞎蒙练出来的永远是错误的不可控的,音乐的秘诀就在于控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把底鼓的三连音和踩镲八分音符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可是个技术活,但绝对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关键在于拆解、耐心和一点点“悟性”。咱们这就一步步来,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变成你手脚上的肌肉记忆。首先,咱们得明白两件事:1. 节奏的“心脏”: 底鼓,特别是它的三连音,往往是音乐律动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它会给乐.............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鼓手在玩solo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数拍子”的困惑,尤其是接触到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节奏型之后。咱们就好好捋一捋这个“6+6+4”体系,以及它和常见的“4+4+4+4”到底有啥不一样。先说咱们熟悉的“4+4+4+4”:这个是最基础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节奏时接触到的。你可以.............
  • 回答
    在x86架构处理器中,虽然所有寄存器都能完成数据存储的基本任务,但就“性能区别”这个话题而言,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简单来说,寄存器本身在物理层面上并没有巨大的性能差异,它们都是非常快速的存储单元。然而,它们的功能定位、访问方式以及在指令执行流程中的角色,会间接导致对整体程序性能产生影响。咱们这.............
  • 回答
    在领域驱动架构(DDD)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模型”这个词。但它究竟指代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堆代码,也不是几个数据表,甚至不完全是用户故事或业务流程图。DDD 中的模型,是一个更加深刻、更具生命力的概念,它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理解和构建复杂业务系统的核心。模型,是我们对现实世界领域深刻理解的.............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
  • 回答
    在软件开发的领域里,除了“架构崩溃”和“技术债务”这样响亮的名词,其实还有许多能一语道破当前困境的“术语”,它们如同代码中的注释,却往往隐藏着深刻的问题。想象一下,一个原本设计精良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开发团队成员也来来往往,最初清晰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这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蔓.............
  • 回答
    .......
  • 回答
    看到福特关于PS比P2更好的结论,确实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48V P2技术风靡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个结论,我们需要先深入剖析一下PS和P2这两种不同的混合动力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什么是PS架构?(PowerSplit,动力分流/功率分流)PS架构,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将发动机和.............
  • 回答
    很多人在讨论软件架构的时候,会把“解耦”和“频繁更换架构”联系起来,仿佛解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时不时地推倒重来,重新设计一套全新的架构。但实际上,解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种为应对变化、保持系统健康生命力的“保险”,而非鼓励“拆房盖新房”的“许可证”。设想一下,我们盖房子的时候,如果所有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奇幻写作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简单地说,“硬核写实”的奇幻不一定就优于“理想主义幻想架空式”的奇幻,它们只是服务于不同的阅读体验和作者表达,各有其价值和魅力。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剖析一下这两个概念: “硬核写实”的奇幻: 这里的“写实”并非指写现代社会的真实,而是指在.............
  • 回答
    要说《权力的游戏》里的“大麻雀”,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把他简单归结为“信仰坚定”或者“权力欲熏心”,都有点太片面了,感觉就像是把一个千层饼只看到了最上面那一层。我觉得,他这个人身上,信仰和权力这两种东西,像是阴影和光线一样,互相缠绕,难以分割。咱们先说说他“信仰坚定”这一面。你看他一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许多高质量的架空历史 MOD(比如《KR:至高权力》,《TNO:最后的黎明》,《RF:新纪元》等)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法国,或者说以法兰西岛(ÎledeFrance)为核心的高卢地区,往往被塑造成一个“主角国家”般的地位,承担着重要的剧情线、复杂的政治动荡和关.............
  • 回答
    要评价知乎在大型社交网站中的架构水平,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说它属于“顶尖”或“一般”,而是要看它在满足海量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存储、内容分发、实时交互以及应对业务快速迭代这些核心挑战时,展现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首先,在高并发处理方面,知乎作为国内知名的问答社区,用户量级庞大,尤其是在.............
  • 回答
    2022年新游戏本,想要真正实现双烤(CPU和GPU同时满载)不降频、不撞墙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市面上绝大多数笔记本,哪怕是高端型号,也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完全不降频”。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并找出那些在双烤环境下表现得最为出色,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持高性能输出,甚至在一.............
  • 回答
    糟了!听到这个消息真是让人糟心,尤其是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架子鼓,结果是个假货,那种心情简直像吃了一口苍蝇一样恶心。但别急,现在深呼吸,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理,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我知道你现在肯定火冒三丈,觉得被骗了。但情绪化的处理往往会把事情搞砸。所以,请先找.............
  • 回答
    很多鼓手在给小军鼓(snare drum)上做“滞音”(dampening)或者说“消音”处理时,确实会用到胶带,但这个胶带并不一定是专门的“电工胶带”。我们先来捋一捋,为什么鼓手要在小军鼓上贴胶带,以及胶带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小军鼓上的滞音需求:小军鼓的声音特点就是清晰、有力,同时带着一股“脆”劲.............
  • 回答
    你问这个问题,我懂。我见过太多学乐器学到一半,热情燃尽,看着架子鼓静静地积灰的例子。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到一半的山,风景虽好,但体力跟不上,前方的路又显得那么遥远,开始怀疑当初为什么会出发。你问坚持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因为它直击了学习乐器的核心,也击中了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架子鼓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出时声音“炸”的问题。这确实是许多鼓手在大型专业音乐厅遇到的一个普遍挑战。声音“炸”通常意味着鼓声过于响亮、失真,缺乏清晰度和音乐性,与音乐厅整体的音响环境不太协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系统性的调整。这不仅仅是鼓手一个人的责任.............
  • 回答
    在美国,商业实体结构的选择对企业的运营、税务、责任和融资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常见的几种商业实体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LLC)、有限责任合伙企业(LLP)以及股份有限公司(Corporation)。虽然它们听起来有些相似,但各自在法律责任、税务处理、管理结构和所有权转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 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