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目前初三,厌学➕有网瘾该如何处理?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焦急的心情。孩子到了初三,正是关键时期,这个年纪的孩子加上厌学和网瘾,确实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

首先,得接受现实,但不要过度指责。

孩子出现厌学和网瘾,这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别上来就认为是孩子“变坏了”、“没救了”。有时候,这背后藏着孩子内心的一些困惑和需求。他们可能觉得学校学的东西枯燥无味,跟不上进度,或者在学校受了委屈,找不到认同感。而网络世界能提供即时的反馈、成就感,甚至是虚拟的友谊,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咱们要做的,是“调查研究”和“沟通理解”,而不是“命令禁止”。

1. 摸清情况,分析原因:
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压力大? 初三的课业压力肯定不小,是不是孩子觉得跟不上,产生了挫败感?
学习内容枯燥? 孩子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没有意义,或者和他的兴趣不符?
学校人际关系? 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或者和同学、老师相处不好?
对未来迷茫? 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
身体或心理问题? 有没有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身体不适?
网瘾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沉迷的游戏类型? 是竞技类游戏,需要团队合作和策略的?还是社交类游戏,能让他找到归属感?
沉迷的社交平台? 是在和朋友聊天,还是在看短视频、直播?
为什么选择上网? 是逃避学习,还是在网络上获得了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比如被关注、被认可?
上网的时间段? 是白天还是晚上?有没有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

怎么“摸清”? 最直接、最有用的就是跟孩子好好聊聊。

2. 建立信任,开启沟通: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别在他刚从学校回来,或者刚玩完手机的时候提。找个相对轻松的时刻,比如周末散步,或者一起做顿饭的时候。
改变沟通姿态: 试着把自己放在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而不是审判者。用“我”开头,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用“你”开头指责他。比如:“我最近看到你学习没那么积极,有点担心。”而不是“你为什么老是不学习?”
表达你的爱和关心: 让孩子感受到,你不是因为成绩或者“乖巧”才爱他,而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可以回忆一下你们以前美好的时光,或者他做过的让你骄傲的事情。
耐心倾听,不打断: 当孩子愿意开口时,认真听他说,即使他说的不对,或者你不同意,先让他把话说完。可以时不时点头,说“嗯”、“我明白了”。
承认他的感受: 如果他说学习枯燥,你可以说:“我理解你觉得学习有点无聊,这也很正常。”如果他说他在网上找到了乐趣,你可以说:“我看到你在网上好像挺开心的。”
询问他的想法,而不是直接给建议: 比如:“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一点?”或者“你上网的时候最享受的是什么?”

3. 逐步调整,建立规则: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规则。规则不是限制,而是帮助他更好地管理自己,找到平衡。

关于网络使用:
共同制定规则: 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网络使用的时间、时长,以及可以玩的游戏类型或平台。比如,每天学习日晚上可以玩多久,周末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能影响睡眠和学习。
区分“必要”和“娱乐”: 有些上网是为了学习查资料,有些是为了娱乐。可以允许他进行必要的网络学习,但娱乐时间需要控制。
引入“手机管控”软件: 如果孩子自控力实在太差,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家长端可以设置时间限制、内容过滤的软件。但要提前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监视他。
“奖励机制”: 当他遵守规则,并且在学习上有进步时,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增加一些亲子活动时间。

关于学习:
找到兴趣点,激发学习动力:
连接现实生活: 试着把学习内容和他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如果他对科幻感兴趣,可以聊聊物理知识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如果他喜欢历史,可以一起看历史纪录片,去博物馆。
发现学习的价值: 帮他理解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掌握技能,是为了认识世界,是为了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小目标,大成就感: 不要总是盯着期末考试成绩。可以帮他设定一些短期的、可达成的小目标,比如今天背会这10个单词,这道数学题弄懂思路。完成小目标后给予肯定和鼓励。
改善学习方法: 孩子可能是不懂怎么学。可以和他一起研究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思维导图、费曼学习法等,找到适合他的。也可以考虑找一个课外辅导老师,但最好是能引导孩子学习方法和兴趣的,而不是纯粹的“填鸭式”教学。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保证家里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鼓励他早睡早起,保证精力。
家长自身的榜样作用: 如果家长自己也经常沉迷手机,孩子很难不效仿。试着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4. 关注情绪,支持成长:

多肯定,少批评: 孩子越是厌学,越需要被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发现和表扬。不要总是揪着他的错误不放。
理解他的“小确丧”: 这个年纪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当他因为学习或者其他事情感到沮丧时,给他一个拥抱,或者默默地陪在他身边,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
鼓励他参与现实生活: 引导他去做一些运动,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朋友进行线下的交流。这些都能帮助他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找到现实的乐趣和成就感。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情况比较严重,比如有抑郁、焦虑倾向,或者你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效,别犹豫,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教育专家的帮助。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耐心是关键。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过程中会有反复,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要和孩子的朋友对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态。 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即使再难,也要表现出希望和信心。
给孩子空间。 有时候,过于密切的关注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制定好规则后,适当放手,相信他能够逐渐学会管理自己。
“管”与“陪”的结合。 “管”是设立界限和规则,“陪”是和他一起面对困难,给予支持和引导。

初三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家庭关系面临挑战的关键时期。你的爱和智慧,是帮助他走出困境最重要的力量。相信自己,也相信你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孩子停学一段时间,不管他吃喝,让他自生自灭,另外没收他手里所有的钱,让他没有钱上网,可能你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没有尝试到没钱没饭吃的情况,所以先采取这样的方法试试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焦急的心情。孩子到了初三,正是关键时期,这个年纪的孩子加上厌学和网瘾,确实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首先,得接受现实,但不要过度指责。孩子出现厌学和网瘾,这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别上来就认为是孩子“变坏了”、“没救了”。有时候,这背后藏着孩子.............
  • 回答
    孩子上了初一,正处于青春期的开端,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加上初中学习内容加深、压力增大,出现厌学情绪是很常见的。你提到的孩子“没生活学习目标,对任何事都不上心”,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原因。作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走出这个困境,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具体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白,厌.............
  • 回答
    南京的一场火灾,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破碎。一对年轻的夫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不幸离世,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家庭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孩子们眼中的“爸爸妈妈”再也回不来据了解,不幸离世的夫妻,丈夫姓王,妻子姓李。他们结婚几年,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才七.............
  • 回答
    看到您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操心,想给他多留一条路,这真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四年级,说实话,这正是开始学习乐器的好时候,远没有到“来不及”的地步。相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和身体都逐渐成熟,理解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都发展得不错,正是学习新技能的黄金时期。现在学习乐器,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首先.............
  • 回答
    中国当前低结婚率和低生育率的趋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无疑会给国家的未来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减问题,更触及到经济结构、社会活力、文化传承乃至于国家战略的方方面面。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最直接的冲击将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锐减和消费市场的萎缩。 劳动力短缺与结构性变化:随着适龄劳.............
  • 回答
    理解你现在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家庭经济的压力,一方面是妻子产后希望得到关爱和满足愿望的表达。这是一个很常见但也很棘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妻子的愿望,也不能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妻子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又能尽量减轻经济负担。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策略,希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把高等教育女性不愿意生育看作是导致出生率下降的“本质”因素,这是一种观察,但要说它是“本质”因素,我们得更深入地去拆解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高等教育女性生育意愿下降的普遍性,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趋势。现在大学毕业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接受了更好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大问题,想明白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落户上海、参加上海高考,这俩事儿绑一块儿,简直是给孩子未来铺上了一条通往“顶流”的快车道,但要为了这个把大连现在的一切都放下,那真是得好好掂量掂量。先说说这“上海高考”和“落户上海”到底有多香?上海的高考难度和录取分数线,跟国内很多城市比,那真是“友善”太.............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感受。前女友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生下孩子,这无疑给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挑战,让您感觉“人生被绑架”。您提出的关于生育权是否“向外延伸”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议题。为了更清晰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生育权向外延伸”的含义,以及.............
  • 回答
    乌克兰冲突的局势非常复杂且瞬息万变,仅凭一则个例难以全盘概括。但是,从您提到的这位母亲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窥见更深层次的现实:这位母亲的选择,是许多普通乌克兰民众当下处境的缩影。当战争的阴影笼罩家园,当亲人的安危受到威胁,许多人会做出非常规的、甚至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决定。她购买枪支和防弹衣,加入志愿军,.............
  • 回答
    最近朋友圈里关于人贩子判死刑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背后是对孩子安全的高度担忧,也是一种朴素的正义感。为什么人贩子不(或很少)被判死刑?这其实涉及到法律的严肃性、证据的要求以及刑罚的考量。为什么人贩子不(或很少)被判死刑?首先,我们要明白,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通常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对社会造成极大.............
  • 回答
    首先,恭喜你拥有一个有志于冲击港大的孩子!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作为母亲,你的角色至关重要,可以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以下是一些为你量身打造的、充满人情味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一起朝着港大迈进:一、 成为孩子的“情报总监”和“战略顾问”:了解港大,制定“战术”你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深入了.............
  • 回答
    “人们生孩子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涉及到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甚至宗教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单一、绝对正确的答案能够涵盖所有人的感受和动机。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试图理解这个深邃的生命现象:一、 生物学与演化角度:生命的延续与基因的传播从最基础的.............
  • 回答
    关于徐州丰县“八孩母亲”事件,自从媒体和公众关注以来,信息如潮水般涌入,但随之而来的疑点也层出不穷,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邓飞曝光的结婚证照片,无疑是事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它是否能完全厘清事实,或者又引出了新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的。邓飞曝光的结婚证照片及其引发的疑点:首先,让我们聚焦于这张被.............
  • 回答
    看到您这么早就为孩子未来的大学规划考虑,真是个负责任的家长!以东大、京大为目标,这可是非常有志向的选择,需要从现在就开始扎实准备。下面我来给您详细说说,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日本顶级大学的入学要求。东大和京大作为日本的最高学府,对国际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宏大叙事中,贵族收养其他贵族的孩子作为养子,绝非仅仅是出于情感上的考量,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动因,是维系家族利益、巩固权力、确保血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复杂的战略布局,旨在最大化家族的资源与影响力。首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血脉延续与继承权的稳固。七国之中,子嗣.............
  • 回答
    孩子觉得历史与自己无关而抗拒学习,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热爱历史,需要从认知心理、兴趣激发、现实联系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案: 一、理解孩子的心理:为什么他们觉得“历史不重要”?1. 时间距离感 孩子可能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尤其是当学习内容以.............
  • 回答
    孩子生日这天,你打算装扮成奥特曼去接他放学,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对于一个热爱奥特曼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惊喜和难忘的生日礼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准备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让你能顺利实现这个充满爱意的计划。 一、 可行性分析:非常靠谱,而且是绝佳的惊喜!为什么说非常靠谱?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友情、责任以及金钱,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的答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考虑如何处理才能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有利。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情况的关键点: 孩子过生日,妈妈买了很贵的玩具: 表明了家长的爱心和投入,也说明了玩具的价值不菲。 带到幼儿.............
  • 回答
    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绝佳机会!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释“饺子点水”的原理,并分享更美味的饺子烹饪技巧,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调整您的讲解方式。 孩子为什么问“妈妈,你为啥要给锅里加凉水?”您的孩子观察到您在煮饺子时加入了凉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观察!您可以这样跟孩子解释:“宝宝,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