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愧疚是好事。这份愧疚会永远在夜深人静时折磨我,拷问我,让我永远记得自己的不足和无力,让我更加审慎地面对他人的遭遇。
我并不在乎为什么好人要比坏人活的更加艰难和痛苦。
这是我追求的道路,我希望自己拥有良知。”
在两本书上(记不清是书还是文章,文字也只是大意)看到过类似的话,摸鱼的时候靠印象写出来了。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共鸣,有这么多人喜欢这段话,我很受鼓舞。
有小伙伴问能不能引用转发,没问题,也不用跟我说。我很开心能散播一次正能量。
我把知乎当成一个匿名的朋友圈,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吐槽,有的观点很有争议。不会经常像本答一样。所以小伙伴们慎重关注。
最后感谢大家的喜欢和点赞,让我能开心好多天,谢谢!
如老太太这种情况多吗,多。我今年在法院立案时就遇到过一位来立案的中年妇女,一位朋友借走了她4万元不还,她拿着借条想来起诉,在等叫号时坐我旁边。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她居然拿着法院材料和笔请求我帮她写自己的名字和地址!这是2021年的上海,还有不到50岁的中年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般人会相信吗?
如同罗翔一样,我听到她的请求也犹豫了,我担心的是这是法院的材料,我不可能帮当事人签名,也怕因为我在这里签名可能给我带来麻烦,所以给她指出法律援助窗口,请她咨询援助窗口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代劳。但我就她手中的材料来看,这个官司她赢不了,因为她的证据形式达不到证明标准,她可怜吗,是真可怜,我不清楚一个不会写自己名字的妇女,挣这4万元要花多少的精力和心血。
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实在太大了,人太多了,近几十年发展太快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出生就处在国家高速发展的道路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觉得世界本该是这样,可是在很多地方,还有很多人他们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其他居民,他们还在20年前甚至30年前的社会状态中生活。
是网络,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所以我们会震惊,都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这种事。可是请别忽略,只有一部分人活在2021。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请从我们最亲近的父母开始。也许你的父母是管理者,也许只是普通公民,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进程,才能使社会发展更加良善。
说明罗老师一开始学法的时候就是带着一份关于正义的理想的。
时过境迁,初心未改,就是这样。
越是有理想的人,在面对「我没能帮到别人」这一事实时就越会有挫败感,并为此耿耿于怀。
有时候,他关于那个理想社会的梦正是他遭受攻击的缘由,你现在在知乎搜索罗翔,还是能看到一堆宵小刷上去的搜索联想黑词条。
但这样的罗老师,正是因为有这份初心,才更加可贵。
感同身受,羞愧感真的会跟着你很长很长时间。
大学时候,我去支教,在某西部省份的某个山村里,呆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
临走前,留下了手机号,给他们不管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说,有什么忙我都会尽力帮的…
一直到一年多以后,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是班里学习最认真的一个男孩子打来的,印象中上课时总是他学的最认真,也是他学的最好…
“老师,我小学毕业了,我要跟爹娘去城里了。”
“去城里…上学吗?”
“不上了…我爸妈说读书没啥用,我也觉得自己学不好了,大学是考不上了,不过我以后好好打工,有钱了一定要去你们说的那些大城市看看!”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只憋出来一句“挺好的…加油…”
“嗯,那老师再见!”
还没等我说出再见…电话就挂断了…
后来再过了几个月,我想打过去电话时候,那个电话已经变成空号了…
我后来经常想····他为什么给我打电话····
是想向我这个曾经的“老师”寻求帮助?还是想让我劝一下他的父母?或是说,只是希望我能劝说他继续学习,给他继续学下去的勇气…
但是我都没有…
他那么认真努力…怎么可能不想上学…
我只是让他加油…像个从未接触过他们的陌生人一样…
每次想起来这件事,我就觉得自己很羞愧,我明明说好要好好帮他们的,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做到。
真的就像罗老师一样,我觉得自己很虚伪。。。
当时接到电话的我,明明就知道他是要寻求帮助的。
可是我迟疑了,甚至迟疑了好久好久,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但是我就是害怕了,也是因为我的怯懦,让一个孩子失去了可能是最后上学的希望。
我觉得自己做得挺不好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每次看见需要帮助的都会捐一点,我总觉得,万一就能帮助到那个小孩子了····
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一定。
往届知名表演艺术家曾说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如果是真,那么所有人都将成为老太太。看眼前这个生育架势,以后老太太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如何对待老太太们,注定要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
当前,法院朝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方向一路狂奔,尤其是在法院的第一站诉讼服务中心功能那块,也就是立案的部分,更是如此。
今天你说,我们全市都实现了网上立案了,你们律师以后都不要到立案庭来了,在律所的电脑上,就能完成立案,只不过,自己要备好扫描仪。的确,立案简单了,律师们也少跑了好几趟法院。毕竟在网上立案还顺带解决了窗口人员无法一次性告知所有材料的弊病。
既然是改革,就有先行者和优秀者。
明天就会有人说,我们全省都实现了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立案,比他们在电脑上立案的高端多了,毕竟我们的社会已经从PC端走向了手机端,岂不知,现在的小孩纸玩游戏,都不玩电脑端的英雄联盟,都在玩手机上的王者荣耀了。这一次,又有人赢了。
直到有一天,有人说,我们法院立案庭一个人都没有,甚至工作人员都不需要。看,我们的智慧法院建设,便是如此得有成效。
谁也不会想到,空落落的立案大厅,会有一个佝偻的身躯。
她能来到法院,可能已经穷尽了自己一生所有的经验,问遍了身边的所有人。
原来法院门口还有同时会修手表和代写诉状的人,她也找不到了。
本来想着,进了法院的大门,这钱可能就有着落了。
谁知,进了法院的门,却依然“状告无门”。
如果类似的话不是被人说过,我都想大声呼喊,停一停这个时代,等一等那些没有跟上的人。
但是,太矫情。以至于,即便想喊,也会涩住喉咙。
好在总有人反思。
有的法院给app开发的专门的大字版,让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看得清楚一些。
有的设置了专门的适老服务驿站,有专门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立案服务,甚至立案、调解一条龙。
就法律援助这个事情而言,其实不是法院的事情,如果法院甩甩手说,去隔壁司法局找去吧,那当事人还真没办法。现在有的法院直接和司法局搞个协议,把法律援助律师的岗位设置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不用多说,“大娘,第二个窗口,是法律援助的律师,代理不要钱的,您过去那边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