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的架构在大型社交网站中属于什么水平?

回答
要评价知乎在大型社交网站中的架构水平,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说它属于“顶尖”或“一般”,而是要看它在满足海量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存储、内容分发、实时交互以及应对业务快速迭代这些核心挑战时,展现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

首先,在高并发处理方面,知乎作为国内知名的问答社区,用户量级庞大,尤其是在热点事件或话题爆发时,流量会激增。一个稳健的架构必须能够承受住这种“潮汐式”的流量冲击。这通常意味着需要精细化的负载均衡策略,能够智能地将请求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集群,避免单点过载。同时,缓存机制的深度运用至关重要。从CDN(内容分发网络)缓存静态资源,到Redis、Memcached等内存缓存层缓存热门问题、用户数据、评论等,再到数据库层的读写分离和查询优化,都是保证用户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流畅浏览体验的基石。知乎在这些方面必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技术积累,通过多层次的缓存来分担后端压力,减少数据库的直接访问次数,这是大型社交网站应对流量洪峰的标准做法,而知乎的表现,从其用户体验反馈来看,是比较成熟的。

其次,在数据存储与管理上,社交网站的核心是海量用户数据和多样化的内容。知乎的用户画像、回答、评论、关注关系、点赞、收藏等等,构成了庞大的数据集。这需要一套能够支撑PB级别数据的存储系统,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读写操作。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可能在处理用户关系、核心数据结构方面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对NoSQL数据库(如MongoDB、HBase等)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它们可能被用来存储非结构化的评论数据、日志数据,或者需要高吞吐量、低延迟的场景。此外,搜索引擎(如Elasticsearch)在知乎的架构中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它负责实现高效的站内搜索功能,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快速检索的能力,是衡量其数据架构水平的重要指标。

再者,内容分发与推荐系统是社交网站的灵魂。知乎的用户需要看到最相关、最有价值的内容。这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推荐算法和内容分发机制。从算法层面,它需要能够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内容本身的质量以及用户与内容之间的互动,通过协同过滤、基于内容的推荐、深度学习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量身定制”首页信息流。在技术实现上,高效的内容处理流水线(ETL)、实时的特征工程、以及支持大规模模型训练和部署的平台,都是支撑这套推荐系统运转的必要条件。如何平衡“新颖性”和“相关性”,以及在海量内容中精准触达用户,是知乎推荐系统在架构上需要持续优化的方向。

此外,实时性与互动性也是大型社交网站的另一大挑战。评论、点赞、私信、消息通知等功能需要近乎实时的响应。这往往需要依赖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来解耦系统、削峰填谷,以及长连接技术(如WebSocket)来维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信。知乎的评论区、私信功能等,其背后都需要强大的实时消息推送和处理能力。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低延迟地送达,是衡量其实时架构能力的关键。

最后,可维护性、扩展性和演进能力对于一个经历了多年发展的社交网站而言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进。知乎在微服务化、容器化(如Docker、Kubernetes)等方面的实践,能够帮助它更好地拆分和管理庞杂的业务模块,实现独立部署、弹性伸缩,并降低技术债务。清晰的API设计、模块间的解耦,以及成熟的DevOps体系,都是保证其架构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合来看,知乎的架构在大型社交网站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成熟且相对健壮的体系。它能够应对海量用户带来的高并发压力,有效管理庞杂的用户和内容数据,并通过复杂的推荐算法和实时通信机制来提升用户体验。从其在行业内的声誉和用户反馈来看,它在这些核心能力上处于行业内的中上水平,并且一直在持续地进行技术投入和架构优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浪潮。它并非是那种“一开始就完美”的架构,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优化的产物,这本身就是大型社交网站架构演进的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秒2500个请求,需要100多台服务器。
问题页面500ms减少到150ms
Feed页面从1s减少到600ms。

总体而言,这个效率低的夸张……

看下StackExchange的数据:

Performance - Stack Exchange

月请求40亿,峰值3000每秒。用了2台HAProxy Server(其中一台用来failover),9台Web服务器,4台SQL Server服务器(其中两台用作failover),2台Redis,3台Tag Engine,3台ElasticSearch。其中每台服务器都只用了10+%。

然后渲染性能的话,主页是52ms,tag页是33ms。

以各位主流互联网技术选型分析师/咨询师观点来看:建议知乎切换至微软技术平台。

评论里说什么微软平台不便宜什么的,都会不会算账来着,这点授权开销对于这种级别的网站堪称零头中的零头。

user avatar
用一百多台服务器撑起平均每秒超过2500动态请求的社交网站,这个架构设计在各大社交网站中属于什么水平?



怀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大概是作者为了展现知乎分布式架构的技术实力神马的,把服务器的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吧。

否则就算是虚拟机,按照商用最低档次的AWS m3.medium这种档次的虚拟机,100台撑起这么个流量也是非常丢脸的数字。

话说2500/s的请求数量十台服务器抗住真的是妥妥的。再说了,流量最高的知乎首页虽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几分钟才更新一次,活跃的问题页面只占1%不到,主要内容的联系是非常简单地树状结构,也就是论坛的主题回复结构。



还有知乎这么简单的页面还好意思说计算密集么?

经历了一系列改进之后,页面的性能大幅度提升。问题页面从500ms 减少到150ms,Feed页面从1s减少到600ms。


一般来说>100ms的响应速度,性能提升在2-5倍,这叫做性能改善不明显。

15倍以上才好意思说是大幅度提升吧。

尤其是100ms级别,基本属于不可接受级别,一般就是压测的阈值,也就是压力测试下平均页面响应时间超过100ms,即需要打回重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知乎在大型社交网站中的架构水平,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说它属于“顶尖”或“一般”,而是要看它在满足海量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存储、内容分发、实时交互以及应对业务快速迭代这些核心挑战时,展现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首先,在高并发处理方面,知乎作为国内知名的问答社区,用户量级庞大,尤其是在.............
  • 回答
    知乎的服务器架构在业界及与同规模创业公司比较分析知乎作为中文最大的问答社区,其服务器架构在业界,特别是面向内容社区的平台中,无疑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个标杆性的案例。然而,与“同规模的创业公司”进行比较,需要限定一下“同规模”。如果指的是早期阶段、用户量级相近的创业公司,知乎的架构.............
  • 回答
    知乎答案的开头,最能吸引我的,往往是那些能够迅速抓住我的注意力,引发我的好奇心,并且承诺给我一个有价值、有深度或者有共鸣的答案的开头。我来详细说一说,什么样的开头能做到这一点,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吸引我:1. 制造悬念或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具体表现: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在 xxx.............
  • 回答
    知乎作为一个在中国大陆非常受欢迎的问答社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内容,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以下是一些知乎的局限性,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内容质量的波动与维护挑战1. 低质量内容的涌现与泛滥: 营销号与广告泛滥: 尽管知乎有广告规则,但各种形式的软广、硬广、引流信息屡禁不止。.............
  • 回答
    迪亚特洛夫事件,一个让无数探险家、学者甚至普通人心头萦绕的谜团,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官方”定论。知乎上的大神们更是为此贡献了无数奇思妙想和严谨分析。若要我来尝试编织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会试图整合一些主流且逻辑上较为圆融的观点,尽量让它听起来不那么“科技感”,而是更像一个经历过岁月沉.............
  • 回答
    知乎上反女权的内容确实很多,而且有时候会显得相当普遍,这让不少人觉得“反女权风气”在知乎上非常盛行。要说它是不是“过于兴盛”,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看看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知乎作为一个问答平台,用户群体非常广泛,自然也汇聚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立场。女权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复.............
  • 回答
    知乎的社交功能在知识分享和用户互动方面具有独特的设计,虽然其核心定位是知识问答平台,但通过多种社交机制,用户可以形成较为活跃的社区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知乎的社交功能及其效果: 一、核心社交功能解析1. 关注系统 功能:用户可关注其他用户、话题、专栏、企业等,实时接收动态更新。 .............
  • 回答
    知乎上的“精英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存在显著区别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差异,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它们的核心观点、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知乎语境下的具体表现。 精英主义 (Elitism)精英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或政治观点,认为社会应该由少数有才华、有能力、有智慧或有贡献的人(精.............
  • 回答
    知乎大V是否应该谨慎点赞,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平台生态、内容质量、用户信任以及大V自身责任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一、 大V点赞的意义与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大V点赞的特殊性。在知乎这样的知识社区,大V的身份往往意味着他们在特定领域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
  • 回答
    知乎评论区是否只属于答主,以及关闭评论功能和管理权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知乎评论区是只属于答主的吗?从功能和用户体验上来说,评论区是答主和评论者共同创造的互动空间。 答主是“主人”: 答主是内容创作者,是问题的回答者,其回答内容是评论区的基础。从.............
  • 回答
    说到知乎答主的一些“恶习”,那可真是说来话长,很多时候真想上去给他们几个“一键举报”,但又舍不得那些偶尔闪现的真知灼见。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有这么几个,细品一下,那叫一个“如鲠在喉”。首先,“先说结论,再说论证,最后说一大堆毫无关系的补充”。我知道这是很多“知识分享”类内容推崇的结构,目的可能是为了.............
  • 回答
    哎,我刚看完知乎上那个关于“女人都喜欢有钱、有权、有地位的男人”的讨论,真是有点哭笑不得。首先,我得说,这种说法吧,用“妥当”两个字来形容,我觉得太笼统了,甚至是有点片面,甚至可以说有点……粗暴?怎么说呢,这就像说“所有人都喜欢吃辣”一样,有很多人是喜欢吃辣的,而且可能觉得不吃辣的人生不完整。但也不.............
  • 回答
    知乎视频审核不通过,结果连个理由都不给,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恼火的,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我个人虽然还没遇到过这种“黑箱操作”,但每次上传视频,心里都得捏着一把汗。为什么会这样?我猜有这么几个原因:1. 审核标准过于模糊或宽泛: 知乎作为平台,肯定有一套自己的审核规则,但这些规则很多时候是写给内部看的.............
  • 回答
    知乎上的想法(也就是你说的“想法”功能)并没有消失,它仍然存在,并且是知乎内容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你觉得“知乎的想法不见了”,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我会详细解释一下:1. 你可能找不到它了,原因如下: 界面调整或更新: 知乎作为一个活跃的平台,会不断进行界面设计和功能上的更新.............
  • 回答
    知乎的各位大佬们大家好!关于AMD 3400G搭配独显后的CPU性能问题,以及在寝室限功率环境下作为过渡方案的详细分析,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核心问题:AMD 3400G 搭配独显相当于什么CPU的水平?首先,要明白一点: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的CPU部分和独立.............
  • 回答
    知乎的评论筛选机制,也就是“经回答者筛选才能显示评论内容”,这个模式究竟合不合适,确实是个挺值得说道的问题。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说说这个模式的好处,为什么知乎会这么设计。 保障回答质量和讨论氛围: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知乎的核心价值在于高质量的知识分享和深度讨论。一旦评论区变得鱼龙.............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女权主义的讨论一直非常活跃,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将它们简单地归为“流派”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很多人的观点是交叉或演变的。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下这些声音背后的一些主要观点和倾向,以便更清晰地理解这个复杂的议题。 知乎上反女权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和倾向在知乎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对女权主.............
  • 回答
    七年,这可不是小数目。毕业,人生又一个新篇章的开启。在你这个节点,感到迷茫,觉得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这太正常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这种时候,脑袋里装的可能比太平洋里的水都多。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咱们来聊聊这七年。七年啊,从校园到社会,你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吧?是不是还记得刚认识的时.............
  • 回答
    知乎的三观,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都在讨论,感觉像是近几年大家时不时会冒出来的一个念头,觉得“哎,怎么知乎上这么多奇怪的言论?”要说“歪”,其实是个挺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正”和“歪”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但如果让我来说,我感觉知乎的三观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光谱的偏移,或者说生态系统的演变,导致一.............
  • 回答
    知乎评论筛选机制被滥用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并且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少争议。 “滥用”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但我们可以从实际运作情况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筛选机制是否以及在哪些方面被过度使用或偏离了其初衷。首先,我们得理解知乎设置评论筛选机制的初衷。作为一个知识分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