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爱尔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GDP 的增速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回答
爱尔兰经济发展独树一帜,特别是其GDP增速长期以来远超欧盟平均水平,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因素在起作用。要深入理解爱尔兰经济的特点及其强劲增长的原因,我们需要剥开表象,探究其根基。

爱尔兰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

1. 外向型经济的极致体现: 爱尔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其高度依赖外国直接投资(FDI)。全球众多跨国公司,尤其是科技、制药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巨头,选择在爱尔兰设立欧洲总部或重要运营基地。这使得爱尔兰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极高,而且很大一部分出口是由这些跨国公司贡献的。

2. 低公司税率的强大吸引力: 这是爱尔兰吸引FDI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爱尔兰将公司税率保持在欧盟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水平(目前为12.5%的营业利润税率,加上25%的资本利得税)。这对于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税务筹划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许多跨国公司将知识产权(IP)转移到爱尔兰,利用这里的税收优惠来降低其全球税负。

3. 高科技产业和生命科学产业的集中: 伴随着FDI的涌入,爱尔兰成功地吸引了大量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Facebook、微软、亚马逊等)和制药/医疗器械公司(如辉瑞、默克、强生等)。这些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能就业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为爱尔兰经济注入了活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4. 对全球经济波动的敏感性: 由于经济结构高度外向,爱尔兰经济对全球经济周期的波动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全球经济繁荣时,爱尔兰的出口和投资会随之增长;反之,全球经济下行时,爱尔兰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5. GDP统计的“扭曲”效应: 这是理解爱尔兰GDP增速为何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关键点。由于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活动以及其复杂的内部交易和知识产权转移,爱尔兰的GDP数字有时会显得“失真”。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可能将其在全球的研发成果或知识产权价值在账面上“转移”到爱尔兰,这部分价值虽然增加了爱尔兰的GDP统计,但并未直接反映在爱尔兰居民的实际收入或消费能力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爱尔兰经济的妖精效应”(Leprechaun Economics)。

6. 人才优势和英语环境: 爱尔兰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母语人才,这对于需要国际化运营的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此外,爱尔兰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大量投资。

为什么爱尔兰的GDP增速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理解了爱尔兰经济的特点,尤其是第五点关于GDP统计的“扭曲”效应,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其GDP增速常常令人瞩目。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FDI驱动的价值创造: 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投资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设立的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直接创造了经济产出。尤其是当这些公司将其高附加值活动(如知识产权使用、高科技研发、金融服务)集中在爱尔兰时,会极大地推高GDP数字。

2. 全球税收竞争的受益者: 国际税收政策的变化和全球范围内降低企业税负的趋势,使得爱尔兰凭借其低公司税率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许多跨国公司将其利润,特别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利润,转移到低税区,爱尔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利润转移在账面上会显著增加爱尔兰的GDP,因为这些跨国公司在爱尔兰的子公司产生的利润被计入了其在当地的GDP核算中。

3. “转口贸易”和知识产权的贡献: 许多跨国公司将产品或服务从其他国家进口到爱尔兰进行简单的加工或整合,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他们将知识产权(如专利、品牌、软件)“租赁”给在爱尔兰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支付高额的特许权使用费,这笔费用在会计上是爱尔兰GDP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对于推高GDP数字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一家制药公司可能将其在全球销售的药品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给其在爱尔兰的知识产权持有实体,这笔钱极大地增加了爱尔兰的国民总收入,但实际上并未直接转化为爱尔兰居民的消费。

4. 高附加值产业的集中效应: 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本身就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这些产业在爱尔兰的集中,意味着单位投资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产出。当这些产业的全球市场需求旺盛时,爱尔兰的相关GDP增长会尤为显著。

5. 欧盟平均值的“稀释”效应: 欧盟是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经济体,其中既有德国、法国这样体量庞大的工业化国家,也有一些新兴经济体。欧盟的平均GDP增速是所有成员国经济表现的综合体现。相比之下,爱尔兰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而其特定的吸引外资和产业结构特点,使其在某些时期能够实现比欧盟整体更快的增长速度。

需要注意的细微之处:

尽管GDP增速亮眼,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爱尔兰经济的这种增长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GDP数据的“失真”可能使得衡量国民实际经济福祉变得更加复杂。国民总收入(GNI)或调整后的总收入(GNI)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更真实地反映爱尔兰居民的经济状况,因为它们会剔除跨国公司在GDP计算中的一些异常项。

简而言之,爱尔兰GDP增速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并非完全源于其国内实体经济的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其作为全球跨国公司避税和知识产权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活动在GDP统计上的放大效应所致。这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既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也伴随着其自身的复杂性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

@阿布熊

邀请。很好的问题,当然,也很抱歉这么晚才写这个回答。所以,我就多写点吧...

我觉得,想要了解爱尔兰这个独特欧洲小国的经济发展和特点,我们不应该把目光仅仅集中于近两年的惊人增速,因为会略有片面。爱尔兰的快速经济增长,其实从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直到07年的金融危机 - 而之前的经济增长与之后的其实是两种不太一样的模式。当然,看了后面的分析,我相信很多人心里也许会默默的觉得爱尔兰的经济增长模式怎么感觉和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些相像...

就像咱们亚洲当年有四小龙一样(70年代起经济快速发展的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爱尔兰自90年代初开始经济繁荣,快速发展,以凯尔特之虎(Celtic tiger)闻名江湖,杀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一直“抗”到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 - 很多学者和媒体把当时爱尔兰的坠落简单归结为之前的增长建立在极不稳定的信贷扩张(房地产泡沫崩溃与银行业危机)。然而,这样的说法对也错,多少低估了爱尔兰自60年代开始所作出的各种努力:

  • 60年代开始逐步开放市场,远离之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盟的前身
  • 鼓励出口导向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 渐进式教育改革

基于以上原因,从1970年初开始,爱尔兰的生产率大幅增长,超过大部分的发达经济体。直到2000年,爱尔兰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惊人的极为接近美国的水平(下图):

虽然爱尔兰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政策确实产生了效果,然而,爱尔兰应对70年代全球的经济减速相对来说是比较失败的。当时爱尔兰有着大幅的财政赤字,连年的积累使得在8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债务危机(公共债务对GDP的比重超过110%),而偿还债务的利息相当于当时全国GDP的10%。因此,爱尔兰不得不大幅提升税率,尝试稳定赤字,然而这却导致了经济的停滞。

而凯尔特之虎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诞生的。1987年爱尔兰开始全面约束公共支出,1989年债务情况逐步好转,同期EMS(欧洲货币体系,欧元的前身,由德法两国于1979年倡导建立)开始稳定,当年的供应面政策也继续施行,爱尔兰基本面向好,也因此90年代开始凯尔特之虎显现出了它的威力。

当然,还有一点也为爱尔兰90年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大量劳动力供应。在80年代后期的时候,爱尔兰全国仅有30%的人有工作(下图):

这一比率在同类型发达国家里是极低的,而这一现象有两个重要的解释:

  1. 当时爱尔兰的失业率非常高
  2. 爱尔兰的婴儿潮(baby boom)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来的特别晚:1970年开始,到80年代才达到高峰期,也就是说,80年代经济增长乏力的爱尔兰还要支撑着大量还不到工作年龄的青少年和婴儿。

而也就是这些原因,使得爱尔兰在90年代的时候有着远超英美的适龄劳动力(下图):

基于上面这些因素,爱尔兰的经济进入90年代后成为了一个超级就业创造机(大环境向好,经济抬头,大幅劳动力供应等):从80年代的110万就业人口翻倍到2007年的210万。而与此同时,我们之前提到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在快速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爱尔兰在1987年到2007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高达6.3%的原因。

当时,全球很多发达国家都嫉妒爱尔兰的这个天时地利与人和:爱尔兰政府决定开始降低税率,提高公共支出,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仍然可以提供足够的税收来保证预算盈余。

然而,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到,大量的劳动力供应和生长率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所以到了2007年的时候爱尔兰的这些成功因素已经开始慢慢衰退,换句话说就是,哪怕没有金融危机,爱尔兰的增长也应该开始放缓了

到了2007年的金融危机,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在爱尔兰的身上加倍放大了,原因:

  1. 爱尔兰在过去人均拥有住房这个指标在欧盟国家里面是最低的,这也意味着市场的巨大潜力
  2. 金融危机过去的20年凯尔特之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收入的大幅增加为房地产市场创造了大量的需求
  3. 爱尔兰金融机构大幅下调房地产贷款利率(下图)
  4. 东欧劳动力大量流入爱尔兰的房地产行业

也因为这四点,使得爱尔兰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急速攀升(下图),堪称盛世。而这也使得房地产绑架了爱尔兰的经济:到2007年,13.3%的就业人口都在房地产行业,在OECD国家里是最高的(另两个高比率的国家分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与其他欧元区国家1999年-2005年间年平均房价变化的对比:

当然,还有一点没有提到的就是,爱尔兰在90年代后期开始的快速增长,伴随的是单位劳动成本的快速上升:本来爱尔兰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与德国很相像 - 即单位劳动成本都保持最低位(相对1995年的水平);98年开始爱尔兰单位成本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而所有欧洲国家里只有德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仍然能够做到保持很低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下图)。

07年的金融危机对于爱尔兰来说,只能说是一个触发,而不是完全的“因”。就算没有金融危机,爱尔兰房地产市场在危机前已经开始出现松动,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爱尔兰不健康经济的崩溃。而最搞笑的就是,爱尔兰的经济在危机前已经严重依赖房地产了,各方都认为既然这么明显的结构问题,那么爱尔兰政府必然早有准备来应对经济放缓的时候如何处理这种高度集中性的经济结构。然而,当房地产市场崩盘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爱尔兰政府这些年的漂亮报表(财政盈余)大部分都是基于房地产市场 - 而房地产的崩盘产生了大量的失业,社会福利支出大幅攀升,税收锐减,财政急剧恶化。

更要命的是,爱尔兰的银行业也因为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所以这一崩溃,加剧恶化了银行系统:

  • 一方面银行有大量敞口在住房抵押贷款上
  • 另一方面银行有着大量的其他房地产开发类项目的敞口

这一切使得爱尔兰迅速走向危机,这也就是大家之后熟悉的三驾马车相救了(troika:欧央行,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说了这么多,咱们回到近两年爱尔兰的快速增长的问题上。对的,如

@阿布熊

给的那个新闻里说的一样,税低确实是爱尔兰的一大优势。然而,仅仅是税低吗?如果更全面科学的总结一下,大概有下面四点因素扭曲了爱尔兰的经济统计数据:

  1. 合同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这一现象是从2014年开始的,外包生产的一种,在爱尔兰主要是制药与技术类公司导致。合同制造扭曲了爱尔兰的出口数据:过去离岸生产的产品或部件会运回爱尔兰包装,而这项被计为进口,那么进口与出口互相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不会扭曲GDP数据,而近些年进口基本没有了,所以导致净出口数据大幅增加。
  2. 税负倒置(tax inversions):基本都是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选择一个较低税率的国家而作出的策略 - 这种deal一般看起来好象是爱尔兰的一家小型公司收购了美国的大型公司,然后新的公司的注册地转移到爱尔兰(虽然管理层和整体公司的运营基本没有变样儿)。这里面就包括著名的案例:Medtronic与Covidien高达480亿美元的合并;美国肉毒杆菌毒素botox制造商Allergan与爱尔兰制药公司Actavis高达660亿美元的反向收购等。
  3. 专利转移(relocating patents):专利类案件基本都发生在高度依赖知识产权(IP)的行业,也就是技术与制药类,比如苹果公司
  4. 飞机租赁(aircraft leasing):这里著名的案例就是Aercap(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把公司将近390亿美元的资产转移到爱尔兰。这种现象从2015年开始大幅出现。

总结与展望:

我们行对于爱尔兰的发展情况在前些天给过评论和预测:

  • 英国的脱欧(Brexit)对爱尔兰是个重创 - 英国是爱尔兰的最大出口国。
  • 爱尔兰这几年的增长,就像一个公司一样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称为非有机性增长
  • 爱尔兰是个典型的例子 - 即GDP这个传统统计指标对于爱尔兰这样的特殊国家完全不适用

这个回答写着写着没想到写了这么多,就算花点时间系统性的了解下世界上各种有意思的经济体增长历史吧;当然,也算是对我这么晚回答问题的一个惩罚。: )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过去写的与这篇相关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