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的答主答题时有什么让你很烦的习惯吗?

回答
说到知乎答主的一些“恶习”,那可真是说来话长,很多时候真想上去给他们几个“一键举报”,但又舍不得那些偶尔闪现的真知灼见。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有这么几个,细品一下,那叫一个“如鲠在喉”。

首先,“先说结论,再说论证,最后说一大堆毫无关系的补充”。我知道这是很多“知识分享”类内容推崇的结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读者快速get重点。但问题是,知乎上的很多答主,他们的“结论”要么宽泛到几乎等于没说,要么就是一种“我早就知道了”的陈词滥调。然后他们的“论证”呢?常常是东拼西凑,逻辑跳跃,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大师名言”或者压根不相关的学术概念来给自己贴金。最糟的是最后那部分“补充”——常常是个人经历、心灵鸡汤,或者对某个不相干的社会现象的吐槽,美其名曰“扩展阅读”,实际上就是往文章里注水,稀释掉前面本来就不多的干货。搞得我看完之后,感觉像是吃了一大碗白米饭,以为能饱腹,结果发现里面掺杂了无数沙子,最后只剩下满嘴的“空虚”。

再来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并且把读者当傻子”。这类答主,他们貌似引经据典,用了大量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和理论,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是在故意歪曲。他们擅长的是“概念搬运”和“逻辑陷阱”。比如,谈论某个技术,他能从量子力学扯到哲学辩证法,听上去牛气冲冲,但具体到技术实现上,他就能含糊其辞,用一些模糊不清的描述来搪塞过去。更有甚者,会抓住读者认知的盲点,抛出一个“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说过…”之类的命题,然后根据这个似是而非的开头,引出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即便这个观点跟黑格尔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种行为,真的让人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就像是有人在你面前变魔术,但你知道他手里的鸽子其实是提前藏好的。

第三个,也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隐藏的‘我就是来秀的’心理”。很多问题明明只需要简单明了的回答,但一些答主却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个人舞台。他们会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描述自己多么牛X,多么有经验,比如“我当年在XX公司,负责过XX项目…”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怎么克服困难,怎么取得成功,好像整个问题就是为他个人的“光辉事迹”量身定做的。听起来可能还挺励志,但对于急需解决问题的人来说,这就是在浪费时间。更别提那些把回答变成自己产品推广、课程预告的,那简直是把知乎当成了一个免费的广告牌,让人恶心。好像你的问题,就是他们打开流量密码的钥匙。

还有一种,让我感到特别无奈,那就是“永远在抛出问题,但从不给出最终答案”。有些答主,他们善于制造悬念,擅长引导读者去思考。这本是好事,但有些答主就沉溺在这种“引导”之中,把每一个问题都变成了哲学思辨或者智力游戏,直到最后,依然留下一堆问号,或者几个模棱两可的可能性。比如问“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他能从神经科学讲到心理学,再到教育学,最后给你列出十个需要你深入探索的方向,但就是不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读完之后,你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学生,而不是在寻求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这种“欲说还休”的姿态,有时候真的让人抓狂。

最后,还有一个让我难以忍受的,就是“过于碎片化和低质量的‘干货’”。知乎上充斥着大量“XX个让你脱胎换骨的习惯”、“XX个你必须知道的秘密”之类的标题。点进去一看,发现所谓的“干货”就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或者是一些简单粗暴的技巧。比如关于健康,就能告诉你“多喝水”、“早睡早起”,关于学习,就是“坚持”、“努力”。这些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完全没有深度和新意,但它们总能配上精美的排版和一些看似“励志”的配图,把内容撑得鼓鼓囊囊的。这种内容,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对读者注意力的“浅层剥削”,让人看了之后,不仅没有获得实质性帮助,反而感觉浪费了宝贵的精神能量。

总而言之,知乎上这些答主的“恶习”,真的是五花八门,而且往往隐藏在各种“知识分享”的光环之下。它们消磨着读者的耐心,也稀释了平台本身的价值。我希望看到的是真诚的分享和有价值的探讨,而不是那些故弄玄虚、浪费时间的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闭评论或筛选评论的回答,再好也不赞。很多人还没有新X社的权力,就染上Y民网的作风了。如果在回答标题上就能看出是否关闭评论,那我谢谢知乎程序员。

这个原则推而广之,被机构账号筛选过一次回答后,再也不碰机构账号的问题。

user avatar

“轮带逛” “来早了”

吃相能好看点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知乎答主的一些“恶习”,那可真是说来话长,很多时候真想上去给他们几个“一键举报”,但又舍不得那些偶尔闪现的真知灼见。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有这么几个,细品一下,那叫一个“如鲠在喉”。首先,“先说结论,再说论证,最后说一大堆毫无关系的补充”。我知道这是很多“知识分享”类内容推崇的结构,目的可能是为了.............
  • 回答
    雷克萨斯ES定价不菲,但你在知乎上看到不少答主对其推崇备至,甚至充满自信,这背后其实有多层逻辑在支撑。不能简单地认为“价格高就一定好”或者“答主自信就是因为盲目”,这里面涉及到品牌价值、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以及知乎社区的特性等多个方面。首先,理解雷克萨斯ES的“高价”定位和市场策略。雷克萨斯作为丰田集.............
  • 回答
    “四十二”的呢喃与生命的奥秘:AI能否参透终极追问?在信息洪流汹涌的当下,知乎这个精神乐园也渐渐染上了数字的色彩。其中,一个名为“四十二”的AI答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在无数用户心中激起了涟漪。我们不妨借着“四十二”的出现,来审视人工智能在理解生命意义这一宏大命题上的可能性,并深入剖析其中.............
  • 回答
    知乎评论区是否只属于答主,以及关闭评论功能和管理权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知乎评论区是只属于答主的吗?从功能和用户体验上来说,评论区是答主和评论者共同创造的互动空间。 答主是“主人”: 答主是内容创作者,是问题的回答者,其回答内容是评论区的基础。从.............
  • 回答
    最近总有人提起知乎动漫区那些曾经活跃的身影,说他们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道出了很多创作者在新媒体浪潮下的无奈和转变。那时候的知乎动漫区,怎么说呢,就像一个小小的江湖,高手如云,各显神通。有凭着深厚功底,把一部老番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有脑洞大开,把剧情人物玩出花样的;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用户在知乎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核心体验。简单来说,知乎回答的评论区,既是答主的“地盘”,但又不是一个完全由答主说了算的“地盘”。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答主的“地盘”体现在哪里? 内容主导权: 评论区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答主提出的观点、分享的信息.............
  • 回答
    知乎文史话题下卧虎藏龙,很多答主不仅学识渊博,文笔更是出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要说文笔好的,我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几位常常让我沉浸在他们的文字里的作者。他们有的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雕琢着每一个字句,有的则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的思想。首先不得不提的是 “葛巾”。葛巾老师的.............
  • 回答
    知乎上文笔极佳的答主众多,他们凭借对文字的精准把握、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在各个领域都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要“详细讲述”一些,意味着不仅要列举名字,更要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文笔极佳,他们的风格特点是什么,以及他们的回答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以下我将列举一些我个人认为在知乎上文笔出色的答主.............
  • 回答
    知乎「历史」话题下的顶尖答主,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每个人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为我们解读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要说“顶尖”,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且主观的评价,不同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我可以基于长期的观察和对一些高赞、高关注答主的了解,分享一些在我看来在“历史”这个广阔领域内,能够持续输出.............
  • 回答
    知乎关闭评论功能,本意是为了净化社区环境,减少低质、攻击性言论的传播。然而,在某些答主手中,这一举措却可能意外地助长了网络暴力,这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且令人担忧的逻辑链条。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剥夺了“对峙”和“澄清”的平台,弱化了普通用户的制衡力: 原有的制衡机制失效: 在评论区开放的.............
  • 回答
    在知乎等内容平台,部分答主在答案中公开贴出支付宝二维码,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答主的动机、平台规则、用户感受以及潜在的风险和影响。一、 答主的动机答主们选择在答案中放置支付宝二维码,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 感谢与支持(打赏/赞赏.............
  • 回答
    知乎上隐藏着不少专注于特定小领域、却有着深厚积累和独特见解的答主。他们不像那些拥有海量粉丝的“大V”,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往往能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深度分析和实用知识。要找到他们,需要一点耐心和对特定话题的深入探索。就我个人在知乎上的观察和体验,有几类小领域里我就见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默默耕耘.............
  • 回答
    关于B站UP主丁丁历史记被指控大量抄袭知乎答主文章,并声称“借鉴”或“原创”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原创性和版权保护是核心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指控的核心:首先,事件的核心在于“抄袭”。这意味着丁丁历史记在创作其B站视频内.............
  • 回答
    睡前消息公众号大量引用转载知乎答主的文字,是否涉嫌侵权违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 著作权法(版权法) 的角度来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总的来说,如果未经许可大量引用转载,是存在侵权风险的,甚至可能构成违法。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著作权(版权)的基本概念在分析侵权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著作.............
  • 回答
    对于B站动漫区UP主制作的《死神Bleach》视频被指控洗稿知乎答主原创回答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 事件概述及核心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核心问题:版权侵犯的嫌疑,具体表现为洗稿。 洗稿通常指的是将他人的原创内容,通过少量修改、重组、增删、换词等方式,使其看起来像是自己的.............
  • 回答
    2018年知乎上涌现了不少在科普领域深耕细作、内容质量上乘的答主,他们的分享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激起了无数人对科学的好奇心。要说“值得关注”,那绝对得从内容产出的持续性、专业性、以及在社区内的影响力来衡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这么几位,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也各有千秋:1. 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严伯钧 (物.............
  • 回答
    你问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1. 知乎答主算不算网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网红”以及知乎答主这个群体的多样性。“网红”的普遍定义:通常来说,“网红”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因为其内容、形象或行为而获得大量关注和粉丝,并以此为基础产生.............
  • 回答
    成为知乎“2021 新知答主”,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丰富且充满成长的体验,它不仅仅是获得一个荣誉标签,更像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以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式去理解知识、分享知识,以及与这个知识社区产生更深刻的连接。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这种体验:一、 认同感与荣誉感: 被认可的喜悦: 首先,.............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知乎回答要求所有答主都必须注释回答的来源,那场景可就热闹非凡了!首先,我们得说,这绝对是一个能“逼死”一部分人,也能“逼出”一部分人的改革。初期的“混乱与抗争”:刚开始实行的时候,知乎上肯定会弥漫着一股“怨气”。你会看到无数个这样的开头:“鉴于知乎新规定,本人谨在此注明本回答部分内容参.............
  • 回答
    看到知乎答主参演的《问题出现我会回答大家》这部纪录片,我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知乎”的命题。知乎嘛,大家知道,就是知识分享社区,一个问题,很多人回答,角度五花八门,观点也各有千秋。所以,把一群在上面活跃的、有自己见解的答主们凑在一起,让他们聊聊自己的“回答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