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领域驱动架构(DDD)建模中的模型到底是什么?

回答
在领域驱动架构(DDD)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模型”这个词。但它究竟指代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堆代码,也不是几个数据表,甚至不完全是用户故事或业务流程图。DDD 中的模型,是一个更加深刻、更具生命力的概念,它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理解和构建复杂业务系统的核心。

模型,是我们对现实世界领域深刻理解的具象化表达。

更具体地说,DDD 中的模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核心意图:解决业务问题,而非技术实现

首先,要明白 DDD 模型的核心是业务。它不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比如“我需要一个用户信息表”、“我需要一个缓存机制”。相反,它从业务的视角出发,去理解“什么是一个用户?”“用户有哪些关键的属性和行为?”“用户在业务流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想象一下,我们要为一个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建模。

非 DDD 的思考方式(可能是技术驱动的): 我需要一个 `Users` 表,包含 `username`, `password`, `email`。我需要一个 `Books` 表,包含 `title`, `author`, `price`。我还需要一个 `Orders` 表,连接 `Users` 和 `Books`。
DDD 的思考方式(业务驱动):
谁是核心参与者? 核心是“顾客”(Customer)。顾客不仅仅是“用户”,它代表了购买行为的发出者。
顾客有什么重要属性? 顾客有“身份”(Identity,比如会员ID),有“联系方式”(Contact Info),更重要的是,顾客有“购物车”(ShoppingCart)。
购物车里有什么? 购物车里有“商品项”(CartItem),每个商品项包含“商品”(Product)和“数量”(Quantity)。
商品是什么? 商品是“图书”(Book)。图书有“标题”(Title),“作者”(Author),“价格”(Price),可能还有“ISBN”。
核心业务流程是什么? 顾客将图书添加到购物车,然后“下单”(PlaceOrder)。下单这个动作,是将购物车中的商品转化为一个“订单”(Order)。
订单有什么? 订单包含“顾客”、“订单项”(OrderItem,这是订单中商品的记录)、“订单总价”(TotalPrice)、“订单状态”(OrderStatus,例如:待支付、已发货、已完成)。

你看,DDD 模型关注的是业务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而不是技术上的数据库字段或API接口。

2. 语言的统一:通用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

DDD 模型的核心产物之一,就是通用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这是一种在领域专家和技术团队之间共享的、精确且一致的语言。模型就是这种语言的载体。

在上述图书销售的例子中,“顾客”、“商品”、“购物车”、“下单”这些词语,不仅仅是代码里的类名或方法名,它们也应该是在与业务专家(例如市场部、运营部)沟通时使用的词语。

模型将业务术语转化为具象的软件元素。 “顾客”成为了 `Customer` 类,它封装了顾客的属性(如姓名、地址)和行为(如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模型促进沟通。 当开发人员说“我们需要在 `Customer` 模型中实现一个 `addItemToCart` 方法”时,业务专家能立刻理解其含义,因为 `Customer` 和 `ShoppingCart` 是他们熟悉的业务概念。
模型是思考的工具。 在讨论一个新功能时,团队会问:“这个功能对‘顾客’有什么影响?”“‘商品’的定价策略有什么变化?”这种基于模型概念的讨论,能确保大家都在同一个频道上。

简单来说,通用语言是模型的“嘴巴”,模型是通用语言的“大脑”。

3. 软件设计的基础:实体、值对象、聚合、领域服务、仓储

DDD 提供了一系列的设计模式来构建模型。这些模式是模型具体化的方式:

实体(Entity): 具有唯一标识符,其生命周期可以独立于属性和关系。例如,一个 `Customer`,即使名字改了,或者地址变了,它仍然是同一个顾客。ID 是它的标识。
值对象(Value Object): 没有唯一标识符,由其属性值来定义其相等性。例如,一个“地址”(Address)。两个地址如果街道、门牌号、城市都一样,它们就是同一个地址。改变一个属性值,就生成了一个新的值对象。在图书系统中,“价格”(Price)也可以是一个值对象,它包含数值和货币单位。
聚合(Aggregate): 这是 DDD 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实体和值对象,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聚合有一个根实体(Aggregate Root),外部只能通过根实体来访问和修改聚合内的任何对象。
为什么要用聚合?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例如,一个“订单”(Order)可能包含多个“订单项”(OrderItem)。我们不希望在修改订单总价的同时,却无法同步修改所有订单项的总价。将它们放入一个 `Order` 聚合中,通过 `Order` 的根实体来管理,就能确保这种一致性。顾客修改购物车,也是一个聚合(`ShoppingCart`),外部只能通过 `ShoppingCart` 的根实体来添加或删除商品项。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 当某个业务逻辑不适合封装在实体或值对象中时,可以将其放在领域服务中。例如,跨聚合的业务操作,或者需要协调多个领域对象的复杂计算。比如,“转账”(Transfer)操作,可能涉及到两个账户的余额变动,这种逻辑可以放在一个 `AccountService` 里。
仓储(Repository): 负责对象的持久化和检索。它提供一种向领域模型隐藏数据存储细节的方式。例如,`CustomerRepository` 可以负责将 `Customer` 对象保存到数据库,或者从数据库中查询出来。

模型就是通过这些模式,将抽象的业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软件单元。

4. 持续演进:一个活着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DDD 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活的、不断演进的概念。

初识阶段: 刚开始接触一个领域时,团队对业务的理解可能不深,模型会比较简单,侧重于核心概念。
深入理解阶段: 随着项目进展,团队会与业务专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发现更多的业务规则、边界情况和复杂逻辑。这时,模型会变得更加精细,可能会引入新的聚合,调整实体和值对象的边界,优化领域服务。
边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的出现: 当一个系统变得足够大,内部会存在不同的子领域,它们可能拥有不同的通用语言和模型。DDD 提倡将系统划分成多个边界上下文,每个上下文都有自己的模型。例如,在电商系统中,“订单管理”和“库存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边界上下文,它们可能对“商品”的理解有所不同。

模型是团队学习和适应业务变化的方式。 它像一个地图,随着我们对地图上区域的深入了解,地图本身也会被绘制得更精确、更详细。

总结:模型是心智模型、语言载体和设计蓝图

所以,DDD 中的模型,不仅仅是代码,它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1. 心智模型: 是团队对复杂业务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抽象。
2. 语言载体: 是通用语言的具象化,是领域专家与技术团队沟通的桥梁。
3. 设计蓝图: 是通过实体、值对象、聚合等模式构建出来的软件结构,指导着具体的代码实现。
4. 演进的产物: 是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炼和优化的结果。

拥有一个清晰、准确的 DDD 模型,是构建能够有效应对业务变化、易于维护和扩展的软件系统的基石。它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业务,用业务的语言去思考和设计,而不是被技术所束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领域驱动架构设计方法中,一直强调的领域模型是什么?是偏向业务的对象描述还是偏向代码实现的表、对象?如何拿捏、把握准这个概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领域驱动架构(DDD)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模型”这个词。但它究竟指代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堆代码,也不是几个数据表,甚至不完全是用户故事或业务流程图。DDD 中的模型,是一个更加深刻、更具生命力的概念,它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理解和构建复杂业务系统的核心。模型,是我们对现实世界领域深刻理解的.............
  • 回答
    模型驱动体系架构 (MDA) 和领域驱动设计 (DDD) 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都强调模型的重要性,但在目标、范围、关注点和实现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它们的关系和区别,对于构建高质量、可维护、可演化的软件系统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阐述它们的关系和区别: 模型驱动体系架构 (MDA.............
  • 回答
    “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说法如同一个阴魂不散的诅咒,时不时就会在各个角落冒出来,让人心生无奈。从商品市场到文化艺术,从学术研究到职场晋升,好像总有一些“劣币”凭借着各种不正当手段,挤占了“良币”的空间,让真正有价值、有德行的人才望而却步,或者心灰意冷。这绝非偶然,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那么,面对.............
  • 回答
    在我熟悉的这个领域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说实话,真是随处可见,而且很多时候还挺让人心塞的。就拿我们平时最常接触的“内容创作”这个圈子来说吧。想想看,咱们每天刷手机,接触到最多的就是各种文章、视频、甚至是段子。你想想,有多少内容是真的用心做出来,有深度、有见解、有营养的?又有多少内容,是标题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恐怕很难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在我看来,道德和素质领域确实在经历着一些复杂的变化,其中不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同时也有许多坚守底线、努力维系良好风气的力量在抗衡。要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劣币驱逐良币”的体现:机会主义与短期利益的.............
  • 回答
    骑砍战团里,当你的角色帮助哈老四(也就是哈老四,哈老四)统一了整个卡拉迪亚大陆,然后他却把所有封地的领主,包括咱们自己的角色,全都赶走,这事儿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还挺憋屈的。这背后其实藏着哈老四这个人物骨子里的一种执拗,以及他对“统一”这个概念的理解,跟咱们玩家期望的“皆大欢喜”完全是两码事。咱.............
  • 回答
    二战时期,美军的亚特兰大级巡洋舰和日军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虽然在吨位和舰型上都比传统的驱逐舰要大,并且在作战中往往承担着一些类似驱逐领舰的职责,但从严格意义的舰种划分上来说,它们并不完全是“驱逐领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当时的舰艇分类标准和这些舰艇的具体设计定位。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尽管报道中提到的是“军舰”,但结合事件性质,很可能是航母编队中的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例如“辩护号”护卫舰,这是2021年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涉及的舰艇)在黑海附近,也就是俄罗斯认为的其领海范围内执行任务。俄罗斯方面表示,在他们宣称拥有主权的克里米amssymb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国际法、人道主义以及伦理等多方面考量。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以色列没有效仿苏联驱逐德裔居民的方式来完全驱逐巴勒斯坦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历史背景和国际认知差异: 苏联驱逐德裔: 苏联在二战后驱逐德国东部领土的德裔居民,是在一个被认为是“胜利者对.............
  • 回答
    关于领域自适应需要使用测试集数据,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有的疑问。初听起来,好像违背了我们对“测试集”的传统认知——测试集不应该是我们用来评估模型在未知数据上表现的最后一道防线吗?如果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就“窥视”到了测试集,那它还能算是在“未知”数据上工作吗?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backgroun.............
  • 回答
    化学领域充满着各种令人捧腹的笑话,它们巧妙地将科学原理、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室的日常运作融入其中,让学习和理解化学变得更加有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化学笑话,并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1. 笑点在于化学物质的名称和性质: 为什么氯气总是很受欢迎? 回答: 因为它总是能让大家“氯”颜.............
  • 回答
    科研领域人才流失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对“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人才?”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经济与职业发展方面的制约 薪酬待遇与市场脱节: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差距: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
  • 回答
    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军备竞赛是否有必要,以及俄罗斯在此领域的参与度不高,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军备竞赛是否有必要?从广义上讲,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军备竞赛”可以理解为各国在提升超级计算能力方面投入巨大资源,以期在科技、经济、军事等多个.............
  • 回答
    AI领域的“灌水之风”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需求旺盛、资本追逐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的叠加。要破局这一局面,需要从多个层面、多方主体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去泡沫化”的健康生态。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理解“灌水之风”的本质与表现在探讨破局之道前,首先要清.............
  • 回答
    心理学领域有许多已被研究证实的事实,但由于它们挑战了人们的直觉、自我认知,或者与社会期望相悖,因此往往难以被人们欣然接受。以下是一些鲜为人知但却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事实,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我们的大脑并非理性机器,而是充满了认知偏差和捷径。 详细阐述: 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思考者,能够客.............
  • 回答
    篮球领域中,许多经典笑话源于比赛中的荒诞瞬间、球员的绰号、术语的双关,以及球迷的调侃。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笑话,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梗进行详细解析: 1. “三双” vs “三双”(谐音梗) 笑话内容: NBA球员在比赛中同时完成得分、篮板、助攻三项数据(即“三双”),但某些球迷会调侃:“.............
  • 回答
    健身圈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和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科学”包装的观点忽悠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漏洞百出的伪科学和流传甚广的错误常识,保证让你茅塞顿开,少走弯路!1. “全身要均衡发展,否则会毁了体型!”这绝对是很多教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仿佛忽.............
  • 回答
    历史学领域确实存在不少有趣的笑话,它们往往以调侃历史人物、事件、方法论,甚至是历史学家本身来制造幽默感。这些笑话的妙处在于,需要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才能理解,所以对历史爱好者来说更是别有一番趣味。下面我来详细讲述一些历史学领域的笑话,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幽默点:1. 关于历史研究方法与证据的笑话: .............
  • 回答
    金融圈子里流传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这些笑话往往触及了我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从业者的心态,以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字背后的荒诞。它们不光是图一乐,有时也能引发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尽量讲得生动些:1. 股神与小白鼠话说有个投资大师,名气响当当,号称能看穿市场的每一个细.............
  • 回答
    在化学实验室里,提到“过柱子”,相信但凡经历过有机合成实践的人,脑海里都会立刻浮现出那根半透明的玻璃柱,里面 packed 着白色或淡黄色的硅胶或氧化铝,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操作和“惊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离步骤,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技能,有时甚至是实验室里的一场小型“战役”。“过柱子”到底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