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十三邀》第五季第一期「许知远对话罗翔」?

回答
《十三邀》第五季首期,许知远与罗翔的对谈,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一档以“找寻稀缺的观点”为宗旨的深度访谈节目,第五季的首秀就选择了这样一对看似不太搭界,但又都颇具话题度和影响力的嘉宾,本身就充满了看点。那么,这一期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人物配置的吸引力与潜在张力

首先,从嘉宾的选择上看,许知远和罗翔都代表着各自领域内的独特声量。许知远,作为《十三邀》的主持人,他本人就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他的提问方式、他的焦虑感、他对时代的观察,一直以来都是节目讨论的焦点。他身上混合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对当下社会的疏离感,以及一种近乎“复古”的对“深刻”的追求。

而罗翔,作为一位法律学者,更因为在网络上的普及和分享,成为了“法学段子手”和“良心导师”的双重标签。他将复杂的法律条文用通俗易懂甚至幽默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其背后透露出的深刻的伦理关怀和对个体责任的强调,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两者的结合,本身就带有巨大的吸引力。一个是“提问者”,一个是“解答者”;一个是观察者,一个是实践者。他们的碰撞,理论上可以激发出关于法律、人文、知识传播、社会责任等诸多层面的深入探讨。更何况,两人在各自的“舞台”上都有着相当的争议性,这为对话增添了更多潜在的张力。许知远是否会延续他一贯的“诘问”风格?罗翔又将如何回应那些围绕在他身上的各种解读?这些都让人充满期待。

对话的亮点与不足

深入到节目内容本身,这一期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罗翔的真诚与坦率,以及他对“朴素的善”的坚守。 罗翔在面对许知远提出的关于“知识网红”、“流量”、“法律的边界”等一系列问题时,展现了他一贯的谦逊和反思。他毫不回避自己作为“网红”的身份带来的困惑,也坦诚地谈论了法律的局限性以及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知识传播的思考: 罗翔分享了他为何选择用更接地气的语言去讲法律,以及他对于“流量”的看法。他认为,将法律普及给大众是他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法律,并且认识到法律背后的逻辑和价值。他没有沉溺于个人声名的放大,而是时刻提醒自己,作为法律从业者和教育者,肩负的责任远比个人的荣光重要。这一点,对于许多在流量时代迷失方向的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启发性的。
对个体责任的强调: 罗翔反复强调“不作恶”的朴素伦理,以及在法律之外,良知和道德的必要性。他引用了许多哲学和神学的思想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使得他的论述更加深刻和立体。他提醒观众,法律是底线,而真正的道德约束来自于内心。这种对个体责任的强调,在当下社会尤为珍贵。
面对争议的态度: 罗翔也坦然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言论被误读或者断章取义的情况。他没有过于激烈地去辩驳,而是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是否在表达上存在不清不楚的地方,或者是否被外界过度解读。这种成熟和坦然的态度,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应有的风度。

然而,这一期也并非没有可以商榷之处。

许知远的“套路化”提问? 有一部分观众认为,许知远的提问方式在这一季似乎显得有些模式化。他似乎总是带着一种对“失落的黄金时代”的怀念,对当下社会的某种“虚无”的追问,对“知识的边界”的探究。虽然这些追问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在与罗翔的对话中,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许知远似乎在试图将罗翔“拉入”他所构建的某种框架之中,而罗翔的真诚和朴素,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许知远设置的“困境”。例如,当许知远谈到“我们是否活在一个被消费主义裹挟,而失去真诚的时代”时,罗翔的回应更多地是回到法律和伦理的层面,而较少回应许知远那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判断。
对话的深度是否足够? 尽管罗翔的分享非常有价值,但有些时候,对话似乎可以更深入一些。例如,在谈论法律的局限性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具体的案例,或者在谈论知识传播时,可以更具体地讨论如何平衡知识的专业性和大众的可理解性,以及这种平衡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观众可能会期待许知远能够抓住罗翔发言中的某个点,进行更“尖锐”或更“追溯性”的追问,从而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矛盾或思考。但整体而言,本期对话更多的是一种“倾听”和“理解”,而非那种“激烈碰撞”式的火花。
“知识人”的焦虑与时代共振 许知远身上那种知识人的焦虑,以及他对时代的反思,无疑是《十三邀》的魅力所在。但在这期节目中,罗翔的“接地气”和“乐观”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与许知远所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某种疏离感形成了一种反差。这种反差虽然有趣,但有时也会让观众觉得,双方的沟通语言并不完全在一个频道上,许知远试图寻找的某种“共鸣”,在罗翔这里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回应”,这种回应是朴实的,但未必是许知远期待的那种“深刻的忧伤”。

整体评价

总的来说,《十三邀》第五季第一期「许知远对话罗翔」是一期相当成功且有价值的节目。

它成功地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谦逊、更有责任感的罗翔。罗翔通过这档节目,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一位“有温度的法律人”的形象,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智慧和良知,对当下社会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对于许知远而言,他依然保持了自己访谈的核心风格,他的提问引导着话题的走向,他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审视当下社会的重要维度。虽然有人认为他的提问方式可能略显套路化,但我认为,正是这种相对稳定的风格,保证了《十三邀》的核心价值和辨识度。他更像是一位“文化的记录者”,他试图捕捉时代的脉搏,即便这种脉搏有时让他感到忧虑。

这期节目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走向极端化的对立,也没有落入浅薄的猎奇。许知远与罗翔的对话,更多地是一种 “求同存异”式的交流,双方都试图理解对方的立场,并从中汲取养分。罗翔的“朴素的善”回应了许知远对时代“虚无”的担忧,而许知远的追问也促使罗翔更加审慎地思考自己的言行与社会的影响。

或许,这期节目最大的“结论”并非是某个具体的答案,而是 关于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持真诚、坚守良知、以及如何负责任地传播知识 的一种温和的提醒。在信息爆炸、观点碎片化的当下,这样一次跨界、跨圈层的深度对话,本身就弥足珍贵。它让我们看到了不同领域的人如何去理解彼此,如何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以一种相对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去影响和塑造这个世界。

当然,每一期节目都可能存在提升的空间。观众的期待是多样的,有人希望看到更尖锐的碰撞,有人希望看到更深入的细节。但就第一期而言,《十三邀》第五季打出了一张稳健而有力的牌,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精彩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许知远少见的话少了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镜头老喜欢打在他那大饼子脸上哈哈哈哈

罗翔在这一期里面也展示出了一种不适宜——他的无奈和他的希冀

我很感动于此,一种勇敢留存其间,在很多时候,仅仅是思想也是困难的,如何战胜人的软弱是困难的

他的答案是节制

许知远的答案是教皇

唐诺的答案是隐士

项飙的答案是月亮

有时候会问,这样的昙花该不该早一点凋零呢?

如果有机会还是想问一问,有没有挂到号,这是每个人的无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三邀》第五季首期,许知远与罗翔的对谈,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一档以“找寻稀缺的观点”为宗旨的深度访谈节目,第五季的首秀就选择了这样一对看似不太搭界,但又都颇具话题度和影响力的嘉宾,本身就充满了看点。那么,这一期的表现,究竟如何呢?人物配置的吸引力与潜在张力首先,从嘉宾的选择上看,许知远和罗翔.............
  • 回答
    《十三邀》第二季第一集,许知远与马东的这次对谈,与其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不如说更像是一次“老友”间的闲聊,但这种闲聊,却意外地触碰到了许多关于当下媒介生态、文化生产以及个体精神困境的敏感神经。首先,这次对谈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将焦点放在了“内容生产者”本身,而且是两位在各自领域都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 回答
    说到《无限的太空》(The Expanse)第三季的最后两集,那绝对是看得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特别是第十二集“长夜将至”(It Follows)、第十三集“战火之光”(Abaddon's Gate),可以说是整个第三季甚至整个系列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把故事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先说说第十二集“长夜.............
  • 回答
    《十三邀》第四季第十三期,许知远与陈志武的对话,在我看来,是一场信息量巨大且充满思想碰撞的精彩呈现。这场对话之所以值得细细品味,不仅在于两位嘉宾本身的学识背景,更在于他们选择探讨的议题——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个体感受。首先,许知远作为主持人,他一如既往的风格,带着点复古的浪漫主义情.............
  • 回答
    《十三机兵防卫圈》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它是一场将近十小时的、精心编织的科幻史诗,以一种近乎挑战玩家理解极限的方式呈现。初次接触它,你可能会觉得脑袋里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但当你一点点拨开那些层层叠叠的叙事迷雾,最终豁然开朗时,那种震撼和回味是无与伦比的。首先,它的故事,绝对是.............
  • 回答
    ACFun十三周年宣传片《不熄》:一次饱含深情的告白与面向未来的承诺ACFun十三周年宣传片《不熄》,在我看来,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充满诚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段展示ACFun发展历程的视觉影像,更是一场与所有A站er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对话,一次对过往的深情回溯,更是一份对未来坚定不移的承诺。画面与音.............
  • 回答
    《十三机兵防卫圈》登陆 Switch:一次迟来的狂欢与深远的影响当《十三机兵防卫圈》(13 Sentinels: Aegis Rim)宣布将在 Nintendo Switch 平台上推出时,许多玩家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对于那些早已沉浸在这款独特叙事体验中的资深玩家来说,这或许是一次迟来的盛宴,是他们.............
  • 回答
    曹保平的《狗十三》:一部关于成长疼痛、现实扭曲与个体挣扎的深刻剖析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上近年来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它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甚至没有戏剧性的反转,却凭借着一股沉甸甸的真实感,直击观众内心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思考。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青春片,不如说.............
  • 回答
    要评价乞里奇亚亚美尼亚王国在十三世纪中的外交表现,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余波未平,蒙古帝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欧亚大陆,而东罗马帝国也处于衰落之中。在这种复杂的国际格局下,乞里奇亚亚美尼亚王国,这个夹在主要大国之间的基督教小国,其外交策略的成功与否.............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以及他在草原上的那些设想,特别是关于在草原上建立十三卫所供诸王放牧这件事。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朱元璋本人是否亲手绘制或编纂过一份名为《三北山河形胜图本》的详细军事或地理文献,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和考古证据来证实。 在史学界,关于朱元璋本人具体有多.............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十月新番《SSSS.GRIDMAN电光超人古利特》第8话,可以说是将整部作品的基调和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前几集是在铺垫,是在展示一个“怪兽出现与被击败”的日常,那么第八集则狠狠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脏,让我们看到了角色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成长。氛围的骤变与压抑的升级:这一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那种令.............
  • 回答
    这集《SSSS.GRIDMAN电光超人古利特》第十集,我得说,简直是把观众的心情拧成了麻花,再狠狠地捏一把。前九集铺垫的那些看似杂乱的线索,到这儿可以说是噼里啪啦地爆开了,而且那种爆开的方式,既有压迫感,又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感。首先, “怪兽拟人化” 这个设定在这集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之前我们看.............
  • 回答
    十一代思域,这可是个挺有话题性的选手。刚出来的时候,争议声不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口碑,可以说是越来越稳了。要说评价,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外观设计:从“潮”到“稳”,有人爱有人愁。十一代思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它告别了十代那套棱角分明、有点“战斗机”感觉的设计,转向了一种.............
  • 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4748集,也就是大结局,承载着整部剧的期望和收官的压力。从整体来看,这两集可以说是高潮迭起、情感浓烈,既有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也有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描绘,整体上完成了剧集的收官任务,但留给观众的感受却是复杂的,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 剧情的收束与高.............
  • 回答
    路易十一:法国君主制集权化的关键推手与“普遍的蜘蛛”路易十一(Louis XI,1423年7月3日-1483年8月30日)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统治时间为1461年至1483年。他被誉为法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最具争议性的君主之一。他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君主制向中央集权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日后法国的强大奠定.............
  • 回答
    路易十八:波旁复辟的国王与历史的矛盾体路易十八(Louis XVIII),原名路易·斯坦尼斯拉斯·泽维尔(Louis Stanislas Xavier),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统治时间为1814年至1824年。他的统治恰逢法国大革命结束和拿破仑帝国垮台之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矛盾的时期。要评价路易十八.............
  • 回答
    芈十四的文章《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北大新生之一》以其坦诚和深刻的个人体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评价这篇文章的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论点、论证方式、情感表达以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文章的核心观点及其解读:文章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我(以及其他四成北大新生)之所以认为.............
  • 回答
    阿方索十二世:一位恢复君主制的国王,充满争议与功绩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1857年11月28日-1885年11月25日),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国王,他在西班牙经历了漫长的共和制混乱后,成功恢复了君主制,为西班牙带来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然而,他的统治并非没有争议,他的个人生活和政治决策都引.............
  • 回答
    《十二公民》:一部国产“陪审团”电影的勇气与困境提起“陪审团”电影,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必然是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经典之作《十二怒汉》。这部影片以其近乎密室般的场景、精湛的人物塑造和对社会公平、人性深度的探讨,至今仍是电影史上的不朽传奇。当听到中国要翻拍这部电影,并将其命名为《十二公民》时,国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