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围棋中什么叫最善的下法?

回答
围棋里“最善的下法”,这问题问得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籍,而是棋手们在漫长的对弈中,不断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你可以理解为,在当前局面下,能够最大化实现自己目的,同时最小化对手获利的可能性的一步棋。

听起来有点绕是吧?我给你拆解开来细细说。

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围棋不是打打杀杀的象棋,它更像是一种关于空间和资源的争夺。棋盘上的一点一滴,都是可以变成实地、变成棋子的资源。所以,“最善的下法”也必然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

一、 何为“善”?

这个“善”,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好人坏人的那种善恶,它更像是一种效率和价值的体现。一步棋“善”,往往意味着:

高效地经营自己的棋子: 让自己的棋子发挥最大的作用,无论是围空、攻击、连接还是做眼。不浪费棋子的力量,不出现“重复劳动”或者“旁观者清”的尴尬局面。
有效地限制对手的棋子: 让对手的棋子难受,无法顺利扩张,无法轻易做眼,更不能轻易达成他的目的。这就像是在对手的扩张路上设卡,或者在他想做什么事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个利益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目数,也可能是棋形上的优势,亦或是对全局有利的战略态势。总而言之,就是为了让自己这方的“盘子”更大,让对手的“盘子”更小。

二、 “最善”的衡量标准

那么,怎么判断哪一步棋是“最善”的呢?这可就需要一些综合的考量了,而且往往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棋局的实时情况来判断。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衡量标准:

1. 眼中的紧迫性: 棋局中总有一些“眼看就要发生什么”的地方。比如对手的棋子面临被吃的危险,或者自己的棋子需要连接以求生存。这种需要立刻处理的棋,往往就是当下的“最善”。打个比方,如果你的一个重要棋子快要被杀光了,你首要的任务当然是救它,而不是去遥远的地方围空。
2. 全局的利益比重: 有时候,即使某处局部棋子关系到生死,但如果它牵扯的利益非常小,而另一处棋子虽然不是生死攸关,但能带来巨大的全局优势,那么后者可能就是“最善”。这就像是做生意,是花小钱把一个小麻烦解决了,还是投资一大笔钱去抢占一个大市场?围棋也是一样,需要有大局观。
3. 效率和效率的比较: 很多时候,棋局会出现多种可能的下法。我们需要比较这些下法,看哪一种能用最少的棋子,去达成最大的目标。或者说,在同样的情况下,哪一步棋能让自己的棋子活得更舒服、围的空更大。这就像是在比赛跑步,选择最优的跑姿和路线才能更快。
4. 威胁与反威胁的权衡: 围棋很大一部分就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互动。有时候,“最善”的下法是主动去威胁对手,迫使他来应对,从而争取时间或者利益。但有时候,也是要看到对手的威胁,并做出最有效的防御。这需要计算力,去预判对手可能的应对,以及自己应对后的结果。
5. 棋形的完美性: 围棋讲究棋形的好坏。好的棋形,棋子之间连接紧密,有弹性,进退自如,不容易被攻击。坏的棋形,则可能出现“断点”,或者棋子互相牵制,效率低下。所以,“最善”的下法也常常是能够改善自己棋形,或者破坏对手棋形的一步棋。
6. 节奏的掌握: 围棋有攻守的节奏,有扩张和收束的节奏。有时候,最善的下法是抓住对手的节奏,进行反击,或者是在对手扩张的时候,果断地进行收束。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智慧。

三、 怎么找到“最善”的下法?

找到“最善”的下法,不是靠运气,而是靠长期的积累和思考。

扎实的计算力: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你需要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多步之后的棋局走向,尤其是在涉及生死转换的局部。
深刻的棋理理解: 围棋有很多古人总结出来的棋理,比如“逢危须弃”、“两眼活棋”等等。理解这些棋理,能帮助你抓住局面的关键。
丰富的实战经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无数的实战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局面,经历各种各样的得失,这些经验会让你对“善”的判断越来越敏锐。
复盘和反思: 每下一盘棋,都要认真复盘。看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尤其是那些“错失良机”或者“导致不利”的棋,分析为什么当时没有找到“最善”的下法。
学习高手的棋局: 观摩高手的对局,学习他们是怎么处理复杂的局面,是怎么找到“最善”的下法的。这就像是在跟老师学习一样。
超越局部的视野: 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小块棋,要把目光放远,放到整个棋盘。有时候,为了全局的利益,即使局部吃点亏,也是值得的。

打个比方:

假设现在棋盘上有几种选择:

A:在某个角落里围了几十个目的实地,但棋子比较分散,对外不构成威胁。
B:在棋盘中央留下了一个薄弱的环节,如果对手一打,可能导致自己被杀掉几颗棋子。
C:能够连接自己两块看起来不相干的棋,使它们变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并且能顺势向对方的阵地发起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太大的失地,那么B选项就很可能是“最差”的下法,因为它可能导致全局的崩盘。而A虽然能围空,但效率不高,对外毫无用处。C选项,它既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又为将来的进攻创造了条件,这往往就是那个更接近“最善”的下法。

所以,“最善的下法”不是凭感觉,而是一种基于对棋局深刻理解和精准计算的智慧选择。它需要你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越来越接近这个境界。每一次在棋盘上找到那一步“最善”的棋,都会让你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也让你在棋艺上更进一步。这大概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围棋的胜利条件是分数(目数)比对方多,这就产生了两种关于胜负的哲学。

第一种是追求胜率。反正赢半目也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并无区别。这一种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李昌镐。五目半时代他赢半目,六目半时代他还赢半目。“围棋十诀”第一条“不得贪胜”,说的就是这种追求。

第二种是追求尽量多赢。藤泽秀行曾说,围棋是争夺一百日元的游戏,不应该拿到五十一日元就收手。秀行棋圣亲身实践此思想,敢于长考三小时怒屠大龙。中国古代有赌棋传统,其中一种赌法是“子彩”,按照胜负子数赢取彩金。子彩激励棋手追求更大胜利,因此清代大国手个个嗜杀,棋风刚猛。

这两种哲学常常在实践中产生冲突。比如一局棋领先的时候,是求稳保住胜利果实,还是始终走最强的手段?棋手的计算力毕竟有限,追求更强的着法失误概率更大。所以大部分棋手是求稳的。当然人类棋手求稳未必真的稳,有时候退着退着就输了。

而AlphaGo把这种追求胜率的哲学推到了极致。人类只能粗略估算的胜率,AlphaGo有能力精准判断。优势局面下,AlphaGo的安全运转稳如老狗,令人类望洋兴叹。看上去目数上的差距好像缩小了,其实是AlphaGo早已算到胜率>95%。若以追求更多胜局为目标,AlphaGo走的就是最善的下法,或者说很接近最善的下法。

那么李世石为什么说AlphaGo没有追求最善的下法呢?因为李世石倾向于“赢得更多”。大家可以看李世石和古力这对绝代双骄的五十多局直接对话,几乎都是这样的棋。还记得2012年三星杯决赛第二局,古力在优势局面下拒绝安全运转,策划了一系列贯穿全局的阴谋,几乎将李世石吃花,可谓酣畅淋漓之至。这就是李世石心目中“最善的下法”。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只追求胜率的哲学。现代围棋的目标毕竟就是追求赢,赢多少都算赢,拿到五十一日元的实际上等于通吃一百日元。那年三星杯,第二局要是算目,古力赢了有一百多目。然而第一、三局李世石赢了两个半目,最后李世石2:1夺冠。公平吗?太公平了,规则就是这样设定的。

既然人不可能算无遗策,AlphaGo也不行,那么在规则框架内追求最高的胜率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里“最善的下法”,这问题问得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籍,而是棋手们在漫长的对弈中,不断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你可以理解为,在当前局面下,能够最大化实现自己目的,同时最小化对手获利的可能性的一步棋。听起来有点绕是吧?我给你拆解开来细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围棋不是打打杀.............
  • 回答
    围棋里的“便宜”,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物美价廉”的意思,它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得失评估。简单来说,下出一步棋,如果能让我在全局的得失上,比不走这步棋或者走其他棋要好,那么这一步棋就“便宜”了。这个“便宜”的背后,其实是在权衡“投入”和“回报”。投入的是下这一步棋所耗费的时间、子力、甚至是对.............
  • 回答
    在围棋的世界里,“力战派”和“本格派”是两种非常鲜明的棋风类型,它们代表了棋手不同的思考方式、行棋风格以及对围棋本质的理解。虽然这两者并非绝对割裂,很多顶尖棋手会兼具两者优点,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欣赏围棋的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种流派的不同特点: 力战派 (Aggressiv.............
  • 回答
    《围城》啊,这本书,我最近刚读完。说实话,刚拿到它的时候,光看名字,还以为是讲什么权谋斗争,或者历史硝烟呢。结果呢,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它讲的是一群知识分子,在民国那个时代,爱情、婚姻、事业,这些人生大事儿上的种种纠结和无奈。我最先有感觉的,是那个叫方鸿渐的年轻人。他算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吧,留洋回.............
  • 回答
    围绕瓜岛的海上争夺,是太平洋战争初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日美双方在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展现了各自高超的军事素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这场争夺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贯穿瓜岛战役始终,是一系列围绕着补给线、兵力投送以及最终海上控制权展开的激烈搏杀。主要的几次海上争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1. 圣克鲁斯.............
  • 回答
    .......
  • 回答
    围棋被人工智能完全破解,导出了某色必胜的结论,这无疑会颠覆很多人对这项古老游戏的认知,也会引发关于围棋意义的深刻讨论。不过,即便如此,我认为围棋的意义绝不会因此消失,反而可能在新的维度上焕发光彩。首先,我们得承认,围棋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它的“未知性”和“挑战性”之上。对大多数围棋爱好者来说,.............
  • 回答
    哦,你说的那段话,我好像有点印象!当时看到的时候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三个非常了不得的日本围棋大家说的。你提到的“做两个眼”和“圈地”是非常经典的比喻,还有一个我猜想你可能指的是“棋道”。我们一个个来聊聊,争取把这个感觉说透了。1. 户山八段(可能是指 坂田荣男九段):“围棋是做两个眼”这个说.............
  • 回答
    梦百合杯八强战,中国棋手强势包揽七席,只剩日本的“独苗”一力辽孤军奋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无疑是对日韩围棋现状的一次深刻映照。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结果的偶然,更深层地揭示了这两个围棋强国在人才培养、技战术创新以及整体围棋生态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韩国围棋:技术瓶颈与人才断层曾几何时,韩国围棋以其细腻的.............
  • 回答
    围棋提子,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把对方的棋子从棋盘上拿掉那么简单,它背后隐藏着大学问呢!你说的没错,围棋最终的胜负看的是地盘,但提子,绝对是围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且它跟地盘的关系,远比你想的要直接和复杂。咱就不说那些文绉绉的理论了,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掰扯。提子,就是给对手“拔牙”,让你更舒服地围地.............
  • 回答
    围棋这门古老而迷人的艺术,要想真正领略其精髓,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棋局始终的内在逻辑和技巧。在我看来,围棋的基本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理解和掌握:一、 棋子的“语言”:气与连接 什么是气? 这是围棋最最基础的概念,但也是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却又无比重要的。围棋.............
  • 回答
    围棋让七个子,也称为“七子让先”,是围棋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让子方法,它反映了双方实力差距的显著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围棋中的让子规则在围棋比赛中,当双方棋力存在较大差距时,棋力较弱的一方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对局,可以请求让子。让子通常是通过在开局时,棋力较弱的一.............
  • 回答
    围棋的段位划分,其实远不止是简单的数字递增,它背后蕴含着修炼者对棋道理解的层层递进,是心性、技艺、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说境界之分,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几个维度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的。初窥门径:定段到初段(入门级)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掌握基本规则与棋理的阶段。 .............
  • 回答
    围棋棋谱的版权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它的法律依据,说起来也并非像一张照片或一本书籍那么直接了当,而是涉及多个层面的法律原则和司法实践。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并尽量用自然、不生硬的语言来阐述。核心的法律依据:著作权法首先,最核心的法律依据就是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版权法)。著作权法保.............
  • 回答
    围棋,这项古老的东方智慧游戏,玩起来远不止是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的简单移动。它是一场深度的脑力激荡,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和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战略规划与长远眼光:围棋棋盘上的一步棋,其影响往往是深远的,绝非“一步看一步”那么简单。高手下棋,脑海里可能已经推演了数十甚至上百步之后.............
  • 回答
    围棋布局,这门古老艺术的开篇之章,就好比一幅画的构图,亦如一场战争的战略部署。它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更适合当下棋局、更符合你个人风格的布局。每一种布局都有其独特的“脾气”和“主张”,围绕着一些核心的策略目标展开。我们不妨来聊聊围棋布局中几种常见的“流派”以及它们各自的倾向性:1. 占角布局(三三.............
  • 回答
    围棋的世界,就像一盘无尽的棋局,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想给围棋爱好者贴个统一的标签,那简直比找到一盘天元无边棋还难。但细细品味,倒是能从他们身上捕捉到一些有趣的共性,以及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独特之处。首先,围棋玩家里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对逻辑和策略有着天生的敏感。这帮人,可能在生活中是个严谨的工程师.............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围棋棋盘上的那些生死攸关的瞬间。杀棋,这可是围棋里最考验功力的地方,一个不小心,满盘皆输。你说要讲局部最强应对,这话题太有意思了。我尽量用最接地气、最实在的语言,把这两盘棋剖析透彻,让你看了就像是跟一位老棋友面对面聊棋一样。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盘面。 局一:看似无恙,实则暗流涌动(.............
  • 回答
    老实说,刚接触弈星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惊悚”。作为一个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围棋的人,看到那个界面,那个棋盘,甚至那个棋子的颜色,都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习惯了黑白分明的世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棋子,简直是视觉上的强奸。一开始,我试图用传统的围棋思维去套。.............
  • 回答
    日本围棋界近些年来确实经历了一些起伏,很多人会感受到一种“地位下降”的论调。这种感受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既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内部发展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技术层面上的新高峰与人才断层问题是绕不开的一点。中国和韩国的棋手在人工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