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怎么看 2015 年大选之后的英国政治?其政治格局将怎样影响将来中国经济的走向?

回答
2015 年英国大选后的政治走向,确实是一段值得细细解读的时期,它不仅深刻改变了英国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

2015 年大选后的英国政治格局:风起云涌,分歧渐显

2015 年大选,保守党在戴维·卡梅伦的领导下意外地赢得了议会多数席位,这打破了此前联合执政的局面,也让英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这次胜利的背后,埋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裂痕,而这些裂痕最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撕裂了英国的政治版图。

“脱欧”的阴影开始笼罩: 尽管保守党在 2015 年大选中取得了胜利,但一个关键的竞选承诺——就是就是关于英国是否应该留在欧盟的问题举行公投——为后来的“脱欧”公投埋下了伏笔。卡梅伦希望通过公投来解决党内对于欧盟成员国身份的长期争论,但事与愿违,公投结果最终让英国走上了脱离欧盟的道路。这无疑是 2015 年大选后英国政治最重大的转折点。

政治极化加剧: “脱欧”公投的争议,以及后续漫长而充满波折的谈判过程,极大地加剧了英国国内的政治极化。支持“脱欧”和反对“脱欧”的阵营之间,在政治立场、社会价值观乃至经济前景的看法上,都产生了难以弥合的鸿沟。这种极化不仅体现在政党之间,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得国内政治的运作更加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

保守党内部分歧: 尽管保守党赢得了多数席位,但党内对于“脱欧”模式、未来经济政策以及英国在世界上的定位等问题,存在着显著的分歧。从卡梅伦的辞职,到特蕾莎·梅接任后的艰难斡旋,再到鲍里斯·约翰逊的“硬脱欧”路线,保守党经历了多次领导层的更迭和政策方向的摇摆。这种内耗削弱了政府的执政效率,也使得英国的长期战略规划变得模糊。

工党的转型与挑战: 杰里米·科尔宾领导下的工党,在 2015 年后试图进行一次深刻的改革,吸引了大量年轻选民和对现有体制不满的群体。然而,科尔宾的左翼路线以及在“脱欧”问题上的模糊立场,也让工党在随后的几次大选中未能获得多数席位,面临着重返执政的严峻挑战。

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再度升温: “脱欧”公投的结果,也对苏格兰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苏格兰多数民众投票支持留在欧盟,这为苏格兰独立运动提供了新的动力。苏格兰民族党(SNP)在选举中表现强劲,并不断呼吁举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这为英国的统一性增添了不确定性。

2015 年大选后的英国政治对中国经济走向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5 年大选后的英国政治动荡,特别是“脱欧”进程,对中国经济而言,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不少挑战。

“脱欧”带来的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
短期影响: “脱欧”公投以及随后的谈判过程,造成了英国经济的短期波动,英镑汇率的贬值吸引了部分中国企业的投资,因为购买英国资产变得更加便宜。然而,与此同时,围绕贸易协定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长期影响: 英国脱离欧盟,意味着其与欧盟的贸易关系需要重新界定。这可能会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机会,例如,通过英国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但也可能面临新的贸易壁垒或更复杂的监管要求。对于在中国市场投资的英国企业而言,他们也会重新评估其在欧洲的布局,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策略。

英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转变与“黄金时代”的重塑:
寻求新的贸易伙伴: 在脱离欧盟后,英国积极寻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建立新的贸易关系。这为中英两国深化双边贸易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双方可以就关税、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谈判,以期达成更具吸引力的贸易协定。
“黄金时代”的挑战: 尽管中英两国曾经强调“黄金时代”,但“脱欧”后的英国政治不确定性,以及英国政府在人权、国家安全等问题上的立场变化,都可能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构成挑战。中国需要审慎评估,在深化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应对潜在的政治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与伦敦金融中心:
伦敦的优势: 即使在“脱欧”之后,伦敦仍然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尤其在人民币离岸交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英国政府在“脱欧”后,依然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融资活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潜在挑战: 然而,“脱欧”的长期影响,以及英国金融监管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也可能对伦敦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考虑分散金融风险,例如,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使用。

地缘政治因素与供应链重塑:
英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脱欧”促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并在某些领域,例如印太地区,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联系。这可能为中国在某些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领域带来新的对话空间。
供应链的风险与机遇: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是当前国际经济的重要趋势。英国政治的动荡,特别是“脱欧”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可能会促使一些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的布局,这可能为中国在某些领域提供新的合作机会,但也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总而言之,2015 年大选之后的英国政治,是一段充满变革和不确定性的时期。英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剧烈动荡,特别是“脱欧”公投及其后续影响,对中国经济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在与英国发展经贸关系时,需要更加精细地考量地缘政治、贸易协定、金融监管以及全球供应链等多种因素,以抓住机遇,规避风险,确保自身经济的稳健发展。理解英国政治的演变,对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英国大选的主要焦点在于债务/NHS(国民医保)/移民-欧盟/苏格兰(公投后续)。

1.债务方面,一致观点是债务GDP比依然很高,分歧只在于高债务的责任认定(i.e. 到底是保守党的错还是前任工党政府的错),以及缩小债务的幅度的问题。责任认定基本一目了然,保守党说债务在本届政府内已经开始减少,保守党的紧缩(austerity)政策行之有效,必须继续实行才能减少债务,现在的债务累计都是前届工党政府积重难返;工党方面反其道而行之,指责保守党的紧缩政策反而扩大财政赤字。而其它小党的一般观点是,两党都有问题。但他们也自知实力弱小(其中英国独立党(UKIP)现有议会议席还是靠右翼保守党议员变节才获得的)不能得到议会大多数席位不可能有组阁权,只能亮明观点,尽可能争取更多议席,让自己受邀加入联合政府(根据大多数媒体和政治观察员分析,本次大选由于没有根本性的政策区别,选举后很大概率上依然不可能有多数内阁产生(i.e. 没有任何一党获得议会过半议席),这样这些能拿到相当议席的小党就可以有很大的leverage来参与组建联合政府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了(参见上届大选的自民党(Lib Dem))。

但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自民党。自民党与保守党在现任内阁里联合执政,但在大选辩论的时候克雷格(Nick Clegg自民党党魁)却率先向卡梅伦开炮,质疑卡相(其实主要是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制定)的经济政策,搞得卡相面色尴尬,好半天才缓过来。(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一下本次大选的电视辩论,7党党首一起上,比美帝的电视辩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另外一个背景是,根据卫报(The Guardian)的民意调查,克雷格在自己的选区已经落后于工党的主要竞争对手了(英国议会选举和美国选举(甚至和台湾立法院选举)都不太一样,即便贵为党魁,能否选上成为议员只能由所在选区选举结果确定,所以理论上存在一个党获得议会多数但党首落选的可能。但参选人员可以在选举前自由更换选区,故上一个可能性实际上几乎没有发生过,因为党首一般会自己给自己分配一个稳定的选区参选)这里不提保守党竞争对手,因为保守党参选人民意统计结果大约5%支持率,明显是保守党在该区域放水力图保送克雷格过关。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副首相的克雷格却反水攻击卡相,不仅是打自己的脸,而且也让潜在的政治合作者产生警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向米利班德(Ed Miliband)(工党党首)示好,但看到这样的情况,即便米利班德能拿到更多的议席,如果有旗鼓相当的合作者,他还会和自民党合作吗?窃以为克雷格在这次辩论中在三大党里面表现最差(上届大选辩论我就觉得克雷格纯粹是在扯淡空谈,没有明确的政策方针,由此看来曾经在工党成立前和保守党(及其前身托利党(Tory))争夺议会组阁权的自民党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彻底沦为二流小党了)。

2.NHS其实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因为作为公益事业的医保服务,在西欧这种人口并不少的发达经济体中不可避免地会烧很多钱。如果投入很多,财政赤字绝对不会少;而如果要减少债务,对NHS动刀子是绝对躲不开的。抛开辩论时时常跑题的威尔士党党魁不论,剩下几个党党首的观点总结如下:

保守党:不抛弃NHS,但有节制地投入,适当开放私有化(说白了就是要减少NHS开支,减轻财政包袱,也是延续奥斯本的财政政策)

工党:加大NHS投入,充分保证医保服务(符合工党对NHS的一贯态度,NHS本身是时任工党首相艾德礼(Clement Attlee)在二战后的首届内阁任期中推行的)

自民党:立场介于保守党工党之间(符合其自身的政治定位(搅屎棍),也反映克雷格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政策纲领)

英国独立党:立场趋近工党,但强调通过减少对外援助,减少欧盟的份子钱,收紧移民实现对NHS的高投入,即经济政策总体反而趋近保守党的紧缩政策(该党党首法拉奇(Nigel Farage)曾是保守党议员,因反对时任首相梅杰(Sir John Major撒切尔夫人的继任者)的欧盟政策而退党,与其它右翼的退党成员另组UKIP)

苏格兰独立党(SNP):立场趋近工党,主体强调NHS不能减少而且不能私有化,因为会影响到苏格兰的利益(这里关于英国的政治体制和英格兰-苏格兰的问题以后有机会细讲,先挖个坑)

绿党:立场比工党更激进(符合其极左的政治定位)(传统政治语境的左/右和天朝的左/右有很大的区别,普遍意义上的欧洲绿党放到天朝的政治光谱里面基本可以理解为纯政治问题的右愤+经济问题的毛左)

如前文所言,提高NHS和减少债务,从本质上来讲是矛盾的(可以参考德国人眼中好吃懒做的希腊)。除去秉持紧缩政策的保守党、中立的自民党和用另外方法解决的UKIP,剩下的党派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表述都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说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工党/SNP/绿党的鬼话。但选民大部分都是愚蠢的,即便是老牌政治体制强国英国也不例外,听到好听的话,投个票表个态就好,有几个人会真正想他们的逻辑?这也是选票选举最大的问题。(本人英粉且政治立场中间偏右,但这并不妨碍我质疑其制度的局限)

3.移民-欧盟问题,其实主要是UKIP和SNP/绿党之间的分歧最大,保守党和工党只是从相应的方向更加折衷考虑,也比较符合英国的政治光谱。(这里依旧不提威尔士党,因为其党首完全没有一个有逻辑的政策指向,只是强调自己是威尔士的声音,没有实质内容。以后的分析也会自动略过这个党)(自民党依旧中立,这里也不再提)

UKIP:强烈主张收紧移民及退出欧盟(符合其右翼/反移民的立党原则)(UKIP的一切政策都是围绕反移民制定的,另外还有对英格兰地位的强调,在此不表)

SNP:强烈反对退出欧盟,并威胁如果英国退出欧盟就立即再度举行独立公投;对移民问题没有过多评论

绿党:反对限制移民;倾向留在欧盟内部,但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并不坚定

再看主流两党:

保守党:主张适当收紧移民(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应该已经能感受到保守党的政策了,因为现在英国本科留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继续读研究生将必须立即回国,没有找工作的窗口期了);主张留在改革后的欧盟(即对现在的欧盟体制不满,如英国不获得更大的权力就要退出,也就是更加倾向退出),并主张通过公投决定是否留在欧盟内部

工党:移民问题倾向维持现状;倾向留在现有欧盟体制内,并攻击保守党一心要退出欧盟,但本身并不反对退出欧盟,对欧盟公投也不反对

比起极端的小党,两大党的政策反而有所趋同,这也应对了英国在欧盟/欧洲内部事务的发言权越来越小的尴尬。从欧债危机到乌克兰危机,英国虽然国内喊得很多,但真正到欧盟/国际层面上,实际参与的程度并不高,而保留自主货币不加入欧元区,虽然的确满足了不少大英帝国子民的骄傲心态,但事实上的确把英国和欧洲主流经济无形地设了一道坎(虽然欧洲内部经济壁垒比绝大多数国家间的都要低很多)。在法德双引擎主导欧盟的既定体系下,英国在欧盟内部被边缘化已经不是“是”与“不是”的问题了,而是“快”与“慢”的问题了。而即便天祝女王,法德两国都被抹掉了,英国又有多大的把握能让剩下的欧盟国家尊自己为盟主?这些在英国,不论是左还是右,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正有鉴于此,英国政府才会在外交政策上和美国更加同步(参考乌克兰问题上英国和法德的态度区别)(这里面虽然有英美特殊关系的原因,但这种特殊关系本身就是英国身处欧洲而没有安全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只不过在如今更加加强了),才会抢在欧洲其它国家前高调宣布加入天朝主导的亚投行(看起来这与上面提到的英美特殊关系背道而驰,但由于这一步对美国来讲也并没有严重到将军抽车的地步,所以不会真正伤及英美关系的根本,只是把英国从美国的血盟变成了类似于韩国/澳大利亚一样的存在,即政治防务靠拢美国,经济接触天朝)(无论如何,在欧盟一团散沙危机四伏,俄国受困于乌克兰危机与自身经济体系,中东乱局一团的情况下,天朝已经在朝着世界一极的方向进发了(虽则韬光养晦依旧重要,但现实是,再藏,这么大的体量,也藏不住了),而对英国这种既不能内部领导欧洲,又不能自己支配欧洲,但却又有“自古以来”对控制欧洲的兴趣的国家来讲,在稳住现有强权(美国)的情况下,积极接触未来强权(天朝),甚至为未来强权站台,是真正的上上之策,至少在两大强权中维持平衡,对于常年搞离岸平衡的英国来讲,利远大于弊)。英国现在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外围力量的介入,来达到控制(至少是影响)欧洲的目的。而这个目的的实现,和在不在欧盟本身,关系已经不是那么大了。

4.苏格兰问题,主要集中在保守党、工党和SNP身上(可能还有自民党,但自民党在这个问题上基本和保守党一致,在此不表),而诸多议题说破大天,也就是哪个党能在苏格兰吸引到更多选票的问题。

现在的情形是这样:

现在的情形就是SNP在苏格兰占压倒性的地位。

不考虑苏格兰独立的问题,从纯政治光谱来分析,SNP也是一个左翼政党,甚至有民粹倾向。考虑到苏格兰在英国体系内经济一般(虽然比威尔士和北爱还是要好不少,但北爱由于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吸引了太多的眼球,导致苏格兰本身的问题越积越多,最终爆发到要公投的地步),而自然资源又比较丰富,但收入分配很大程度上要由伦敦威斯敏斯特的议会来决定,左翼政党在此地市场很大是自然而然的。这也就决定了保守党先天在苏格兰就不太可能成为多数党,旁证了90年代自苏格兰议会(没错和伦敦的那个一样叫Parliament,不是像威尔士或者北爱那样叫Assembly)成立以来几乎没拿过多数席位的历史。(苏格兰议会是在布莱尔内阁时期成立的,目的在于给地方分权,但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这种分权为日后苏格兰的独立公投埋下了伏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布莱尔可以算是英奸。关于苏格兰议会的问题这里不细讲先挖个坑。)

所以,从具体策略来讲,保守党在苏格兰反而是放低身段,以小党的角度思考,主打反对工党/SNP,力求多争取选票。

具体到工党和SNP,主要的论题一是继续分权,二是战略核潜艇基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工党和保守党没有本质区别,工党和SNP也只能是继续扯皮各说各话。

第二个问题,也是保守党火力最凶猛的地方。SNP主张英国皇家海军的核潜艇移出苏格兰的Clyde基地,在英格兰另觅新址。工党在这个方面可以妥协,认为好商量,但没有具体对策。

说到苏格兰又不得不说一个阴谋论。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和保守党政策方面矛盾最大的不是工党,反而是SNP。如果SNP成为决定组阁政党的leverage,保守党无论如何无法成为执政党。而工党在绝对比较上略逊保守党的前提下,很有可能与SNP联手组阁,这样不仅在威斯敏斯特保守党称为在野党,在苏格兰议会保守党更是没有任何发言权。所以保守党最近一直在迫使工党在SNP参与内阁的问题上表态,要其排除邀请SNP共同组阁的可能性。

说完大选关键,再来谈一下对下届议会组成的分析。

由于英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议会选举政治,而三大党政策逐渐趋同但没有颠覆性的变化,各自的铁票源相对稳定,所以基本盘大致都能守住(自民党有些例外,参见上文对克雷格选区的分析,以及考虑到电视辩论上的情况,不排除保守党反过来做掉克雷格的可能性)。而摇摆票源方面,根据个人在Quora及部分英国媒体下面的跟进评论,一半左右的英国人比较认同保守党目前的经济政策,所以孤立来看,保守党依旧会领先工党,在组阁方面握有先手。

但具体到小党派上,情况就会有变数了。个人认为最近的欧洲议会选举和苏格兰独立公投都是很好的参照。前者UKIP以及一系列欧洲右翼(甚至极右翼)政党获得重大胜利,都证明民众对于长期的移民潮已然厌倦;而ISIS在中东的活动、法国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更为限制移民(尤其是中东穆斯林移民)政策推动者找到施政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再考虑到英国人传统上的保守主义光荣孤立,立场极右的UKIP很有可能吸引到相当部分的选票。而后者的结果,证明苏格兰并不像SNP设想的一样对自己的政策全方位支持(SNP的宗旨就是推动苏格兰独立,这甚至比台湾的民进党还要直接),所以SNP的议席极有可能会萎缩。至于绿党和威尔士党,基本可以被理解为酱油党,任何一党的议席都不可能成为组阁的leverage。

综上,下一届议会的选举结果,很有可能是这样:

保守党为议会第一大党,但议席不超过50%

工党第二,与保守党差距在5%以内

UKIP得票率高于自民党,或至少不相上下,成为组阁的leverage

SNP得票率第五,比之前有所下降,但基本盘还在

绿党/威尔士党继续打酱油

考虑到政治立场的问题,以及克雷格脑残的政治自杀,很有可能保守党联合UKIP组阁,卡相连任,法拉奇任副首相。

说了这么多再回来说对天朝的影响。个人认为英国两大党对天朝的态度是一致的,即经济贸易、民用科技上加强合作,政治上保持适度合作,价值观问题还会提出但不作为主要关切。(这里要再提一下奥斯本。据英媒报道,在加入亚投行的问题上,奥斯本是最坚定的支持者,面对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向卡相痛陈利害,才有的英国率先加入亚投行这一出。而奥斯本在任上积极推进与天朝的经贸金融合作,力推伦敦金融城作为欧洲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并对天朝银行业、核电、高铁进入英国大开绿灯,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亲华派。而奥斯本的经济政策在保守党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点在卡相的两次内阁重组中奥斯本一直是财政大臣即可看出。从这个角度来讲,保守党政府连任,有助于奥斯本政策的延续,也有助于天朝开拓英国市场)

最可能给天朝捣乱的可能是那些小党:自民党如其党名,对价值观问题极为偏执(卡相见Dalai据说不是他主动要见而是克雷格要见连带着把卡相绑上船了,而香港问题除了彭定康之外也就是克雷格话放得最多了);绿党亦然,同时还会在高铁、生态问题上敲打天朝;UKIP的保守立场可能会促使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天朝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影响。(SNP和威尔士党的关切点都与天朝无关,不会有太大的立场,不过SNP考虑到日后独立的问题可能会给天朝企业更多开发苏格兰的机会,这个是有可能的)

不过不管怎样,作为一个议会选举政治运转非常成熟的国家,英国无论是谁进入内阁,对华政策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天朝能够做的就是抓住这些微小调整中的机遇,利用英国的资源、市场和影响力,加强对欧洲的影响,并借机扩大和欧洲的合作。

P.S. 个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国际关系状态是:天朝和欧洲能够结为战略盟友;与美国保持经济上的稳定联系,增强政治军事互动,但逐步消解美国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力;北方稳住俄国并调停欧俄矛盾;南部利用巴基斯坦等国对印度施加持续而强大的压力,防止其坐大;在东亚/东南亚稳住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越南,没有九成胜算则不可断然敲打),重点联合韩国压制日本,联合印尼马来西亚压制菲律宾;在中东除了反恐事务外不做绝对表态,以呼吁和平为主;继续加强与非洲拉美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合作,但在拉美的活动要适度,防止美国反弹。

========================================================================

大选结束了现在再来复盘一下。最终的党派排位和之前的预测一样,但我确实没有预料到几个点:

1. 保守党一方就能拿到50%+的议席,而这么一来也就完全没有必要组成联合政府了,卡梅伦内阁的施政效率会有所提高。

2. 工党在苏格兰的议席几乎全丢了,也就导致它在本届议会里面再也没有独立和保守党叫板的资本了。

3. UKIP虽然从全国范围的得票率来看确实是第三大受支持的党派,但由于议员议席和选区直接绑定,在绝大多数选区都不能拿到第一的UKIP显然是吃了大亏,连法拉奇本人都没有拿到议席,确实也是很可惜。这也一定程度上让议会选举改革的事情变得很有必要。(当然作为系统的获益者无论是保守党还是SNP都不会推进改革的)

4. SNP能拿到几乎90%的苏格兰议席令人震惊。这也是下一届内阁不得不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个人以为如果不想办法肢解SNP,对英国来讲后患无穷。

题外话,工党/自民党/UKIP的党首因为败选已经辞职了。卡相这个帽子戏法也是漂亮。

(留一个坑,之后有时间讲讲自民党为什么这次败得这么惨。下周就期末考试了还没复习完昨天关注了一晚上的大选更新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5 年英国大选后的政治走向,确实是一段值得细细解读的时期,它不仅深刻改变了英国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2015 年大选后的英国政治格局:风起云涌,分歧渐显2015 年大选,保守党在戴维·卡梅伦的领导下意外地赢得了议会多数席位,这打破了此前联合执政的局面,.............
  • 回答
    2015年啊,说起来还真是挺值得回味的一年。那会儿我刚大学毕业不久,正处在一个人生的小岔路口,既有点初入社会的兴奋,又夹杂着对未来朦胧的不确定感。年初的时候,我还在一家挺小的创业公司里摸爬滚打。那时候公司人不多,大家都是年轻人,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加班是常态,但氛围特别好,大家像战友一样。我记得我负.............
  • 回答
    您侄女的数学试卷被判错,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交换乘法位置还能判错”这一点,确实让人有些不解。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核心问题:交换乘法位置(乘法交换律)为何会被判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乘法交换律 (Commutative Property of Multiplica.............
  • 回答
    “博肖小学”,这个名字,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在我的脑海里扎根了,挥之不去。提起“博肖”,很多人第一反应大概会是那两位耀眼的名字,但今天,我想把焦点拉回到这所学校本身,一个名字引发的想象,以及它可能承载的意义。首先,得承认,“博肖”这个名字,自带一种独特的气质。它不像那些传统的、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校名,也.............
  • 回答
    这句话,说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它触及了一个很根本的道理,那就是真正的肯定和赞美,是建立在有选择、有判断的基础上的。你想啊,如果一个人、一个事物,甚至一种制度,只能接受歌功颂德,不容许一丝一毫的质疑或者批评,那么这种“赞美”就变味了。它不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更像是一种被强加的表演,一种不得不进行的.............
  • 回答
    NFT 板块,这玩意儿,说实话,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又想摸又怕烫手。它就像个刚出道的新星,身上顶着无数的光环,但同时也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性。首先,它确实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数字世界里的东西,复制粘贴太容易了,价值感就弱了那么点。NFT 的出现,就像给这些数字资产盖了个戳,独一无二,不可篡改.............
  • 回答
    哈佛大学未被划入211、985或双一流,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也挺能引人思考的。咱们先不提那些官方的评定体系,单从咱们普通人看一所大学的标准来说,哈佛那名气、那实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全球顶尖。但偏偏,在中国这套教育体系里,它就没有一个“官方身份”,这事儿挺值得聊聊的。首先,咱们得搞明白,211、985、.............
  • 回答
    好的,知友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一个话题,大家伙儿怎么看呢?别急,我慢慢道来,争取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让大家伙儿都能有个谱。说实话,咱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简直是爆炸式的。新闻、短视频、朋友圈、各种APP……应接不暇。有时候觉得挺好,了解世界方便了;但有时候又觉得,信息太多了,反倒不知.............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就让人挺心疼的,特别是那个小女孩。在公园里,大家图的就是个放松和开心,结果却发生了这么意外又令人不快的状况。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看看到底是谁的责任比较大,或者说,责任是怎么分布的。首先,健身大爷的行为。在公园里玩单杠,本身没错,那是公共健身器材。但是,高难度动作,尤其是.............
  • 回答
    “后宫文”作为一个网络文学的子类型,其核心特征是围绕一个男性主角,拥有众多女性角色围绕他展开故事。这些女性角色通常对他怀有爱慕之情,并因此产生各种情感纠葛、竞争甚至冲突。后宫文的普遍特点: 主角设定: 大多是男性,通常性格方面不突出,但拥有某些“金手指”——例如:超凡的魅力、特殊的身份、强大的能.............
  • 回答
    对于买盗版商品这件事,我一直觉得挺纠结的。一方面,我完全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选择盗版。价格是个绕不开的坎儿,很多正版商品,尤其是软件、电子书、电影、音乐这些,价格确实不菲。对于学生党或者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一下子拿出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去买一个软件,或者一部电影,确实是个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
  • 回答
    私塾教育,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股穿越时光的味道,总让人联想到古时学子在先生门下,朗朗读书声。如今,它又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这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怎么看呢?我的看法是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或者不好。它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也确实存在一些我个人觉得值得商榷的地方。先说说吸引我的地方吧。首.............
  • 回答
    关于阿里P8包养的事件,这的确是个让人议论纷纷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件事情触及到了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关于职业道德和企业责任。作为一家在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公司,阿里巴巴的员工,尤其是身居高位的P8级别管理者,其言行举止无疑会受到外界的.............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确实是当前国际社会绕不开的一个沉重话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要谈这个,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不能只看表面。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政治层面的巨变。从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掌权至今,阿富汗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及其盟友撤军,前政府垮台,塔利班以一种近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夺回.............
  • 回答
    说到房价,这可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大事儿了。每天打开手机,总有那么几条新闻是关于房价的,不是说哪个城市又涨了,就是哪个地方房价又跌了。看得咱们心痒痒的,又不敢轻易下手。咋看房价涨跌?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1. 啥在推着房价走?“供”和“需”这两杆秤是根本 需求端: 人口和城镇化: .............
  • 回答
    彩礼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件复杂又敏感的文化现象,从古至今,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时代的婚姻观念、家庭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最早的时候,彩礼的出现,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代表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感谢他们辛苦养育了一个女儿,并且将她嫁过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因为女儿的嫁出.............
  • 回答
    提起西安地铁三号线,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可能就是那场轰动一时的“漏水门”。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反映出不少现实问题。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起因是在2017年夏天,有市民反映西安地铁三号线个别站点存在漏水现象,特别是北郊的几个站点,像是市图书馆站、辛家庙站,漏水挺明显的。一开始,.............
  • 回答
    关于中医中药是否科学,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论已久的话题。我的看法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医中药一概而论地斥之为“不科学”,也不能盲目地将其神化为万能。准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医中药,需要我们抛开固有的偏见,用更开放、更辩证的眼光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科学”的定义。在现代语境下,科学通常指的是一套以观察、.............
  • 回答
    看到那些一边照看着孩子,一边在街头巷尾弯腰捡拾着废品的老人,我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说实话,第一反应会是心疼,那种发自内心的、沉甸甸的同情。我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佝偻着背,手里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孩子或许是被奶奶的背包吸引,好奇地拽着背包带,.............
  • 回答
    这事儿啊,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说到底,国家队在奥运赛场上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这背后牵扯的利益、情感和价值观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从商业和赞助的角度来看,耐克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体育品牌,实力自然没话说。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营销体系,能为国家队提供高品质的运动装备,并且在市场推广上也能带来巨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